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成這一任務,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地點。
為此,英美兩家各自撥打自己的算盤。
聖誕節期間,英美在華盛頓召開了第一次聯合戰略協調會議——阿卡迪亞會議。
邱吉爾提出了他的新戰場方案,代號是“體育家”。
具體設想是,在阿爾及利亞登陸,爾後東進,與英國第8集團軍會師,徹底控製北非。
羅斯福立即首肯,但遭將軍們的群起反對。
他們認為西北非與德國沒有直接關係,在此處開闢戰場如隔靴搔癢,要幹就幹大的。
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提出了美國方案——在法國登陸。
英國人連聲反對,說眼下盟國兵力不足,在德軍重兵雲集的西歐登陸無異以卵擊石。
雙方爭吵起來。
羅斯福前思後想,倒向部將一邊。
美英這一分歧,表麵上是作戰計劃之爭,實際上是雙方戰略利益不一致的反映。
英國在北非有其殖民地埃及,又扼進入西亞乃至南亞的要衝,距其在東南歐的勢力範圍又很近,故北非的得失關係到大英帝國的存亡。
若在北非登陸,打出第二戰場的旗號,既可對史達林有個交待,又可就勢向東南歐發展,恢復英國的勢力範圍,“一舉兩得”。
而且此處隻有裝備簡陋、軍心偏向盟國的維希法軍,打起來不會費力。
若在歐洲與希特勒死拚,實在勝負難卜,最終隻會讓史達林占便宜。
以邱吉爾的精明和對共產主義的刻骨仇恨,為別人,尤其是為赤色蘇俄火中取栗,他是絕對不會幹的。
美國身為正在上升的世界強國,雄心勃勃,沒有舊攤子可守,實力雄厚,選擇的範圍比英國要多。
西歐是世界最發達的地區,美國人覺得反正早晚得打,憑英美兩國的實力,沒有必要同德國人兜圈子,搞什麽“間接戰略”,完全可以單 刀直入。
這樣既可使剛參戰的美國軍隊開門見紅,打出軍威,又可在歐洲打下基石,拉住蘇聯,以免俄國像上次大戰那樣經不住德國人的重錘猛擊 而崩潰;保住本不牢固的反法西斯聯盟,利莫大焉。
而且,從對蘇聯的個人感情上說,羅斯福也沒有邱吉爾的那種排斥情緒。
不過,在美國軍政要人內部,觀點也並非絕對統一。
軍方對“體育家”是十二分的厭惡,而羅斯福卻有些曖昧。
畢竟北非是戰略要地,一旦可能,希特勒從那裏打進美洲,要比從歐洲近得多。
轉眼到了1942年6月。
英軍在北非連續向後翻跟頭,弄得邱吉爾如坐針氈。
6月17日,他帶著三軍參謀長跑到華盛頓,與美方討論戰略方向問題。
6月21日,他到赫德遜河畔羅斯福的老家海德公園拜會總統。
---------------
6.非洲——沙塵與血霧共舞(7)
---------------
他剛在總統書房落座,一封急電送到羅斯福手裏,上書“托卜魯克投降,35萬人被俘”。
邱吉爾大驚失色,簡直無地自容,羞憤之中愈發堅定了在西北非登陸的決心,拚命向美國人兜售他的“體育家”計劃。
兩國參謀長會晤,但仍未取得共識。
幾周後,戰火燃至阿拉曼,近東岌岌可危,英美軍方的爭執隨之升溫。
美國將領認定,即便在1943年英國人也不會同意在西歐登陸,他們壓根兒就不想這麽做。
馬歇爾憤然向總統建議向英國發最後通牒:若英國再對美國的計劃置若罔聞,美國就抽身去打日本人,丟下英國人去餵惡狼希特勒。
羅斯福當然不能同意這種蠻橫作法。
他對部將們說,如果不能說服英國人,就按英國說的做,無論如何要讓美國陸軍在年底前與德國人交交手。
這樣既可以給史達林有個交待,也可鼓舞國內輿論和士氣。
7月下旬,馬歇爾、金和總統私人代表霍普金斯飛赴倫敦,再次與英國同行聚會。
雙方唾沫橫飛大戰了幾輪,還是說不攏,最後交給羅斯福裁決。
22日,羅斯福發電到倫敦,一錘定音:“既然英國人願參加‘大鐵錘’計劃(即在法國海岸有限登陸),就隻好在北非同他們合作。”
邱吉爾大喜,將“體育家”改名為“火炬”。
美將則垂頭喪氣。
艾森豪稱7月22日“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今後的日子真不知怎麽過”,沮喪到了極點。
直到10年後他當上美國總統時,還對此事耿耿於懷,說如果是在1942年而不是在1944年在西歐登陸,盟軍定能在蘇軍之前進入歐洲,那就不 會有戰後東方集團出現了,“火炬”害苦了美國人。
這都是後話。
邱吉爾知道美國人心裏窩火,就極其爽快地同意美將出任行動總指揮,給對方一點安慰。
艾森豪受命出任此職。
他是位極有頭腦的戰略家、組織家,曾在馬歇爾手下任職,以其敏銳的眼光和卓越的才幹受到上司的寵信。
待美國擴軍備戰時,他平步青雲,從中校一躍成為中將,創下和平時期快速晉升的紀錄。
他雖反對“火炬”計劃,但更懂軍事服從政治的道理,因此高高興興去赴任,與英方聯手擬定作戰計劃。
為此,英美兩家各自撥打自己的算盤。
聖誕節期間,英美在華盛頓召開了第一次聯合戰略協調會議——阿卡迪亞會議。
邱吉爾提出了他的新戰場方案,代號是“體育家”。
具體設想是,在阿爾及利亞登陸,爾後東進,與英國第8集團軍會師,徹底控製北非。
羅斯福立即首肯,但遭將軍們的群起反對。
他們認為西北非與德國沒有直接關係,在此處開闢戰場如隔靴搔癢,要幹就幹大的。
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提出了美國方案——在法國登陸。
英國人連聲反對,說眼下盟國兵力不足,在德軍重兵雲集的西歐登陸無異以卵擊石。
雙方爭吵起來。
羅斯福前思後想,倒向部將一邊。
美英這一分歧,表麵上是作戰計劃之爭,實際上是雙方戰略利益不一致的反映。
英國在北非有其殖民地埃及,又扼進入西亞乃至南亞的要衝,距其在東南歐的勢力範圍又很近,故北非的得失關係到大英帝國的存亡。
若在北非登陸,打出第二戰場的旗號,既可對史達林有個交待,又可就勢向東南歐發展,恢復英國的勢力範圍,“一舉兩得”。
而且此處隻有裝備簡陋、軍心偏向盟國的維希法軍,打起來不會費力。
若在歐洲與希特勒死拚,實在勝負難卜,最終隻會讓史達林占便宜。
以邱吉爾的精明和對共產主義的刻骨仇恨,為別人,尤其是為赤色蘇俄火中取栗,他是絕對不會幹的。
美國身為正在上升的世界強國,雄心勃勃,沒有舊攤子可守,實力雄厚,選擇的範圍比英國要多。
西歐是世界最發達的地區,美國人覺得反正早晚得打,憑英美兩國的實力,沒有必要同德國人兜圈子,搞什麽“間接戰略”,完全可以單 刀直入。
這樣既可使剛參戰的美國軍隊開門見紅,打出軍威,又可在歐洲打下基石,拉住蘇聯,以免俄國像上次大戰那樣經不住德國人的重錘猛擊 而崩潰;保住本不牢固的反法西斯聯盟,利莫大焉。
而且,從對蘇聯的個人感情上說,羅斯福也沒有邱吉爾的那種排斥情緒。
不過,在美國軍政要人內部,觀點也並非絕對統一。
軍方對“體育家”是十二分的厭惡,而羅斯福卻有些曖昧。
畢竟北非是戰略要地,一旦可能,希特勒從那裏打進美洲,要比從歐洲近得多。
轉眼到了1942年6月。
英軍在北非連續向後翻跟頭,弄得邱吉爾如坐針氈。
6月17日,他帶著三軍參謀長跑到華盛頓,與美方討論戰略方向問題。
6月21日,他到赫德遜河畔羅斯福的老家海德公園拜會總統。
---------------
6.非洲——沙塵與血霧共舞(7)
---------------
他剛在總統書房落座,一封急電送到羅斯福手裏,上書“托卜魯克投降,35萬人被俘”。
邱吉爾大驚失色,簡直無地自容,羞憤之中愈發堅定了在西北非登陸的決心,拚命向美國人兜售他的“體育家”計劃。
兩國參謀長會晤,但仍未取得共識。
幾周後,戰火燃至阿拉曼,近東岌岌可危,英美軍方的爭執隨之升溫。
美國將領認定,即便在1943年英國人也不會同意在西歐登陸,他們壓根兒就不想這麽做。
馬歇爾憤然向總統建議向英國發最後通牒:若英國再對美國的計劃置若罔聞,美國就抽身去打日本人,丟下英國人去餵惡狼希特勒。
羅斯福當然不能同意這種蠻橫作法。
他對部將們說,如果不能說服英國人,就按英國說的做,無論如何要讓美國陸軍在年底前與德國人交交手。
這樣既可以給史達林有個交待,也可鼓舞國內輿論和士氣。
7月下旬,馬歇爾、金和總統私人代表霍普金斯飛赴倫敦,再次與英國同行聚會。
雙方唾沫橫飛大戰了幾輪,還是說不攏,最後交給羅斯福裁決。
22日,羅斯福發電到倫敦,一錘定音:“既然英國人願參加‘大鐵錘’計劃(即在法國海岸有限登陸),就隻好在北非同他們合作。”
邱吉爾大喜,將“體育家”改名為“火炬”。
美將則垂頭喪氣。
艾森豪稱7月22日“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今後的日子真不知怎麽過”,沮喪到了極點。
直到10年後他當上美國總統時,還對此事耿耿於懷,說如果是在1942年而不是在1944年在西歐登陸,盟軍定能在蘇軍之前進入歐洲,那就不 會有戰後東方集團出現了,“火炬”害苦了美國人。
這都是後話。
邱吉爾知道美國人心裏窩火,就極其爽快地同意美將出任行動總指揮,給對方一點安慰。
艾森豪受命出任此職。
他是位極有頭腦的戰略家、組織家,曾在馬歇爾手下任職,以其敏銳的眼光和卓越的才幹受到上司的寵信。
待美國擴軍備戰時,他平步青雲,從中校一躍成為中將,創下和平時期快速晉升的紀錄。
他雖反對“火炬”計劃,但更懂軍事服從政治的道理,因此高高興興去赴任,與英方聯手擬定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