第177頁
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談判破裂後幾天,赫爾利回華盛頓磋商下一步該怎麽辦。這時中國問題暫時還沒有爆發。潛伏著的內戰前景越逼越近。中國經過這場大戰,非但沒有變得強大而團結,準備置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反而似乎陷入了一種軟弱無力和無政府的狀態。這種形勢和羅斯福對中國的前途長期抱著的希望完全不相符合,可是要製定決策,倒也困難,在中國的美國官員為此爭論不休,華盛頓的意向也不知如何是好。
俄國在對日作戰中所應承擔的任務問題,在德黑蘭會議上一般地已解決了。當時史達林答應他的盟國,一俟對德戰爭結束,部隊能夠調往滿洲邊界的陣地上時,他立即就對日開戰。然而當那些心情迫切的美國計劃專家們要作出詳細的安排時,他們卻遇到了許多耽擱和困難。在德黑蘭會議以後的十個月內,對於俄國在對日戰爭中所應承擔的任務的細節安排進展甚微。更不用提象美國人希望的那樣,著手準備在西伯利亞東部建立一支美國空軍部隊的可能性了。
1944年10月,當邱吉爾和艾登來到莫斯科時,在莫斯科的美國軍事代表團團長迪恩將軍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設法把事情定得更明確一點。因此,他參加了會議中軍事問題的討論。在英國的贊同下,他承擔了把英美對日作戰的計劃介紹給史達林的任務。等他介紹完畢後,他向這位蘇聯獨裁者提出了三個問題:在對德戰爭結束以後紅軍需要多久才能準備好對日作戰?俄國人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發動進攻?西伯利亞大鐵路有多少運輸能力可以用來供應在西伯利亞東部的美國空軍部隊?
第二天晚上,即1944年10月15日,史達林作了答覆。他說在歐洲勝利日以後,他需要三個月來準備在遠東發動戰爭,紅軍將立刻採取攻勢。他估計這項任務需要六十個師。西伯利亞大鐵路無法供應這麽大一支兵力,所以必須預先在西伯利亞東部建立一個補給站。他說,因此紅軍對日本的進攻將取決於美國能否在前訂的第四號議定書所要求的數量之外再增送補給品。他還說,俄國在“政治方麵”能分享些什麽必須先弄清楚,那就是,盟國必須同意俄國想對庫頁島、滿洲等地提出的領土和其他要求。至於給一支美國空軍部隊運輸給養,要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不可能的:任何必需的物資都必須從海上運來。
10月17日,在後來的一次會議中,英國人沒有在場,迪恩將軍會見了史達林。這次會議的目的是要商定一份將由美國提供給遠東紅軍的物資的確切清單。結果,迪恩答應在1945年6月30日以前為六十個師提供兩個月的給養,總數超過一百萬噸。這是在俄國人以前要求的用於對德作戰的物資之外所再要提供的。就在這次會議上,史達林對他打算在滿洲採取的對日作戰的戰略作了一個扼要的說明,並且接受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起草的關於紅軍作戰任務的規定。
這似乎是向前邁了一大步。史達林在1944年11月6日的講話中公開把日本和德國一起稱為侵略國,這是一個暗示,說明他在對日作戰方麵新承擔起的明確的義務。可是,在隨後的幾個月中,俄國人表現出了幾乎是同樣的拖延和阻礙的態度,就象早些時候他們和迪恩將軍打交道時一直表現的那樣。派出小隊美軍到西伯利亞去查勘預定要修建的機場用地,並在其他方麵為在俄國土地上建立一支戰略轟炸力量進行準備的計劃,都遇到了頑固的拖延策略。
最後,迪恩決定整個計劃不得不取消。然而,美國參謀長們卻不同意,並且指示他堅持下去。這一決定所反映的是一種嚴格的軍事上的估計,因為利用西伯利亞沿海各省的空軍基地對日作戰是有利的。的確,在雅爾達會議前後,美國在中國和俄國所推行的遠東政策的指導原則幾乎完全是軍事性的。美國參謀長們認為對日戰爭在歐洲勝利以後大概要持續十八個月,他們還認為必須在亞洲大陸上找到一支能製服日本部隊的強大陸軍。既然到1944年底中國人顯然還不能承擔起這樣一個任務,美國軍事領袖們便傾向蘇聯紅軍,認為他們是最現成的代替者。俄國人在滿洲打一仗就會使美國人減少犧牲,並能縮短戰爭:這就是美國三軍參謀長和美國政府所樂於知道的。
(三)盟國在歐洲的困難 1944年9月-1945年2月
(1)軍事問題
1944年9月到1945年2月之間,歐洲的戰事對於盟國沒有象1944年夏季和初秋那樣順利。在東線,德國人已經能夠同時守住布達佩斯和華沙,西線的英美部隊發覺德國邊境很難越過。補給的困難妨礙了兩條戰線的進展,而惡劣的氣候又使盟國失去了空中的某些有利條件。
1944年12月中旬,德國人在阿登地區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使艾森豪很感到意外。德國部隊突破了前線一段兵力薄弱的地區,把布雷德利的第十二集團軍群切成兩個不相等的部分。為了應付這種局麵,艾森豪於12月19日把德軍突破點以北所有部隊的指揮權都交給了蒙哥馬利,而布雷德利便隻負責這個“突出部”的南翼。到1月底,這兩位將軍已經把德國人趕回到大約是他們原來發動進攻的戰線上。當這兩位將軍的主力在 1月16日會師以後,布雷德利將軍重新承擔起了一個月前移交給蒙哥馬利的那部分軍隊的指揮權。
艾森豪採取的行動是出於便利和普通的識見。但是這些行動卻成了英美兩國司令官之間、部隊之間和新聞記者之間互相對抗的相當不愉快的表現。1945年1月7日,蒙哥馬利接見了記者,在接見時似乎暗示:他已經把一種險惡的局麵完全控製住並使之轉危為安了。美國人對他的話非常不滿,吵吵鬧鬧,他們不喜歡蒙哥馬利以恩人自居的那種語調。於是雙力互相攻擊,你來我住,一連幾天報紙上登了不少這種資料,把這件事搞成了一個嚴重事件。
俄國在對日作戰中所應承擔的任務問題,在德黑蘭會議上一般地已解決了。當時史達林答應他的盟國,一俟對德戰爭結束,部隊能夠調往滿洲邊界的陣地上時,他立即就對日開戰。然而當那些心情迫切的美國計劃專家們要作出詳細的安排時,他們卻遇到了許多耽擱和困難。在德黑蘭會議以後的十個月內,對於俄國在對日戰爭中所應承擔的任務的細節安排進展甚微。更不用提象美國人希望的那樣,著手準備在西伯利亞東部建立一支美國空軍部隊的可能性了。
1944年10月,當邱吉爾和艾登來到莫斯科時,在莫斯科的美國軍事代表團團長迪恩將軍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設法把事情定得更明確一點。因此,他參加了會議中軍事問題的討論。在英國的贊同下,他承擔了把英美對日作戰的計劃介紹給史達林的任務。等他介紹完畢後,他向這位蘇聯獨裁者提出了三個問題:在對德戰爭結束以後紅軍需要多久才能準備好對日作戰?俄國人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發動進攻?西伯利亞大鐵路有多少運輸能力可以用來供應在西伯利亞東部的美國空軍部隊?
第二天晚上,即1944年10月15日,史達林作了答覆。他說在歐洲勝利日以後,他需要三個月來準備在遠東發動戰爭,紅軍將立刻採取攻勢。他估計這項任務需要六十個師。西伯利亞大鐵路無法供應這麽大一支兵力,所以必須預先在西伯利亞東部建立一個補給站。他說,因此紅軍對日本的進攻將取決於美國能否在前訂的第四號議定書所要求的數量之外再增送補給品。他還說,俄國在“政治方麵”能分享些什麽必須先弄清楚,那就是,盟國必須同意俄國想對庫頁島、滿洲等地提出的領土和其他要求。至於給一支美國空軍部隊運輸給養,要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不可能的:任何必需的物資都必須從海上運來。
10月17日,在後來的一次會議中,英國人沒有在場,迪恩將軍會見了史達林。這次會議的目的是要商定一份將由美國提供給遠東紅軍的物資的確切清單。結果,迪恩答應在1945年6月30日以前為六十個師提供兩個月的給養,總數超過一百萬噸。這是在俄國人以前要求的用於對德作戰的物資之外所再要提供的。就在這次會議上,史達林對他打算在滿洲採取的對日作戰的戰略作了一個扼要的說明,並且接受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起草的關於紅軍作戰任務的規定。
這似乎是向前邁了一大步。史達林在1944年11月6日的講話中公開把日本和德國一起稱為侵略國,這是一個暗示,說明他在對日作戰方麵新承擔起的明確的義務。可是,在隨後的幾個月中,俄國人表現出了幾乎是同樣的拖延和阻礙的態度,就象早些時候他們和迪恩將軍打交道時一直表現的那樣。派出小隊美軍到西伯利亞去查勘預定要修建的機場用地,並在其他方麵為在俄國土地上建立一支戰略轟炸力量進行準備的計劃,都遇到了頑固的拖延策略。
最後,迪恩決定整個計劃不得不取消。然而,美國參謀長們卻不同意,並且指示他堅持下去。這一決定所反映的是一種嚴格的軍事上的估計,因為利用西伯利亞沿海各省的空軍基地對日作戰是有利的。的確,在雅爾達會議前後,美國在中國和俄國所推行的遠東政策的指導原則幾乎完全是軍事性的。美國參謀長們認為對日戰爭在歐洲勝利以後大概要持續十八個月,他們還認為必須在亞洲大陸上找到一支能製服日本部隊的強大陸軍。既然到1944年底中國人顯然還不能承擔起這樣一個任務,美國軍事領袖們便傾向蘇聯紅軍,認為他們是最現成的代替者。俄國人在滿洲打一仗就會使美國人減少犧牲,並能縮短戰爭:這就是美國三軍參謀長和美國政府所樂於知道的。
(三)盟國在歐洲的困難 1944年9月-1945年2月
(1)軍事問題
1944年9月到1945年2月之間,歐洲的戰事對於盟國沒有象1944年夏季和初秋那樣順利。在東線,德國人已經能夠同時守住布達佩斯和華沙,西線的英美部隊發覺德國邊境很難越過。補給的困難妨礙了兩條戰線的進展,而惡劣的氣候又使盟國失去了空中的某些有利條件。
1944年12月中旬,德國人在阿登地區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使艾森豪很感到意外。德國部隊突破了前線一段兵力薄弱的地區,把布雷德利的第十二集團軍群切成兩個不相等的部分。為了應付這種局麵,艾森豪於12月19日把德軍突破點以北所有部隊的指揮權都交給了蒙哥馬利,而布雷德利便隻負責這個“突出部”的南翼。到1月底,這兩位將軍已經把德國人趕回到大約是他們原來發動進攻的戰線上。當這兩位將軍的主力在 1月16日會師以後,布雷德利將軍重新承擔起了一個月前移交給蒙哥馬利的那部分軍隊的指揮權。
艾森豪採取的行動是出於便利和普通的識見。但是這些行動卻成了英美兩國司令官之間、部隊之間和新聞記者之間互相對抗的相當不愉快的表現。1945年1月7日,蒙哥馬利接見了記者,在接見時似乎暗示:他已經把一種險惡的局麵完全控製住並使之轉危為安了。美國人對他的話非常不滿,吵吵鬧鬧,他們不喜歡蒙哥馬利以恩人自居的那種語調。於是雙力互相攻擊,你來我住,一連幾天報紙上登了不少這種資料,把這件事搞成了一個嚴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