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退居幕後,隻有這樣才有希望保全自己的生命財產。這樣,就為左翼上台掃清了道路,同時,支持左翼的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和馬來亞人民抗日聯盟被華人中的共產黨人控製了,他們公開宣稱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華人掌權的馬來亞共和國。這樣,共產黨人獲得了積極參與現已勝利的抗日運動的威信。他們也因馬來亞華僑有長期進行革命活動的傳統而得到好處,因為馬來亞曾經是早年中國革命活動的中心,當時——在中華民國成立以前——在中國本土是不可能進行革命活動的,這種傳統先由國民黨人後由共產黨人保持著。實際
上,馬來亞從傳統上來說是中國革命運動的發源地。
因此,在馬來亞的日本人投降以後,抗日軍內的共產黨人本來希望獲得對馬來亞的控製權,現在看到英國軍隊而不是中國軍隊重新占領馬來亞,似乎感到失望。可是他們並沒有放棄希望,他們利用馬來亞糧食和消費品嚴重缺乏的情況,盡力煽動不滿情緒。當時糧食情況極端嚴重,而且並無好轉的跡象;甚至在1946年8月,馬來亞當局覺得有必要將馬來亞的大米配給定量每個男人從每天六英兩減少到四英兩,每個婦女從每天四英兩半減少到三英兩,但是在戰前,馬來亞每個男人每天的大米平均消費量在十二至十六英兩之間。早在1945年10月,在霹靂有人在米價問題上進行煽動,引起幾次騷亂,同時在其他地區也發生了同樣的騷動,以致軍政當局不得不動用武力來
鎮壓。
由於馬來人和華人之間的關係惡化了,這兩個民族之間也發生了嚴重衝突,這些騷亂一直延續到1946年3月。這些騷亂蔓延之廣,在戰前幾乎是聞
所未聞,可能隻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才能阻止其繼續蔓延。
如何處置抗日軍,這也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抗日軍的許多成員不過是小青年,戰時,他們強迫老百姓供應必需品以維持生活,而現在他們仍想用那種老辦法,結果同英國軍事管製當局發生了糾紛。而且,有許多土匪乘戰爭的機會,用支援抗日運動的外衣把自己的掠奪行為掩飾起來,現在他們仍繼續進行掠奪。1945年12月間,對於抗日軍內的那些已經予以承認的成員都發了軍餉,予以解散,他們的武器都上交給當局;但是還有許多武器私藏在未被承認的遊擊隊員手中。因此,馬來亞備受不法之徒的騷擾,這種情況
在大多數國家裏在一次戰爭以後都會持續一段時間。
共產黨口稱願意同軍事管製當局合作,但是實際上竭力想利用總工會(其會員多數是華人和共產黨人)使政府機構的活動陷於癱瘓。早在1945年10月,雪蘭莪巴都阿朗的煤礦工舉行了一次罷工;接著又發生了一係列規模較小的罷工,然後,在1946年1月29日,新加坡和馬來亞的其他一些州裏發生了一次總罷工。這次罷工沒有什麽結果,於是有人企圖在2月15日在市內舉行一次群眾集會,紀念1942年新加坡的失守,藉以使人回憶起英國的失
敗。當局禁止這次示威運動,舉行示威的嚐試被堅決地鎮壓下去了。
這一次英國當局態度堅決,而共產黨又“失了麵子”,這樣就削弱了左翼的勢力;他們發現,公開的罷工和示威失敗了,因而他們被迫改訂自己的計劃,同時隻好暫不開展活動。而且在這一時期,民眾的視線已經轉向一個1
新的主題,那就是馬來亞未來的立憲問題。
戰前,馬來亞的行政組織是非常複雜的。馬來亞包括:第一,海峽殖民1關於這些事件,見維克托?珀塞爾:《馬來亞的華人》(victorpur-cell:thechinesoinmya),牛津大學出版社為皇家國際事務學會和太平洋學會出版,1948年版,第15章和16章。
地,即新加坡島,檳榔嶼和威斯利省、馬六甲、近北婆羅洲的納閩島、聖誕島、科科斯群島(或稱基林群島);第二,馬來聯邦,包括霹靂、雪蘭獲、森美蘭、彭亨;第三,馬來屬邦,包括柔佛、吉打、吉蘭丹、丁加奴和玻璃市。海峽殖民地直接受英國統治,而各邦曾經是受英國保護的領土,英國當局依據同當地一些統治者締結的協定進行管理,各邦原來的統治者仍保有主權,但是除了涉及穆斯林和馬來人風俗習慣的事務以外,其他一切事務都必須接受英國政府的意見。海峽殖民地的總督兼任各邦的高級專員,高級專員的權力在聯邦是通過駐吉隆坡的聯邦秘書和英國在各邦的駐紮官行使,在各屬邦則通過英國顧問行使(每邦駐有英國顧問一名)。雖然這位一身兼任總督和高級專員這兩個職位的官員,在某種程度上可起著協調作用,但是他卻有許多不同的行政機關和許多不同的立法機關分掌其權力。例如,新加坡殖民地設有一個立法會議,而每個邦也都設有它自己的邦會議,聯邦也設有聯
邦會議。因而政策不易取得一致。
這個複雜的政體,行政效率低,管理不方便,1941—1942年間的軍事行動就證明了這個政體是不得力的。英國政府也認為這個政體完全不能適應日本人被逐出以後馬來亞可能出現的形勢。為了妥善處理馬來亞的經濟恢復問題和發展馬來亞的社會公益服務,倫敦感到有必要協調控製和措施,因此考慮精簡馬來亞政府。此外,如果馬來亞要朝著民主方式的自治有所前進的話,
上,馬來亞從傳統上來說是中國革命運動的發源地。
因此,在馬來亞的日本人投降以後,抗日軍內的共產黨人本來希望獲得對馬來亞的控製權,現在看到英國軍隊而不是中國軍隊重新占領馬來亞,似乎感到失望。可是他們並沒有放棄希望,他們利用馬來亞糧食和消費品嚴重缺乏的情況,盡力煽動不滿情緒。當時糧食情況極端嚴重,而且並無好轉的跡象;甚至在1946年8月,馬來亞當局覺得有必要將馬來亞的大米配給定量每個男人從每天六英兩減少到四英兩,每個婦女從每天四英兩半減少到三英兩,但是在戰前,馬來亞每個男人每天的大米平均消費量在十二至十六英兩之間。早在1945年10月,在霹靂有人在米價問題上進行煽動,引起幾次騷亂,同時在其他地區也發生了同樣的騷動,以致軍政當局不得不動用武力來
鎮壓。
由於馬來人和華人之間的關係惡化了,這兩個民族之間也發生了嚴重衝突,這些騷亂一直延續到1946年3月。這些騷亂蔓延之廣,在戰前幾乎是聞
所未聞,可能隻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才能阻止其繼續蔓延。
如何處置抗日軍,這也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抗日軍的許多成員不過是小青年,戰時,他們強迫老百姓供應必需品以維持生活,而現在他們仍想用那種老辦法,結果同英國軍事管製當局發生了糾紛。而且,有許多土匪乘戰爭的機會,用支援抗日運動的外衣把自己的掠奪行為掩飾起來,現在他們仍繼續進行掠奪。1945年12月間,對於抗日軍內的那些已經予以承認的成員都發了軍餉,予以解散,他們的武器都上交給當局;但是還有許多武器私藏在未被承認的遊擊隊員手中。因此,馬來亞備受不法之徒的騷擾,這種情況
在大多數國家裏在一次戰爭以後都會持續一段時間。
共產黨口稱願意同軍事管製當局合作,但是實際上竭力想利用總工會(其會員多數是華人和共產黨人)使政府機構的活動陷於癱瘓。早在1945年10月,雪蘭莪巴都阿朗的煤礦工舉行了一次罷工;接著又發生了一係列規模較小的罷工,然後,在1946年1月29日,新加坡和馬來亞的其他一些州裏發生了一次總罷工。這次罷工沒有什麽結果,於是有人企圖在2月15日在市內舉行一次群眾集會,紀念1942年新加坡的失守,藉以使人回憶起英國的失
敗。當局禁止這次示威運動,舉行示威的嚐試被堅決地鎮壓下去了。
這一次英國當局態度堅決,而共產黨又“失了麵子”,這樣就削弱了左翼的勢力;他們發現,公開的罷工和示威失敗了,因而他們被迫改訂自己的計劃,同時隻好暫不開展活動。而且在這一時期,民眾的視線已經轉向一個1
新的主題,那就是馬來亞未來的立憲問題。
戰前,馬來亞的行政組織是非常複雜的。馬來亞包括:第一,海峽殖民1關於這些事件,見維克托?珀塞爾:《馬來亞的華人》(victorpur-cell:thechinesoinmya),牛津大學出版社為皇家國際事務學會和太平洋學會出版,1948年版,第15章和16章。
地,即新加坡島,檳榔嶼和威斯利省、馬六甲、近北婆羅洲的納閩島、聖誕島、科科斯群島(或稱基林群島);第二,馬來聯邦,包括霹靂、雪蘭獲、森美蘭、彭亨;第三,馬來屬邦,包括柔佛、吉打、吉蘭丹、丁加奴和玻璃市。海峽殖民地直接受英國統治,而各邦曾經是受英國保護的領土,英國當局依據同當地一些統治者締結的協定進行管理,各邦原來的統治者仍保有主權,但是除了涉及穆斯林和馬來人風俗習慣的事務以外,其他一切事務都必須接受英國政府的意見。海峽殖民地的總督兼任各邦的高級專員,高級專員的權力在聯邦是通過駐吉隆坡的聯邦秘書和英國在各邦的駐紮官行使,在各屬邦則通過英國顧問行使(每邦駐有英國顧問一名)。雖然這位一身兼任總督和高級專員這兩個職位的官員,在某種程度上可起著協調作用,但是他卻有許多不同的行政機關和許多不同的立法機關分掌其權力。例如,新加坡殖民地設有一個立法會議,而每個邦也都設有它自己的邦會議,聯邦也設有聯
邦會議。因而政策不易取得一致。
這個複雜的政體,行政效率低,管理不方便,1941—1942年間的軍事行動就證明了這個政體是不得力的。英國政府也認為這個政體完全不能適應日本人被逐出以後馬來亞可能出現的形勢。為了妥善處理馬來亞的經濟恢復問題和發展馬來亞的社會公益服務,倫敦感到有必要協調控製和措施,因此考慮精簡馬來亞政府。此外,如果馬來亞要朝著民主方式的自治有所前進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