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什麽他甚至找了一個美國女朋友的緣故。女朋友名叫多瑞絲,頭髮金黃,深得大家的喜愛,年紀較大——差不多十四歲了,而阿弗納才十二歲。他的朋友安德雷斯曾說她絕不會跟他約會,但他忘了阿弗納的毅力,或者說頑強——他從來沒有得到過否定答案,即使那時都是如此。他會用一種不變的、堅定的、悄無聲息的姿態,鍥而不捨,堅持不懈。這對有些女孩子來說,效果奇好。當然,阿弗納英俊瀟灑,身手敏捷,舉止成熟,英語說得比大多數德國男孩子都好。所以美國金髮女郎多瑞絲最終坐在了他身後的雪橇上。他們滑下路德威格一鐵科斯街底端的陡坡時,他能感覺到她的胸脯輕輕地壓在他的背上。不巧的是,他們衝進了灌木叢。多瑞絲被劃傷了,傷得很厲害,再也不願跟他出去了。他確實抓住了機會,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條好的經驗。如果你有機會卻沒有抓住,別人絕不會對你留下什麽印象。


    特拉維夫的公共汽車尖叫著哐哐啷啷地停下來時,車後揚起一大片熱氣騰騰的雲一樣的灰塵。阿弗納上了車。天啊,法蘭克福的那個冬天去哪裏了?那個金髮碧眼的多瑞絲怎麽樣了?安德雷斯呢?他是阿弗納當時最好的朋友,家境殷實、人高馬大、五官端正、彬彬有禮,阿弗納羨慕不已。他現在怎麽樣了?他們一直沒有聯繫,隻寫了一兩封信,寄了幾張賀卡,別無其他。在以色列的集體農場與別人保持通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961年,他們回到以色列。回來後他們常常見不到父親。他確實跟他們一起回來了,甚至還跟他們在雷霍沃特待過幾個月。後來他因為進出口業務,又離開了。這次不像以前,以前一般隻離開一兩個月,這次卻去了很久。


    當時阿弗納還不知道父親要離開他們那麽久,甚至父親和母親都不知道。但他們知道時間會很長。“我也沒辦法。”父親說。“這是做生意。我必須離開,噢,也許要一兩年才能回來。”


    “去哪裏?”阿弗納問道。


    “別問了,到處。做生意。”


    “但是,”母親突然問道。“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父親和我找了一些人,也跟一些人談了。離這裏不遠有個集體農場,他們願意接收你。”


    “什麽?”阿弗納問道,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們願意接收你。他們讓你去那裏上學。下個月就去。”


    “如果你想的話,”父親看著母親說。“我的意思是你想去上學的話。”


    “噢,你怎麽能這樣說?”阿弗納還沒來得及說話,母親就說。“他當然想去,那是集體農場啊。對男孩子來說,集體農場是這個世界上最奇妙的一個地方。再說,我也照顧不過來兩個孩子。”


    “怎麽樣?”父親問道。


    阿弗納感到非常震驚。他不相信父母親是當真的。倒不是集體農場,而是他們要把他送走這個想法。盡管他喜歡待在法蘭克福,但他也不願意一個人待在那裏。但是現在,必須回到與世隔絕的雷霍沃特似乎還不是太糟,可是現在他們又要把他送走。為什麽?難道他的母親這麽恨他?


    此時此刻,他不願意把自己對她的憤恨表現出來,從而讓她感到滿足。


    “當然,”他看著地板說。“我不介意。”


    “那好,”母親滿意地說。“那,就這麽定了。”


    這是阿弗納和他母親之間一輩子都無法彌合的傷口。阿弗納在震驚之餘很快意識到他母親把他送走並不是害他,而是相信集體農場對他有好處。他的第六感覺記錄下了她的熱情和真誠。他感覺到了她送他去集體農場這個主意背後的熱忱。但她怎麽能犯這樣的錯誤?


    也許應該由阿弗納來證明他的母親錯了。如果他對此持順從態度——不,不僅僅是順從,而是真的全心全意地投入進去,比其他所有的男孩子——那些真正的集體農場的農民更努力,工作時間更長的話就好了!這就是答案。他們看到他這樣工作,就會給他的母親寫信,跟她說他是一個多麽優秀的男孩。然後她就會來道歉,讓他回雷霍沃特。


    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但是,在乘坐熱烘烘、髒乎乎的公共汽車去格德拉的半路上,這個辦法就差不多沒用了。那個寸草不生的小鎮並不是最終的目的地。要到集體農場還要坐一個小時的公共汽車。汽車沿著小山、棉花地和橘子園裏未經鋪砌的蜿蜒曲折的道路,朝著閃爍的地平線駛去,地平線上點綴著滿是灰塵的尤加利樹。空氣中似乎看得見九十度的熱度,牧場中的牛看起來骨瘦如柴,這些動物是奶牛嗎?可他在學校裏的圖畫書上看到的奶牛是一種肥肥的友好的動物。在德國整整齊齊、鬱鬱蔥蔥的鄉下也是這樣。


    更為糟糕的是,在某種程度上集體農場不錯。阿弗納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人們友好地握手,餐廳很大,食物推車裏裝滿了雞蛋和新鮮蔬菜,男孩子和女孩子混住在一起,潔白無瑕的宿舍裏一間房睡三四個孩子,這些都沒什麽不好。一切都很好,對喜歡這裏的人和以這裏為家的人來說,這裏會給他們更大的力量。然而阿弗納知道,他不屬於這裏,他看這裏就像集體農場的那些農民看他母親在法蘭克福給他買的那雙鹿皮鞋一樣。其他所有的男孩子都穿工靴。他母親應該知道這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譴行動:以色列針對「慕尼黑慘案」的復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加]喬治·喬納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加]喬治·喬納斯並收藏天譴行動:以色列針對「慕尼黑慘案」的復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