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應當還記得,當時麵對巴格達迅速陷落之“謎”,在世人“百思不得其解”之中,曾經有過一“解”,不少人以為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可能已經有組織地轉入地下,將與美英聯軍展開頑強的城市遊擊戰。但這種局麵並未出現。接著,薩達姆及其高官“神秘失蹤”,人們又普遍猜測,薩達姆可能會統一指揮伊拉克抵抗力量開展廣泛的遊擊戰,這種局麵同樣沒有出現。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在戰前和戰中,薩達姆及其高官們並沒有、或沒有來得及對抗擊美英聯軍的各種戰法進行周密的戰略謀劃和部署。當時他們的“集體消失”,並不是為了“放棄正規戰,轉向遊擊戰”而有組織地撤退,而是一敗塗地的潰逃。薩達姆被美軍抓獲後,從他藏身處搜出的一份文件中,記錄有十幾個秘密抵抗組織,美軍“據此抓獲了三名伊拉克前軍官”,但並沒有找到薩達姆直接指揮遊擊戰的證據。
種種跡象表明,伊拉克遊擊戰並不是薩達姆政權的統一部署,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自發性的“民間爆發”。這說明,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是不甘忍受亡國之痛的,即便到了“無國無君”的地步,民眾也會奮起抵抗外國占領軍。
最近有消息透露,針對美國占領軍的許多爆炸襲擊事件,大多是由薩達姆政權的一個代號為“m14”的特工組織策劃的,它過去的名稱叫“反恐和特別行動處”。伊拉克戰爭打響後,它就開始製訂針對美國占領軍的《挑戰計劃》。這個消息是真是假,一時難以分辨。即使真有此事,伊拉克遊擊戰開始階段“慢熱”的現實也說明,當時“m14”策劃的《挑戰計劃》很可能沒有來得及部署,薩達姆政權就已迅速倒台。現在“m14”出來發揮一點作用,也是“死灰復燃”,為伊拉克遊擊戰增加一個火星而已,伊拉克遊擊戰的全麵指揮權顯然不在它手裏,不可能靠它形成燎原烈火。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被美國占領軍當局強令解散的30多萬伊拉克軍隊,有不少人投入了各種抵抗組織。然而,所有這些同薩達姆政權有聯繫的因素,都未能使伊拉克遊擊戰形成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指揮,足見伊拉克遊擊戰主要是“民間爆發”,而非薩達姆政權統一部署,這就是它最大的“先天不足”。
四問:帶有“民間爆發”和“漸戰漸熱”特點的伊拉克遊擊戰,一年來究竟打得怎麽樣?
結論:打得不錯。西方媒體評論說,伊拉克遊擊隊比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打得好,一點不假。
先看過程。起初,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對伊拉克遊擊戰不屑一顧,認為他們“缺乏組織,根本算不上什麽遊擊戰”,後來的情況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據統計,2003年5、6月間,駐伊美軍平均每天遭襲不超過五、六次,到八月間已上升至每天遭襲約20次。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畢竟是老軍人出身,他說得比較誠懇:“我們沒有料到襲擊竟會如此密集,持續時間如此之長。”五角大樓最終不得不麵對伊拉克遊擊戰這個“嚴重現實”,在美國本土路易斯安那州建立了一個名為“伊拉克村”的遊擊戰模擬訓練營地,將一批批準備開赴伊拉克換防的美軍士兵先集中到這裏來進行遊擊戰訓練,使他們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但許多美國士兵和伊拉克遊擊隊一交火,立刻驚呼:“情況比預想的更嚴重!”
再看地域。伊拉克遊擊戰的發展態勢是先北後南,遍地開戰。遊擊戰開展得最早、最廣泛、最活躍的地區,是位於巴格達以北、摩蘇爾以南的“遜尼三角地帶”,戰鬥打得最為激烈的是這一區域內的“抵抗之都”費盧傑。論襲擊次數,首都巴格達及其周邊地區發生頻率最高,占到襲擊總次數的40%以上。這一點,可能與各國媒體派駐伊拉克的機構都集中在巴格達有關,它們對巴格達及其周邊地區發生的襲擊事件報導得最為迅速而詳盡。相對而言,2004年3月底以前,伊拉克南部什葉派傳統區域還是比較“平靜”的。但四月初,突然爆發的什葉派起義卻席捲了伊拉克中部和南部的許多城市。
再看戰法。我曾作過一個粗略統計,從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這十個月內,伊拉克境內直接針對美國占領軍的較大襲擊活動有124次(凡是針對外國使館、國際機構、民用設施、清真寺、穆斯林群眾、外國公民等帶有恐怖主義色彩的爆炸事件統統剔除),其戰法大致可以分為五類:襲擊戰34次(小股遊擊隊員主動出擊殲敵);伏擊戰17次(在美軍車隊、巡邏隊經過途中設伏殲敵);炸彈戰47次(以路邊炸彈、汽車炸彈、地雷等爆炸方式殲敵);火力戰21次(以火箭筒、反坦克飛彈、迫擊炮、槍榴彈等發射火器殲敵);狙擊戰5次(狙擊手射擊殲敵)。襲擊的主要目標有:美軍直升機、美軍坦克裝甲車、美軍車隊、美軍執勤巡邏隊、美軍零星巡邏兵、美國軍政要人、聯軍總部、占領軍兵營、美國中情局駐巴格達辦事處、伊拉克臨管會要員、警察局等。
伊拉克遊擊戰解讀(3)
再看戰果。戰果是最有說服力的。截至2004年4月30日,美軍在伊拉剋死亡人數已達742人。其中,正麵交戰階段死亡139人,遊擊戰階段死亡603人。遊擊戰階段的死亡人數是正麵交戰階段的4.3倍。經過“9·11”事件,在“復仇”心理支配下,美國人對戰爭中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回升,但大多數美國人在這方麵的心理承受能力仍然有限。如果美軍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數照這樣不斷增加下去,美國國內輿論總有一天會沸騰起來。民主黨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一聲驚呼:“伊拉克將是‘布希的越南’!”搞得小布希和共和黨心驚肉跳。小布希競選謀求連任,伊拉克局勢的發展無疑是決定性因素之一。這些,都是伊拉克遊擊戰打出的戰略影響。
種種跡象表明,伊拉克遊擊戰並不是薩達姆政權的統一部署,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自發性的“民間爆發”。這說明,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是不甘忍受亡國之痛的,即便到了“無國無君”的地步,民眾也會奮起抵抗外國占領軍。
最近有消息透露,針對美國占領軍的許多爆炸襲擊事件,大多是由薩達姆政權的一個代號為“m14”的特工組織策劃的,它過去的名稱叫“反恐和特別行動處”。伊拉克戰爭打響後,它就開始製訂針對美國占領軍的《挑戰計劃》。這個消息是真是假,一時難以分辨。即使真有此事,伊拉克遊擊戰開始階段“慢熱”的現實也說明,當時“m14”策劃的《挑戰計劃》很可能沒有來得及部署,薩達姆政權就已迅速倒台。現在“m14”出來發揮一點作用,也是“死灰復燃”,為伊拉克遊擊戰增加一個火星而已,伊拉克遊擊戰的全麵指揮權顯然不在它手裏,不可能靠它形成燎原烈火。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被美國占領軍當局強令解散的30多萬伊拉克軍隊,有不少人投入了各種抵抗組織。然而,所有這些同薩達姆政權有聯繫的因素,都未能使伊拉克遊擊戰形成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指揮,足見伊拉克遊擊戰主要是“民間爆發”,而非薩達姆政權統一部署,這就是它最大的“先天不足”。
四問:帶有“民間爆發”和“漸戰漸熱”特點的伊拉克遊擊戰,一年來究竟打得怎麽樣?
結論:打得不錯。西方媒體評論說,伊拉克遊擊隊比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打得好,一點不假。
先看過程。起初,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對伊拉克遊擊戰不屑一顧,認為他們“缺乏組織,根本算不上什麽遊擊戰”,後來的情況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據統計,2003年5、6月間,駐伊美軍平均每天遭襲不超過五、六次,到八月間已上升至每天遭襲約20次。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畢竟是老軍人出身,他說得比較誠懇:“我們沒有料到襲擊竟會如此密集,持續時間如此之長。”五角大樓最終不得不麵對伊拉克遊擊戰這個“嚴重現實”,在美國本土路易斯安那州建立了一個名為“伊拉克村”的遊擊戰模擬訓練營地,將一批批準備開赴伊拉克換防的美軍士兵先集中到這裏來進行遊擊戰訓練,使他們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但許多美國士兵和伊拉克遊擊隊一交火,立刻驚呼:“情況比預想的更嚴重!”
再看地域。伊拉克遊擊戰的發展態勢是先北後南,遍地開戰。遊擊戰開展得最早、最廣泛、最活躍的地區,是位於巴格達以北、摩蘇爾以南的“遜尼三角地帶”,戰鬥打得最為激烈的是這一區域內的“抵抗之都”費盧傑。論襲擊次數,首都巴格達及其周邊地區發生頻率最高,占到襲擊總次數的40%以上。這一點,可能與各國媒體派駐伊拉克的機構都集中在巴格達有關,它們對巴格達及其周邊地區發生的襲擊事件報導得最為迅速而詳盡。相對而言,2004年3月底以前,伊拉克南部什葉派傳統區域還是比較“平靜”的。但四月初,突然爆發的什葉派起義卻席捲了伊拉克中部和南部的許多城市。
再看戰法。我曾作過一個粗略統計,從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這十個月內,伊拉克境內直接針對美國占領軍的較大襲擊活動有124次(凡是針對外國使館、國際機構、民用設施、清真寺、穆斯林群眾、外國公民等帶有恐怖主義色彩的爆炸事件統統剔除),其戰法大致可以分為五類:襲擊戰34次(小股遊擊隊員主動出擊殲敵);伏擊戰17次(在美軍車隊、巡邏隊經過途中設伏殲敵);炸彈戰47次(以路邊炸彈、汽車炸彈、地雷等爆炸方式殲敵);火力戰21次(以火箭筒、反坦克飛彈、迫擊炮、槍榴彈等發射火器殲敵);狙擊戰5次(狙擊手射擊殲敵)。襲擊的主要目標有:美軍直升機、美軍坦克裝甲車、美軍車隊、美軍執勤巡邏隊、美軍零星巡邏兵、美國軍政要人、聯軍總部、占領軍兵營、美國中情局駐巴格達辦事處、伊拉克臨管會要員、警察局等。
伊拉克遊擊戰解讀(3)
再看戰果。戰果是最有說服力的。截至2004年4月30日,美軍在伊拉剋死亡人數已達742人。其中,正麵交戰階段死亡139人,遊擊戰階段死亡603人。遊擊戰階段的死亡人數是正麵交戰階段的4.3倍。經過“9·11”事件,在“復仇”心理支配下,美國人對戰爭中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回升,但大多數美國人在這方麵的心理承受能力仍然有限。如果美軍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數照這樣不斷增加下去,美國國內輿論總有一天會沸騰起來。民主黨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一聲驚呼:“伊拉克將是‘布希的越南’!”搞得小布希和共和黨心驚肉跳。小布希競選謀求連任,伊拉克局勢的發展無疑是決定性因素之一。這些,都是伊拉克遊擊戰打出的戰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