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猶如受驚的野兔,嚇得魂不附體,拚命往外逃。


    漢堡市民防部隊司令科爾少將這樣談及7月25日的大火:火暴地區的恐怖景象是筆墨所無法描繪的。


    狂風把孩子們從父母手中拖走,推到大火之中。


    那些以為自己逃離險境的人們,又無法忍受酷熱的折磨,紛紛倒地而亡。


    難民們踏著死者和瀕死者的身體,奪路而逃。


    救援隊員由於自身難保,隻得丟棄病人和傷員……


    第二天清晨,漢堡市市長呼籲所有能走的市民離開漢堡。


    100萬漢堡市民已被一夜大火和轟炸嚇得魂飛魄散,紛紛湧向城外,投親奔友,淪為無家可歸的難民。


    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部隊司令哈裏斯將軍並未因此而放過這座可憐的城市,又在7月30日晚和8月2日晚派飛機轟炸了漢堡。


    昔日繁華的漢堡,隻剩下殘壁斷垣,在一星期內竟有5萬居民成為冤魂,幾乎達到了英國截至此時死於德國空襲的平民總數。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由於希特勒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所有城市都成了盟軍飛機的轟炸目標,無辜的平民成為納粹主義的犧牲品。


    漢堡的命運正在等待著其他德國城市。


    把希特勒推上總理寶座、狂熱支持希特勒的德國人,現在已被緊緊綁在希特勒的戰車上。


    麵對自己的城市被炸,幾十代人積累起來的財富被付之一炬,隻能聽之任之。


    不過大部分人還對戰爭的結局充滿信心。


    他們以為:德國的城市雖然被炸,但隻是略傷皮膚,德國軍隊還牢牢地控製著東起第聶伯河,西至大西洋的歐洲大陸,是歐洲大陸無可爭 議的主人。


    他們相信希特勒的“軍事天才”,相信德國軍隊的能力。


    他們知道德國海軍不是英國美國海軍的對手,但認為德國陸軍仍是陸戰之王,必定能把想在歐洲大陸登陸的盟軍打得落花流水,使之再也 不敢指染歐洲大陸。


    1942年8月的第厄普之戰不就是例證嗎?


    希特勒、戈培爾這些戰爭販子和為納粹效盡犬馬之力的德國將領們知道,盟軍已在英國集合了百萬大軍,正厲兵秣馬,欲踏平英吉利海峽 的惡浪,重返歐洲大陸。


    幾年來,納粹頭目們一直在調集物資,強拉民夫,在荷蘭、比利時、法國海岸挖壕築壘,密布地雷,苦心建造“大西洋壁壘”,準備讓盟 軍撞得頭破血流,屍橫海灘。


    在英吉利海峽對麵,盟軍上下並未被希特勒大吹大擂的“大西洋壁壘”所嚇倒,正在精心策劃,準備強行登上歐洲大陸。


    ---------------


    10.會議桌上波詭雲譎(1)


    ---------------


    1943年是世界戰爭大轉折的一年。


    1942年蘇聯和美國的經濟都先後轉入戰時軌道,軍工生產蓬勃發展,人民的反法西斯熱情不斷高漲。


    到1943年4月時,同盟國中的主要大國美、英、蘇軍隊人數和技術兵器的數量,都已超過軸心國德、意、日,在力量對比上同盟國越來越占 優勢。


    由於經濟和軍事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各個戰場上的態勢也發生了巨變。


    在蘇德戰場上,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慘敗之後,7、8月間又在庫爾斯克遭到重大失敗,從此一蹶不振,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了。


    在北非和地中海戰場上,5月間美英法軍隊解放了突尼西亞,肅清了北非殘敵;7月在西西裏登陸,月底墨索裏尼垮台。


    9月3日同盟國和義大利秘密簽訂停戰協定,同日,盟軍在義大利南部登陸。


    同年10月13日,義大利新政府對德國宣戰。


    德國事實上已處於兩線作戰,軸心國開始瓦解。


    在太平洋戰場上,以麥克阿瑟將軍為司令的西南太平洋盟軍早已開始有限反攻,控製了索羅門群島大部。


    尼米茲海軍上將指揮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於11月底攻占吉爾伯特群島中的塔拉瓦島和馬金島,從中太平洋發動主要攻勢。


    總之,在各個戰場上,戰略主動權已轉到同盟國手中,德、日法西斯已處於退卻、挨打的被動境地。


    如何利用戰局的勝利轉折,進—步加強反法西斯同盟國之間的合作和協同作戰,以便盡快打敗法西斯侵略者,並為戰後的和平和安全做出 安排,便成了同盟國的主要任務,為此,同盟國首腦必須進行會商。


    1943年8月19日,正在魁北克開會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聯合致函蘇聯政府首腦史達林。


    信中說:“我們現在正處於戰爭的決定性關頭,現在正是進行會晤的最適當的良機。”


    他倆還提議阿拉斯加、巴斯拉、巴格達、安卡拉等地,作為供史達林選擇的開會地點。


    史達林也希望與羅、丘會晤。


    但與美、英政府首腦不同,他不但是蘇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而且直接指揮三軍,全軍的重大軍事戰略和戰役決策最後都由他拍板,而此 時蘇軍正在痛擊德寇,史達林幾乎一天也不能離開莫斯科。


    所以,為了與羅、丘會晤,史達林建議,會議地點最遠不能超過伊朗首都德黑蘭。


    同時,蘇聯政府建議,事先應確定需要討論的問題的範圍,並商定必須通過的各項議題的草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全景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永興/朱貴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永興/朱貴生並收藏二戰全景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