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報紙的反映也非常熱烈,並且強調了這項條約的長遠意義。《泰晤士報》(1942年6月12日)聲稱“英蘇友誼和合作已經奠定了牢固的基礎”。《每日電訊報》(同一天)寫道:“由美國和大英國協根據該條約規定的方針同俄國採取一致的行動,歐洲可以指望出現一個一百年來最為安全的時期,全世界也可能會進入一種最為幸福的秩序。”《每日先驅報》(同一天)指出:“這項條約本身的重大意義在於它保證在勝利以後共同努力去重建歐洲。”


    美國報紙的評論則比較克製。《紐約先驅論壇報》(1942年6月12日)寫道:“……雙方堅定真誠和實事求是地交換了意見”。《紐約時報》(同一天)聲稱這項條約“預示著力量均衡的一次根本變化,這對歐洲的未來可能產生巨大的影響”。《芝加哥論壇報》(1942年6月13日)承認:”總而言之,兩國人民的政府都感到,他們有一些共同一致的思想,這就使他們有可能在一代人的時期裏和睦相處、共同合作。”《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942年6月12日)強調了英俄兩國在意識形態上的分歧,並且評論道:“指望通過這次變化建立起象在講英語的民主的民族之間的那種根本的合作關係,那將是愚蠢的。”《芝加哥每日新聞》(1942年6月13日)評論說:“至於俄英二十年互助條約,那不需要我們關心,……隻要它不把矛頭指向我們,那是它們的事。”


    可以想像得出,在許多美國人看來,條約和同盟仍然具有多少不祥的含義。公眾的注意力仍然主要集中在日本,很多評論家注意到,在說明莫洛托夫訪問的公報中,沒有提到在對日問題上承擔任何明確的義務。俄國不久可能會參加對日作戰的希望在美國並沒有泯滅,應該首先進攻德國的想法並未越出官方範圍而廣泛地傳播開來。


    (四)重新考慮第二戰場


    4月間,英美在倫敦就戰略問題達成協議後,立即著手擬定詳細的計劃。最初,英國參謀人員主要從事著這項工作。到1942年6月11日,美國才成立了歐洲戰區司令部,由艾森豪將軍負責指揮。他直到6月24日才抵達倫敦。他的司令部管轄駐紮在英國、北愛爾蘭和冰島的全部美國陸海空軍。英國部隊仍完全獨立。當時還沒有任命一個最高的盟軍司令負責擬議中的在法國登陸的行動,因此有關這個戰役的一切計劃都在委員會中進行磋商。 艾森豪來到英國時,滿懷希望要使“大鐵錘”計劃取得勝利的結果,但是在他到達之前,英國人已經把他們的立場表達得更為清楚了。莫洛托夫剛離開不久,路易斯·蒙巴頓勳爵便在6月初抵達了華盛頓,他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舉行會談時,說明了英國參謀部計劃人員所遇到的某些實際困難。他特別強調對4月間商定的戰略需要作重要修改,但是他沒有突出地和絕對地否定“大鐵錘”計劃。促使英美戰略思想協調一致的決定性努力,則留待邱吉爾親自來做。他於1942年6月18日抵達華盛頓來說明英國人的意見。翌日,他開始與羅斯福在海德公園會談。


    邱吉爾腦子裏考慮著兩個頭等重要的問題:第一,怎樣對待第二戰場;第二,怎樣對待原子能。很多國家的物理學家甚至早在1939年以前就已經知道能夠製造出威力極大的原子爆炸物。1939年以後的這些年中,英美的試驗工作因得到政府的資助進展極快。1940年9月,英國派了以享利·蒂澤德爵士為團長的科學代表團訪問美國,兩國科學家開始正式交換科學情報和意見。製造一枚能夠放射出原子能的鈾彈已經越來越有希望,英美兩國迫切需要在理論和實際工作中進行有係統的合作,這一點變得很明顯了。1941年10月羅斯福向邱吉爾建議,關於此項計劃的工作應該聯合進行。為此,一些英國科學家不久就到了美國。美國科學家也為著同一目的而去英國。


    還存在著許多沒有把握的問題。就生產什麽對進行戰爭有用的東西來說,沒有人能拿得穩在進一步的鈾試驗中所花費的金錢和精力不會走進死胡同,可是如果德國人首先試製成功,情況將會怎樣呢?德國人手中的原子彈幾乎肯定會使英國癱瘓,並在俄國戰場上給納粹帶來影響深遠的勝利。在具有這種可能性的背景下,停止任何有希望取得成果的努力,不可能是妥當的。


    到1942年仲夏,美國的原子計劃已經達到了相當大的規模。政府已經批準設立分離鈾同位素的小型試驗工廠,預期在1944年7月製造出第一批原子彈。英國的資源不足,無法進行同樣的發展,否則將造成極嚴重的負擔。因此,1942年6月20日,邱吉爾向羅斯福建議,英國放棄原子彈生產,把一切工程技術和工廠生產都集中在美國。邱吉爾主動提出讓英國科學家提供協助,他要求的報償是英國全麵分享從美國經驗中所搜集的技術情報。羅斯福答應在美國進行原子生產,並且,用邱吉爾的話來說,就如何分享技術情報“奠定了協議的基礎”。


    原子研究和生產有取得重要的長期效果的希望,但是在當時的局麵下,最迫切的戰略抉擇是在何時以及如何進攻歐洲大陸。1942年6月20日,邱吉爾送給羅斯福一份備忘錄,他在這份備忘錄中指出,英國參謀人員對1942年的進攻製訂不出任何似乎可以成功的計劃。他想知道美國參謀部是否已能做到這一點。如果美國人對“大鐵錘”沒有詳細的作戰計劃(他深知情況是如此),那末他問,1942年能發動其他什麽戰役?以解除俄國前線的一部分壓力,並使英美軍隊投入對德戰鬥?他建議重新研究在法屬北非登陸的可能性。在這份備忘錄中邱吉爾毫不隱諱地聲稱,英國政府不贊成任何會損失大部分或全部作戰軍隊的犧牲戰役。隻有在登陸的灘頭堡能長久保持的條件下,英軍才會出動。另一方麵,等到有了令人滿意的計劃的時候,邱吉爾保證完全分擔一切風險和損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諾德·托因比並收藏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