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執行不抵抗政策的蔣介石的領導下實現統一,這沒有太大的感染力。
蔣介石的使者去廣州,表示願意為民族利益而與南方勢力達成妥協。
南方同意在上海召開“和平會議”。10月,汪精衛、孫科等左派與蔣介石、胡漢民等有派舉行會談。但是,廣州政府無意讓步。
他們認為,議和的最簡單的辦法是南京政府把統治中國的權力移交給廣州政府。胡漢民雖然代表南京政府,但在這個問題上卻站在左派一邊,並認為蔣介石應該離開中國。
按照蔣一貫的辭職習慣,他準備下野,但不離開中國。
接下來是無用的爭吵。最後,會議決定,在南京和廣州分別召開國民黨“四大”。
蔣介石答應等新政府一成立就立即辭職。兩個會議按時在11月召開,當事實清楚地表明會議一無所獲時,蔣介石便辭去了一切職務。那是在1931年12月15日。
在此前後,大約7萬名大中學生湧入南京。這些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的到來使得因日本入侵東北而引起的騷動達到了極點。
這些學生——從十二歲到十六歲不等——完全自發地在各城市開始抗議,要求馬上對日宣戰。他們用各種方法大聲疾呼,必須把侵略者趕出去。
在一次學潮中,外交部長王寵惠博士受到重傷。11月底,大約12000名學生到達南京,並在政府大樓外宿營。他們要求見蔣介石,其它任何人都不見。
當時天氣很冷,蔣介石考慮到在這種天氣下停留在外24小時會把學生凍壞,於是他走到一個陽台上,向學生們發表了長篇講話。
他說,學生們對政府的要求是有害的,也是無理的,他們應該回到學校去,政府會在適當的時候對付日本人。
由於寒冷和失望,這些年青人便回家了。
但是,平靜是短暫的。
在學生和警察發生衝突之後,許多學生被逮捕。
不久,更多的學生從漢口來到南京。蔣介石同樣地“訓導”
了他們,他告訴這些學生,他們這樣做會被日本人利用,12月的學潮規模更大,學潮的領導人決心也更堅定。一些來自北平的學生衝擊了國民黨黨部和外交部。另一些學生則衝擊了中央日報社大樓,搗毀了印刷廠和報館。局勢已經失去控製。
蔣介石命令南京的警備隊包圍了占據中央大學的學生;這些年青的造反者在軍隊的護送下,一小批一小批地被迫撤離了首都。
就在這時,蔣介石“下野”了。他在蔣夫人的陪同下,離開南京,乘機前往一個未公開的地方,最後,他回到了位於浙江山區的家鄉。
像往常一樣,蔣介石的“下野”發生了奇蹟般的作用。
1932年1月2臼,政府鄭重請求蔣介石馬上返回南京,就連學生也請他回去。蔣介石平靜地住在山區的家裏,比平時更為繁忙。政客們向蔣介石發來雪片般的電報。另外兩位離任的國民黨領導人——汪精衛和胡漢民——也發來電報。這些電報都有一個共同的宗旨:急需製訂“對日新政策”。
在這場日本人堅持稱作“事變”的戰爭中,日軍迅速地控製了東三省。
日本人策劃了一個又一個事變,每一次都暗示著一場範圍更大的戰爭。
日本人宣稱在上海郊區的龍華機場也發生了一個類似的事件,據稱一些中國人——為了方便起見,日本人沒有說明這些人的身份——殺害了一個日本海員。日本領事館隨即向中國當局提出了事先擬好的一係列要求。日本艦隊奉命來到這個大城市。很明顯,上海麵臨著日本入侵的危險。
汪精衛和蔣介石都大吃一驚,汪精衛在上海一所醫院裏已逐漸恢復了健康,此時他起程前往杭州,蔣介石從山上下來,與汪會談。最後兩人重歸於好。這兩個老對手在杭州談了幾天,接著便宣布他們要一同前往南京。1月25日,孫科辭去行政院院長職務,汪精衛繼任。蔣則宣布他暫時不擔任任何職務。但是他的出現無疑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此外,他不擔任職務也是有好處的,因為這樣他從前的不抗日的命令現在便可以忽視了。
28日,日軍向駐守在上海的中國軍隊發動了軍事進攻。十九路軍背水一戰,英勇還擊。當時他們麵臨著來自南京的阻力,由於缺乏物質援助,供應日益短缺,他們的戰鬥堅持了33天,隻是在敵人的增援部隊到達之後,他們才被迫撤退。
十九路軍的指揮官是陳銘樞、蔡廷鍇和蔣光鼐軍長。
不久他們的名字就和華盛頓及納爾遜等人相提並論,被列入世界最偉大的民族英雄的行列。
蔡廷鍇的名字成了一種香菸的牌子和其他一些貨物的商標。
來自全國和海外華僑組織的捐款源源不斷地湧來——大約4000萬中國人捐了款——支持英勇的十九路軍。
3月4日,在上海簽訂了停戰協定。
這個協定很不得人心,簽訂協定的人受到了學生們的猛烈抨擊。
在南京的蔣介石帶著一種既悲傷又酸楚的複雜感情注視著這一切:悲傷的是日本進攻中國帶來了新的恥辱;酸楚的是在戰爭中幾位英雄聲譽鵲起,而他卻沾不上邊。
淤滬協定簽定兩天後,蔣介石當選為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當然的國民軍總司令。他一上任就把十九路軍調到福建——也許他暗地裏希望他們能和共產黨同歸於盡。
蔣介石的使者去廣州,表示願意為民族利益而與南方勢力達成妥協。
南方同意在上海召開“和平會議”。10月,汪精衛、孫科等左派與蔣介石、胡漢民等有派舉行會談。但是,廣州政府無意讓步。
他們認為,議和的最簡單的辦法是南京政府把統治中國的權力移交給廣州政府。胡漢民雖然代表南京政府,但在這個問題上卻站在左派一邊,並認為蔣介石應該離開中國。
按照蔣一貫的辭職習慣,他準備下野,但不離開中國。
接下來是無用的爭吵。最後,會議決定,在南京和廣州分別召開國民黨“四大”。
蔣介石答應等新政府一成立就立即辭職。兩個會議按時在11月召開,當事實清楚地表明會議一無所獲時,蔣介石便辭去了一切職務。那是在1931年12月15日。
在此前後,大約7萬名大中學生湧入南京。這些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的到來使得因日本入侵東北而引起的騷動達到了極點。
這些學生——從十二歲到十六歲不等——完全自發地在各城市開始抗議,要求馬上對日宣戰。他們用各種方法大聲疾呼,必須把侵略者趕出去。
在一次學潮中,外交部長王寵惠博士受到重傷。11月底,大約12000名學生到達南京,並在政府大樓外宿營。他們要求見蔣介石,其它任何人都不見。
當時天氣很冷,蔣介石考慮到在這種天氣下停留在外24小時會把學生凍壞,於是他走到一個陽台上,向學生們發表了長篇講話。
他說,學生們對政府的要求是有害的,也是無理的,他們應該回到學校去,政府會在適當的時候對付日本人。
由於寒冷和失望,這些年青人便回家了。
但是,平靜是短暫的。
在學生和警察發生衝突之後,許多學生被逮捕。
不久,更多的學生從漢口來到南京。蔣介石同樣地“訓導”
了他們,他告訴這些學生,他們這樣做會被日本人利用,12月的學潮規模更大,學潮的領導人決心也更堅定。一些來自北平的學生衝擊了國民黨黨部和外交部。另一些學生則衝擊了中央日報社大樓,搗毀了印刷廠和報館。局勢已經失去控製。
蔣介石命令南京的警備隊包圍了占據中央大學的學生;這些年青的造反者在軍隊的護送下,一小批一小批地被迫撤離了首都。
就在這時,蔣介石“下野”了。他在蔣夫人的陪同下,離開南京,乘機前往一個未公開的地方,最後,他回到了位於浙江山區的家鄉。
像往常一樣,蔣介石的“下野”發生了奇蹟般的作用。
1932年1月2臼,政府鄭重請求蔣介石馬上返回南京,就連學生也請他回去。蔣介石平靜地住在山區的家裏,比平時更為繁忙。政客們向蔣介石發來雪片般的電報。另外兩位離任的國民黨領導人——汪精衛和胡漢民——也發來電報。這些電報都有一個共同的宗旨:急需製訂“對日新政策”。
在這場日本人堅持稱作“事變”的戰爭中,日軍迅速地控製了東三省。
日本人策劃了一個又一個事變,每一次都暗示著一場範圍更大的戰爭。
日本人宣稱在上海郊區的龍華機場也發生了一個類似的事件,據稱一些中國人——為了方便起見,日本人沒有說明這些人的身份——殺害了一個日本海員。日本領事館隨即向中國當局提出了事先擬好的一係列要求。日本艦隊奉命來到這個大城市。很明顯,上海麵臨著日本入侵的危險。
汪精衛和蔣介石都大吃一驚,汪精衛在上海一所醫院裏已逐漸恢復了健康,此時他起程前往杭州,蔣介石從山上下來,與汪會談。最後兩人重歸於好。這兩個老對手在杭州談了幾天,接著便宣布他們要一同前往南京。1月25日,孫科辭去行政院院長職務,汪精衛繼任。蔣則宣布他暫時不擔任任何職務。但是他的出現無疑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此外,他不擔任職務也是有好處的,因為這樣他從前的不抗日的命令現在便可以忽視了。
28日,日軍向駐守在上海的中國軍隊發動了軍事進攻。十九路軍背水一戰,英勇還擊。當時他們麵臨著來自南京的阻力,由於缺乏物質援助,供應日益短缺,他們的戰鬥堅持了33天,隻是在敵人的增援部隊到達之後,他們才被迫撤退。
十九路軍的指揮官是陳銘樞、蔡廷鍇和蔣光鼐軍長。
不久他們的名字就和華盛頓及納爾遜等人相提並論,被列入世界最偉大的民族英雄的行列。
蔡廷鍇的名字成了一種香菸的牌子和其他一些貨物的商標。
來自全國和海外華僑組織的捐款源源不斷地湧來——大約4000萬中國人捐了款——支持英勇的十九路軍。
3月4日,在上海簽訂了停戰協定。
這個協定很不得人心,簽訂協定的人受到了學生們的猛烈抨擊。
在南京的蔣介石帶著一種既悲傷又酸楚的複雜感情注視著這一切:悲傷的是日本進攻中國帶來了新的恥辱;酸楚的是在戰爭中幾位英雄聲譽鵲起,而他卻沾不上邊。
淤滬協定簽定兩天後,蔣介石當選為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當然的國民軍總司令。他一上任就把十九路軍調到福建——也許他暗地裏希望他們能和共產黨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