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稱賢相,必首三楊”(2)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明宣宗朱瞻基去世,楊士奇、楊榮、楊溥等擁立朱祁鎮為帝,就是英宗。朱祁鎮是宣宗朱瞻基長子,宣宗駕崩時,朱祁鎮年僅9歲,於是朝臣有人慾立哀王為帝。在楊士奇、楊榮等人的力爭下,朱祁鎮終於繼承皇位,以第二年為正統元年。三楊在這非常時期的正確做法使仁、宣時期“海內富庶,朝野清晏”、“綱紀未弛”的安定局麵得以繼續維持。同時,由於英宗的登基是楊士奇、楊榮、楊溥等元老重臣努力的結果,所以英宗自然十分仰仗他們,於是三楊依然在朝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能夠遵從宣宗遺囑,在太皇太後的領導下盡心輔佐幼主,對穩定明王朝政局、保持良好的局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時,侍奉朱祁鎮讀書的太監王振因善於迎合朱祁鎮的心理,深受朱祁鎮賞識。朱祁鎮即位後不久,升任他為司禮監太監。他倚仗英宗的寵信,多次私自作決定,幹預朝政,壓製百官。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正月末,太皇太後準備誅殺王振,英宗帶著五位輔政大臣為其求情方免一死。此後,王振雖有收斂,但太皇太後及三楊死後,他便開始飛揚跋扈,開明朝宦官把持朝綱之先例。


    三楊不僅在政治上有著極高的地位,而且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造詣。明朝建立以後,隨著政治的穩定和經濟的繁榮,漸漸形成了許多新的文學流派。“台閣體”就是明代出現的第一個文學流派。“台閣體”的代表作家就是三楊,楊士奇的代表作是《東裏文集》,楊榮的是《楊文敏集》,楊溥則有《文定集》,而同時期大多數高級官僚的創作都可以歸屬這一流派。因為成員多為台閣重臣,所以他們的詩文便被稱為“台閣體”。其形式以詩歌為主,散文也包容在內。“台閣體”貌似雍容典雅,平正醇實,實則脫離社會現實生活,既缺乏深湛切著的內容,又少有縱橫馳騁的氣度,徒有華麗的形式而已。但是由於三楊及其成員的政治地位,使許多追逐功名利祿的士人拚命學習,得官之後也競相摹仿傳習,以致相沿成風,成為影響很大的一個流派。


    “紙糊閣老”萬安(1)


    萬安(生卒年不詳),明朝內閣大學士,內閣首輔。字循吉,四川眉州人。


    明英宗正統十三年(1448年),萬安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憲宗成化初年,萬安升為禮部左侍郎。成化五年(1469年)被提拔進入內閣,參與處理國家政務,同時仍兼翰林學士。同年又升為詹事。萬安有個朋友叫李泰,是宦官永昌的養子,年齡比萬安小,但是萬安卻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所以兩個人關係很好。他們官位相同,但是後來每當有了升遷的機會時,李泰必定要讓給萬安,所以後來萬安的官職一直比必李泰高,到了選拔官員進入內閣的時候,李泰再次把機會讓給了萬安,並且很有把握地說:“你先進去,我不用擔心我進不去。”由於這個緣故,萬安才得以進入內閣,而李泰後來竟然暴病身亡。


    萬安雖然進了內閣,但他不學無術,名不符實。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不斷地拉關係,最後竟然巴結上宦官,作為他的內援。為了進一步穩定自己的官位,萬安開始巴結萬貴妃。當時萬貴妃最受憲宗的寵愛,萬安通過宦官結識了萬貴妃,之後大獻殷勤,極力投其所好,為了得到萬貴妃的幫助,萬安還自稱是她的子侄輩。於是深得萬貴妃的喜歡,竟然真的把他當做了自己的娘家人,後來,萬安還認識了萬貴妃的弟弟錦衣衛指揮萬通,萬通也把萬安當做自己的本家和他互相往來。後來萬通的嶽母到京城來,萬通的妻子王氏和母親談話時得知萬安的妻子竟然是自己的妹妹,於是兩家更加親近。由於萬貴妃的關係,萬通的妻子可以隨意出入後宮,於是,萬安能夠隨時知道宮中的情況,然後採取行動,使自己的官位更加鞏固。


    成化七年(1471年)冬,天上出現彗星。朝中大臣議論紛紛,說彗星出現的原因是因為皇帝多日未見大臣所致,於是建議皇帝接見大臣,到朝堂議事。在內閣大學士彭時、商輅等人的大力請求下,司禮監宦官同意約定皇帝接見內閣大臣,並且交代說:“第一次和皇上見麵,大家互相不太熟悉,感情也不融洽,所以不要多說話,有話以後再說。”等到他們將要進去見憲宗時,宦官再次叮囑一番。見到皇帝後,彭時說天象發生變化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憲宗說:“我已經知道了,你們也應當盡心為我效勞。”彭時接著說有禦史上疏請求減少京官俸薪,而武將們非常不滿意,提出俸祿照舊,憲宗表示同意。彭時還想繼續說下去時,萬安已經跪下叩頭,口呼萬歲就要告辭。彭時、商輅迫不得已,也隻好叩頭告退。這件事情於是成為笑談,以至於宦官後來經常戲弄朝臣說:“你們經常說皇帝不召見你們,等到召見你們了,卻隻會口呼萬歲而已。”從此,大家稱這屆內閣為“萬歲閣老”。而憲宗從這件事以後就更不召見大臣了。


    後來尹直進入內閣,想求見皇上匯報政事。萬安製止他說:“過去彭公請求皇上召見,一句話沒有說對,就叩頭口呼萬歲而退,從此留下笑話。不如我們把事情處理好,讓太監選擇一些讓皇帝看,如果皇上有不同意的地方,要比麵對麵好多了。”可見,萬安多麽善於把過錯推給別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說明朝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景峰/李金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景峰/李金玉並收藏正說明朝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