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事件使北伐停止了一個星期。到五月底,蔣已剷除了阻礙其進程的三個軍閥中的兩個——吳佩孚和孫傳芳。第三個軍閥張作霖也準備讓出北京,而且後來還丟了命。
6月3日,張發布了一則通電,宣布他的部隊將撤出關內。
他和他的隨從收拾好行裝,登上火車,前往奉天。他們並不知道,日本人雖然曾經資助過他,但那隻是因為他對他們有用,現在他們已決定放棄他,使他亡命。當火車接近奉天時,安放在張乘坐的那節車廂中的日本強力炸彈爆炸了,張作霖受了致命的重傷。
蔣並未迅速得知這一對他有重要意義的消息,因為少帥張學良對該事件加以保密,直到他已作出最佳選擇為止,很顯然,他決定加入國民黨一方。
6月初,蔣介石和他的部隊勝利進駐北方首府。張學良已宣布所有部隊均撤回東北,隨後,他派遣他的密使去北京與蔣談判,但沒有結果。進而,蔣又派密使到奉天。其中有一名記者叫蕭冬竹,他之所以能成為一名使者是因為他會打高爾夫球,愛跳舞,還能喝酒,而這些又都是張學良最喜愛的消遣。
幾星期內,他們兩人常常見麵,盡管隻是在舞廳或高爾夫球場。後來,蕭向蔣匯報說,少帥很明白,隻要他的部隊能留在東北,他便準備加入到國民軍方麵來。
張學良高興地接受了蔣關於讓他擔任國民革命軍副總指揮的任命,這是一項許多其他軍閥企圖得到而未得到的榮譽。這一典型的中國式的解決辦法使得蔣能有效地控製住東北軍閥。
或許,在這件事上,蔣也沒有其他辦法,因為他不願意再抽出力量應付東北的戰役。但是,他允許少帥繼續占據東北卻是有原因的:張學良處於這個職位可與山西軍閥閻錫山抗衡,因為蔣不信任閻。
這一妙計是蔣從楊永泰那裏得到的。楊是蔣最機敏的私人助手,當時是總司令的講演稿撰寫人,蔣很信任他(楊後來在鎮壓共產黨時被暗殺)。
在占領北京的那段令蔣興奮的日子裏,南方2000英裏外預示著不祥衝突的消息似乎被忽視了。
1928年6月和7月,國民黨軍不斷進攻令他們頭疼的共產黨的堡壘——井岡山地區。第一次進攻中,國民黨軍開小差和被俘的達1000人;第二次,他們攻克並占領了共產黨的一些城鎮,但20天後又撤了出來。而這一次,國民政府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北方,所以,在冬天來臨之前,毛的根據地一直處於和平狀態。
7月22日,國民軍的一支部隊舉行起義,一個整團投靠了共產黨,團長是彭德懷——後來成了舉世聞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曾擔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他所率領的部隊於1928年7月與當地農民武裝聯合,稱為第五軍。
毛澤東此刻處於某些麻煩中。土地改革使許多窮苦農民站到共產黨一邊,但卻疏遠了許多需要與之合作的中農。國民黨軍的封鎖和夏季攻勢帶來了許多不利。毛的部隊薪金很少,而且給養又很差,所以有些人也開始鬧起事來。
在政治上,毛因頭一年的失敗仍不得誌。他沒能參加從7月17日到9月1日在莫斯科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共產黨的領導權落到了李立三手中。他是一個知識分子,曾在法國留學。不久,他便捲入了與毛澤東的那場有歷史意義的爭論之中。周恩來被選為新的政治局委員,但毛澤東卻沒有。毛當選為中央委員。可是由於通訊設備太差,直到冬天,毛才知道自己已部分復職。
盡管蔣在他數年後的一本名為《中國的蘇維埃》的書中曾提到這些情況,但是當時他當然也不知道這些變化。
進駐北京是他北伐的最高峰,他在高級軍事將領的陪同下,到西山的碧雲寺作了一次虔誠的朝聖。
在孫中山的靈樞前,蔣與他的同僚們脫帽佇立,不一會,蔣便抑製不住地抽泣起來。
情感是短暫的,勝利的歡欣也是如此。
現在,戰鬥結束了,國民黨內立刻在左派與保守派之間及蔣介石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產生了新的派係鬥爭。
1928年7月下旬,蔣去南京參加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會議。他提交了辭呈,但無人對此感到意外,因為大家熟悉他的習慣,這次,他有了可以公開的理由。人們都很清楚,他隻是在戰鬥中任總司令,而現在戰鬥結束了。
然而,蔣當時辭職的真正原因是要阻攔他的下屬將領,因為他們希望蔣不要理睬少帥所表現的忠誠,繼續用軍事進攻占領東北。總之,他們認為,張學良的父親曾在北京指揮了反對南方的軍隊,所以他的兒子一定要受到教訓,向強硬路線低頭,但是,蔣急於鞏固他的權力以及他所構想的隨之而來的革命,而征服東北將浪費本來就不足的人力物力。
蔣的下屬們認為蔣錯了,同時,他們強調說,蔣在和平時期不做總司令是沒有道理的。其實如果蔣成為行政院主席的話,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有用的。但就真正的權力而言,所有這些都是不夠的,蔣可以在他已有的職務上再加上新的頭銜,但要讓人真正對他服從敬畏則又是另一碼事。從這個意義上講,蔣的權力是虛幻的。
在北伐勝利完成之後,蔣的同僚和下屬們注意到了他的一個變化,那就是他們發現他“驕做自負,獨斷專行”。
6月3日,張發布了一則通電,宣布他的部隊將撤出關內。
他和他的隨從收拾好行裝,登上火車,前往奉天。他們並不知道,日本人雖然曾經資助過他,但那隻是因為他對他們有用,現在他們已決定放棄他,使他亡命。當火車接近奉天時,安放在張乘坐的那節車廂中的日本強力炸彈爆炸了,張作霖受了致命的重傷。
蔣並未迅速得知這一對他有重要意義的消息,因為少帥張學良對該事件加以保密,直到他已作出最佳選擇為止,很顯然,他決定加入國民黨一方。
6月初,蔣介石和他的部隊勝利進駐北方首府。張學良已宣布所有部隊均撤回東北,隨後,他派遣他的密使去北京與蔣談判,但沒有結果。進而,蔣又派密使到奉天。其中有一名記者叫蕭冬竹,他之所以能成為一名使者是因為他會打高爾夫球,愛跳舞,還能喝酒,而這些又都是張學良最喜愛的消遣。
幾星期內,他們兩人常常見麵,盡管隻是在舞廳或高爾夫球場。後來,蕭向蔣匯報說,少帥很明白,隻要他的部隊能留在東北,他便準備加入到國民軍方麵來。
張學良高興地接受了蔣關於讓他擔任國民革命軍副總指揮的任命,這是一項許多其他軍閥企圖得到而未得到的榮譽。這一典型的中國式的解決辦法使得蔣能有效地控製住東北軍閥。
或許,在這件事上,蔣也沒有其他辦法,因為他不願意再抽出力量應付東北的戰役。但是,他允許少帥繼續占據東北卻是有原因的:張學良處於這個職位可與山西軍閥閻錫山抗衡,因為蔣不信任閻。
這一妙計是蔣從楊永泰那裏得到的。楊是蔣最機敏的私人助手,當時是總司令的講演稿撰寫人,蔣很信任他(楊後來在鎮壓共產黨時被暗殺)。
在占領北京的那段令蔣興奮的日子裏,南方2000英裏外預示著不祥衝突的消息似乎被忽視了。
1928年6月和7月,國民黨軍不斷進攻令他們頭疼的共產黨的堡壘——井岡山地區。第一次進攻中,國民黨軍開小差和被俘的達1000人;第二次,他們攻克並占領了共產黨的一些城鎮,但20天後又撤了出來。而這一次,國民政府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北方,所以,在冬天來臨之前,毛的根據地一直處於和平狀態。
7月22日,國民軍的一支部隊舉行起義,一個整團投靠了共產黨,團長是彭德懷——後來成了舉世聞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曾擔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他所率領的部隊於1928年7月與當地農民武裝聯合,稱為第五軍。
毛澤東此刻處於某些麻煩中。土地改革使許多窮苦農民站到共產黨一邊,但卻疏遠了許多需要與之合作的中農。國民黨軍的封鎖和夏季攻勢帶來了許多不利。毛的部隊薪金很少,而且給養又很差,所以有些人也開始鬧起事來。
在政治上,毛因頭一年的失敗仍不得誌。他沒能參加從7月17日到9月1日在莫斯科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共產黨的領導權落到了李立三手中。他是一個知識分子,曾在法國留學。不久,他便捲入了與毛澤東的那場有歷史意義的爭論之中。周恩來被選為新的政治局委員,但毛澤東卻沒有。毛當選為中央委員。可是由於通訊設備太差,直到冬天,毛才知道自己已部分復職。
盡管蔣在他數年後的一本名為《中國的蘇維埃》的書中曾提到這些情況,但是當時他當然也不知道這些變化。
進駐北京是他北伐的最高峰,他在高級軍事將領的陪同下,到西山的碧雲寺作了一次虔誠的朝聖。
在孫中山的靈樞前,蔣與他的同僚們脫帽佇立,不一會,蔣便抑製不住地抽泣起來。
情感是短暫的,勝利的歡欣也是如此。
現在,戰鬥結束了,國民黨內立刻在左派與保守派之間及蔣介石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產生了新的派係鬥爭。
1928年7月下旬,蔣去南京參加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會議。他提交了辭呈,但無人對此感到意外,因為大家熟悉他的習慣,這次,他有了可以公開的理由。人們都很清楚,他隻是在戰鬥中任總司令,而現在戰鬥結束了。
然而,蔣當時辭職的真正原因是要阻攔他的下屬將領,因為他們希望蔣不要理睬少帥所表現的忠誠,繼續用軍事進攻占領東北。總之,他們認為,張學良的父親曾在北京指揮了反對南方的軍隊,所以他的兒子一定要受到教訓,向強硬路線低頭,但是,蔣急於鞏固他的權力以及他所構想的隨之而來的革命,而征服東北將浪費本來就不足的人力物力。
蔣的下屬們認為蔣錯了,同時,他們強調說,蔣在和平時期不做總司令是沒有道理的。其實如果蔣成為行政院主席的話,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有用的。但就真正的權力而言,所有這些都是不夠的,蔣可以在他已有的職務上再加上新的頭銜,但要讓人真正對他服從敬畏則又是另一碼事。從這個意義上講,蔣的權力是虛幻的。
在北伐勝利完成之後,蔣的同僚和下屬們注意到了他的一個變化,那就是他們發現他“驕做自負,獨斷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