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三國對蘇聯恩威並施,逼迫他們簽訂互助條約的行徑敢怒而不敢言。他們對史達林領導集團缺乏信任,對波羅的海三國未來的前 途憂心忡忡。蒙捷爾斯表白說:“這意味著拉脫維亞歷史上的轉折點。”烏爾布希斯則指出:“立陶宛是懷著十分沉重的心情簽訂條約的。” 愛沙尼亞的謝利捷爾在簽約的同時即提交了辭呈。


    蘇聯政府在互助條約簽訂後的一段時間裏,由於西歐戰事的發展尚不明朗,採取了謹慎的觀望政策。蘇聯的考慮是,英法與波羅的海三國 有著良好的關係,一旦英法取勝,蘇聯與德國勢力範圍的劃分協議將沒有價值。蘇聯如根據蘇德協議對波羅的海採取行動,英法將視其為敵對 性行動而出兵幹涉;而蘇聯在波羅的海的政策隻具區域性,需要服從全局的需要。為此,蘇聯政府嚴令軍政領導人不要幹涉波羅的海國家的內 政。1939年10月14日,莫洛托夫致電駐維爾紐斯全權代表:“必須禁止同左翼團體的一切來往,隻能和政府、官方團體保持聯繫。”10月21日 ,波茲尼亞科夫更加尖銳地指出、“你們——全權代表處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武官,在立陶宛應無條件禁止幹涉兩黨事務。”10月23日,莫 洛托夫向駐塔林的全權代表尼肯金娜也發出了同樣的指示:“你們應當明白,不能出現幹涉愛沙尼亞內部事務的任何舉動。”10月25日,國防 人民委員部就紅軍進駐問題發布命令,要求全體官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幹涉三國內政”,稱“關於波羅的海國家中蘇維埃的議論與我們的政 策是根本矛盾的,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挑釁言論……如果軍人中存在這種蘇維埃的情緒和言論,就應當徹底清除,今後必須毫不留情地予以製 止”。


    由於蘇聯嚴格遵守互助條約所承諾的義務和採取了不幹涉內政的政策,波羅的海三國在簽訂互助條約之初的那種恐懼的心理日益消失,對 蘇聯政府的信任感也不斷增強,雙方的關係趨於和緩。


    第二階段:正式兼併階段(1940年5月—8月)。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10日,盧森堡不戰而降。15日,荷 軍投降。28日,比軍投降。英、法軍隊連連受挫,在敦刻爾克麵臨絕境。史達林見德軍順利西進,英法兩國也自身難保,出於自身安全的需要 ,開始改變過去信守互助條約的政策,轉而準備吞併波羅的海。


    5月25日,蘇聯方麵挑起事端,聲稱“在立陶宛政府機關的庇護下”,出現了紅軍戰士失蹤的事件。照會立陶宛政府立即停止挑釁,否則, 蘇聯政府將採取特別措施。立陶宛政府為了止息蘇聯的憤怒,次日答覆要“立即進行詳細調查”。28日調查委員會成立。但是,蘇聯政府醉翁 之意不在酒,繼續促使衝突升級,堅決拒絕與立陶宛調查機關進行任何合作。立陶宛方麵為防止事態發展,一麵表示“衷心歡迎蘇聯政府對查 明事件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一麵進行了一係列逮捕,並加強對蘇軍駐區附近居民的監視。6月7日立陶宛總理梅爾基斯、6月11日外交部長烏爾 布希斯赴莫斯科與蘇方會談,力爭解決衝突。6月14日,又應莫洛托夫的要求免除了內政部長斯庫恰斯和政治警察署波維伊季斯的職務,以表示 解決這一事件的誠意。


    但是,蘇聯方麵仍不斷擴大事態,聲稱波羅的海三國締結軍事同盟以反對蘇聯。蘇聯的指責是毫無道理的。波羅的海三國1934年9月12日訂 立的同盟條約,不僅曾被蘇聯政府視為集體安全的一部分,而且蘇聯在與三國簽訂互助條約時也沒有任何反對保持這一同盟的要求。6月14日, 蘇聯繼續加大壓力,莫洛托夫發表聲明說:“立陶宛政府力圖使蘇軍不能駐在立陶宛……粗暴破壞了與蘇聯簽訂的互助條約,並準備侵犯蘇聯 邊境。”公然破壞了自己承諾的互不幹涉內政的承諾。要求立陶宛政府:1苯斯庫恰斯、波維伊季斯送交法庭審判;2痹諏⑻脹鸌槌傘壩心 力、有決心保證忠實執行互助條約和堅決壓製反對者的政府;3北Vぁ八站自由通過立陶宛領土,以便部署立陶宛的重要中心,蘇軍人數應足 以保證互助條約的實施和防止反駐軍的挑釁行動。”並要求立陶宛在10個小時內作出答覆,否則,“蘇軍將立即開進立陶宛”。


    立陶宛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在蘇聯最後通牒到期前15分鍾,烏爾布希斯通知莫洛托夫,立陶宛接受一切要求。


    立陶宛被迫就範後,蘇聯政府又故技重演,於6月16日向拉脫維亞公使科欽什和愛沙尼亞公使a·列伊遞交了聲明,指責兩國簽署的波羅的 海協定,要求兩國成立新政府並同意蘇聯駐軍,限令在6個小時作出答覆。兩國政府勢單力薄,在規定的時間內接受了蘇聯所提條件,原政府宣 告辭職。


    ---------------


    3.東方戰線(3)


    ---------------


    三國政府被迫讓步後,蘇聯政府責成傑卡諾佐夫、日丹諾夫、維辛斯基以特使身份赴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談判新政府的組成問題 。三國總統迫於蘇方壓力,完全接受了蘇方指定的候選人組成親蘇政府。帕列茨基斯為立陶宛總理,基爾亨廷為拉脫維亞總理,瓦列斯為愛沙 尼亞總理。蘇軍相繼進駐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新政府的成立和蘇軍相繼進駐各國,實際上使三國完全喪失了獨立性。他們在實行任 何一項重要措施時都得秉承莫斯科的指示或莫斯科代表的旨意行事。當三國政府請求蘇聯政府給予內部自治權時,莫洛托夫回答說:“這是已 決定了的事。”7月14日,三國同時進行議會選舉,宣布成立蘇維埃政權。1940年8月初,蘇聯最高蘇維埃第七次會議決定吸收立陶宛、拉脫維 亞、愛沙尼亞為蘇聯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個加盟共和國。波羅的海三國正式為蘇聯兼併。結果,蘇聯增加了1704萬平方公裏土地和586萬人 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全景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永興/朱貴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永興/朱貴生並收藏二戰全景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