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戰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 作者:譚伯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通過此信,我們可以了解到曾國荃的態度,即不論好說歹說,“情願一人苦掙苦支,不願外人來攪亂局麵”。信首所謂“來書不忍卒讀”,無非就是曾國荃在病重戰苦的情況下,猶欲獨力“苦支”,不願外人攪局。兵事固然苦不堪言,然觀乎大勢,終必有成功之日;淮軍來援,兵事稍得緩解,而功名利祿俱須分去大半,其苦又更甚於前矣。譬如公司創業,理念、技術、產品俱佳,獨於流動資金稍感缺乏,然自忖隻需咬緊牙關勒緊褲帶,似亦能度此難關,此後必是苦盡甘來,前程似錦。忽有人焉,願意投資入股,而條件苛刻,要占權利之大半,創業者稍有骨氣、誌氣,必不肯苟且答應。曾國荃之誌,即此創業者之誌;其表現固為貪戀功名,其本質卻是艱苦卓絕,較之全無實際、沽名釣譽者,不啻霄壤。正因為這份理解,曾國藩才不得不尊重曾國荃的意見。此時此地,尊重曾國荃的意見,就是尊重五萬湘軍將士的意願,更是尊重那一種雖九死而未悔、歷百折而不撓的精神。所以,我們要正確理解“不得弟覆信,斷不輕奏先報”這句話,此決非僅僅照顧家門之內的兄弟私情;倘若當日戰天京者不是曾國荃,而是其他湘軍將領,我相信,曾國藩也會如此表態,也隻能如此表態。最早披露此三通書信的黃濬,無疑也同意我的看法,他說:
“清與太平天國之爭,至甲子(同治三年)春大勢早定,金陵之摧,計時以俟而已。然在當時,局中之焦慮,局外之謗譏,正不知如何沸騰。文正欲令李文忠援其弟,而又懼分功生隙,其心事曲折,此三書和盤托出。吾人與其嘲為天人交戰,毋寧佩其謀國之至忠。蓋其家庭骨肉之間,私書諄複,其權衡利害,褒貶是非,亦不過如此,則亦不失為得性情之正者。宜左文襄有‘自愧不如元輔’之嘆也”。
同治一朝,號為“中興”,乃由中央、地方合力而成;地方軍政固然有曾、李這樣的名臣大帥操辦一切,主持中樞朝政的慈禧、奕訢也決不是泛泛之輩。曾、李固然能一唱一和,造出拖延之局,中央未必就不解風情,聽不出弦外之音。然而,中央與地方,“聖主”與“微臣”,地位不同,立場各異。諭旨全是官話,隻問遲速而不徇私情,無暇照顧三人間的兄弟之情和師生之誼。因此,五月八日後,連續下達了四道催促助剿的命令。
五月十六日:“前經迭諭李鴻章拔兵助攻金陵,能否親往並飭令該撫酌辦。現當事機緊要之時,李鴻章務當不分畛域,不避嫌怨,迅速遵辦,力圖共濟,不準稍有推諉”;
五月十九日:“李鴻章恪遵前旨,不分畛域,拔兵助剿,或親往會攻,毋稍避嫌推諉”;
五月二十九日:“前據李鴻章奏……兵力難分;……著仍遵前旨,於所部各營內挑選精壯便捷善於攻城者二三千人,即交劉銘傳等帶赴金陵。……該撫或俟長興得手後,統率諸軍助攻金陵,不必定俟湖州克復”;
六月四日:“李鴻章仍遵前旨,俟長興克復,赴援金陵。並令劉銘傳等督帶選鋒先行,馳往助剿”;
前二首語氣嚴峻,後二首略形鬆緩,何其前倨後恭如此?不用說,李鴻章的“死扛”產生了效果。上次曾國藩催調黃翼升,他悍然抗命,不惜撕破臉皮,其所得力處,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語;這次逡巡滬上,緩緩“遵辦”,不斷“推諉”,也是活用這九字秘訣。五月三十日,淮軍克復長興,似乎再沒有藉口逗留江蘇了,然而,李鴻章還是不動身。那麽,不能領受“君命”,他找了什麽理由?
首先,明確表示“畛域”、“嫌怨”之類的提法是無稽之談:
“金陵關係東南數省大局,如能迅速攻拔,江、鄂賊勢可漸瓦解;況在江蘇本境,臣義所應為,敢存畛域之見?臣在曾國藩營中從事多年,與曾國荃素相投契,現又諄切商催,更無嫌怨之可避” ;
“諄切商催”,指曾國藩已經谘調淮軍西去助剿,業已洗清湘軍不願人助的“流言”。然後,再強調湖州之患及調度之難,將淮軍未能助剿的責任全都攬在自己身上:
“若欲臣會攻金陵,復令臣協剿湖州,臣力實有不給。若令臣棄湖州而赴金陵,事體固分輕重,時勢固有緩急,臣敢不仰體朝廷與督臣(謂曾國藩)殷殷責望之意?但使臣統兵遠去,而湖賊窺伺入境,孰與主持調度?若僅分兵遠去,少則無濟於事,多則各統將資望相等,號令不一,與曾國荃各軍錯處圍城之下,曾國藩與臣皆不放心” ;
踢皮球從來就是吾國政治生活中一門高超技巧。湖州為當時一大“賊巢”,正處江、浙交界,不予剿除,二省俱不得安寧;更有甚者,湖州太平軍一旦沖圍西去,對金陵圍局也有影響。湖州攻守之戰略意義,中樞當然明白,故這條理由堂堂正正。不過,淮軍大部分兵力援剿長興,造成不可“遽撤”的既成事實,如前所述,乃是李鴻章為緩援南京預先準備的藉口,並以深深得罪左宗棠為代價。現在,他準備再得罪左宗棠一次,賴在這兒和他一塊規復湖州。淮軍未到浙西以前,左宗棠尚可措辭毋庸協助,淮軍既克長興以後,左宗棠就不能拒絕協攻湖州了。因為,不但事實證明了協剿效果好,而且,剿賊也不能半途而廢,故李鴻章要賴在浙江,左宗棠一點辦法也沒有。因此,這一腳皮球,助跑、擺腿都很到位,觸球部位也恰到好處,才能不偏不倚的踢回中樞,比起今日很多臨難苟發、草草一腳的踢法要高明許多。皮球,也不是那麽好踢的,讀者當三致意焉。
“清與太平天國之爭,至甲子(同治三年)春大勢早定,金陵之摧,計時以俟而已。然在當時,局中之焦慮,局外之謗譏,正不知如何沸騰。文正欲令李文忠援其弟,而又懼分功生隙,其心事曲折,此三書和盤托出。吾人與其嘲為天人交戰,毋寧佩其謀國之至忠。蓋其家庭骨肉之間,私書諄複,其權衡利害,褒貶是非,亦不過如此,則亦不失為得性情之正者。宜左文襄有‘自愧不如元輔’之嘆也”。
同治一朝,號為“中興”,乃由中央、地方合力而成;地方軍政固然有曾、李這樣的名臣大帥操辦一切,主持中樞朝政的慈禧、奕訢也決不是泛泛之輩。曾、李固然能一唱一和,造出拖延之局,中央未必就不解風情,聽不出弦外之音。然而,中央與地方,“聖主”與“微臣”,地位不同,立場各異。諭旨全是官話,隻問遲速而不徇私情,無暇照顧三人間的兄弟之情和師生之誼。因此,五月八日後,連續下達了四道催促助剿的命令。
五月十六日:“前經迭諭李鴻章拔兵助攻金陵,能否親往並飭令該撫酌辦。現當事機緊要之時,李鴻章務當不分畛域,不避嫌怨,迅速遵辦,力圖共濟,不準稍有推諉”;
五月十九日:“李鴻章恪遵前旨,不分畛域,拔兵助剿,或親往會攻,毋稍避嫌推諉”;
五月二十九日:“前據李鴻章奏……兵力難分;……著仍遵前旨,於所部各營內挑選精壯便捷善於攻城者二三千人,即交劉銘傳等帶赴金陵。……該撫或俟長興得手後,統率諸軍助攻金陵,不必定俟湖州克復”;
六月四日:“李鴻章仍遵前旨,俟長興克復,赴援金陵。並令劉銘傳等督帶選鋒先行,馳往助剿”;
前二首語氣嚴峻,後二首略形鬆緩,何其前倨後恭如此?不用說,李鴻章的“死扛”產生了效果。上次曾國藩催調黃翼升,他悍然抗命,不惜撕破臉皮,其所得力處,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語;這次逡巡滬上,緩緩“遵辦”,不斷“推諉”,也是活用這九字秘訣。五月三十日,淮軍克復長興,似乎再沒有藉口逗留江蘇了,然而,李鴻章還是不動身。那麽,不能領受“君命”,他找了什麽理由?
首先,明確表示“畛域”、“嫌怨”之類的提法是無稽之談:
“金陵關係東南數省大局,如能迅速攻拔,江、鄂賊勢可漸瓦解;況在江蘇本境,臣義所應為,敢存畛域之見?臣在曾國藩營中從事多年,與曾國荃素相投契,現又諄切商催,更無嫌怨之可避” ;
“諄切商催”,指曾國藩已經谘調淮軍西去助剿,業已洗清湘軍不願人助的“流言”。然後,再強調湖州之患及調度之難,將淮軍未能助剿的責任全都攬在自己身上:
“若欲臣會攻金陵,復令臣協剿湖州,臣力實有不給。若令臣棄湖州而赴金陵,事體固分輕重,時勢固有緩急,臣敢不仰體朝廷與督臣(謂曾國藩)殷殷責望之意?但使臣統兵遠去,而湖賊窺伺入境,孰與主持調度?若僅分兵遠去,少則無濟於事,多則各統將資望相等,號令不一,與曾國荃各軍錯處圍城之下,曾國藩與臣皆不放心” ;
踢皮球從來就是吾國政治生活中一門高超技巧。湖州為當時一大“賊巢”,正處江、浙交界,不予剿除,二省俱不得安寧;更有甚者,湖州太平軍一旦沖圍西去,對金陵圍局也有影響。湖州攻守之戰略意義,中樞當然明白,故這條理由堂堂正正。不過,淮軍大部分兵力援剿長興,造成不可“遽撤”的既成事實,如前所述,乃是李鴻章為緩援南京預先準備的藉口,並以深深得罪左宗棠為代價。現在,他準備再得罪左宗棠一次,賴在這兒和他一塊規復湖州。淮軍未到浙西以前,左宗棠尚可措辭毋庸協助,淮軍既克長興以後,左宗棠就不能拒絕協攻湖州了。因為,不但事實證明了協剿效果好,而且,剿賊也不能半途而廢,故李鴻章要賴在浙江,左宗棠一點辦法也沒有。因此,這一腳皮球,助跑、擺腿都很到位,觸球部位也恰到好處,才能不偏不倚的踢回中樞,比起今日很多臨難苟發、草草一腳的踢法要高明許多。皮球,也不是那麽好踢的,讀者當三致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