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天譴行動:以色列針對「慕尼黑慘案」的復仇 作者:[加]喬治·喬納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盼著他會帶她去看一場電影呢,但他卻不得不在當天晚上回到部隊裏。他剛剛入伍,不想一開始就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管她公主不公主呢。
“你今晚必須回去嗎?”她問他。“其他的人星期天才回去。”
“在我的部隊裏,今晚就得回去。”
“那好吧,我們散散步吧。”
就這樣,他們去散步。那時她還不滿十八歲,但是她已經非常清楚,別再問他什麽問題了。在以色列,談到部隊裏的事情時,人們不再往下問。肖莎娜當然也不問。以後也一次沒問。
從他們第一次約會開始,隻要他有一兩天假期,他們就這樣,平均每個月散一次步,看一場電影。假定一年十次,四年就是四十次。二十次散步,二十場電影。星期五搭便車回到雷霍沃特的母親家中時,一般是在晚上十一點或者午夜。“喂,媽,我回來了。”把烏茲衝鋒槍朝牆邊一靠,把衣服一掛,倒頭就睡。
但是,現在差不多三年過去了,要考慮未來了。有一條路比較簡單,而且在他的大多數朋友看來,這條路似乎比較自然。這條路正好在阿弗納現在站立的這個酷熱難當、塵土飛揚的拐角處。他在這個拐角處等那趟破舊的、搖搖晃晃的公共汽車。肖莎娜的叔叔準備給他們借些錢,在這裏的一塊空地上建一棟房子。有什麽比這更簡單的呢?阿弗納和肖莎娜的友誼已經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或者說,二十次散步和二十場電影的考驗。她很快就可以拿到教師資格證書。至於他嘛,他至少有在部隊服役的背景。許多幸福的婚姻都是建立在不那麽光明的前途之上的。
但是,他們還沒有背上“法蘭克福”這個負擔。法蘭克福是一座不可思議的城市。
法蘭克福是阿弗納一個人的負擔。肖莎娜是個地地道道的以色列人,四代都是以色列人。雖然她也有歐洲的背景,但是這對她來說毫無意義。二十一年來,她從來沒有聞到過神秘、幽暗、仙境般的森林在兩天雨水的澆灌之後散發出來的濃烈的香味。對她來說,雪隻是個單詞而已。也許隻有少數幾個幸運的孩子才能在特別寒冷的冬天在耶路撒冷的山上見到那麽幾個小時。但是她從來沒有見到過,也從來沒有見到過一座超過二十年歷史的城鎮。當然,這座城鎮實際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她跟阿弗納不一樣。
1959年,也就是阿弗納剛剛十二歲時發生的事情,讓他既高興又不安。這種感覺難以用言語來描述。它非常真實,比電影巨星約翰·韋恩給他的感覺還要強烈。不能把這種感覺當作一個純粹的幻想。這種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也許他的父母決定帶著他和他的弟弟貝爾去看望住在法蘭克福的外公時,也沒有料到這一點。
阿弗納來自歐洲又怎麽樣呢?他是個以色列人,一個中東的孩子,第一批從地球的四個角落聚集在這裏的流浪漢的寶貴成果。為什麽他不能待在巴勒斯坦的家裏?盡管他的父母還懷有一點點鄉愁,對中東的情趣和口味還有一些不適應,對一個完全不同的傳統還有一些稍縱即逝的記憶,但為什麽阿弗納也會有這些感覺呢?確實,大多數土生土長的以色列人沒有這些感覺。然而,事實證明,阿弗納與眾不同。
這次度假跟其他假期沒什麽區別。它是專門為阿弗納安排的,雖然開始的時候他是最沒興趣的。美國是一回事,可是德國根本喚不起他的任何想像。恰恰相反,德國是一個納粹分子老是屠殺猶太人的地方,難道不是嗎?可是現在,為什麽阿弗納連見都沒有見過的外公要他們去那裏?
然而,讓他感到吃驚的是,1959年的夏天,阿弗納發現生活中他喜愛的一切——包括他從沒見過的不知道自己會喜歡的那些東西——仿佛由一個魔術師匯集在了一個城市,展現在他麵前,讓他吃驚不已。後來,他回到以色列以後,想把法蘭克福描述給他的一些朋友聽,可是描述不出來。它是一個夢,一個奇蹟,不可言傳。
不知道從哪裏說起。就想像一座比特拉維夫大得多的城市吧。在這座城市裏,一切整潔有序,大街上沒有摩肩接踵的人群。而且一切都高高大大,忙忙碌碌,街上有最亮的霓虹燈和無數的汽車。阿弗納從來沒見過這麽多汽車,跟美國差不多。沒有半途而廢的樓房,沒有成堆的磚塊,沒有一堆堆的泥巴,沒有上麵擱著木板的排水溝。
他們剛在法蘭克福待了一個星期的時候,外公給了阿弗納一個包裹。裏麵是一台電晶體收音機。一台電晶體收音機!並不是阿弗納不知道有這麽一個東西存在,他記得自己曾在一本美國雜誌上見過它的照片,而是外公把這個東西遞給他時就像遞個蘋果一樣。這給他一種全新的感受。在以色列,隻有總理本·古裏安才能收到這樣的禮物!
然而,法蘭克福奇蹟一個最重要的部分還是“空氣”。
多少年後阿弗納仍然用這個詞來描述它。不是“氣候”,而是“空氣”。阿弗納喜歡的氣候還是以色列的——陽光、藍天。即使他在部隊裏才學會遊泳,他也喜歡地中海阿什杜德的海灘。他的確喜歡溫暖的氣候,而不喜歡寒冷的氣候。所以不是“氣候”,而是“空氣”。
對阿弗納來說,法蘭克福的空氣裏存在著某些東西,如活潑、幹淨、舒緩和健康。或者說缺乏某些東西,如沉重、潮濕、壓抑和險惡。他後來才知道,不僅僅是法蘭克福,北歐城市如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的空氣都是這樣。倫敦和美國的空氣也是這樣。
“你今晚必須回去嗎?”她問他。“其他的人星期天才回去。”
“在我的部隊裏,今晚就得回去。”
“那好吧,我們散散步吧。”
就這樣,他們去散步。那時她還不滿十八歲,但是她已經非常清楚,別再問他什麽問題了。在以色列,談到部隊裏的事情時,人們不再往下問。肖莎娜當然也不問。以後也一次沒問。
從他們第一次約會開始,隻要他有一兩天假期,他們就這樣,平均每個月散一次步,看一場電影。假定一年十次,四年就是四十次。二十次散步,二十場電影。星期五搭便車回到雷霍沃特的母親家中時,一般是在晚上十一點或者午夜。“喂,媽,我回來了。”把烏茲衝鋒槍朝牆邊一靠,把衣服一掛,倒頭就睡。
但是,現在差不多三年過去了,要考慮未來了。有一條路比較簡單,而且在他的大多數朋友看來,這條路似乎比較自然。這條路正好在阿弗納現在站立的這個酷熱難當、塵土飛揚的拐角處。他在這個拐角處等那趟破舊的、搖搖晃晃的公共汽車。肖莎娜的叔叔準備給他們借些錢,在這裏的一塊空地上建一棟房子。有什麽比這更簡單的呢?阿弗納和肖莎娜的友誼已經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或者說,二十次散步和二十場電影的考驗。她很快就可以拿到教師資格證書。至於他嘛,他至少有在部隊服役的背景。許多幸福的婚姻都是建立在不那麽光明的前途之上的。
但是,他們還沒有背上“法蘭克福”這個負擔。法蘭克福是一座不可思議的城市。
法蘭克福是阿弗納一個人的負擔。肖莎娜是個地地道道的以色列人,四代都是以色列人。雖然她也有歐洲的背景,但是這對她來說毫無意義。二十一年來,她從來沒有聞到過神秘、幽暗、仙境般的森林在兩天雨水的澆灌之後散發出來的濃烈的香味。對她來說,雪隻是個單詞而已。也許隻有少數幾個幸運的孩子才能在特別寒冷的冬天在耶路撒冷的山上見到那麽幾個小時。但是她從來沒有見到過,也從來沒有見到過一座超過二十年歷史的城鎮。當然,這座城鎮實際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她跟阿弗納不一樣。
1959年,也就是阿弗納剛剛十二歲時發生的事情,讓他既高興又不安。這種感覺難以用言語來描述。它非常真實,比電影巨星約翰·韋恩給他的感覺還要強烈。不能把這種感覺當作一個純粹的幻想。這種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也許他的父母決定帶著他和他的弟弟貝爾去看望住在法蘭克福的外公時,也沒有料到這一點。
阿弗納來自歐洲又怎麽樣呢?他是個以色列人,一個中東的孩子,第一批從地球的四個角落聚集在這裏的流浪漢的寶貴成果。為什麽他不能待在巴勒斯坦的家裏?盡管他的父母還懷有一點點鄉愁,對中東的情趣和口味還有一些不適應,對一個完全不同的傳統還有一些稍縱即逝的記憶,但為什麽阿弗納也會有這些感覺呢?確實,大多數土生土長的以色列人沒有這些感覺。然而,事實證明,阿弗納與眾不同。
這次度假跟其他假期沒什麽區別。它是專門為阿弗納安排的,雖然開始的時候他是最沒興趣的。美國是一回事,可是德國根本喚不起他的任何想像。恰恰相反,德國是一個納粹分子老是屠殺猶太人的地方,難道不是嗎?可是現在,為什麽阿弗納連見都沒有見過的外公要他們去那裏?
然而,讓他感到吃驚的是,1959年的夏天,阿弗納發現生活中他喜愛的一切——包括他從沒見過的不知道自己會喜歡的那些東西——仿佛由一個魔術師匯集在了一個城市,展現在他麵前,讓他吃驚不已。後來,他回到以色列以後,想把法蘭克福描述給他的一些朋友聽,可是描述不出來。它是一個夢,一個奇蹟,不可言傳。
不知道從哪裏說起。就想像一座比特拉維夫大得多的城市吧。在這座城市裏,一切整潔有序,大街上沒有摩肩接踵的人群。而且一切都高高大大,忙忙碌碌,街上有最亮的霓虹燈和無數的汽車。阿弗納從來沒見過這麽多汽車,跟美國差不多。沒有半途而廢的樓房,沒有成堆的磚塊,沒有一堆堆的泥巴,沒有上麵擱著木板的排水溝。
他們剛在法蘭克福待了一個星期的時候,外公給了阿弗納一個包裹。裏麵是一台電晶體收音機。一台電晶體收音機!並不是阿弗納不知道有這麽一個東西存在,他記得自己曾在一本美國雜誌上見過它的照片,而是外公把這個東西遞給他時就像遞個蘋果一樣。這給他一種全新的感受。在以色列,隻有總理本·古裏安才能收到這樣的禮物!
然而,法蘭克福奇蹟一個最重要的部分還是“空氣”。
多少年後阿弗納仍然用這個詞來描述它。不是“氣候”,而是“空氣”。阿弗納喜歡的氣候還是以色列的——陽光、藍天。即使他在部隊裏才學會遊泳,他也喜歡地中海阿什杜德的海灘。他的確喜歡溫暖的氣候,而不喜歡寒冷的氣候。所以不是“氣候”,而是“空氣”。
對阿弗納來說,法蘭克福的空氣裏存在著某些東西,如活潑、幹淨、舒緩和健康。或者說缺乏某些東西,如沉重、潮濕、壓抑和險惡。他後來才知道,不僅僅是法蘭克福,北歐城市如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的空氣都是這樣。倫敦和美國的空氣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