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莫洛托夫接替李維諾夫擔任蘇聯外交部長。


    5月8日,英國政府正式答覆蘇聯,拒絕了李維諾夫的建議。


    這使得蘇聯更加懷疑英國的企圖。


    為了蘇聯自身的安全利益,史達林遂決定同德國人拉關係。


    5月17日,蘇聯駐德國代辦阿斯塔霍夫根據外交部指示會見德國外交部官員施努爾,先是談蘇德貿易問題,爾後轉到政治問題上來。


    阿斯塔霍夫說:“蘇聯和德國在外交政策上並沒有衝突,因此兩國沒有抱敵意的理由。


    確實,在蘇聯有一種受德國威脅的感覺。


    但是,毫無疑問,這種受威脅的感覺和在莫斯科的不信任心理是有可能消除的。”


    5月20日,莫洛托夫在莫斯科接見德國駐蘇大使舒倫堡。


    在談到恢復中斷了兩個半月的蘇德貿易談判問題時,莫洛托夫說:“如果能建立必要的政治基礎的話,兩國之間的貿易談判是可以恢復的 。”


    舒倫堡說:“你所說的‘政治基礎’是什麽意思呢?”莫洛托夫沒有正麵回答,隻是說:“這是兩國政府都應考慮的。”


    莫洛托夫的話很快傳到希特勒那裏。


    希特勒鑑於英、法在波蘭問題上態度越來越強硬,因而想到應當同蘇聯“建立比較過得去的關係”以製衡英、法。


    他指示裏賓特洛甫對莫洛托夫做出答覆。


    5月25日,裏賓特洛甫召集國務秘書威茲薩克和法律司司長高斯開會研究如何落實希特勒指示的問題。


    他們起草了一個給舒倫堡的指示稿,交希特勒審閱。


    “指示稿”說:“德國和蘇聯之間在外交事務方麵並不存在實際的對立。


    現在是考慮德蘇關係正常化的時候了。


    意德同盟並不是針對蘇聯的,它完全是針對英法同盟的。


    “如果事與願違,我們同波蘭發生衝突的話,我們堅定地相信,那不會引起對蘇聯的利害衝突。


    在解決德波問題時,不論用什麽方式,我們都將盡量考慮蘇聯的利益。


    “我們看不出有什麽東西能真正誘使蘇聯積極參加英國的包圍政策。


    因為這意味著蘇聯單方麵承擔義務而得不到英國任何有價值的報酬。


    英國將再次執行它的傳統政策,讓其他國家為它火中取栗。”


    希特勒5月26日看過這份“指示稿”,認為它“說過了頭”,因此指示暫時不發。


    在希特勒猶豫不決的時候,張伯倫在四麵八方暴風雨般的批評之下,於5月27日指示英國駐蘇聯大使向蘇方表示,英國同意開始談判互助條 約、軍事協定和對受納粹德國威脅的國家做出擔保。


    但英國和法國沒有及時派出高級談判代表,隻是讓其駐蘇使節與蘇方進行一般性會談。


    5月31日,莫洛托夫在蘇聯最高蘇維埃會議上發表講話,痛斥西方國家猶豫不前。


    他說:“英國和法國要是認真想同蘇聯一道製止侵略的話,那就必須拋開枝節問題,在三個主要問題上達成協議:(一)締結一項純防禦性 質的三邊互助條約;(二)對中歐和東歐國家,包括所有與蘇聯接壤的歐洲國家在內,做出擔保;(三)締結一項明確的協定,規定三國彼此間提 供並且向受到侵略威脅的小國提供及時而有效的援助的形式和範圍。”


    ---------------


    24.大戰前夜(2)


    ---------------


    莫洛托夫還宣布,同英、法的談判並不意味著蘇聯將放棄同德國和義大利“從實際出發建立商務聯繫”。


    為打破談判僵局,莫洛托夫6月初建議英國派外交大臣到莫斯科來談判。


    哈利法克斯不願意去。


    前外交大臣艾登表示願意代他前往,但張伯倫反對艾登去。


    後來,哈利法克斯決定派職業外交官威廉·斯特蘭去。


    斯特蘭曾在英國駐蘇聯大使館任職,後調回外交部。


    他精通俄語,但在國內外均不知名。


    英國派這樣一位低級外交官去領導代表團直接同莫洛托夫會談,這表明英國對於與蘇聯建立同盟一事,並沒有嚴肅認真的態度。


    斯特蘭於6月14日到達莫斯科。


    隨後他與法國代表同莫洛托夫進行了11次會談,仍然毫無進展。


    蘇聯方麵感到很失望。


    7月初,《真理報》發表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最高蘇維埃外交委員主席日丹諾夫寫的一篇文章,指出英、法不想在平等的基礎上同蘇聯締 結條約。


    日丹諾夫寫道:“在我看來,英國和法國政府似乎並不想努力達成一項蘇聯能接受的真正的協議,而隻是想談論一項協議,以便好同侵略 者締結協定。”


    英、法開始與蘇聯進行談判,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


    希特勒擔心,蘇聯和英、法有可能達成協議。


    因此,他不願過早地與蘇聯接觸,怕上蘇聯人的圈套。


    但墨索裏尼對與蘇聯改善關係感興趣。


    5月30日,他給希特勒發出一份備忘錄,說:“軸心國家在反對富豪政治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鬥爭方麵,在某種程度上同蘇聯的目標是一 致的。


    應當謹慎地向蘇聯放出一些觸角,試探有無修好的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全景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永興/朱貴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永興/朱貴生並收藏二戰全景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