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戰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 作者:譚伯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這麽挖啊挖,一直挖了大半年,炸藥費去十數萬,工兵死了一兩千,南京城還是完好無損。曾國荃憤懣異常,但又無計可施,加之肝病復發,身心俱壞,乃“逢人輒怒,遇事輒憂” 。曾國藩也用不上勁,隻好日日致函,多方設譬,大談性命之道,聊為寬慰:
“自蘇、杭克復,人人皆望金陵之速克。吾獨不期其速,而期其穩。故發信數十次,總戒弟之欲速。蓋深知洪逆非諸賊可比,金陵非他城可比也。此等處,吾兄弟須有定識定力,望老弟巍然不動,井然不紊。將克未克之際,必有一番大風波。吾弟若破地道,且待大風波經過之後再行動手,實不為晚。吾所慮者,一恐弟求速效而焦灼生病,一恐各營猛攻地道,多損精銳而無以禦援賊耳” ;
這等安慰,聊勝於無而已。至於“將克未克之際,必有一番大風波”,本是抽象用語,類似於“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之類務虛的方略,孰料一語成讖,不久還真來了“一番大風波”。
朝廷考察曾國荃的工作進程,不會從三年正月合圍算起,而會將元年五月進紮雨花台認作曾國荃經營金陵的開端。然則迄今耗時已近二年,曾、李、左三路軍隊中,李、左連克名城,捷報頻傳,南京卻毫無成效。中樞諸公不能不形成一種看法,即湘軍暮氣已深,而蘇、浙兩軍,尤其是蘇軍如日方升,朝氣可用。那麽,調派蘇軍前來會攻,也就成為軍機處的議題。蘇州收復後,江蘇境內的“賊巢”,就隻剩常州城;常州離南京甚近,倘若克復常州,李鴻章帶領炮隊,順勢西進,以攻蘇、常之法,助攻南京,未嚐不是迅奏膚公的好辦法。
四月五日,淮軍攻克常州。中樞旋即下旨,命李鴻章派人接防東壩,並有“會攻(南京)之說”。淮軍剛剛經歷大戰,士卒須稍作休息,未便即刻拔隊西向,所以,諭旨僅示諮詢之意,沒有敦促之情。李鴻章和曾國藩通氣,就淮軍助剿之事,第一次表明立場:
“廷旨有令敝軍會攻之說。鄙意苦戰日久,宜略休息。且沅丈勞苦累年,經營此城,一簣未竟;不但洋將常勝軍不可分彼功利,即蘇軍亦須緩議。是以常州奏捷後,不敢輕言越俎。朝命亦未敦促。富將軍(明阿)遽欲會攻,誠為有損無益,似宜拒之。湖州之賊尚無去誌;左帥(宗棠)屢雲逼城,其實距城尚遠。昨來谘,屬勿會攻,請蘇軍進長興以扼其喉。月初當派劉、王、郭、楊四軍圖長興,以避協攻湖郡之名,而為進趨廣德、泗安之勢。……屆時,如金陵未克,必須炮隊往助,隻要吾師與沅丈一紙書,七月中旬可派鶴弟(李鶴章)帶數將前去” ;
如前所述,情急勢迫如催調黃翼升時,李鴻章能寫“詞意乖忤,氣質不平”之信,據理力爭,鋒芒盡露。而好整以暇之時,他又善體人情,能作此頭頭是道、義理俱勝之書。寥寥數語,安排一切,我們有必要認真學習一番。
先粗略分析湘、淮、楚(即左軍)三軍形勢。三軍中,湘最苦,楚次之,淮則獨享悠閑之樂。湘軍頓兵南京城下,一籌莫展,固不待言;楚軍雖克杭州,但湖州未下,未竟全功;而蘇、常克復,全省肅清,淮軍業已功成名就,無所追求。當然,中樞決不會讓行有餘力者就此硜硜自守,獨享清福,必定要調淮軍援助湘、楚。淮軍大部駐紮常州,西可會攻南京,南可助攻湖州;朝廷之意,自欲淮軍西進,因為南京在戰略上的價值,何啻十個湖州?但是,李鴻章故作懵懂,不去會攻南京,卻來援剿湖州。曾國荃不願他人分功,左宗棠何嚐沒這個意思;二月間,淮軍“撈過界”,攻克浙江嘉興,就惹得左宗棠大發牢騷:
“少荃中丞受蘇州之降,智則智矣,而究不免為島人(按即謂英國人)所輕。茲仍欲以此越界立功,而於宜(興)、溧(陽)本轄之劇賊則置之不顧,任其狂竄,而後擊之。於用兵機勢得矣,然不可謂謀國之忠也” ;
李鴻章不是傻瓜,自然知道“越界立功”必遭忌恨。往西往南,都是得罪人的事,而大勢所趨,又不得不選定一處來得罪,絕做不到兩麵討好。於是,權衡利弊、分別親疏,他決定繼續得罪左宗棠,繼嘉興以後,再去分剿湖州。當然,事情不能做得太絕,真將部隊開到湖州,楚軍非跟淮軍打一仗不可,故李鴻章選擇進攻湖州北部的長興,“以避協攻湖郡之名”。協攻湖洲,與協攻南京,在“功利”上差別巨大,毋庸贅言;而且,協攻湖洲而不是南京,既違背朝意,又觸怒“左帥”,可說是利少害多,得不償失。李鴻章視而不見,毅然自承,其中的深情厚誼,“師門”與“沅丈”必然心領神會,大受感動。
此外,信中所謂“富將軍遽欲會攻”,乃指駐守揚州的富明阿於四月間主動請纓助剿南京一事。富明阿一介莽夫,不明白南京未克,並非缺少兵將,乃無西洋大炮之故;而性情浮躁,時抱貪鄙之念,遂冒然請旨助剿。軍機處諸人比他明白得多,知道他此去純屬幫倒忙,於是“諭旨令其以江北為重” ,毋庸南渡。李鴻章拈出此事,適足反襯自己樂於成人之美,毫無貪念。
世間之人,每當事態萌發之時,昧於查察之明,不能當機立斷,以至綿延遷就,小眚釀成大錯。淮軍助剿這個說法甫露端倪,李鴻章便態度鮮明的表明立場:“不但洋將常勝軍不可分彼功利,即蘇軍亦須緩議”;並立即安排淮軍助剿浙江,全麵杜絕朝廷遣調的可能性。此舉固然如左宗棠所說“不可謂謀國之忠”,但舍此之外,還有更好的辦法兼顧人情、國事麽?
“自蘇、杭克復,人人皆望金陵之速克。吾獨不期其速,而期其穩。故發信數十次,總戒弟之欲速。蓋深知洪逆非諸賊可比,金陵非他城可比也。此等處,吾兄弟須有定識定力,望老弟巍然不動,井然不紊。將克未克之際,必有一番大風波。吾弟若破地道,且待大風波經過之後再行動手,實不為晚。吾所慮者,一恐弟求速效而焦灼生病,一恐各營猛攻地道,多損精銳而無以禦援賊耳” ;
這等安慰,聊勝於無而已。至於“將克未克之際,必有一番大風波”,本是抽象用語,類似於“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之類務虛的方略,孰料一語成讖,不久還真來了“一番大風波”。
朝廷考察曾國荃的工作進程,不會從三年正月合圍算起,而會將元年五月進紮雨花台認作曾國荃經營金陵的開端。然則迄今耗時已近二年,曾、李、左三路軍隊中,李、左連克名城,捷報頻傳,南京卻毫無成效。中樞諸公不能不形成一種看法,即湘軍暮氣已深,而蘇、浙兩軍,尤其是蘇軍如日方升,朝氣可用。那麽,調派蘇軍前來會攻,也就成為軍機處的議題。蘇州收復後,江蘇境內的“賊巢”,就隻剩常州城;常州離南京甚近,倘若克復常州,李鴻章帶領炮隊,順勢西進,以攻蘇、常之法,助攻南京,未嚐不是迅奏膚公的好辦法。
四月五日,淮軍攻克常州。中樞旋即下旨,命李鴻章派人接防東壩,並有“會攻(南京)之說”。淮軍剛剛經歷大戰,士卒須稍作休息,未便即刻拔隊西向,所以,諭旨僅示諮詢之意,沒有敦促之情。李鴻章和曾國藩通氣,就淮軍助剿之事,第一次表明立場:
“廷旨有令敝軍會攻之說。鄙意苦戰日久,宜略休息。且沅丈勞苦累年,經營此城,一簣未竟;不但洋將常勝軍不可分彼功利,即蘇軍亦須緩議。是以常州奏捷後,不敢輕言越俎。朝命亦未敦促。富將軍(明阿)遽欲會攻,誠為有損無益,似宜拒之。湖州之賊尚無去誌;左帥(宗棠)屢雲逼城,其實距城尚遠。昨來谘,屬勿會攻,請蘇軍進長興以扼其喉。月初當派劉、王、郭、楊四軍圖長興,以避協攻湖郡之名,而為進趨廣德、泗安之勢。……屆時,如金陵未克,必須炮隊往助,隻要吾師與沅丈一紙書,七月中旬可派鶴弟(李鶴章)帶數將前去” ;
如前所述,情急勢迫如催調黃翼升時,李鴻章能寫“詞意乖忤,氣質不平”之信,據理力爭,鋒芒盡露。而好整以暇之時,他又善體人情,能作此頭頭是道、義理俱勝之書。寥寥數語,安排一切,我們有必要認真學習一番。
先粗略分析湘、淮、楚(即左軍)三軍形勢。三軍中,湘最苦,楚次之,淮則獨享悠閑之樂。湘軍頓兵南京城下,一籌莫展,固不待言;楚軍雖克杭州,但湖州未下,未竟全功;而蘇、常克復,全省肅清,淮軍業已功成名就,無所追求。當然,中樞決不會讓行有餘力者就此硜硜自守,獨享清福,必定要調淮軍援助湘、楚。淮軍大部駐紮常州,西可會攻南京,南可助攻湖州;朝廷之意,自欲淮軍西進,因為南京在戰略上的價值,何啻十個湖州?但是,李鴻章故作懵懂,不去會攻南京,卻來援剿湖州。曾國荃不願他人分功,左宗棠何嚐沒這個意思;二月間,淮軍“撈過界”,攻克浙江嘉興,就惹得左宗棠大發牢騷:
“少荃中丞受蘇州之降,智則智矣,而究不免為島人(按即謂英國人)所輕。茲仍欲以此越界立功,而於宜(興)、溧(陽)本轄之劇賊則置之不顧,任其狂竄,而後擊之。於用兵機勢得矣,然不可謂謀國之忠也” ;
李鴻章不是傻瓜,自然知道“越界立功”必遭忌恨。往西往南,都是得罪人的事,而大勢所趨,又不得不選定一處來得罪,絕做不到兩麵討好。於是,權衡利弊、分別親疏,他決定繼續得罪左宗棠,繼嘉興以後,再去分剿湖州。當然,事情不能做得太絕,真將部隊開到湖州,楚軍非跟淮軍打一仗不可,故李鴻章選擇進攻湖州北部的長興,“以避協攻湖郡之名”。協攻湖洲,與協攻南京,在“功利”上差別巨大,毋庸贅言;而且,協攻湖洲而不是南京,既違背朝意,又觸怒“左帥”,可說是利少害多,得不償失。李鴻章視而不見,毅然自承,其中的深情厚誼,“師門”與“沅丈”必然心領神會,大受感動。
此外,信中所謂“富將軍遽欲會攻”,乃指駐守揚州的富明阿於四月間主動請纓助剿南京一事。富明阿一介莽夫,不明白南京未克,並非缺少兵將,乃無西洋大炮之故;而性情浮躁,時抱貪鄙之念,遂冒然請旨助剿。軍機處諸人比他明白得多,知道他此去純屬幫倒忙,於是“諭旨令其以江北為重” ,毋庸南渡。李鴻章拈出此事,適足反襯自己樂於成人之美,毫無貪念。
世間之人,每當事態萌發之時,昧於查察之明,不能當機立斷,以至綿延遷就,小眚釀成大錯。淮軍助剿這個說法甫露端倪,李鴻章便態度鮮明的表明立場:“不但洋將常勝軍不可分彼功利,即蘇軍亦須緩議”;並立即安排淮軍助剿浙江,全麵杜絕朝廷遣調的可能性。此舉固然如左宗棠所說“不可謂謀國之忠”,但舍此之外,還有更好的辦法兼顧人情、國事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