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史達林於1943年6月初獲悉在華盛頓召開的“三叉戟會議”已決定把進攻法國的時間推遲到1944年時,俄國同西方的友好關係就突然遭到了破壞。這個消息導致史達林譴責西方大國不守信義。接著,史達林同邱吉爾互發了一些措詞尖刻的電報。史達林召回了駐倫敦和駐華盛頓的大使,而羅斯福同史達林的會晤也給推遲了。1943年7月13日,在俄國成立了自由德國委員會,這件事對改善關係並沒有起什麽作用,因為看來仿佛俄國人正在為戰敗後的德國籌劃一個傀儡政權。7月5日,等待已久的德國人的夏季攻勢開始了,這更增加了俄國人的惡感。紅軍又一次單獨麵對著德國人,看不到從西方迅速獲得支援的前景。
(3)“三叉戟會議”和阿爾及爾會議 1943年5月12-31日
進攻西西裏的決定是在突尼西亞戰役的結局還不能預見的時候在卡薩布蘭卡作出的。要在突尼西亞作戰的同時製訂進攻西西裏的計劃,這是一項困難的任務,有關各司令官和各軍種之間出現了嚴重的意見分歧。艾森豪一度曾建議推遲或放棄這項計劃,但是邱吉爾卻使羅斯福相信,在即將來臨的夏季,除了入侵西西裏,沒有其他軍事行動能夠牽製德國和義大利軍隊而又能幫助俄國了。因此,艾森豪的疑慮沒有能占上風。
製訂進攻西西裏的計劃之所以發生困難,部分是由於英美之間對未來戰略的基本意見分歧在卡薩布蘭卡並未充分並坦率地得到解決。馬歇爾和艾森豪仍然認為,地中海地區的軍事行動應當保持在小規模的水平上,主要力量應集中於準備盡快對法國北部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相反,邱吉爾和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則認為西西裏戰役應當是進攻義大利的前奏,而把經由土耳其和跨越亞得裏亞海對巴爾幹半島進行的兩麵夾攻作為進一步的目標。他們認為,地中海戰役應當優先於為橫渡海峽的進攻而作的準備工作。
亞洲戰場上同樣存在著尚未解決的分歧。卡薩布蘭卡會議上曾經同意在1943年著手把日本人趕出緬甸。這項軍事行動的第一部分是沿著孟加拉灣往下發動一場指向若開的有限攻勢,但是1943年1月,當英國和印度軍隊開始前進時,他們遭到了困難,到5月,日本人已成功地把他們趕回到大致是原來的戰線上。由於這次進攻失敗,中國人在緬甸北部的一次攻勢也相應地取消了,因為它原來是計劃同若開戰役的較後階段配合進行的。
1943年春季沒有能成功地發動緬甸戰役,這加劇了亞洲戰場上各處迴響著的衝突。韋維爾將軍統率的英國人,史迪威將軍統率的美國人和蔣介石統率的中國人,互相猜忌,互相厭惡。此外,美國駐華空軍司令克萊爾·陳納德將軍又同史迪威劍拔弩張,勢不兩立。陳納德認為,如果能把那些能夠空運到中國的有限物資用於建立一支強大的轟炸力量,對日本的戰爭就能取得勝利,並不需要在緬甸叢林裏進行代價高昂和困難重重的地麵戰鬥。相反,史迪威則相信,一旦以中國為基地的轟炸開始使日本受到損害,日本的地麵部隊就會立即占領這些空軍基地。他認為隻有在中國地麵部隊已被訓練和裝備得能同日本軍隊旗鼓相當地作戰以後,才能成功地發動一場巨大的空中攻勢。為此,在史迪威看來,奪回緬甸北部和重新打通同中國的陸上交通,還是和以前一樣必不可少的。
當突尼西亞戰役趨向結束時,邱吉爾為他同美國人之間缺乏牢固的協議變得相當關切。他的第一項行動是試圖安排在阿爾及爾舉行一次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會議,那時他們就能同艾森豪和地中海地區的其他司令官當麵商量了。但是美國人卻不同意,因此邱吉爾決定他必須再一次到華盛頓去。這次會議從1943年5月12日持續到25日,代號叫做“三叉戟”。
同往常一樣,邱吉爾的戰略計劃是會議開始前同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合作很清楚地製訂出來的。英國人消極地想要說服美國人取消對緬甸的進攻並放棄在1943年發動一場橫渡海峽的全麵進攻的希望。由於這兩項計劃是馬歇爾最為珍愛的,邱吉爾認識到,如果他過於斬釘截鐵地拒絕,將會產生極壞的印象。另一方麵,事態的發展已經使上述兩項軍事行動中的任何一項完全不可能及時作好準備了。突尼西亞的戰鬥已經進行得比原來預計的要久。在壞天氣到來之前,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足夠的船隻可以把一支龐大的美國部隊運送到不列顛群島上來,以便於1943年進攻大陸。同樣地,在緬甸初步的失敗也已經使把日本人從緬甸肅清的計劃變得不可能實現,除非能大大增加分配給那裏的物資和部隊。
邱吉爾的積極的計劃是,通過進攻義大利和採取有力的步驟促使土耳其參戰來把地中海地區的攻勢進行下去。他的論點是令人信服的。在盟軍現有的部隊大量集結在北非和中東的情況下,他們在1943年並沒有什麽其他事情可做;如果在攻占西西裏後停止作戰,那就會使俄國人在整個1943年夏末和秋季肩負著對德作戰的全部重擔。
在亞洲,邱吉爾已經製訂出一項全新的戰略。他建議對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進行水陸兩棲的攻擊,而不試圖通過陸上作戰把日本人逐出緬甸。據這位首相說,這個計劃的優點是能夠避免日本人最擅長的叢林戰,而且還能從日本手裏奪回一些寶貴的資源。但是在能夠發動這樣一場戰役前,必須增加印度洋英國艦隊的實力,而這隻能來自地中海,隻有當義大利艦隊被摧毀或被迫投降時才有可能。
(3)“三叉戟會議”和阿爾及爾會議 1943年5月12-31日
進攻西西裏的決定是在突尼西亞戰役的結局還不能預見的時候在卡薩布蘭卡作出的。要在突尼西亞作戰的同時製訂進攻西西裏的計劃,這是一項困難的任務,有關各司令官和各軍種之間出現了嚴重的意見分歧。艾森豪一度曾建議推遲或放棄這項計劃,但是邱吉爾卻使羅斯福相信,在即將來臨的夏季,除了入侵西西裏,沒有其他軍事行動能夠牽製德國和義大利軍隊而又能幫助俄國了。因此,艾森豪的疑慮沒有能占上風。
製訂進攻西西裏的計劃之所以發生困難,部分是由於英美之間對未來戰略的基本意見分歧在卡薩布蘭卡並未充分並坦率地得到解決。馬歇爾和艾森豪仍然認為,地中海地區的軍事行動應當保持在小規模的水平上,主要力量應集中於準備盡快對法國北部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相反,邱吉爾和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則認為西西裏戰役應當是進攻義大利的前奏,而把經由土耳其和跨越亞得裏亞海對巴爾幹半島進行的兩麵夾攻作為進一步的目標。他們認為,地中海戰役應當優先於為橫渡海峽的進攻而作的準備工作。
亞洲戰場上同樣存在著尚未解決的分歧。卡薩布蘭卡會議上曾經同意在1943年著手把日本人趕出緬甸。這項軍事行動的第一部分是沿著孟加拉灣往下發動一場指向若開的有限攻勢,但是1943年1月,當英國和印度軍隊開始前進時,他們遭到了困難,到5月,日本人已成功地把他們趕回到大致是原來的戰線上。由於這次進攻失敗,中國人在緬甸北部的一次攻勢也相應地取消了,因為它原來是計劃同若開戰役的較後階段配合進行的。
1943年春季沒有能成功地發動緬甸戰役,這加劇了亞洲戰場上各處迴響著的衝突。韋維爾將軍統率的英國人,史迪威將軍統率的美國人和蔣介石統率的中國人,互相猜忌,互相厭惡。此外,美國駐華空軍司令克萊爾·陳納德將軍又同史迪威劍拔弩張,勢不兩立。陳納德認為,如果能把那些能夠空運到中國的有限物資用於建立一支強大的轟炸力量,對日本的戰爭就能取得勝利,並不需要在緬甸叢林裏進行代價高昂和困難重重的地麵戰鬥。相反,史迪威則相信,一旦以中國為基地的轟炸開始使日本受到損害,日本的地麵部隊就會立即占領這些空軍基地。他認為隻有在中國地麵部隊已被訓練和裝備得能同日本軍隊旗鼓相當地作戰以後,才能成功地發動一場巨大的空中攻勢。為此,在史迪威看來,奪回緬甸北部和重新打通同中國的陸上交通,還是和以前一樣必不可少的。
當突尼西亞戰役趨向結束時,邱吉爾為他同美國人之間缺乏牢固的協議變得相當關切。他的第一項行動是試圖安排在阿爾及爾舉行一次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會議,那時他們就能同艾森豪和地中海地區的其他司令官當麵商量了。但是美國人卻不同意,因此邱吉爾決定他必須再一次到華盛頓去。這次會議從1943年5月12日持續到25日,代號叫做“三叉戟”。
同往常一樣,邱吉爾的戰略計劃是會議開始前同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合作很清楚地製訂出來的。英國人消極地想要說服美國人取消對緬甸的進攻並放棄在1943年發動一場橫渡海峽的全麵進攻的希望。由於這兩項計劃是馬歇爾最為珍愛的,邱吉爾認識到,如果他過於斬釘截鐵地拒絕,將會產生極壞的印象。另一方麵,事態的發展已經使上述兩項軍事行動中的任何一項完全不可能及時作好準備了。突尼西亞的戰鬥已經進行得比原來預計的要久。在壞天氣到來之前,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足夠的船隻可以把一支龐大的美國部隊運送到不列顛群島上來,以便於1943年進攻大陸。同樣地,在緬甸初步的失敗也已經使把日本人從緬甸肅清的計劃變得不可能實現,除非能大大增加分配給那裏的物資和部隊。
邱吉爾的積極的計劃是,通過進攻義大利和採取有力的步驟促使土耳其參戰來把地中海地區的攻勢進行下去。他的論點是令人信服的。在盟軍現有的部隊大量集結在北非和中東的情況下,他們在1943年並沒有什麽其他事情可做;如果在攻占西西裏後停止作戰,那就會使俄國人在整個1943年夏末和秋季肩負著對德作戰的全部重擔。
在亞洲,邱吉爾已經製訂出一項全新的戰略。他建議對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進行水陸兩棲的攻擊,而不試圖通過陸上作戰把日本人逐出緬甸。據這位首相說,這個計劃的優點是能夠避免日本人最擅長的叢林戰,而且還能從日本手裏奪回一些寶貴的資源。但是在能夠發動這樣一場戰役前,必須增加印度洋英國艦隊的實力,而這隻能來自地中海,隻有當義大利艦隊被摧毀或被迫投降時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