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彰徐達的顯赫戰功以及他修築山海關的功勞,明景泰五年(1454年),朝廷下令在山海關城內為徐達立廟祭祀,成化七年(1471年)建成,所建之廟叫顯功廟,又稱太傅廟、徐達廟,由內閣大學士商輅撰《顯功廟記》,勒石立碑。可惜的是今天已經不存在了,遺址在山海關北街居民前胡同。
太傅提兵出塞還,更因渝塞起渝關。
石驅到海南城堞,壘築連雲北倚山。
遼水至今來靺鞨,薊門終古鎮窴顏。
歲時伏臘猶祠廟,麟閣勛名孰與班?
這是明嘉靖年間山海關兵部分司主事陳綰寫的《顯功廟》詩,它歌頌了徐達築山海關建山海衛的豐功偉績。
徐達墓位於南京鍾山,是明初諸功臣墓中保存較好的。墓前豐碑石馬,規模宏大。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立的“禦製中山神道碑”。這塊碑通高8.95米,寬2.2米,厚0.70米,下承龜趺,蔚為壯觀,比明孝陵(太祖墓)四方城的“神功聖德碑”還高出0.11米,它是明代功臣墓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塊神道碑。碑文由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撰寫,共約2100餘字,記載了徐達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功績。更讓人驚奇的是,這塊碑的碑文裏有標點符號,這實在罕見,可算是古碑中的一件奇聞。學者經過研究認為,大概碑文是由臣下代筆,而他們怕沒有文化的朱元璋讀起來不方便,於是用圓圈斷句,然後交付工匠鐫刻,因是皇帝“禦製”,工匠隻得依樣畫葫蘆,於是給我們留下了這塊標有句讀的碑文。
天下奇男子常遇春(1)
常遇春像常遇春(1330~1369),明朝開國名將。字伯仁,濠州懷遠(今屬安徽懷遠)人。元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後,他先是投靠劉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轉投朱元璋,從此追隨朱元璋南征北伐十四年,在兼併群雄、推翻元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常遇春馳騁疆場,經歷無數戰役,屢建奇功。後來朱元璋在總結開國之功時曾說:“計其開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認為常遇春的功勳“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常遇春先後做過總管府先鋒、都督、統軍大元帥、中翼大元帥等。在他一生的軍事生涯中從沒有打過敗仗,所以他很豪邁地說能率十萬軍橫行天下,所以軍中常用“常十萬”來稱呼他,世人也都稱他為“天下奇男子”。
常遇春世代務農,家境貧寒,他自幼習武,二十歲左右便“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元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後,常遇春在家鄉先是跟隨土匪劉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天,投奔朱元璋,由於他勇敢善戰,多次建功。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隨朱元璋率軍渡江南下,參加了著名的採石(在今馬鞍山市之南、長江東岸)戰役,戰鬥中,麵對著元軍的如雨亂箭,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揮戈猛攻,率先登岸,殺入敵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元軍大敗,朱元璋乘勝率軍攻占太平。次年三月,又攻占集慶(今南京),改為應天府。朱元璋占領集慶及其周圍地區,獲得了富庶之地,為他以後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次戰役中,常遇春初露鋒芒,一戰成名,升為元帥,開始得到朱元璋的賞識。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陳友諒率水軍數十萬直逼應天府。陳占據長江上遊,兵精船大,雄心勃勃,虎勢群雄,是朱元璋統一事業的主要對手。雙方在南京城西北的龍灣展開惡戰。常遇春奉命與馮國勝率軍三萬設伏,經過一場鏖戰,大敗陳友諒,陳軍死傷慘重,潰不成軍,陳友諒大敗而逃。龍灣大捷,朱元璋以少勝多,轉危為安,並藉機壯大了力量。常遇春大破敵陣,戰功卓著,升行省參知政事。龍灣戰後的第三年,陳友諒率軍六十萬再次來攻,雙方在鄱陽湖進行了一場持續三十六天的大決戰。戰鬥中,朱元璋座船擱淺,而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正率船隊來圍攻,情況萬分危急。緊急關頭,常遇春急來增援,射傷張定邊,幫助朱元璋脫離困境。然後利用小船優勢,組織火攻,乘風放火,把陳友諒的艦隊燒得烈焰沖天,死傷慘重,湖水都變成紅色。陳友諒在撤往湖口時遭到常遇春的迎頭堵截,在混戰中被流矢射中死去。打敗陳友諒後,朱元璋的實力一舉成為群雄最強。論功行賞,仍然常遇春功勞最大,升為平章政事。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常遇春隨徐達率軍攻取廬州。後來又率軍與鄧愈會合,占領江西的新淦、吉安、贛州、南安等郡縣及嶺南的韶州、南雄等地。第二年五月,常遇春又與鄧愈率軍攻取湖北的安陸、襄陽;十一月隨徐達率軍攻占泰州。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兵二十萬,東征張士誠。經過長達十個月的攻堅戰,終於攻破平江城,張士誠戰死。常遇春再次因功進封為鄂國公,朱元璋極為讚賞他,當眾誇讚他說:“當百萬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征虜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北伐元朝。由於北方元朝軍事力量已經大大削弱,所以,徐達、常遇春率軍僅用了三個多月即平定山東。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明軍在洛陽與元軍遭遇,常遇春率領麾下壯士突入敵陣,勇猛衝殺,在洛水之北擊潰元軍五萬,並占領了河南和潼關,奪取了西進陝西的門戶,為攻取元朝都城大都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太傅提兵出塞還,更因渝塞起渝關。
石驅到海南城堞,壘築連雲北倚山。
遼水至今來靺鞨,薊門終古鎮窴顏。
歲時伏臘猶祠廟,麟閣勛名孰與班?
這是明嘉靖年間山海關兵部分司主事陳綰寫的《顯功廟》詩,它歌頌了徐達築山海關建山海衛的豐功偉績。
徐達墓位於南京鍾山,是明初諸功臣墓中保存較好的。墓前豐碑石馬,規模宏大。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立的“禦製中山神道碑”。這塊碑通高8.95米,寬2.2米,厚0.70米,下承龜趺,蔚為壯觀,比明孝陵(太祖墓)四方城的“神功聖德碑”還高出0.11米,它是明代功臣墓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塊神道碑。碑文由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撰寫,共約2100餘字,記載了徐達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功績。更讓人驚奇的是,這塊碑的碑文裏有標點符號,這實在罕見,可算是古碑中的一件奇聞。學者經過研究認為,大概碑文是由臣下代筆,而他們怕沒有文化的朱元璋讀起來不方便,於是用圓圈斷句,然後交付工匠鐫刻,因是皇帝“禦製”,工匠隻得依樣畫葫蘆,於是給我們留下了這塊標有句讀的碑文。
天下奇男子常遇春(1)
常遇春像常遇春(1330~1369),明朝開國名將。字伯仁,濠州懷遠(今屬安徽懷遠)人。元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後,他先是投靠劉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轉投朱元璋,從此追隨朱元璋南征北伐十四年,在兼併群雄、推翻元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常遇春馳騁疆場,經歷無數戰役,屢建奇功。後來朱元璋在總結開國之功時曾說:“計其開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認為常遇春的功勳“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常遇春先後做過總管府先鋒、都督、統軍大元帥、中翼大元帥等。在他一生的軍事生涯中從沒有打過敗仗,所以他很豪邁地說能率十萬軍橫行天下,所以軍中常用“常十萬”來稱呼他,世人也都稱他為“天下奇男子”。
常遇春世代務農,家境貧寒,他自幼習武,二十歲左右便“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元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後,常遇春在家鄉先是跟隨土匪劉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天,投奔朱元璋,由於他勇敢善戰,多次建功。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隨朱元璋率軍渡江南下,參加了著名的採石(在今馬鞍山市之南、長江東岸)戰役,戰鬥中,麵對著元軍的如雨亂箭,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揮戈猛攻,率先登岸,殺入敵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元軍大敗,朱元璋乘勝率軍攻占太平。次年三月,又攻占集慶(今南京),改為應天府。朱元璋占領集慶及其周圍地區,獲得了富庶之地,為他以後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次戰役中,常遇春初露鋒芒,一戰成名,升為元帥,開始得到朱元璋的賞識。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陳友諒率水軍數十萬直逼應天府。陳占據長江上遊,兵精船大,雄心勃勃,虎勢群雄,是朱元璋統一事業的主要對手。雙方在南京城西北的龍灣展開惡戰。常遇春奉命與馮國勝率軍三萬設伏,經過一場鏖戰,大敗陳友諒,陳軍死傷慘重,潰不成軍,陳友諒大敗而逃。龍灣大捷,朱元璋以少勝多,轉危為安,並藉機壯大了力量。常遇春大破敵陣,戰功卓著,升行省參知政事。龍灣戰後的第三年,陳友諒率軍六十萬再次來攻,雙方在鄱陽湖進行了一場持續三十六天的大決戰。戰鬥中,朱元璋座船擱淺,而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正率船隊來圍攻,情況萬分危急。緊急關頭,常遇春急來增援,射傷張定邊,幫助朱元璋脫離困境。然後利用小船優勢,組織火攻,乘風放火,把陳友諒的艦隊燒得烈焰沖天,死傷慘重,湖水都變成紅色。陳友諒在撤往湖口時遭到常遇春的迎頭堵截,在混戰中被流矢射中死去。打敗陳友諒後,朱元璋的實力一舉成為群雄最強。論功行賞,仍然常遇春功勞最大,升為平章政事。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常遇春隨徐達率軍攻取廬州。後來又率軍與鄧愈會合,占領江西的新淦、吉安、贛州、南安等郡縣及嶺南的韶州、南雄等地。第二年五月,常遇春又與鄧愈率軍攻取湖北的安陸、襄陽;十一月隨徐達率軍攻占泰州。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兵二十萬,東征張士誠。經過長達十個月的攻堅戰,終於攻破平江城,張士誠戰死。常遇春再次因功進封為鄂國公,朱元璋極為讚賞他,當眾誇讚他說:“當百萬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征虜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北伐元朝。由於北方元朝軍事力量已經大大削弱,所以,徐達、常遇春率軍僅用了三個多月即平定山東。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明軍在洛陽與元軍遭遇,常遇春率領麾下壯士突入敵陣,勇猛衝殺,在洛水之北擊潰元軍五萬,並占領了河南和潼關,奪取了西進陝西的門戶,為攻取元朝都城大都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