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艘美艦“密蘇裏”號上簽字了。投降書規定所有的日本軍隊無條件投降並立即全麵停戰。所有官員——文官、陸軍軍官、海軍軍官——都被命令服從並執行最高統帥所發布的一切命令,繼續留在自己原來的崗位上,執行非戰鬥任務,直到被最高統帥撤換時為止。最後,日本政府明確地承擔執行波茨但公告的條款,並為實施該公告而發布命令或依最高統帥可能提出的要求採取任何需要的行動。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簽署了投降書,日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將軍代表日本帝國大本314營簽字,麥克阿瑟代表四個同盟國及所有對日作戰的聯合國家受降。九個同盟國的代表也在文1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第6卷,第557—558頁;美國版,第6卷,第644—645頁。2見下文,附錄(六),原著第494—495頁。
件上簽了字。1
天皇在事後不久發表的公告中也接受了波茨坦公告的條款,並聲明他曾命令政府和帝國大本營代表他簽署投降書。他命令他的所有的“臣民立即停戰,放下武器,忠實執行投降書的全部條款和日本帝國政府以及它下麵的日本帝國大本營所發出的通令”。2由於有整個內閣的副署,天皇的公告就更加具有份量。這樣,日本所有的軍政大權全歸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掌管;日
本的首次被外國占領就這樣開始了。
1見下文,附錄(八),原著第498頁。
2美國國務院:《失敗的軸心國:美國對德、日政策文件彙編》
(theaxisindefeat:acollectionofdocumentsonamericanpolicytowardgermanyandjapan),國務院出版物第2423號(華盛頓,美國政府印刷局,無出版日期),第33—34頁。
(二)日本投降時的國內情況
由於日本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都是在瘋狂地作戰,而日本又從未被打敗過或被占領過,因此要占領日本很可能會是困難的。麥克阿瑟於8月30日到達日本,他把占領軍最初的登陸描繪成歷史上最大的冒險之一。然而很幸運,日本國內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對日本的占領有秩序地進行,沒有發生什麽事。日本在海外的軍隊的投降,基本上也是平靜的。人們不可能用什麽單純的因素來解釋日本的軍民怎麽會完全屈服於征服者的意誌這一事實。天皇在投降中所起的作用,麥克阿瑟的人格和他對自己有能力完成使命的信念,盟國的使其最高統帥擁有完全的、至高無上的權力,以及日本人在服從任何統治他們的權威方麵的傳統訓練和習慣——所有這一切都促成了和平占領日本。
然而,除此以外還有幾個因素影響著日本人對美國士兵及其盟軍的態度。第一,在戰爭結束時,一般的日本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處在一種震驚的狀態。在1944年6月塞班島失守之前,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狂熱地相信自己是戰無不勝的,隻有百分之二的人預料會戰敗。到1945年7月,在遭受了九個月以來日益增強的飛機轟炸之後,大多數日本人都改變了自己的想法。美國戰略轟315炸調查的總結報告中寫道:“在1945年7月,百分之六十八的人認為日本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幾乎有同樣多的人感到他們本人已無力
丙繼續進行戰爭了。”
據估計,日本平民傷亡數達八十萬六千人,比戰鬥中的傷亡還要多百分之十左右。二百五十萬戶住所毀於空襲,另外還有六十多萬戶住所為了防火而被拆除。平均每人每天的食物熱量供應從戰前的兩千卡下降到一千六百八1
十卡。八百五十萬人從城市遷往鄉村避難。工業生產急劇下降,象電力和煤這樣的重要工業的產量,下降到最高生產水平的百分之四十,造船業下降到
百分之二十五。居民幾乎得不到任何日用物資供應。
在這種情況下,接受波茨但公告和停戰消息的傳來,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一個寬慰。然而,剛經歷了這場戰爭,幾乎每個人都還處於昏亂和震驚中,以致還沒有能理解投降的真實含義。雖然波茨但公告的條款已經公布。但是還沒有向人們解釋過它的意義。事實上,日本的首腦們是否真正懂得公告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麽,也是一個疑問。顯然,他們當中有些人希望帝國的傳統結構不會有什麽改變。這種思想狀況很清楚地表明在8月中旬天皇的聲明中。雖然天皇宣布他已“飭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但他又補充說:這個行動將為永久和光榮的和平鋪平道路。而且他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到“無條件投降”一詞,也避免暗示投降對日本可能意味著什麽。一位外務省的官員把日本人當時的思想狀況作了如下的恰當的描述:“當人們逐漸從最初的驚愕中恢復過來,從理智的昏迷中甦醒過來的時候,他們的迷亂的頭腦開始認識到戰敗的苦痛。接著就是混亂、慌張、恐怖。”樹幹日本投降後必然會緊接1
著而來的猛然醒悟和幻想破滅來說,日本的領導人對他們的國家在政治上起了一種減震器的作用。1945年4月7日就任的海軍大將鈴木貫太郎的內閣,1在3月10日對東京的空襲中,市內有十五平方英裏的地區成了廢墟,傷亡達十八萬五千人。在8月6日和8日分別在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襲擊中,死亡人數達十萬,市內有六平方英裏的地區被摧毀。到戰爭結束時,日本的六十六個主要城市內的百分之四十的建築區被毀。
件上簽了字。1
天皇在事後不久發表的公告中也接受了波茨坦公告的條款,並聲明他曾命令政府和帝國大本營代表他簽署投降書。他命令他的所有的“臣民立即停戰,放下武器,忠實執行投降書的全部條款和日本帝國政府以及它下麵的日本帝國大本營所發出的通令”。2由於有整個內閣的副署,天皇的公告就更加具有份量。這樣,日本所有的軍政大權全歸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掌管;日
本的首次被外國占領就這樣開始了。
1見下文,附錄(八),原著第498頁。
2美國國務院:《失敗的軸心國:美國對德、日政策文件彙編》
(theaxisindefeat:acollectionofdocumentsonamericanpolicytowardgermanyandjapan),國務院出版物第2423號(華盛頓,美國政府印刷局,無出版日期),第33—34頁。
(二)日本投降時的國內情況
由於日本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都是在瘋狂地作戰,而日本又從未被打敗過或被占領過,因此要占領日本很可能會是困難的。麥克阿瑟於8月30日到達日本,他把占領軍最初的登陸描繪成歷史上最大的冒險之一。然而很幸運,日本國內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對日本的占領有秩序地進行,沒有發生什麽事。日本在海外的軍隊的投降,基本上也是平靜的。人們不可能用什麽單純的因素來解釋日本的軍民怎麽會完全屈服於征服者的意誌這一事實。天皇在投降中所起的作用,麥克阿瑟的人格和他對自己有能力完成使命的信念,盟國的使其最高統帥擁有完全的、至高無上的權力,以及日本人在服從任何統治他們的權威方麵的傳統訓練和習慣——所有這一切都促成了和平占領日本。
然而,除此以外還有幾個因素影響著日本人對美國士兵及其盟軍的態度。第一,在戰爭結束時,一般的日本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處在一種震驚的狀態。在1944年6月塞班島失守之前,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狂熱地相信自己是戰無不勝的,隻有百分之二的人預料會戰敗。到1945年7月,在遭受了九個月以來日益增強的飛機轟炸之後,大多數日本人都改變了自己的想法。美國戰略轟315炸調查的總結報告中寫道:“在1945年7月,百分之六十八的人認為日本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幾乎有同樣多的人感到他們本人已無力
丙繼續進行戰爭了。”
據估計,日本平民傷亡數達八十萬六千人,比戰鬥中的傷亡還要多百分之十左右。二百五十萬戶住所毀於空襲,另外還有六十多萬戶住所為了防火而被拆除。平均每人每天的食物熱量供應從戰前的兩千卡下降到一千六百八1
十卡。八百五十萬人從城市遷往鄉村避難。工業生產急劇下降,象電力和煤這樣的重要工業的產量,下降到最高生產水平的百分之四十,造船業下降到
百分之二十五。居民幾乎得不到任何日用物資供應。
在這種情況下,接受波茨但公告和停戰消息的傳來,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一個寬慰。然而,剛經歷了這場戰爭,幾乎每個人都還處於昏亂和震驚中,以致還沒有能理解投降的真實含義。雖然波茨但公告的條款已經公布。但是還沒有向人們解釋過它的意義。事實上,日本的首腦們是否真正懂得公告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麽,也是一個疑問。顯然,他們當中有些人希望帝國的傳統結構不會有什麽改變。這種思想狀況很清楚地表明在8月中旬天皇的聲明中。雖然天皇宣布他已“飭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但他又補充說:這個行動將為永久和光榮的和平鋪平道路。而且他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到“無條件投降”一詞,也避免暗示投降對日本可能意味著什麽。一位外務省的官員把日本人當時的思想狀況作了如下的恰當的描述:“當人們逐漸從最初的驚愕中恢復過來,從理智的昏迷中甦醒過來的時候,他們的迷亂的頭腦開始認識到戰敗的苦痛。接著就是混亂、慌張、恐怖。”樹幹日本投降後必然會緊接1
著而來的猛然醒悟和幻想破滅來說,日本的領導人對他們的國家在政治上起了一種減震器的作用。1945年4月7日就任的海軍大將鈴木貫太郎的內閣,1在3月10日對東京的空襲中,市內有十五平方英裏的地區成了廢墟,傷亡達十八萬五千人。在8月6日和8日分別在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襲擊中,死亡人數達十萬,市內有六平方英裏的地區被摧毀。到戰爭結束時,日本的六十六個主要城市內的百分之四十的建築區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