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戰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 作者:譚伯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各統將資望相等,號令不一”;這也是實情。李鴻章不親赴南京的話,郭鬆林、劉士奇等各率數營,誰指揮誰?淮軍製度,各營官 俱隻聽命於李鴻章一人,並未如湘軍末期那樣設立分統製度 ;故數營外出,孰為其首,確實是個大難題。而這麽一支部隊到了南京,能否俯首順心聽曾國荃號令,曾國荃是否能指揮如意,也是一個大問題。所以,不僅曾國藩、李鴻章不放心,中樞也不敢放心 。
最後,還有個更具體的問題:
“頃據郭鬆林等稟稱:‘現在天氣炎熱,洋槍連放三四次即紅,多則炸裂;開花炮放至十數出後,即不能著手。昨攻長興,各項炮具俱已震損,亟需回蘇修整。以後節交三伏,戰事頗難’;亦係實在情形” ;
同治元年五、六月間,淮軍攻克南橋、奉賢、金山衛等處。二年五、六月間,攻克吳江、震澤等處;那時候洋槍怎不“紅”、“裂”,洋炮就能“著手”?全球氣候變暖,看來一百多年就開始了,而且,年度溫差之大竟能影響鋼鐵的散熱。手頭沒有歷史氣候數據,不好斷定李鴻章此言之真偽。不管怎麽樣,在中樞未遣武器調查小組下來之前,“亦係實在情形”吧。
接到李鴻章這一摺,中樞極為難辦。就目前形勢看,曾國藩不斷谘催,李鴻章則大有“實在情形”,二人確係“不分畛域,不避嫌怨”,誰也沒有“推諉”。而洋槍、洋炮需過三伏之後才能正常施放;情況屬實的話(中樞諸公物理成績差一點,自然搞不清虛實),則援軍勢必秋天(七月後)才能過去。所以,後兩道諭旨口氣鬆緩很多,隻要求選派小股先行赴援(並未提炮隊),而李鴻章待克復長興後再親自前去。六月八日的諭旨(即回復李鴻章此摺)幹脆不提這茬了:
“本日覽李鴻章所奏,知該督、撫等誌切同仇,毫無成見,為之欣慰,更需勉益加勉,和衷共濟。有厚望焉”;
然則,李鴻章復奏兩疏,雖未盡息援剿之議,但已為曾國荃爭取到兩個月時間;幫忙幫成這樣,怎麽也算仁至義盡了。曾國藩非常感激,並以此開導曾國荃,勿以淮軍來援為憂:
“觀少泉屢次奏谘信函,似始終不欲來攻金陵,若深知敵軍之千辛萬苦,不欲分此垂成之功者。誠能如此存心,則過人遠矣” ;
四、白雲可殺不可留奪槍
陳國瑞,湖北應城人,少年時被太平軍虜獲,當了童子軍,後投奔湘軍將領黃開榜,作了他的幹兒子。陳國瑞“秀美若處子”,出戰,常著紅裝、充先鋒,號稱“紅孩兒”,屢戰屢勝,名動一時。同治元年,入僧格林沁部,極得信寵,情同父子。三年,以破苗沛霖有功,授浙江處州鎮總兵。時年二十九歲。
太平天國都城被攻破後,清廷戰略重點轉為剿撚。撚軍馳騁於山東、河南、安徽等地,
行跡無定,擅長裹脅,雖然隻是“癬疥之疾”,但清軍一直找不到對症之藥。僧格林沁有勇無謀,隻會“疲師尾追”,“與賊俱流”,以致人勞馬乏,成效不彰。同治四年春,僧格林沁率領馬隊,連追一個多月,從河南追到山東,“日行百裏,往返三千餘裏”。陳國瑞認為蠻幹不合兵法,應該調整戰術,僧格林沁卻說功成在即,應當一鼓作氣,繼續追剿。意見不合,僧格林沁傳令繼續追擊,陳國瑞扯住僧格林沁坐騎,說:“要去你去,老子不去”;僧怒,說:“不去就不去,老子自己去”。於是,揮師出發。此老子見彼老子倔強,沒辦法,說了句:“國瑞卒不忍王獨敗”;還是帶兵出隊,擔任前鋒。果不其然,撚軍數萬餘人匯合之後,不再逃跑,而在汶上、鄆城間設好埋伏,陳國瑞一至即被包圍。僧格林沁調發親兵前去助戰,也被擊潰。撚軍隨即包圍了僧格林沁,並在曹州吳家店將僧軍全部殲滅。陳國瑞浴血奮戰,所部大多陣亡,自己身受重傷,僥倖逃脫。聞僧被殺,又捨生忘死,喬裝潛入敵中,找到僧格林沁的屍體,晝伏夜行,七天後回到軍營。朝廷認為僧格林沁之死,河南、山東的地方大員以及僧軍部將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紛紛予以降職、記過等處分,唯有陳國瑞因為身負重傷仍苦戰到底,免予處罰。
僧格林沁死,曾國藩繼任為督師大臣。此前,南京收復,湘軍旋被裁撤,曾國藩北上剿撚,所帶部下多是李鴻章派遣的淮軍,劉銘傳即在其中。程學啟歿後,劉銘傳勇略為諸將冠,號稱淮軍第一名將,其部稱為“銘軍”。四年五月,銘軍駐紮在山東濟寧北部的長溝,陳國瑞率領殘部“遊擊”至此,看到淮軍裝備精良,多為西洋武器,“心獨艷之”,於是“思奪其利器”。鹹、同間,諸軍因為爭地盤、爭軍餉或者爭閑氣,往往發生“友軍”火拚之事;搶奪“友軍”武器,這倒要算頭一遭。但是,空手固然能入白刃,長矛能否奪火槍呢?陳國瑞率領親兵五百人突入銘軍陣地,趁其不備,先殺了數十人。劉銘傳立即布置迎戰。不要說銘軍這種百戰之師,就是一般軍隊,隻要人手一枝火槍,以之迎戰配備各類長短冷兵器的敵軍,孰勝孰負,可想而知。所以,小半天功夫,陳國瑞帶來的五百人就被銘軍全部殲滅(估計是不準投降),陳國瑞跳登民房逃命,也被“梯而執之”。劉銘傳並不殺他(畢竟是朝廷命將),隻是將他關起來,每天一碗瘦肉粥,不讓吃飽,也保證餓不死。就這麽過了幾天,才“請”他過來相見。陳國瑞一見劉銘傳,既不怒罵,也不求饒,隻是哭訴:“此五百人,皆數年來所糾合四方之精銳。一旦為君所殲,吾軍自此衰矣”;既然陳國瑞認了栽,劉銘傳也就不為難他,聞言,“憐而釋之”。
最後,還有個更具體的問題:
“頃據郭鬆林等稟稱:‘現在天氣炎熱,洋槍連放三四次即紅,多則炸裂;開花炮放至十數出後,即不能著手。昨攻長興,各項炮具俱已震損,亟需回蘇修整。以後節交三伏,戰事頗難’;亦係實在情形” ;
同治元年五、六月間,淮軍攻克南橋、奉賢、金山衛等處。二年五、六月間,攻克吳江、震澤等處;那時候洋槍怎不“紅”、“裂”,洋炮就能“著手”?全球氣候變暖,看來一百多年就開始了,而且,年度溫差之大竟能影響鋼鐵的散熱。手頭沒有歷史氣候數據,不好斷定李鴻章此言之真偽。不管怎麽樣,在中樞未遣武器調查小組下來之前,“亦係實在情形”吧。
接到李鴻章這一摺,中樞極為難辦。就目前形勢看,曾國藩不斷谘催,李鴻章則大有“實在情形”,二人確係“不分畛域,不避嫌怨”,誰也沒有“推諉”。而洋槍、洋炮需過三伏之後才能正常施放;情況屬實的話(中樞諸公物理成績差一點,自然搞不清虛實),則援軍勢必秋天(七月後)才能過去。所以,後兩道諭旨口氣鬆緩很多,隻要求選派小股先行赴援(並未提炮隊),而李鴻章待克復長興後再親自前去。六月八日的諭旨(即回復李鴻章此摺)幹脆不提這茬了:
“本日覽李鴻章所奏,知該督、撫等誌切同仇,毫無成見,為之欣慰,更需勉益加勉,和衷共濟。有厚望焉”;
然則,李鴻章復奏兩疏,雖未盡息援剿之議,但已為曾國荃爭取到兩個月時間;幫忙幫成這樣,怎麽也算仁至義盡了。曾國藩非常感激,並以此開導曾國荃,勿以淮軍來援為憂:
“觀少泉屢次奏谘信函,似始終不欲來攻金陵,若深知敵軍之千辛萬苦,不欲分此垂成之功者。誠能如此存心,則過人遠矣” ;
四、白雲可殺不可留奪槍
陳國瑞,湖北應城人,少年時被太平軍虜獲,當了童子軍,後投奔湘軍將領黃開榜,作了他的幹兒子。陳國瑞“秀美若處子”,出戰,常著紅裝、充先鋒,號稱“紅孩兒”,屢戰屢勝,名動一時。同治元年,入僧格林沁部,極得信寵,情同父子。三年,以破苗沛霖有功,授浙江處州鎮總兵。時年二十九歲。
太平天國都城被攻破後,清廷戰略重點轉為剿撚。撚軍馳騁於山東、河南、安徽等地,
行跡無定,擅長裹脅,雖然隻是“癬疥之疾”,但清軍一直找不到對症之藥。僧格林沁有勇無謀,隻會“疲師尾追”,“與賊俱流”,以致人勞馬乏,成效不彰。同治四年春,僧格林沁率領馬隊,連追一個多月,從河南追到山東,“日行百裏,往返三千餘裏”。陳國瑞認為蠻幹不合兵法,應該調整戰術,僧格林沁卻說功成在即,應當一鼓作氣,繼續追剿。意見不合,僧格林沁傳令繼續追擊,陳國瑞扯住僧格林沁坐騎,說:“要去你去,老子不去”;僧怒,說:“不去就不去,老子自己去”。於是,揮師出發。此老子見彼老子倔強,沒辦法,說了句:“國瑞卒不忍王獨敗”;還是帶兵出隊,擔任前鋒。果不其然,撚軍數萬餘人匯合之後,不再逃跑,而在汶上、鄆城間設好埋伏,陳國瑞一至即被包圍。僧格林沁調發親兵前去助戰,也被擊潰。撚軍隨即包圍了僧格林沁,並在曹州吳家店將僧軍全部殲滅。陳國瑞浴血奮戰,所部大多陣亡,自己身受重傷,僥倖逃脫。聞僧被殺,又捨生忘死,喬裝潛入敵中,找到僧格林沁的屍體,晝伏夜行,七天後回到軍營。朝廷認為僧格林沁之死,河南、山東的地方大員以及僧軍部將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紛紛予以降職、記過等處分,唯有陳國瑞因為身負重傷仍苦戰到底,免予處罰。
僧格林沁死,曾國藩繼任為督師大臣。此前,南京收復,湘軍旋被裁撤,曾國藩北上剿撚,所帶部下多是李鴻章派遣的淮軍,劉銘傳即在其中。程學啟歿後,劉銘傳勇略為諸將冠,號稱淮軍第一名將,其部稱為“銘軍”。四年五月,銘軍駐紮在山東濟寧北部的長溝,陳國瑞率領殘部“遊擊”至此,看到淮軍裝備精良,多為西洋武器,“心獨艷之”,於是“思奪其利器”。鹹、同間,諸軍因為爭地盤、爭軍餉或者爭閑氣,往往發生“友軍”火拚之事;搶奪“友軍”武器,這倒要算頭一遭。但是,空手固然能入白刃,長矛能否奪火槍呢?陳國瑞率領親兵五百人突入銘軍陣地,趁其不備,先殺了數十人。劉銘傳立即布置迎戰。不要說銘軍這種百戰之師,就是一般軍隊,隻要人手一枝火槍,以之迎戰配備各類長短冷兵器的敵軍,孰勝孰負,可想而知。所以,小半天功夫,陳國瑞帶來的五百人就被銘軍全部殲滅(估計是不準投降),陳國瑞跳登民房逃命,也被“梯而執之”。劉銘傳並不殺他(畢竟是朝廷命將),隻是將他關起來,每天一碗瘦肉粥,不讓吃飽,也保證餓不死。就這麽過了幾天,才“請”他過來相見。陳國瑞一見劉銘傳,既不怒罵,也不求饒,隻是哭訴:“此五百人,皆數年來所糾合四方之精銳。一旦為君所殲,吾軍自此衰矣”;既然陳國瑞認了栽,劉銘傳也就不為難他,聞言,“憐而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