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12月1日,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離開德黑蘭赴開羅,三巨頭則多呆了一天。還有些政治問題要解決,或至少有待討論;邱吉爾沒有絕望,還想設法要別人同意他的計劃,在土耳其對德宣戰的同時進攻羅得島。


    12月1日午餐時,三國政府首腦同外長們和霍普金斯一道議事。第一個問題是,如何才能使土耳其參戰?羅斯福和史達林兩人都小心翼翼,生怕把自己拖進一些與“霸王”計劃相牴觸的義務中去。當邱吉爾提到可能把登陸艇從太平洋調來補足“霸王”計劃所需數量的缺額時,羅斯福立即斷然否決。總統也不同意為了突擊羅得島而修改關於緬甸的兩棲攻擊計劃。最後,大家一致同意當邱吉爾、羅斯福兩人從德黑蘭歸國途中在開羅停留時,應再次設法去說服土耳其人,盡管無法對羅得島進行兩棲作戰,他們仍應宣戰。邱吉爾被授權向土耳其人提供的唯一支持是二十個中隊的戰鬥機,也許還可補上一些美國的轟炸機。但是邱吉爾希望,就這點東西也足以把土耳其人拉過來了,特別是因為他還計劃對土耳其人進行威脅,要斷絕全部物資供應,並在將來俄國人對海峽地區的特權提出要求時拒絕給土耳其以任何支持。


    然後,提出了第二個問題:俄國人應在何時並以何種方式從義大利軍艦和商船隊中取得他們的那一份?邱吉爾和羅斯福兩人已在原則上同意,俄國應分享戰利品,但是他們要求給些時間,以便同義大利人作出安排,並提出在一、兩個月之後才有可能把一些義大利船隻移交給俄國人。


    午餐後,史達林第三次私下來訪羅斯福。總統利用這個機會設法讓史達林了解美國政治中的某些複雜情況。他特別提到這樣一個事實,即波蘭和立陶宛後裔的美國公民構成了一個重要的選民集團,因而在決定美國對外政策時,這些人的意見必須認真考慮。史達林回答說,他建議做些宣傳工作,來改變這些人的思想使之符合國家的政策。史達林也許沒有認真對待羅斯福這番話。很可能他認為總統把波蘭裔美國人的意見抬出來,隻是一種荒謬的手段,為的是替反蘇政策辯護。可以肯定地說,這位蘇聯獨裁者在決定他自己的東歐政策時絲毫無意尊重波蘭裔美國人或其他類似集團的感情。


    下午較晚的時候舉行了德黑蘭會議的最後一次全體會議,除三國政府首腦外,外長們和霍普金斯也都出席。羅斯福一上來就說,他希望俄國人將會恢復同波蘭流亡政府的外交關係,但史達林不願作出這樣的允諾。他聲稱,波蘭流亡政府曾同希特勒一起進行反蘇的誣衊性宣傳,而他隻準備同一個把對德作戰放在首位的波蘭政府恢復關係。這個棘手問題很快地被拋在一邊,會議轉而考慮波蘭的疆界問題。邱吉爾和史達林同意,波蘭應取得直到奧得河的德國領土,並就寇鬆線的確切走向交換意見後,一致同意把此線作為波蘭的東部疆界。羅斯福沒有參加這些討論,但對擬議中的安排並無任何反對意見。史達林說他無意兼併波蘭人占壓倒多數的任何地區,並同意這樣的建議:在雜居地區進行人口交換遷移,認為這可能是一個解決辦法。在會議行將結束時,邱吉爾又一次提出戰後波蘭的疆界問題,並試圖使達成的協議變成書麵的形式。史達林乘著這個機會提出把哥尼斯堡劃歸俄國,以便在波羅的海獲得一個不凍港。不論是邱吉爾還是羅斯福都未對此表示異議,可是邱吉爾仍未能弄到他力求得到的一紙正式聲明,載明盟國在波蘭疆界問題上的意圖。


    就這樣,波蘭問題仍然懸而未決。當會議轉而討論說服芬蘭與俄國媾和的可能性時,又發生了同樣的情況。史達林明白表示,他不認為芬蘭人已準備媾和。他概括地列舉了他的條件:恢復1940年時的邊界;在漢科或佩特薩莫建立蘇聯誨軍基地;付出總數相當於芬蘭人給俄國造成的損失一半的賠款;公開與德國決裂;把所有德國人驅逐出芬蘭;最後還得要芬蘭軍隊復員。與此同時,史達林否認他有任何把芬蘭變成俄國一個省的意圖。


    最後討論的問題是德國的未來。羅斯福簡略地談了一項把德國分割為五個獨立邦的計劃。邱吉爾提出反建議,建議德國南方諸邦,或者至少其中的幾個,應併入一個多瑙河聯邦。但是,史達林是反對搞聯邦的,並且這樣說了;另一方麵,他也不認為羅斯福的主意是合適的,因此就決定把這件事全部交給一個月前由各國外長在莫斯科開會期間設立的歐洲諮詢委員會去研究。


    在會議的最後一天內,羅斯福、史達林、邱吉爾三人同波斯首相簽署了一個關於波斯的宣言。這個宣言是由羅斯福推動促成的。宣言中答應在戰時和戰後向波斯提供經濟援助,並宣告有關各方一致希望“按照四國政府一貫贊成的大西洋憲章各原則……維護伊朗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這個宣言首先是為了再一次向波斯人和全世界保證,無視波斯政府的意誌對該國實行的軍事占領在戰後將不會繼續下去。


    最後一次晚餐由史達林作東道主,這一回遠不及會議期間前幾次宴會那麽講究,時間也短得很,這是因為羅斯福急著要在當晚動身。宴會中沒有發生什麽值得注意的事情。就這樣,1943年12月1日晚上10時左右,三巨頭在互道再見後分手了。


    長期以來人們期望中的羅斯福、邱吉爾與史達林的會晤就這樣載入了史冊。會議最令人注目的事情是俄、美雙方的軍事觀點明顯的一致,而英國相應地孤立。邱吉爾發現自己出乎意料地處在一個十分困窘的境地,他要求擴大地中海戰役的論點全部基於軍事理由;而如果說他個人關於下一步該做什麽的想法不是首先取決於純軍事的考慮,這也是輕率的,或許是錯誤的。但是美國人懷疑邱吉爾首先考慮的是戰後政治力量的平衡,如何去阻止俄國人控製巴爾幹諸國。由於有這一點懷疑,邱吉爾的軍事意見大多被看作是意在用漂亮的言詞掩蓋真實動機的高談闊論而被一笑置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諾德·托因比並收藏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