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直不想答應。


    桑姬無功被立後,且皇帝有空置六宮、獨寵桑姬的跡象,朝臣本來就擔心桑姬榮寵過盛,日後會插手政事,皇朝可能重蹈天後覆轍。


    現在羅直發現皇帝對桑姬的喜愛遠不止如此,喜愛到了寧願委屈自己也要讓桑姬名聲無垢,這事情就更棘手了。


    皇帝可以強行立桑姬為後,但這樣有損桑姬的名聲,他不想青史上寫的是桑姬容色出眾,善於討他的歡心所以被強行立為皇後。


    這樣的皇後太不莊重,會被人在背後恥笑是靠著美色獲寵,會在做出一點不規矩的事情就被人輕蔑道——不愧是靠著身體上位的姬妾,終究比不得前朝正經的皇後。


    可能在百年之後,會被人編出各種風流韻事,留下妖後的名聲。


    可能會有好事者寫下各種豔詞去想象桑姬侍寢的場景,而且這種詞會被人傳頌,寫詞的人不會被指責輕佻,隻因為桑桑是世人眼中的妖後。


    就像世人寫詩會寫自己如何與青樓女子調笑,但誰寫自己的妻子玉臂丹唇,如何與自己歡愛……那被嶽家活生生打死了,旁人都要說一句死得太便宜了。


    前者會被人讚一句風流,後者則是做了違背世俗道德的事情,凡是讚同後者的人,都會被打為小人,名聲掃地。


    納妾納美,娶妻娶賢。


    時下真心誇讚女子,該誇她的品行,該讚她的賢德,而非其他。


    他的桑桑也可以在史書中毫不出彩,但絕對不該是以美色出名。


    李晏單是想一想後人寫那些下九流的髒汙話本時,描寫女子美貌時說上一句與某朝的桑姬相似,然後再寫上一堆床榻上的事情……他就怒不可遏。


    他的桑桑不該被這麽對待,她應該是青史留名的賢後,是天下女子的典範,該被後人稱頌讚揚。


    後人不需要知曉桑姬的性情,但他們應該知曉桑姬的賢德,應該尊重她,而不是用些下流輕蔑的話去描繪她。


    李晏心悅桑姬,他要給桑姬最好的一切,無論是現在的皇後,還是幾十年之後的太後,乃至桑姬死後的名聲。


    可是人力終究有限,他能在活著的時候給桑姬最好的一切,但他不一定能死在桑姬的後麵。


    如果桑姬不能被臣子真心認為是賢後,如果桑姬的名聲壞到了天下人都認為她是禍水的地步,那麽皇帝去世後,桑姬過得不會順心。


    名聲可以保護一個人,一個素有賢明的皇太後和一個被天下認為是禍水的皇太後,對新君的轄製力度是不同的。


    當皇太後和新君起衝突時,前者會讓天下人覺得新君不孝,後者則會讓天下人覺得是皇太後不慈,定然是在為難新君。


    而且李晏心中有隱憂,桑姬這一胎不知道是男是女,婦人懷孕本就多艱,如果未來的太子不是桑桑親生子,那麽名聲就對桑桑更重要了。


    因為喜歡,所以會願意為你想到幾十年後的事情,李晏想讓桑桑一生無憂,肆意終老。


    李晏久久沒有得到羅直的回答,他顯得不耐煩了起來。


    “宰相,是還有什麽疑慮嗎?”


    羅直不著痕跡地看了一眼皇帝的身後,往常那裏會坐著起居郎,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但此時那處竟然空空如也。


    李晏不希望將這件事寫到史書中,他要的絕不止是隱瞞現世的人,而是要將這件事做成鐵板釘釘的現實,包括後世也不會對這件事


    羅直垂下眸子,知曉聖心已定,他因為上次的事情已經惹惱了皇帝,這次再拒絕皇帝,那他就不能輕鬆脫身了。


    而且他沒有選擇,他拒絕皇帝,不和皇帝同謀,那就可能會泄露皇帝的計劃。


    皇帝為了這件事可是連起居郎都趕出去了,他公然操縱青史記載,日後在史書中定然會留下一筆的,注定會被後人指責。


    皇帝付出這樣的代價,是絕對不容許這件事失敗的。


    羅直躬身行禮,“太後曾經在宮宴中見到桑家女郎,那時候貴姬才九歲,但她站在人群中猶如鶴立雞群,一舉一動都遵循著古禮,行事落落大方,召她上來問話,貴姬對答如流。”


    “太後當時對著左右感慨說桑家女郎飽讀詩書,聰慧賢良。”


    “先帝知道這件事後,覺得桑家女郎該母儀天下,私下對臣說想為陛下娶桑家女郎為妻。”


    皇帝聽的直點頭,問道:“那先帝怎麽沒有下旨?”


    羅直:……別吵,讓他想想怎麽編。


    “臨江伯府太夫人知曉這件事,進宮後求先帝打消這個念頭,她哭著說自己教子無方,讓長子辱沒了臨江伯府的名聲,她已經十分愧對臨江伯府的先祖。”


    “假若臨江伯府做了外戚,對國朝沒有功勞,反而會讓臨江伯府飛揚跋扈,給國家帶來危害。太夫人是貴姬的祖母,是京中有名的賢良人,貴姬被太夫人親自教導長大,品行可想而知。”


    雖然桑姬都不知道她什麽時候被祖母教養了,但這沒關係,皇帝會讓臨江伯府做好這一切。


    “先帝由此更加欣賞桑姬品行,認為她一定能規勸陛下向善,但太夫人品行高潔,堅決推辭這件事,最後約定等陛下年長後再說。”


    皇帝非常滿意,補充道:“宗室中豐王知道這一個約定。”


    羅直毫不詫異,皇帝都找他做這種事了,多一個豐王奇怪嗎?


    毫不奇怪!


    “先帝去世後,陛下孝順,願意為先帝守孝三年,三年後,太後為陛下舉行選秀,但選秀還沒結束,太後離世,這事就耽擱了下來。”


    皇帝對這個結果不滿意,提出了修改意見:“母後原本就打算讓桑家女郎為後,所以才讓娘家侄女做貴妃,母後離世時,已經寫好了旨意。”


    “但是貴姬哭著對太後的身邊人道,怎麽能因為我一個人耽誤陛下守孝呢?我德行微薄,能得到先帝和太後的青睞已經是邀天之幸。”


    “如果我真的賢德,陛下一定會看到我的賢德,令我為後,如果陛下看不到,可見後宮中遠有比我更賢德的人,宮中諸位娘娘俱是品行高尚的人,這不是值得人慶幸的事情嗎?”


    “所以此事休要再提,但請允許我在宮中為太後娘娘守孝三年。”


    羅直:……你是皇帝,你說的都對。


    這還沒有完。


    皇帝道:“豐王和宰相知道這個消息後,被桑家女郎的品行感動,原本是想著入宮告訴孤的,但是他們覺得臨江伯府不能做外戚,所以隱瞞了這件事。


    貴姬沒有因為這件事對豐王和宰相生出怨恨,反而為自己不能規勸父兄向善感到羞愧。”


    “宰相多次上書讓孤過繼,又借著白虹貫日的名頭逼皇帝過繼宗室子,皇帝大怒,想要將宰相下獄,貴姬不計前嫌,冒著被皇帝遷怒的風險勸說皇帝,認為宰相是為了國家考慮,求皇帝三思。”


    “宰相聽說這件事後,被貴姬的賢德打動,和豐王一同求見皇帝,告訴了皇帝舊事,之後皇帝下令讓桑家女郎為後。”


    羅直:……默默吐了一口血。


    皇帝覺得非常滿意,“宰相認為如何?”


    羅直覺得不如何,簡直是胡言亂語!欺人太甚!拿著我一輩子的名聲去襯托桑家女郎的賢德,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能這麽做!


    皇帝道:“我聽聞宰相的長孫品行高潔、敢於犯顏直諫,必定是能史書留名的鐵骨諍臣。”


    皇帝言外之意,犧牲你的名譽成全桑桑的名譽,我允許你的長孫拿我刷名聲,刷成一代諫臣,被後世推崇。


    要知道,成為史書有名的諫臣是需要皇帝配合的,要是你上一道諫言,就被皇帝貶到三千裏外,那還有什麽刷名聲的機會。


    而且這種諫言往往大小事都管,話還說得不好聽,專門掃皇帝的興,特別善於惹怒皇帝。


    羅直躬身行禮道:“臣以為陛下說的特別合理。”


    就這樣,在桑姬不知道的時候,她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賢德小故事,而之後還遠不止這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妖妃易孕體質,絕嗣男主狠狠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三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三七並收藏妖妃易孕體質,絕嗣男主狠狠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