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占據鬆山,不僅完全切斷了滇緬公路,而且控製了怒江惠通橋附近的臘猛大渡。
日軍一個能獨立作戰的加強團,依託長期修築的既設陣地,死守待援。
我軍以第71軍新編第28師五次攻擊鬆山遭受巨大傷亡,毫無進展。
遠征軍長官部調第8軍接替新28師。
第8軍經過詳細偵察,摸清了敵情,從6月下旬起,在飛機和重炮火力支援下,結合坑道爆破,一個一個地摧毀敵外圍工事,連續發動9次大 的攻擊和無數次小的攻擊,歷時兩個多月,於9月8日,終於攻克鬆山。
第8軍共殲敵3000餘人;己方犧牲3800餘人,傷者亦大致相等。
龍陵之戰,持續時間最長,戰鬥也甚為激烈。
6月10日,我第11集團軍推進到龍陵附近,遭日軍反擊,攻勢受挫。
我軍得到加強後,再次發起攻擊。
至7月25日,又逼近龍陵市區。
8月26日,經激戰,我軍突入龍陵城內,數百名日軍仍依靠核心陣地頑抗。
我軍攻克鬆山後,打通了鬆山至龍陵間的公路,中國遠征軍的補給運輸得到增強。
我軍第200師、第8軍榮譽第1師及第20集團軍第36師,先後參加了龍陵方麵的作戰。
10月25日,我軍發起總攻擊。
龍陵日軍孤軍難支,遂於11月2日夜突圍。
11月3日,中國軍隊收復龍陵,並繼續向前推進。
11月20日攻克芒市。
12月1日占領遮放。
1945年1月20日,攻克畹町。
1月27日,中國遠征軍與中國駐印軍在畹町附近的芒友勝利會師。
至此,中印公路完全打通。
中國駐印軍旋即南下,於3月8日攻克臘戌,30日與英軍會師於喬梅,緬北反攻作戰結束。
此役歷時一年半,殲滅日軍48萬餘人,中國駐印軍傷亡18萬餘人,中國遠征軍傷亡4萬餘人。
打通了中印公路這條戰略運輸線,支援了中國抗戰,同時牽製了日本緬甸方麵軍的預備隊,使緬甸戰場的日軍陷於被動,為英印軍在印度 英帕爾地麵作戰及盟軍在緬甸戰場取得最後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
23.反攻緬甸(3)
---------------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接近最後勝利。
1月中旬,日軍大本營為挽救危局,決定建立日本本土及中國、朝鮮等占領區的防禦體係,準備與同盟國軍隊決戰。
中國派遣軍奉命調整部署,決定以華北、華中和華南沿海地區為防禦重點。
同時要求各方麵軍和集團軍重點加強工礦區、交通幹線和主要城市及飛機場的守備,以防備美軍從中國沿海登陸、蘇軍參加對日作戰以及 中國軍隊的反攻。
敵後各解放區,經過1944年的一係列攻勢作戰,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已擁有9000多萬人口和200多萬民兵。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正式部隊已發展到78萬人,而且在軍政素質上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毛澤東於1944年12月15日發表了《一九四五年的任務》的演說,明確解放區軍民的首要任務是“消滅敵偽,擴 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
據此,各解放區軍民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當麵之敵展開了大規模的攻勢作戰。
為貫徹執行“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戰略任務,八路軍各軍區部隊以奪取敵守備薄弱的城鎮據點和交通線,將敵壓縮、包圍於大中 城市和交通幹線為目標,發起了強大的攻勢作戰。
1945年的攻勢作戰,一是規模空前壯大;二是作戰形式開始發生戰略轉變,即由遊擊戰為主逐漸轉變為運動戰為主。
這表明我軍已開始掌握戰略的主動權。
晉冀魯豫邊區各軍區部隊於1月至4月,以解放豫北地區為重點展開攻勢作戰。
1月16日,冀魯豫軍區部隊進攻大名城。
在偽軍的內應配合下,一舉攻進城內。
殲滅偽軍長以下大批偽軍和日軍1個排,俘日偽軍400餘人。
1月21日夜,太行軍區集中第7、第8軍分區等部隊4個主力團的兵力,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發起道(口)清(化,今博愛)戰役,以消滅盤踞 在道清鐵路及其兩側地區的日軍第117師和偽軍第5方麵軍各一部。
戰役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我軍以攻占道清鐵路以南偽軍盤踞的小東、寧郭兩鎮為中心,掃清敵據點。
接著,我主力全部北上,轉移到輝縣以北的南平羅地區待機,同時增調兩個主力團準備參戰。
第二階段,我軍以掃除道清鐵路以北的日偽據點為主要目的,造成新鄉、鄭縣(今鄭州)、開封之間敵兵力空虛。
據此,第三階段,我軍以主力一部挺進原武、陽武地區作戰。
至4月1日,戰役勝利結束。
此役我軍共殲滅日偽軍2500餘人,擴大解放區2000餘平方公裏,解放人口75萬,建立了四個抗日民主縣政府。
4月3日,太嶽軍區集中近4個團的兵力和地方武裝發起豫北戰役,至月底結束。
攻克據點40餘處,殲敵2800餘人,1700餘名偽軍反正,收復沁源、陽城、晉城等,建立了三個抗日民主縣政府。
至此,黃河以北的太行、太嶽根據地與黃河以南豫西解放區聯成一片。
日軍一個能獨立作戰的加強團,依託長期修築的既設陣地,死守待援。
我軍以第71軍新編第28師五次攻擊鬆山遭受巨大傷亡,毫無進展。
遠征軍長官部調第8軍接替新28師。
第8軍經過詳細偵察,摸清了敵情,從6月下旬起,在飛機和重炮火力支援下,結合坑道爆破,一個一個地摧毀敵外圍工事,連續發動9次大 的攻擊和無數次小的攻擊,歷時兩個多月,於9月8日,終於攻克鬆山。
第8軍共殲敵3000餘人;己方犧牲3800餘人,傷者亦大致相等。
龍陵之戰,持續時間最長,戰鬥也甚為激烈。
6月10日,我第11集團軍推進到龍陵附近,遭日軍反擊,攻勢受挫。
我軍得到加強後,再次發起攻擊。
至7月25日,又逼近龍陵市區。
8月26日,經激戰,我軍突入龍陵城內,數百名日軍仍依靠核心陣地頑抗。
我軍攻克鬆山後,打通了鬆山至龍陵間的公路,中國遠征軍的補給運輸得到增強。
我軍第200師、第8軍榮譽第1師及第20集團軍第36師,先後參加了龍陵方麵的作戰。
10月25日,我軍發起總攻擊。
龍陵日軍孤軍難支,遂於11月2日夜突圍。
11月3日,中國軍隊收復龍陵,並繼續向前推進。
11月20日攻克芒市。
12月1日占領遮放。
1945年1月20日,攻克畹町。
1月27日,中國遠征軍與中國駐印軍在畹町附近的芒友勝利會師。
至此,中印公路完全打通。
中國駐印軍旋即南下,於3月8日攻克臘戌,30日與英軍會師於喬梅,緬北反攻作戰結束。
此役歷時一年半,殲滅日軍48萬餘人,中國駐印軍傷亡18萬餘人,中國遠征軍傷亡4萬餘人。
打通了中印公路這條戰略運輸線,支援了中國抗戰,同時牽製了日本緬甸方麵軍的預備隊,使緬甸戰場的日軍陷於被動,為英印軍在印度 英帕爾地麵作戰及盟軍在緬甸戰場取得最後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
23.反攻緬甸(3)
---------------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接近最後勝利。
1月中旬,日軍大本營為挽救危局,決定建立日本本土及中國、朝鮮等占領區的防禦體係,準備與同盟國軍隊決戰。
中國派遣軍奉命調整部署,決定以華北、華中和華南沿海地區為防禦重點。
同時要求各方麵軍和集團軍重點加強工礦區、交通幹線和主要城市及飛機場的守備,以防備美軍從中國沿海登陸、蘇軍參加對日作戰以及 中國軍隊的反攻。
敵後各解放區,經過1944年的一係列攻勢作戰,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已擁有9000多萬人口和200多萬民兵。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正式部隊已發展到78萬人,而且在軍政素質上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毛澤東於1944年12月15日發表了《一九四五年的任務》的演說,明確解放區軍民的首要任務是“消滅敵偽,擴 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
據此,各解放區軍民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當麵之敵展開了大規模的攻勢作戰。
為貫徹執行“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戰略任務,八路軍各軍區部隊以奪取敵守備薄弱的城鎮據點和交通線,將敵壓縮、包圍於大中 城市和交通幹線為目標,發起了強大的攻勢作戰。
1945年的攻勢作戰,一是規模空前壯大;二是作戰形式開始發生戰略轉變,即由遊擊戰為主逐漸轉變為運動戰為主。
這表明我軍已開始掌握戰略的主動權。
晉冀魯豫邊區各軍區部隊於1月至4月,以解放豫北地區為重點展開攻勢作戰。
1月16日,冀魯豫軍區部隊進攻大名城。
在偽軍的內應配合下,一舉攻進城內。
殲滅偽軍長以下大批偽軍和日軍1個排,俘日偽軍400餘人。
1月21日夜,太行軍區集中第7、第8軍分區等部隊4個主力團的兵力,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發起道(口)清(化,今博愛)戰役,以消滅盤踞 在道清鐵路及其兩側地區的日軍第117師和偽軍第5方麵軍各一部。
戰役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我軍以攻占道清鐵路以南偽軍盤踞的小東、寧郭兩鎮為中心,掃清敵據點。
接著,我主力全部北上,轉移到輝縣以北的南平羅地區待機,同時增調兩個主力團準備參戰。
第二階段,我軍以掃除道清鐵路以北的日偽據點為主要目的,造成新鄉、鄭縣(今鄭州)、開封之間敵兵力空虛。
據此,第三階段,我軍以主力一部挺進原武、陽武地區作戰。
至4月1日,戰役勝利結束。
此役我軍共殲滅日偽軍2500餘人,擴大解放區2000餘平方公裏,解放人口75萬,建立了四個抗日民主縣政府。
4月3日,太嶽軍區集中近4個團的兵力和地方武裝發起豫北戰役,至月底結束。
攻克據點40餘處,殲敵2800餘人,1700餘名偽軍反正,收復沁源、陽城、晉城等,建立了三個抗日民主縣政府。
至此,黃河以北的太行、太嶽根據地與黃河以南豫西解放區聯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