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戰略之父漢尼拔的軍事生涯 作者:[美]杜普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次大捷的消息傳到羅馬,全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經過那麽多年的失敗與磨難,終於有一支迦太基軍在義大利遭到了全殲。
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
□ 作者:杜普伊[美]
本書由“e書時空”免費製作;
想要更多的免費電子圖書,請光臨
http://.esh/</a>
第十一章 西庇阿入侵非洲
漢尼拔修訂戰略
直到梅托汝斯河戰役之前,漢尼拔無疑還在認為盡管存在諸如卡普阿失守之類的挫折,他最終還是能使義大利人民為這場戰爭付出無法忍受的代價,到那時他們就會捨棄羅馬而歸順於他。他在自坎尼戰役之後數年間所採取的行動使我們相信,他也許仍然信心十足地感到他的長期戰略最後必將成功,他總有一天將能聯合全義大利反對羅馬,然後他就能入侵拉齊奧區從而最終滅亡羅馬本身。
然而,梅托汝斯河畔的慘敗必定已使漢尼拔確信他原先的戰略計劃已經失敗,他永遠也不可能打敗或消滅羅馬。直到這時為此,盡管他的兵力正在減少,曾為他控製的一些城鎮已告失陷,但是他也許仍然寄希望於迦太基送來增援,從而使他得到他所需要的力量去贏取最終的勝利。史書並無記載可以證明他確曾在梅托汝斯河戰役後更改過他的長期戰略目標。但是根據他先前所表現出來的現實精神與遠見卓識,同時也根據他隨後採取的行動,我們可以放心地推斷他必定修訂了他的戰略。
很可能,在公元前207年之後,漢尼拔決定堅守他在義大利南部的占領地,其意圖是使羅馬越來越厭戰直至最終以不會導致迦太基亡國的條件與迦太基媾和。他必定曾意識到,實現這個意圖的可能性很小,因為羅馬在長期戰爭中已充分表現了它的毅力與決心。盡管如此,這也許是他在當時唯一能夠企求而又感到應該可以達到的戰略目標。
漢尼拔陷於困境
公元前206年間在義大利幾乎沒有戰事。漢尼拔並不急於求戰,因為他的兵力不夠強大,他不願意冒險行事。與此同時,誠如利維指出的,"盡管除了他手中的那支孤軍及身邊的那點地盤以外,他周圍的一切都正處於分崩離析之中,然而在羅馬人看來,這位將軍即使單槍匹馬也具有極大的威力。既然他按兵不動,羅馬人也就不去惹他。"利維關於這場戰爭的記述有強烈的親羅馬傾向,這本來就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對於這位迦太基名將他卻為我們留下了一段非凡的評價:
我確實不知道,處於逆境中的他是否該比諸事順利中的他更值得人們欽佩。他率軍出征歷時十三年,如此遠離國土,終究常勝不敗;況且這支軍隊的成員並非他的同胞國人,而是各國社會的無用之輩。他們沒有共同的法律、習俗與語言;其外貌、衣著、武器、宗教禮儀甚至其所膜拜的神祗也各不相同。然而他卻用某一種紐帶把他們非常有效地聯結在一起,故而雖則身處敵國,常常缺少糧餉,但是在士兵內部或將士之間卻從未發生過任何騷亂……尤其是在哈司德魯巴爾陣亡、其軍隊被殲、全部勝利的希望毀於一旦而漢尼拔隻得撤至布魯提翁一隅之地以後,他的營中依然軍心不亂,有誰能不為此嘆奇呢?因為撇開一切其他困難不說,他現在除了依靠布魯提翁的農田以外已別無希望獲得給養以維持其軍隊。這些農田雖然全都經過耕作,但是要供養如此龐大的一支軍隊其數量卻是遠為不足的。……同時,他從未收到過來自國內的任何補給,那裏的人們在為能否保住西班牙而焦慮,似乎義大利的一切都在順利進展。
西班牙及其豐富的礦藏對迦太基國內的許多人來說確實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他們意識不到羅馬是對迦太基生存本身的一個威脅。但是迄至此時,西庇阿已從迦太基手中奪得了大半個西班牙。
西庇阿計劃入侵非洲
公元前205年,西庇阿回到羅馬。為褒獎他的功勳,元老院選他為執政官。盡管許多老一輩議員不贊同他關於這場戰爭該如何進行的觀點,但是廣大羅馬人民卻非常愛戴他。當消息傳開說他意欲將戰火燃向非洲,在迦太基人的國土上與他們展開較量時,那些認為應首先消滅漢尼拔的人大為反對。法比烏斯·馬克西穆斯在元老院作了長篇發言,力主應先在義大利把漢尼拔汀敗;在此之前入侵非洲很可能會導致災難.西庇阿成功地為自己進行了辯護,到分配軍隊時他獲得了兩個軍團的指揮權。這兩個軍團曾在坎尼參戰,敗北後一直駐在西西裏。他被授權渡海入侵非洲,隻要他認為這樣做對羅馬有利。
為了擴大其部隊的規模,西庇阿又徵集到七千名誌願兵。他還在四十五天之內建造並裝備了三十艘戰船,自始至終未花本國一分錢,因為無論是材料還是勞力都是由羅馬的義大利盟國提供的。西庇阿接著便準備入侵非洲。
洛克裏失陷
正當西庇阿忙於練兵之際,有情報傳來說出現了一個奪取洛克裏的機會。勒久姆的一些洛克裏流放者與一些曾是羅馬囚犯。後又被贖回城來的洛克裏人正在密謀發動叛亂。西庇阿獲悉,洛克裏城兩座衛城之中有一座將易幟歸降羅馬。盡管洛克裏不在西庇阿的轄區之內,他還是派兵前往協助將其攻占。這樣一來,羅馬軍與迦太基軍就各占一座衛城了。
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
□ 作者:杜普伊[美]
本書由“e書時空”免費製作;
想要更多的免費電子圖書,請光臨
http://.esh/</a>
第十一章 西庇阿入侵非洲
漢尼拔修訂戰略
直到梅托汝斯河戰役之前,漢尼拔無疑還在認為盡管存在諸如卡普阿失守之類的挫折,他最終還是能使義大利人民為這場戰爭付出無法忍受的代價,到那時他們就會捨棄羅馬而歸順於他。他在自坎尼戰役之後數年間所採取的行動使我們相信,他也許仍然信心十足地感到他的長期戰略最後必將成功,他總有一天將能聯合全義大利反對羅馬,然後他就能入侵拉齊奧區從而最終滅亡羅馬本身。
然而,梅托汝斯河畔的慘敗必定已使漢尼拔確信他原先的戰略計劃已經失敗,他永遠也不可能打敗或消滅羅馬。直到這時為此,盡管他的兵力正在減少,曾為他控製的一些城鎮已告失陷,但是他也許仍然寄希望於迦太基送來增援,從而使他得到他所需要的力量去贏取最終的勝利。史書並無記載可以證明他確曾在梅托汝斯河戰役後更改過他的長期戰略目標。但是根據他先前所表現出來的現實精神與遠見卓識,同時也根據他隨後採取的行動,我們可以放心地推斷他必定修訂了他的戰略。
很可能,在公元前207年之後,漢尼拔決定堅守他在義大利南部的占領地,其意圖是使羅馬越來越厭戰直至最終以不會導致迦太基亡國的條件與迦太基媾和。他必定曾意識到,實現這個意圖的可能性很小,因為羅馬在長期戰爭中已充分表現了它的毅力與決心。盡管如此,這也許是他在當時唯一能夠企求而又感到應該可以達到的戰略目標。
漢尼拔陷於困境
公元前206年間在義大利幾乎沒有戰事。漢尼拔並不急於求戰,因為他的兵力不夠強大,他不願意冒險行事。與此同時,誠如利維指出的,"盡管除了他手中的那支孤軍及身邊的那點地盤以外,他周圍的一切都正處於分崩離析之中,然而在羅馬人看來,這位將軍即使單槍匹馬也具有極大的威力。既然他按兵不動,羅馬人也就不去惹他。"利維關於這場戰爭的記述有強烈的親羅馬傾向,這本來就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對於這位迦太基名將他卻為我們留下了一段非凡的評價:
我確實不知道,處於逆境中的他是否該比諸事順利中的他更值得人們欽佩。他率軍出征歷時十三年,如此遠離國土,終究常勝不敗;況且這支軍隊的成員並非他的同胞國人,而是各國社會的無用之輩。他們沒有共同的法律、習俗與語言;其外貌、衣著、武器、宗教禮儀甚至其所膜拜的神祗也各不相同。然而他卻用某一種紐帶把他們非常有效地聯結在一起,故而雖則身處敵國,常常缺少糧餉,但是在士兵內部或將士之間卻從未發生過任何騷亂……尤其是在哈司德魯巴爾陣亡、其軍隊被殲、全部勝利的希望毀於一旦而漢尼拔隻得撤至布魯提翁一隅之地以後,他的營中依然軍心不亂,有誰能不為此嘆奇呢?因為撇開一切其他困難不說,他現在除了依靠布魯提翁的農田以外已別無希望獲得給養以維持其軍隊。這些農田雖然全都經過耕作,但是要供養如此龐大的一支軍隊其數量卻是遠為不足的。……同時,他從未收到過來自國內的任何補給,那裏的人們在為能否保住西班牙而焦慮,似乎義大利的一切都在順利進展。
西班牙及其豐富的礦藏對迦太基國內的許多人來說確實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他們意識不到羅馬是對迦太基生存本身的一個威脅。但是迄至此時,西庇阿已從迦太基手中奪得了大半個西班牙。
西庇阿計劃入侵非洲
公元前205年,西庇阿回到羅馬。為褒獎他的功勳,元老院選他為執政官。盡管許多老一輩議員不贊同他關於這場戰爭該如何進行的觀點,但是廣大羅馬人民卻非常愛戴他。當消息傳開說他意欲將戰火燃向非洲,在迦太基人的國土上與他們展開較量時,那些認為應首先消滅漢尼拔的人大為反對。法比烏斯·馬克西穆斯在元老院作了長篇發言,力主應先在義大利把漢尼拔汀敗;在此之前入侵非洲很可能會導致災難.西庇阿成功地為自己進行了辯護,到分配軍隊時他獲得了兩個軍團的指揮權。這兩個軍團曾在坎尼參戰,敗北後一直駐在西西裏。他被授權渡海入侵非洲,隻要他認為這樣做對羅馬有利。
為了擴大其部隊的規模,西庇阿又徵集到七千名誌願兵。他還在四十五天之內建造並裝備了三十艘戰船,自始至終未花本國一分錢,因為無論是材料還是勞力都是由羅馬的義大利盟國提供的。西庇阿接著便準備入侵非洲。
洛克裏失陷
正當西庇阿忙於練兵之際,有情報傳來說出現了一個奪取洛克裏的機會。勒久姆的一些洛克裏流放者與一些曾是羅馬囚犯。後又被贖回城來的洛克裏人正在密謀發動叛亂。西庇阿獲悉,洛克裏城兩座衛城之中有一座將易幟歸降羅馬。盡管洛克裏不在西庇阿的轄區之內,他還是派兵前往協助將其攻占。這樣一來,羅馬軍與迦太基軍就各占一座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