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美國、英國和俄國:它們的合作和衝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五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後一條行政原則規定:“為了順利地進行戰爭,兩國中任何一國的軍事基地、修理設施及軍需物品在必要時可由另一國的軍隊自由處置。”
鑑於在戰爭的年代裏英軍和美軍在北非和歐洲實際聯合起來的程度,這個文件看來可能是頗為審慎的,但當我們回想到它是在美國還處於和平時期,美國人也還不一定會參戰的時候商定的,那末美國軍事部門敢於製定這樣一個協定的膽量也許已可以獲得讚許了。實際上,這個文件並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它必須經兩國高級軍事和政冶當局的批準。雖然美國的陸軍部長和海軍部長對這個計劃已正式表示認可,總統卻始終沒有加以認可。不僅如此,整個計劃還取決於美國是否向德國正式宣戰。但由於這樣製定計劃,它帶來了某種道義上的義務和實際的後果。美國陸軍和海軍本身部署得就好象馬上要同德國開戰一樣,這就意味著陸海軍,特別是海軍,將按照abc-1採取行動。這些“除了作戰以外”的行動當然必須獲得總統的批準,但是這些行動累積起來,其力量使英美兩國在大西洋的合作如此密切,以致在12月7日以後過渡到全麵交戰狀時,並沒有立即造成很大的差別。
但是,在太平洋方麵就不是這種情形了。abc-1把太平洋方麵各軍區的詳情細節留給美國、荷蘭和大英國協(美荷英)的武裝部隊當地司令官的代表們隨後舉行的一次會議去決定。1941年4月,適當的商談在新加坡舉行了。經過了一些相當激烈的爭論以後,美荷英會談達成了一項協定。各自負責的地區全劃定出來,保障海上交通和新加坡海軍基地的安全這兩個目標被宣布為聯盟國在遠東的“最為重大的利益”所在。一般說來,日本的潛在力量大大地被低估了。起草這項協定的人們認為日本如果麵對著堅強的英-荷-美政治陣線,可能不會發動戰爭,因而提出了一種最後通諜,先期規定了一些界限。倘使日本人的推進,超越了這些界限,就將成為有關各國開戰的理由。協定中籌劃的部隊的戰略部署是要求集中在作為主要基地的新加坡,同時守住香港和菲律賓這兩個前進基地,從這兩處封鎖和襲擊日本。但考慮到這兩個前進基地可能會被攻占,因而也規定了撤退的計劃。
當這個協定的文本送給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c·馬歇爾將軍和海軍作戰部長h·r·斯塔克誨軍上將時,他們在1941年7月3日聯合加以拒絕。斯塔克進而收回原來批準的指示美國亞洲艦隊的司令官在萬一發生戰爭時,在英國的戰略指揮下作戰的那道命令。美荷英協定的戰略原則不符合美國的設想,任何人,連羅斯福本人,也不能使美國對這一計劃的政治條款承擔義務。
美國人的拒絕美荷英協定,標誌著達成一項太平洋全麵計劃的努力已告失敗。每個國家都隨之自行製定計劃和作出準備,但仍然繼續進行商談,希望最後能由此達成全麵的協議。通過這些途徑,美荷英計劃的重要部分總算搶救出來了。因此在珍珠港事件發生時實施的美國海軍作戰計劃打算把美國亞洲艦隊的大部分從中國和菲律賓派遣到南方的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群島,交由英國指揮。而且,象abc-1中先前所商定的那樣,英國人在1941年秋也派遣了“威爾斯親王”號和“擊退”號以及四艘驅逐艦到新加坡,開始加強他們在遠東海域內的艦隊。
但是,美國、英國、荷蘭及澳大利亞陸軍和海軍作戰計劃的協調工作仍然未臻完善,這依舊是一個事實。大約在1941年仲夏,美國陸軍改變了它對菲律賓的計劃。根據當時任駐菲律賓軍隊的元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樂觀的報告,以及他對美國重轟炸機的效能的同樣樂觀的報告,軍方斷定,菲律賓群島的主島呂宋島,也許還有其他的島嶼,對於日本的進攻是能夠守得住的。因此,美國空軍和地麵部隊已開始集結,隻是在12月日本發動進攻時被打斷了。這種戰略上的變更(以前曾認為菲律賓是守不住的),導致美國亞洲艦隊的司令t·c·哈特海軍上將建議把這種影響到他的防區的作戰計劃加以改變。他本來奉到的命令是,一旦戰爭迫在眉睫,他的艦隊應向南調動,但由於從10月27日到11月20日的緊要關頭中等候答覆整整等了三星期,他推遲了這一行動。
一般說來,日本在12月的襲擊,對於英美兩國的軍隊是攻其無備。美國陸軍加強菲律賓兵力的行動原來預定在1942年4月完成,考慮到部隊的這種新部署,我們有理由推測,盟國的太平洋作戰計劃本來是會進一步協調的。但是日本人把所有這些計劃和準備工作一下都打斷了,而且由於日本人取得的驚人成功,他們不僅使英美戰前的計劃,而且使英美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立即在協調行動方麵所作出的努力很快全都失去了時效。
經濟合作是英美兩國之間的戰略合作的補充和不可缺少的支柱。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是逐步形成的,開始時很不係統。在歐戰開始的頭幾個月裏,英國和法國組成了政府代表團在美國辦理軍用物資的採購工作,但是它們購買的規模相當小,而且是通過商業渠道進行的,美國政府並沒有直接幹預。1940年春法國崩潰以後,情況開始改變了。英國人接過了未交付的法國定貨,並且大大增加了自己購貨的規模。同時,美國國內重整軍備的計劃也開始執行了。由於對一個接一個項目的需要超過了當時的生產力,缺貨的單子越來越長。隨著這種短缺現象的出現,美國官員開始越來越多地進行幹預,起先是勸告性的,後來則是強製性地規定了優先購買權。
鑑於在戰爭的年代裏英軍和美軍在北非和歐洲實際聯合起來的程度,這個文件看來可能是頗為審慎的,但當我們回想到它是在美國還處於和平時期,美國人也還不一定會參戰的時候商定的,那末美國軍事部門敢於製定這樣一個協定的膽量也許已可以獲得讚許了。實際上,這個文件並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它必須經兩國高級軍事和政冶當局的批準。雖然美國的陸軍部長和海軍部長對這個計劃已正式表示認可,總統卻始終沒有加以認可。不僅如此,整個計劃還取決於美國是否向德國正式宣戰。但由於這樣製定計劃,它帶來了某種道義上的義務和實際的後果。美國陸軍和海軍本身部署得就好象馬上要同德國開戰一樣,這就意味著陸海軍,特別是海軍,將按照abc-1採取行動。這些“除了作戰以外”的行動當然必須獲得總統的批準,但是這些行動累積起來,其力量使英美兩國在大西洋的合作如此密切,以致在12月7日以後過渡到全麵交戰狀時,並沒有立即造成很大的差別。
但是,在太平洋方麵就不是這種情形了。abc-1把太平洋方麵各軍區的詳情細節留給美國、荷蘭和大英國協(美荷英)的武裝部隊當地司令官的代表們隨後舉行的一次會議去決定。1941年4月,適當的商談在新加坡舉行了。經過了一些相當激烈的爭論以後,美荷英會談達成了一項協定。各自負責的地區全劃定出來,保障海上交通和新加坡海軍基地的安全這兩個目標被宣布為聯盟國在遠東的“最為重大的利益”所在。一般說來,日本的潛在力量大大地被低估了。起草這項協定的人們認為日本如果麵對著堅強的英-荷-美政治陣線,可能不會發動戰爭,因而提出了一種最後通諜,先期規定了一些界限。倘使日本人的推進,超越了這些界限,就將成為有關各國開戰的理由。協定中籌劃的部隊的戰略部署是要求集中在作為主要基地的新加坡,同時守住香港和菲律賓這兩個前進基地,從這兩處封鎖和襲擊日本。但考慮到這兩個前進基地可能會被攻占,因而也規定了撤退的計劃。
當這個協定的文本送給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c·馬歇爾將軍和海軍作戰部長h·r·斯塔克誨軍上將時,他們在1941年7月3日聯合加以拒絕。斯塔克進而收回原來批準的指示美國亞洲艦隊的司令官在萬一發生戰爭時,在英國的戰略指揮下作戰的那道命令。美荷英協定的戰略原則不符合美國的設想,任何人,連羅斯福本人,也不能使美國對這一計劃的政治條款承擔義務。
美國人的拒絕美荷英協定,標誌著達成一項太平洋全麵計劃的努力已告失敗。每個國家都隨之自行製定計劃和作出準備,但仍然繼續進行商談,希望最後能由此達成全麵的協議。通過這些途徑,美荷英計劃的重要部分總算搶救出來了。因此在珍珠港事件發生時實施的美國海軍作戰計劃打算把美國亞洲艦隊的大部分從中國和菲律賓派遣到南方的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群島,交由英國指揮。而且,象abc-1中先前所商定的那樣,英國人在1941年秋也派遣了“威爾斯親王”號和“擊退”號以及四艘驅逐艦到新加坡,開始加強他們在遠東海域內的艦隊。
但是,美國、英國、荷蘭及澳大利亞陸軍和海軍作戰計劃的協調工作仍然未臻完善,這依舊是一個事實。大約在1941年仲夏,美國陸軍改變了它對菲律賓的計劃。根據當時任駐菲律賓軍隊的元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樂觀的報告,以及他對美國重轟炸機的效能的同樣樂觀的報告,軍方斷定,菲律賓群島的主島呂宋島,也許還有其他的島嶼,對於日本的進攻是能夠守得住的。因此,美國空軍和地麵部隊已開始集結,隻是在12月日本發動進攻時被打斷了。這種戰略上的變更(以前曾認為菲律賓是守不住的),導致美國亞洲艦隊的司令t·c·哈特海軍上將建議把這種影響到他的防區的作戰計劃加以改變。他本來奉到的命令是,一旦戰爭迫在眉睫,他的艦隊應向南調動,但由於從10月27日到11月20日的緊要關頭中等候答覆整整等了三星期,他推遲了這一行動。
一般說來,日本在12月的襲擊,對於英美兩國的軍隊是攻其無備。美國陸軍加強菲律賓兵力的行動原來預定在1942年4月完成,考慮到部隊的這種新部署,我們有理由推測,盟國的太平洋作戰計劃本來是會進一步協調的。但是日本人把所有這些計劃和準備工作一下都打斷了,而且由於日本人取得的驚人成功,他們不僅使英美戰前的計劃,而且使英美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立即在協調行動方麵所作出的努力很快全都失去了時效。
經濟合作是英美兩國之間的戰略合作的補充和不可缺少的支柱。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是逐步形成的,開始時很不係統。在歐戰開始的頭幾個月裏,英國和法國組成了政府代表團在美國辦理軍用物資的採購工作,但是它們購買的規模相當小,而且是通過商業渠道進行的,美國政府並沒有直接幹預。1940年春法國崩潰以後,情況開始改變了。英國人接過了未交付的法國定貨,並且大大增加了自己購貨的規模。同時,美國國內重整軍備的計劃也開始執行了。由於對一個接一個項目的需要超過了當時的生產力,缺貨的單子越來越長。隨著這種短缺現象的出現,美國官員開始越來越多地進行幹預,起先是勸告性的,後來則是強製性地規定了優先購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