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運河戎克船況鍾的前任知府惰怠公務,致使訟案“累年莫決,囚多死於淹禁”。況鍾心繫百姓,到任後仔細處理這些案件。蘇州府下轄七個縣:吳縣、吳口、長洲、常熟、嘉定、崑山、崇明,況鍾逐縣審問案件,不到一年,“勘部過輕重囚一千一百二十餘名,吏不敢為奸,民無冤抑,鹹頌包龍圖復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有一篇《況太守斷死孩兒》,讚揚“況青天折獄似神”,即為佐證。況鍾還大力清理軍籍,釋放受冤百姓。明朝軍人是世襲的,都立有軍籍。軍士死了或逃亡了,要由他子弟或孫子補充。宣德三年,禦史李立、同知張徽奉命到蘇州清理軍籍,為邀功請賞,他們借“清軍”之名,動用酷刑,強迫民戶抵充軍戶,百姓被冤死者不計其數。況鍾到任後,這些受盡冤屈的百姓,“扶老攜幼,填塞道路,號哭呼天”,況鍾經過調查,向朝廷揭發了李立、張徽等的罪行。在蘇州府範圍內,免除了160人的軍籍,明確了1240人的軍籍僅限於本人,不得株連追捕。同時下令緝捕搶劫百姓的官軍。明代設在蘇州府範圍內的蘇州衛、太倉衛及浙江等地衛所的官兵,經常四出行兇搶劫,敲詐勒索。況鍾鼓勵被害人檢舉揭發,對本府衛所的違法官軍逮捕嚴懲,屬於外府衛所的則押解進京法辦,遏製了這股邪氣。
況鍾雖在富庶之地為官,卻能廉潔無私。《況太守集》記述了況鍾的日常生活:“其內署蕭然,無鋪設華靡之物。每食一肉一蔬,非公燕別兼味。家人及親舊相對,尊酒數行,青燈夜話而已。”他寫過一首《勉子侄詩》:“存心立品貴無差,子孝臣忠兩盡嘉,惟有一經堪裕後,任貽多寶總虛花。”他在《示諸子詩》中說他自己“雖無經濟才,沿守清白節。”告誡他的兒子“非財不可取,勤儉用無竭。”雖然蘇州是絲綢之鄉,但況鍾的兒子每次從老家到蘇州探望父親,回去時下屬們都不敢以當地的寸絲相送。他生前儉省,死後薄葬。文革中,他的墳墓被挖掘,結果發現墓內除隨身幾件衣服和一根髮簪外,一無所有,足以證明況鍾的清廉儉樸。
正是由於他的政績和品格,況鍾深得蘇州人民的愛戴。宣德六年(1431年)三月,況鍾母親去世,按照禮製,他必須回原籍守喪三年,叫“丁憂”,三年孝滿才能出來做官。但是蘇州百姓四萬餘人上書稱道其賢能,請求起復,他們還編了首歌謠:“況太守,民父母,眾懷思,因去後。願復來,養田叟。”這首歌謠傳遍了蘇州的大街小巷。民望所歸,朝廷決定讓他“奪情”復任,縮短“守孝”期,早回蘇州繼續任職。
宣德十年(1435年),況鍾進京述職,蘇州百姓怕他因政績優異升官離去,況鍾起程時,“士耆民庶鹹候上道,且控輿臥轍”,捨不得他走。第二年(1436年)正統皇帝即位,下詔全國推舉優秀府縣官員上報。蘇州官民八萬多人聯名奏況鍾賢政,政績評為全國之冠。正統四年(1439年),況鍾任蘇州知府滿九年,進京考績,朝見皇帝,並赴吏部候升。啟程時送行者“數百裏不絕”。在明朝,地方官進京朝見,一般都要帶上搜刮來的金銀珍寶、土特產等,以巴結京城裏的勢宦權貴。所以當時流行著這樣一首歌謠:“知縣是掃帚,太守是畚鬥,布政是駐袋口,都將去京裏抖。”況鍾赴京時,下屬們念他一貫清廉,替他籌備了些禮物,以供到京城上下打點。況鍾聞知後賦詩相拒:“檢點行囊一擔輕,京華望去幾多程。停鞭靜憶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並寫下著名的《進京詩》:
“不帶江南一寸綿”的況鍾(2)
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綿。
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
況鍾到北京後,因任期滿且政績突出而升官。蘇州百姓不願意他到別處作官,張瀚等二萬餘人請願於巡按禦史張文昌,要求況鍾再回蘇州,明英宗接受人民的請求,升了況鍾的官,賜況鍾墓正三品,但仍回蘇州做知府。況鍾返任時“民歡迎者不遠數百裏之遙”。正統七年(1442年)12月,況鍾因積勞成疾,病逝任所,享年60歲。朝廷對他的品行備加賞慰,特贈正義大夫資治卿。
第二年春天,裝載況鍾遺體的靈舟啟程去江西時,蘇州城“郡民罷市,如泣私親,其奔程路祭者,絡不斷絕。”況鍾靈船中,“惟書籍、服用器物而已,別無所有。”蘇州數十萬百姓身穿孝服為其送行,“民多垂泣送其柩歸”兩千多裏水路“夾岸哭奠不絕於途”。數百名蘇州人一直送靈柩至江西靖安老家!蘇州府所屬七縣都為他立了祠堂,全郡近50萬戶,幾乎家家掛有他的“喜神”(畫像),百姓由衷愛戴這位廉政清官。
“要留青白在人間”的於謙(1)
於謙像“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這首詩的作者是明代民族英雄於謙,也是他人格的自我寫照。
於謙(1398~1457),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明朝大臣、軍事家。永樂十九年(1421年)進士。宣德初年授禦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宣德三年(1428年)巡按江西,嚴懲汙吏,審理冤獄,頌聲滿道。五年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山西、河南,在各州縣設平準倉,調節糧價,賑濟貧苦,興修水利,加固黃河堤岸,深得民心。後來升為兵部左侍郎。正統六年(1441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獄論死,後在兩省百姓官吏以及藩王的力請下免死,並官復原職。十四年,土木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反對南遷,指揮北京保衛戰,升為兵部尚書。代宗即位後,他整飭兵備,嚴格督戰,親自率師二十二萬,在北京九門外大敗瓦剌軍隊,加少保頭銜,總管軍務。後來也先以英宗為人質逼明朝議和,於謙主張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和談。使也先無計可施,隻得放回英宗。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於謙以“謀逆罪”被殺。成化初年平反昭雪,弘治二年(1489年)諡肅湣,萬曆年間,改諡忠肅。著有《於忠肅集》。
況鍾雖在富庶之地為官,卻能廉潔無私。《況太守集》記述了況鍾的日常生活:“其內署蕭然,無鋪設華靡之物。每食一肉一蔬,非公燕別兼味。家人及親舊相對,尊酒數行,青燈夜話而已。”他寫過一首《勉子侄詩》:“存心立品貴無差,子孝臣忠兩盡嘉,惟有一經堪裕後,任貽多寶總虛花。”他在《示諸子詩》中說他自己“雖無經濟才,沿守清白節。”告誡他的兒子“非財不可取,勤儉用無竭。”雖然蘇州是絲綢之鄉,但況鍾的兒子每次從老家到蘇州探望父親,回去時下屬們都不敢以當地的寸絲相送。他生前儉省,死後薄葬。文革中,他的墳墓被挖掘,結果發現墓內除隨身幾件衣服和一根髮簪外,一無所有,足以證明況鍾的清廉儉樸。
正是由於他的政績和品格,況鍾深得蘇州人民的愛戴。宣德六年(1431年)三月,況鍾母親去世,按照禮製,他必須回原籍守喪三年,叫“丁憂”,三年孝滿才能出來做官。但是蘇州百姓四萬餘人上書稱道其賢能,請求起復,他們還編了首歌謠:“況太守,民父母,眾懷思,因去後。願復來,養田叟。”這首歌謠傳遍了蘇州的大街小巷。民望所歸,朝廷決定讓他“奪情”復任,縮短“守孝”期,早回蘇州繼續任職。
宣德十年(1435年),況鍾進京述職,蘇州百姓怕他因政績優異升官離去,況鍾起程時,“士耆民庶鹹候上道,且控輿臥轍”,捨不得他走。第二年(1436年)正統皇帝即位,下詔全國推舉優秀府縣官員上報。蘇州官民八萬多人聯名奏況鍾賢政,政績評為全國之冠。正統四年(1439年),況鍾任蘇州知府滿九年,進京考績,朝見皇帝,並赴吏部候升。啟程時送行者“數百裏不絕”。在明朝,地方官進京朝見,一般都要帶上搜刮來的金銀珍寶、土特產等,以巴結京城裏的勢宦權貴。所以當時流行著這樣一首歌謠:“知縣是掃帚,太守是畚鬥,布政是駐袋口,都將去京裏抖。”況鍾赴京時,下屬們念他一貫清廉,替他籌備了些禮物,以供到京城上下打點。況鍾聞知後賦詩相拒:“檢點行囊一擔輕,京華望去幾多程。停鞭靜憶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並寫下著名的《進京詩》:
“不帶江南一寸綿”的況鍾(2)
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綿。
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
況鍾到北京後,因任期滿且政績突出而升官。蘇州百姓不願意他到別處作官,張瀚等二萬餘人請願於巡按禦史張文昌,要求況鍾再回蘇州,明英宗接受人民的請求,升了況鍾的官,賜況鍾墓正三品,但仍回蘇州做知府。況鍾返任時“民歡迎者不遠數百裏之遙”。正統七年(1442年)12月,況鍾因積勞成疾,病逝任所,享年60歲。朝廷對他的品行備加賞慰,特贈正義大夫資治卿。
第二年春天,裝載況鍾遺體的靈舟啟程去江西時,蘇州城“郡民罷市,如泣私親,其奔程路祭者,絡不斷絕。”況鍾靈船中,“惟書籍、服用器物而已,別無所有。”蘇州數十萬百姓身穿孝服為其送行,“民多垂泣送其柩歸”兩千多裏水路“夾岸哭奠不絕於途”。數百名蘇州人一直送靈柩至江西靖安老家!蘇州府所屬七縣都為他立了祠堂,全郡近50萬戶,幾乎家家掛有他的“喜神”(畫像),百姓由衷愛戴這位廉政清官。
“要留青白在人間”的於謙(1)
於謙像“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這首詩的作者是明代民族英雄於謙,也是他人格的自我寫照。
於謙(1398~1457),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明朝大臣、軍事家。永樂十九年(1421年)進士。宣德初年授禦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宣德三年(1428年)巡按江西,嚴懲汙吏,審理冤獄,頌聲滿道。五年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山西、河南,在各州縣設平準倉,調節糧價,賑濟貧苦,興修水利,加固黃河堤岸,深得民心。後來升為兵部左侍郎。正統六年(1441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獄論死,後在兩省百姓官吏以及藩王的力請下免死,並官復原職。十四年,土木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反對南遷,指揮北京保衛戰,升為兵部尚書。代宗即位後,他整飭兵備,嚴格督戰,親自率師二十二萬,在北京九門外大敗瓦剌軍隊,加少保頭銜,總管軍務。後來也先以英宗為人質逼明朝議和,於謙主張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和談。使也先無計可施,隻得放回英宗。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於謙以“謀逆罪”被殺。成化初年平反昭雪,弘治二年(1489年)諡肅湣,萬曆年間,改諡忠肅。著有《於忠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