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承認,就美國來說,把戰爭看成是一種反常的、有限的事態這樣一種比較陳舊的概念,仍然是有其正確性的。戰爭並沒有象對歐洲國家那樣,動搖美國社會秩序的根基,在戰爭結束後,是有可能很快地回到一種象戰前那樣的正常狀態中去的。誠然,美國打這場戰爭就是希望重新返回這種正常狀態中去。勝利的概念就其本身作為一個目的來說,就是以最穩健的軍事方法盡可能迅速地取得勝利,這同美國人民中間存在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感情是一致的,他們認為在國外進行於涉,隻有在非常危急的時候偶一為之。因此,可以希望勝利會帶來和平,和平會帶來正常狀態,而正常狀態就會結束美國在國外的糾紛。從這一點來看,關心戰後的均勢和戰略優勢,倘使對極迅速地結束戰爭並無有害的影響的話,那都是無關宏旨的,而倘使幹擾了軍事計劃的話,那就是有罪的。


    這些思想和態度也許構成了美國人和他們的盟友之間最為普遍的差別。俄國人特別敏銳地意識到戰爭隻不過是一個較大的政治整體中的一部分,他們始終沒有認為在戰鬥結束後一切事物會回到一種假設的正常狀態中去。英國人對國際政治和國際戰爭具有多年的經驗,所以,對於戰後的大國關係和國家利益這些問題也敏感得多。由於他們待在希特勒的歐洲的邊緣,處境十分險惡,他們不可能輕易地就習慣於想像,在取得軍事勝利以後,正常狀態便會自動恢復。


    第二節 展望英國


    (一)珍珠港事件


    到1941年12月,英國可以回顧一下兩年零三個月令人感到疲憊的戰事了。挪威、法國、希臘和克裏特島的潰敗一次緊接著另一次;而朝不保夕地把英國的力量保持在英國本島、大西洋和近東,不過在防守方麵稍稍得手而已。然而即使當英國處於極度絕望,從外表看來這場戰爭似已經打敗的時候,英國人民仍然保持著莊嚴的自信心,不肯想像有戰敗的可能,因而能防止無可挽回的失敗成為現實。


    在同拿破崙作戰的時期,在抵抗一個歐洲征服者的長期戰鬥中,英國往往獨力支撐,並且一直站在最前列,同那個時期對比,這的確是引人注目的。但是從拿破崙到希特勒之間的這些年頭裏,國際間的均勢已經變得對英國極為不利了。一個為迅速工業化而艱苦奮鬥的島國,同一個經濟組織顯然不大發達的大陸對抗,盡管是從事長期戰爭,它仍然還能繁榮興旺,而且可以憑藉英吉利海峽無限期地獨自固守下去。但是希特勒的歐洲,工業發展程度已超過孤立無援的英國,而其軍事技術的進步已經降低了(雖然並沒有消除掉)英吉利海峽的屏障作用。


    在這樣的新形勢下,英國不能指望單獨力取勝。因此從1940年起,英國人的目光便越來越轉向美國,認為隻有從美國才能得到充分的援助。美國不參戰而隻提供援助,就足以使英國同德國保持一個僵持的局麵;但到了1941年夏秋之間,事態已變得很清楚,如果要獲得最後勝利,那就不僅需要美國軍隊參加,而且需要動員美國的生產用於作戰。英國的兵力在中東和遠東分布得疏疏落落,而在英國本島上可供使用的兵源又太少,因而隻能對盤踞在大陸上的德國巨人展開極為有限的軍事行動。


    從1940年秋天起,英國便在觀察美國有無參戰的跡象。但是,盡管口頭上和行動上表示同情和支持,英國認為美國最後會承擔起責任來的希望一次次落空了。希望遙遙無期,當日子一天天沉重地拖過去的時候,艱苦的戰爭使許多人垂頭喪氣了。在1941年11月最後的幾星期裏,英國人在利比亞的攻勢使消息中有了一線希望;俄國人抵抗的延長在許多人的心裏也勾起了拿破崙的1812年戰役的圖象。因此當珍珠港的驚人消息傳來時,英國人的心情多少變得更為樂觀了,同時這個消息也帶來了令人熱血沸騰的最後必勝的信心。


    但是,英國報紙緊接著作出的反應卻是非常克製的。顯然,對日本背信棄義地襲擊一個盟友公開表示滿意,這是即不策略也不禮貌的。因此,報紙隻強調這一點,即英國、大英國協和美國已在世界各地共同作戰了。許多新聞記者信心滿懷地計算著同時包括俄國和中國在內的這一聯盟所具有的潛在的勢不可當的實力。有了這麽強大的兵力共同作戰,最後勝利已必然無疑。同時,報紙也竭力指出了問題的另一麵。美國參戰將意味著暫時要把租借物資轉移一部分供美國自己的軍隊使用;而有些新聞記者則預料在同日本的戰爭中,開頭會遭到一些嚴重的挫敗。


    怕美國把兵力從歐洲戰場轉移到太平洋戰場上去的顧慮沒有公開表示出來,但也許可以從強調戰爭的全球統一性的許多社論和新聞報導的字裏行間合理地看出來。12月16日,當美國戰爭政策的要點已經相當清楚時,《泰晤士報》刊載了一篇社論,回顧當時,提到珍珠港事件所引起出雙重危險:一是美國可能會中斷對盟國的供應,以便更快地建立起自己的軍隊;二是美國可能把自己的力量大部分或全部轉過去對付日本。但《泰晤士報》滿意地說,實際上這兩件事美國都沒有做。


    英國政府中的那些核心人物,對於因珍珠港遭受襲擊而造成的新的世界局勢,即使確實沒有向英國報界進行鼓動,至少也和他們抱有同樣的態度,邱吉爾曾經以生動的語言描述了他對這一消息的直接反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諾德·托因比並收藏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