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看到了幾多幸福的笑臉,也目睹了不少苦澀的眼淚.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學生考上了一零一,這也算差強人意了.校長笑逐顏開,我們要感謝的老師反過來感謝我們,因為我們為母校爭了光.


    好消息傳開後,鄰居們紛紛來祝賀.不少家長趁機將我聽到的那套理論灌輸給他們將要在下一年參加統考的孩子.二姨又倒茶又端點心,臉上洋溢著開心的微笑.晚上,二姨拿出一個漂亮的鉛筆盒,那是她早買好了藏起來的,這會兒給我一個驚喜.第二天,父母帶我出去吃飯,父親還獎勵了我一套盼望已久的一百二十回《水滸》.此後的整個暑假,我又成了家中眾人矚目的明星,父母和二姨都引我為榮,煉黯然失色,退居下風.太可惜了.但他又能如何?他得等5年才有機會和我比試,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考進一零一.


    9月1日,我去新學校報到.入學時我們得到一枚校徽,白底紅字,鋥亮鋥亮的,從此我走到哪兒都戴著它.校徽總是招來不同人的或讚許、或羨慕的目光,這些目光頗讓我受用.


    不久我便發現一零一中與我過去就讀的小學極為相似,大部分學生來自革命幹部家庭,其餘學生的父母也多是科學家、教授、作家和藝術家,因為中科院和幾所著名的院校就在附近.有些學生的家長甚至大名鼎鼎.就我所知,這些人的子女都是高分考人一零一的,60年代初,走後門還不大時興.雖則是公平競爭,班上50個學生中隻有兩個女孩來自工人家庭,另有一個男孩來自附近的農村.那個男孩姓靳,有一年多我和他同桌.慢慢地和他熟了,不能算好朋友,至少比別的同學了解得多一點.他在班上似乎沒有很好的朋友.


    不知是因為他比我們稍大還是其它什麽原因,他有點兒像羊群中的駱駝.他的衣服是家裏做的,不是在商店裏買的,樣子自然不會時髦,還打著補丁.有些高幹子弟也穿打補丁的衣服,那是故意顯示自己家多麽艱苦樸素,這兩種補丁味道就是不一樣.我還聽說他家經濟困難,付不起5元錢的學費.每年他都要申請免繳學費.


    除開這些,靳很聰明,脾氣也好.有時我們倆覺得課上得沒意思,就在桌子底下偷看閑書.我們一目十行,比著看誰讀得快,課間休息時才討論書裏的內容.做這種事還得防著老師的突然提問,得保證問到我們頭上時我們都能回答得上來,這給我們帶來冒險的刺激和不小的樂趣.因為我們的座位靠後,老師從來沒有發現我們.


    卻說到了初二,有一天,靳告訴我他要退學了.他說他父親身體不好,家裏需要他下地幹活掙工分,也許他是家中老大.我沒問.我有點兒茫然,也有點兒難過,不知該對他說什麽.靳才15歲,一零一中可不是隨隨便便可以進的.他在地裏又能幹什麽!他家需要幫手,人民公社為什麽不管?為什麽非得讓他輟學呢?但靳說這事他爸爸已經決定,明天起他就不來上課了.第二天他果然沒來上學,也沒給我或其他同學留下地址,從此便斷了聯繫.


    班上其餘的學生照舊上課.一零一中的課程與外校無異,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我漸漸悟出了一零一中到底是與眾不同.這種不同看不見,摸不著,然而卻無處不有,瀰漫在空氣中,每天我們呼吸著它.它融入了我們的血脈,浸透我們的潛意識.要說明這一點,也許我得先從我們的校名談起.


    一零一這個數字是校長王一之特意挑的,王校長年屆70,向來備受學生愛戴.(其它學校可沒這個特權,它們的校名是市教育局按次序排的.)王校長選這個數字,我聽說,是為了讓學生永遠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績,即使我們得了100分,也不能固步自封,還得向更高的目標努力.這就是一零一的由來.


    學校的老師常對我們說,這所學校不是培養一般學生的,它要把最可靠、最無畏、最優秀的青年培養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科學家、工程師、外交家和藝術家."你們本來就是出類拔萃的,但我們還要逼你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把你們培養成尖子中的尖子."這類勖勉使我們自恃才高,不可一世.我記得當時有三類人最為我們所不屑.


    第一類是外地人,常遭我們的譏諷,他們操一口滑稽而難懂的地方話,衣著打扮、言談舉止都顯得土裏土氣.他們的想法尤其單純幼稚,對於中國政治舞台上發生的大小事件一無所知,不像我們這所學校裏的學生,總能從高幹子弟那兒聽來很多的小道消息.


    第二類屬"小市民",雖然他們生長在北京,但他們的家庭毫無背景,父母既非幹部,又非知識分子.這類人小雞肚腸,鄙俗,膽小,自私,油滑,奸詐,最愛搬弄是非.他們就知道要小心眼兒,爭點蠅頭小利,有時還白忙乎,什麽都撈不著.他們從早到晚雞毛蒜皮,什麽中國的命運、人類的前途,他們根本就不關心.


    第三類是我們的同齡人,那些考不上四所尖子學校的學生.他們顯然是競爭中的落敗者,與我們差之毫厘,失之千裏,不須說了.即使另外三所重點中學的學生也沒有我們幸運:也許學習上他們尚可與我們一爭高下,但我們學校的光榮歷史可以上溯到解放戰爭時期,那些學校豈有此殊榮?況且一零一中還和那麽多的名人有關聯.


    我們的校長王一之是張太雷的遺孀,張太雷是赫赫的革命先烈,他在1927年發起著名的廣州起義並在起義中犧牲.王校長本人早在1922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的入黨介紹人是國家主席劉少奇.1957年周恩來總理親臨一零一中視察.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上學時一零一中尚未成立,但毛的侄子毛遠新卻在我校上了整整6年學,後來"文革"期間毛遠新與"四人幫"聯手,弄得身敗名裂,但在60年代初我們卻為有他這樣的校友而著實得意了一陣.我們學校的校歌是郭沫若作的詞,當時郭是中國科學院的院長,大名鼎鼎的詩人.這張名人錄還可以接著往下開很長,這一切無不使我們感到極為自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吃蜘蛛的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瑞並收藏吃蜘蛛的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