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年事雖高,思想卻開化.比如說,她從不像別的老太太那麽重男輕女.我反倒覺得她對我比對男孩們更疼愛.回想起來,這大概是旗人獨有的傳統,女孩在家中受到優待,因為將來(其實是過去)每個女孩都有人宮的機會,若蒙皇上寵幸,或可成為妃子皇後,那可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又或者,奶奶念我是個女兒家,接她的經驗,中國的女子討生活不容易,將來的日子裏,有的是飛短流長、明槍暗箭在等待著我.
在奶奶家的其他人也都過得不錯.大人們不論男女,全都參加了工作.新社會,受過良好教育身體又沒有病的年輕人不工作是件丟人的事.坐吃家底的人被看作寄生蟲,盡管有錢,仍遭社會唾棄.時代不同了.
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早晨,嬸嬸總是輕手輕腳第一個起床.她在北京東郊一家紡織廠上班,路上乘車足足得花一小時,她6點半就得出門.
嬸嬸一走,院裏又安靜下來,父親、母親和叔叔都還沒醒.他們是夜貓子,清晨睡得正香.掛鍾敲了7下,他們才老大不情願地離開熱被窩.然後我就聽見他們從臉盆架上取下銅盆,到廚房打水洗臉.之後就是嘩嘩的刷牙聲,呼嚕嚕往院子地上噴水.再後來,他們會說太遲了,來不及吃早點了,旋即風也似地衝出門去.
這段時間我醒著,躺著,外麵的動靜聲聲人耳.奶奶的房子一間間隻用木板隔開,頂蓬更是紙糊的.北京的老房子大抵這般建造,大概意謂同一屋簷下,家庭成員之間不應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磚牆是用來隔開外人耳目的.
老人和小孩不用趕時間,起得遲,吃早餐也遲.我們有一整天的空閑玩耍、講故事,那時還沒人聽說過有件東西叫"電視",所以我們也不感到有什麽缺憾.沒有電視我們已經夠開心夠忙乎的了.
樹上蟬兒在嘶鳴,我們便把猴皮筋用火燒化抹在長竹竿的一頭去粘它們;牆腳有蟋蟀在叫,我們又趕去用水灌人它們藏身的磚縫裏,將其一一逮住.第二進院子裏有兩隻大瓦缸,金魚在睡蓮間悠遊穿梭.屋簷下燕子築巢哺養它們的兒女.有時我們從槐樹上採下槐花,吮吸花蜜;有時我們拿一把楊樹的葉莖,玩拔河比賽.
也有的時候我們會在奶奶的箱子裏尋寶.我們翻到的寶貝有:一枚發亮的桃仁,上麵雕了一棵樹和五個孩子,奶奶說這叫"五子登科";一枚銀匙,匙柄上刻了一嘟嚕梅花;一枚玉墜,碧綠晶瑩,狀如葫蘆;還有珊瑚珠子;墨旋;骨牌;絹花發卡;繡花手絹;長滿鋼鏽的古錢;……許多小玩藝兒都有一段故事.奶奶講述這些故事時,時間在不覺中逝去.夕照中大人們一個個下班回家了.
晚上6點半,一家人圍桌團團而坐,端上來的飯菜熱氣騰騰,鮮美可口.菜餚放在飯桌中間,大家用筷子隨意往自己的碗裏挾,沒人硬讓誰吃什麽,還說這樣東西吃了對人有好處,也沒人禁止誰在飯桌上說話.既然一大家子好容易坐在一起,很自然他們會談及白天的見聞.即使有人開懷大笑,也不會有失體統,笑一笑,十年少嘛.若人回來晚了——姑姑在醫院脫不開身或嬸嬸誤了一趟車——也不要緊,會給她們留起足量的飯菜,這樣的晚餐每個人吃得都很香甜.
晚飯後,叔叔有時會帶小牛、小強和我去就近的東安市場逛一圈.當時的東安市場內各類私營小店星羅棋布.叔叔偶爾也會解囊,給我們買上點小玩藝兒:泥娃娃啦,麵具啦,玻璃做的小動物啦,瓷塔啦……花不了幾個錢,我們卻能愛不釋手地玩上好一陣子.
不然我們則會纏著叔叔請他表演武術.叔叔興致上來,就去打開一口紅漆大木箱,從裏麵掏出他的行頭:一把閃亮的鈍劍,一對木製的匕首,一桿紅纓槍,一麵畫著笑麵虎的盾牌.然後他便擺開陣勢,滿院子轉著,跟無形的敵人打鬥起來.隻見他竄高伏低,拳腳並用,還高聲吶喊,一會兒像是躲過對方一刀,一會兒卻又狠狠追殺.我看得大氣不敢出,心生敬畏,直把他當作故事裏聽到的武林高手.待我長大後,才知道叔叔的招數全是花拳繡腿,他是個京戲迷,這套武打動作是他從舞台上學來在家裏逗我們小孩子玩的,實戰中根本不管用.
炎熱的夏夜,叔叔的觀眾包括所有在奶奶家院子裏納涼的男女老少,大人們人手一把大葵扇,既驅汗又驅蚊.嬸嬸是唯一不出來納涼的,她喜歡呆在屋裏自己做衣服.那時她新買了一架縫紉機,晚飯一結束,縫紉機便像蜜蜂似地嗡嗡響起.夜深了,我隨著它安穩的節奏入睡,就像以前無數人曾在吱吱呀呀的紡車聲中沉入甜蜜的夢鄉一樣.
在我眼中,嬸嬸是當時北京最漂亮的女人.她身材苗條,穿著入時,鵝蛋臉沒一絲皺紋,眼裏總是漾著笑.時至今日,她孩童般甜甜的微笑仍在我的記憶中栩栩如生,但在現實中,自從1957年叔叔被打成右派起,嬸嬸的笑容就永遠消失了.
那一年,幾十萬學者和幹部被打成右派.運動伊始,黨號召人民給各級領導提出意見,幫助他們發現和改正錯誤,然而時日無多,政治風向很快變了,那些聽黨的話站出來提意見的人成了階級敵人,他們善意的批評頓時變作"惡毒攻擊"的鐵證.可笑的是叔叔連批評領導這件事都沒做,他被戴上右派帽子全因他不會做人.
"文革"中間,姑姑看我已經懂事,才關起門來悄悄告訴我這件事的原委.反右前,叔叔在中國民航做會計,他的幾個上司利用職權,帶家人乘飛機去外地度假,讓叔叔報銷差旅費.叔叔不給報,說這有悻於領導自己製定的規章製度.
這一來可得罪人了.幾個領導自己掏錢不算,還丟了麵子,因為叔叔在大庭廣眾中拒絕他們.有道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幫傢夥從此對叔叔懷恨在心,而叔叔對此卻毫無防範.他當時問心無愧地回家,晚上照常呼呼大睡,第二天就把這件事忘了個幹淨.
在奶奶家的其他人也都過得不錯.大人們不論男女,全都參加了工作.新社會,受過良好教育身體又沒有病的年輕人不工作是件丟人的事.坐吃家底的人被看作寄生蟲,盡管有錢,仍遭社會唾棄.時代不同了.
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早晨,嬸嬸總是輕手輕腳第一個起床.她在北京東郊一家紡織廠上班,路上乘車足足得花一小時,她6點半就得出門.
嬸嬸一走,院裏又安靜下來,父親、母親和叔叔都還沒醒.他們是夜貓子,清晨睡得正香.掛鍾敲了7下,他們才老大不情願地離開熱被窩.然後我就聽見他們從臉盆架上取下銅盆,到廚房打水洗臉.之後就是嘩嘩的刷牙聲,呼嚕嚕往院子地上噴水.再後來,他們會說太遲了,來不及吃早點了,旋即風也似地衝出門去.
這段時間我醒著,躺著,外麵的動靜聲聲人耳.奶奶的房子一間間隻用木板隔開,頂蓬更是紙糊的.北京的老房子大抵這般建造,大概意謂同一屋簷下,家庭成員之間不應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磚牆是用來隔開外人耳目的.
老人和小孩不用趕時間,起得遲,吃早餐也遲.我們有一整天的空閑玩耍、講故事,那時還沒人聽說過有件東西叫"電視",所以我們也不感到有什麽缺憾.沒有電視我們已經夠開心夠忙乎的了.
樹上蟬兒在嘶鳴,我們便把猴皮筋用火燒化抹在長竹竿的一頭去粘它們;牆腳有蟋蟀在叫,我們又趕去用水灌人它們藏身的磚縫裏,將其一一逮住.第二進院子裏有兩隻大瓦缸,金魚在睡蓮間悠遊穿梭.屋簷下燕子築巢哺養它們的兒女.有時我們從槐樹上採下槐花,吮吸花蜜;有時我們拿一把楊樹的葉莖,玩拔河比賽.
也有的時候我們會在奶奶的箱子裏尋寶.我們翻到的寶貝有:一枚發亮的桃仁,上麵雕了一棵樹和五個孩子,奶奶說這叫"五子登科";一枚銀匙,匙柄上刻了一嘟嚕梅花;一枚玉墜,碧綠晶瑩,狀如葫蘆;還有珊瑚珠子;墨旋;骨牌;絹花發卡;繡花手絹;長滿鋼鏽的古錢;……許多小玩藝兒都有一段故事.奶奶講述這些故事時,時間在不覺中逝去.夕照中大人們一個個下班回家了.
晚上6點半,一家人圍桌團團而坐,端上來的飯菜熱氣騰騰,鮮美可口.菜餚放在飯桌中間,大家用筷子隨意往自己的碗裏挾,沒人硬讓誰吃什麽,還說這樣東西吃了對人有好處,也沒人禁止誰在飯桌上說話.既然一大家子好容易坐在一起,很自然他們會談及白天的見聞.即使有人開懷大笑,也不會有失體統,笑一笑,十年少嘛.若人回來晚了——姑姑在醫院脫不開身或嬸嬸誤了一趟車——也不要緊,會給她們留起足量的飯菜,這樣的晚餐每個人吃得都很香甜.
晚飯後,叔叔有時會帶小牛、小強和我去就近的東安市場逛一圈.當時的東安市場內各類私營小店星羅棋布.叔叔偶爾也會解囊,給我們買上點小玩藝兒:泥娃娃啦,麵具啦,玻璃做的小動物啦,瓷塔啦……花不了幾個錢,我們卻能愛不釋手地玩上好一陣子.
不然我們則會纏著叔叔請他表演武術.叔叔興致上來,就去打開一口紅漆大木箱,從裏麵掏出他的行頭:一把閃亮的鈍劍,一對木製的匕首,一桿紅纓槍,一麵畫著笑麵虎的盾牌.然後他便擺開陣勢,滿院子轉著,跟無形的敵人打鬥起來.隻見他竄高伏低,拳腳並用,還高聲吶喊,一會兒像是躲過對方一刀,一會兒卻又狠狠追殺.我看得大氣不敢出,心生敬畏,直把他當作故事裏聽到的武林高手.待我長大後,才知道叔叔的招數全是花拳繡腿,他是個京戲迷,這套武打動作是他從舞台上學來在家裏逗我們小孩子玩的,實戰中根本不管用.
炎熱的夏夜,叔叔的觀眾包括所有在奶奶家院子裏納涼的男女老少,大人們人手一把大葵扇,既驅汗又驅蚊.嬸嬸是唯一不出來納涼的,她喜歡呆在屋裏自己做衣服.那時她新買了一架縫紉機,晚飯一結束,縫紉機便像蜜蜂似地嗡嗡響起.夜深了,我隨著它安穩的節奏入睡,就像以前無數人曾在吱吱呀呀的紡車聲中沉入甜蜜的夢鄉一樣.
在我眼中,嬸嬸是當時北京最漂亮的女人.她身材苗條,穿著入時,鵝蛋臉沒一絲皺紋,眼裏總是漾著笑.時至今日,她孩童般甜甜的微笑仍在我的記憶中栩栩如生,但在現實中,自從1957年叔叔被打成右派起,嬸嬸的笑容就永遠消失了.
那一年,幾十萬學者和幹部被打成右派.運動伊始,黨號召人民給各級領導提出意見,幫助他們發現和改正錯誤,然而時日無多,政治風向很快變了,那些聽黨的話站出來提意見的人成了階級敵人,他們善意的批評頓時變作"惡毒攻擊"的鐵證.可笑的是叔叔連批評領導這件事都沒做,他被戴上右派帽子全因他不會做人.
"文革"中間,姑姑看我已經懂事,才關起門來悄悄告訴我這件事的原委.反右前,叔叔在中國民航做會計,他的幾個上司利用職權,帶家人乘飛機去外地度假,讓叔叔報銷差旅費.叔叔不給報,說這有悻於領導自己製定的規章製度.
這一來可得罪人了.幾個領導自己掏錢不算,還丟了麵子,因為叔叔在大庭廣眾中拒絕他們.有道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幫傢夥從此對叔叔懷恨在心,而叔叔對此卻毫無防範.他當時問心無愧地回家,晚上照常呼呼大睡,第二天就把這件事忘了個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