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因案犯謀反,關係重大,未便直接交談,即在當天晚上,由獄卒私下呈上一條。周勃接來一看,乃是“以公主為證”,五個大字。周勃看了之後,因思我的長媳,確為當今主上之女。


    不過平時對我來得異常驕傲,我也不甚加以禮貌。我的兒子與她常有反目情事,現在事急求她,恐怕未必有效。周勃正在自忖自度的時候,可巧他的長子進獄省視,周勃隻得囑咐兒子,去求公主。勝之聽了道:“公主平時藐視我們父子,兒子所以和她不甚和睦。此時事有輕重,兒子哪敢再存意見,父親放心,兒子出去辦理就是。”


    周勃聽了,也無多話。


    當下勝之別了父親,回到家裏,隻見公主一個人坐在房內看書,見他進去,正眼也不去看他。勝之隻得陪著笑容,走近公主的身邊,問她道:“公主在看什麽書?”


    公主仍是不睬。


    勝之一看,見公主所看的乃是《孝經》,勝之就借這個題目開場道:“公主別的書很多,何以單看《孝經》?照我就來,公主獨有此書,可以不必看它。”公主此時已知勝之話中有話,始懶洋洋地抬起頭來問勝之道:“為甚麽我不能看這本書呢?”


    勝之微笑著答道:“孝經自然講的是個孝字,現在你的公公,身係獄中,無人援救。此事除公主之外,誰有這個力量?公主到京以後,並不進宮去代公公疏通,豈非與此書的宗旨相反麽了‘公主聽了道:”你們父子兩個,平日隻當我是一根眼中之釘,大不應該。此事我去求我父親,這種小案,未必不準,即使不準,我還好去哭訴祖母。這些些的情分,也是有的。無如你們府上,自持功高,往往使人難堪,我實在氣忿不過,因此冷心。“勝之聽了,笑答道:”公主此話,開口就說錯了。


    “


    公主道:“怎麽我說錯了呢?你倒指教指教看!”勝之道:“你與我不睦,乃是閨房私事。斷不可因為閨房私事,連堂上的事情,也置諸腦後。”公主聽了道:“照你說來,我不去替你父親疏解,便是不孝了。”勝之道:“對嘍!公主打我罵我,都是小事。你的公公之事,哪可不管?”公主聽至此地,臉上就現出得色道:“如此說來,你們周府上,也有用得著我的地方麽?”勝之道:“我為父親的獄事,自然隻好求你。其實我與你二人,又無冤讎,都是你平日驕氣逼人,使我無從親近,不能怪我。你若能夠救出我父,從此以後,我就做你的丈夫奴隸,我也情願的了。”


    公主此時已有麵子,便嫣然一笑道:“我隻怕你口是心非。等得事情一了,你又要搭起侯爺公子的架子來了。”勝之道:“公主放心,侯爺公子的架子,無論如何大法,總及不上公主的架子呢。”公主聽完,微微地瞪了勝之一眼,方始命駕入宮。


    見了文帝,自然請求赦他公公之罪。誰知,文帝並不因父女之私,就寢謀反之事。公主一聽,語不投機,她也乖巧,便不多說,徑至她的祖母之前,伏地哭訴道:“孫女公公周勃,自從跟了去世祖父,打定天下,忠心為國,直至如今。公公若有異心,嫡祖母當時斬淮陰侯韓信的時候,豈不留心,哪能還到現在?父皇不知信了誰人讒言,不念前功,貿然翻臉,孫女想來,國家功臣,似乎不可過於摧殘的呢。”


    此時薄太後本已得了薄昭之言,也說周勃並無異心,正要去責文帝疑心太重,冤屈功臣的時候,又見她的孫女,哭得淚人一般,說得很是有理,便一麵令公主起來,一麵召入文帝。文帝應召進見,薄太後一見文帝,竟把她頭上所戴的帽巾,除了下來,向文帝麵前一擲,大怒道:“絳侯握皇帝璽,統率北軍,奮不顧身,攻下呂產所管的南軍,這個天下,才得歸汝。他那時不造反,今出就一個小小縣城,反想造反麽?”文帝一見太後動怒,又知太後從來不肯多管閑事,若非查得切實,決不有此舉動的。慌忙跪下道:“母後不必生氣,容臣兒即命延尉釋放絳侯便了。”


    薄太後聽了道:“這才不錯,非是為娘幹涉朝政,絳侯人本忠厚,春秋又高,哪能受得這般驚嚇?況且汝是由王而帝,不比汝父自己打來的天下,對於功臣,稍稍倨傲一點,尚不要緊。”


    文帝道:“母後教訓極是,臣兒敢不遵命!”文帝說罷,退出坐朝,即將周勃赦免。周勃出獄,喟然長嘆道:“我曾統百萬雄兵,怎知獄吏驕貴,竟至如此!”


    說著,入朝謝恩。文帝自認失察,叫他不必灰心,仍去就國。周勃聽了,他自矢一番,趨出之後,謝過眾人,回國去了。勝之因為公主救出其父,從此對於公主,真心敬愛。公主也秉了嚴父慈母之教,對於公婆丈夫麵上,並不再拿架子,相親相敬,變為一個美滿家庭。


    周勃回國之後,感激太後恩典,每思有以報答。一天,得了一處密信,知道淮南王劉長,驕恣日盛,出人用天子警蹕,擅作威福。因思文帝隻有此弟,若不奏時,預為做戒,實非劉氏之福,於是密遣公主,入都報知文帝。文帝聽了,貽書訓責。


    劉長非但不聽,竟敢抗詞答覆說道:“甘願棄國為布衣,守家真定。”文帝見了復書,知是怨言,又命薄昭致書相戒。其辭是:竊聞大王剛直而勇,慈惠而厚,貞信多斷,是天以聖人之資奉大王也。今大王所行,不稱天資,皇帝待大王甚厚,而乃輕言恣行,以負謗於天下,甚非計也!夫大王以千裏為宅居,以萬民為巨妾,此高皇帝之厚德也。高帝蒙霜露、冒風雨、赴矢石,野戰攻城,身被瘡痍,以為子孫成萬世之業,艱難危苦甚矣。大王不思先帝之艱苦,至欲棄國為布衣,毋乃過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宮二十八朝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民國]徐哲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民國]徐哲身並收藏漢宮二十八朝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