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的部隊外,麵對日軍大舉進攻的中國部隊處於裝備不良的狀態。
這個問題在1943年5月在華盛頓召開的“三叉戟”
會議1上(史迪威和陳納德都應召參加了這次會議)經過研究,得到了解決,陳納德取得了部分勝利。會議決定,陳納德的第十四航空隊有權從印度空運到中國的物資中優先得到其中一半以上。但是,據陳納德說,史迪威借2
口沒有得到確切命令,從不按此決定行事。3
除了史迪威和陳納德之間的不睦外,還有這樣一種情況:在盟軍取得歐戰勝利而掃清道路之前,蔣介石無論如何不願使用他的部隊在緬甸發動較大的攻勢,由於英國政府也不願把它的部隊用於類似的行動,蔣介石就更不願意在緬甸作戰了。從邱吉爾的回憶錄中可以看出,邱吉爾不贊成進攻緬甸的主意,他寧願繞過緬甸進攻馬來亞或蘇門答臘。太平洋美國海軍總司令尼米1
茲海軍上將和馬歇爾將軍對奪回緬甸的必要性似乎也有不同的意見。這位海軍上將認為可以在海上決定性地擊敗日本,而不需要在亞洲進行廣泛的陸地成;但馬歇爾和陸軍部167卻不是這樣想的。英美方麵的這一意見分歧使蔣2
1陳納德:《一個戰士之路》,第220—223頁。
2同上書,第234—235頁。
3《美中關係》,第27頁;又見陳納德:《一個戰士之路》,第273頁。
1“三叉截”是這次華盛頓會議的代號。——譯者
2陳納德:《一個戰士之路》,第217—224頁;《史迪威文件》,第204—205頁。
3陳納德,前引書,第224頁。1911年底美國誌願隊編入美國空軍。陳納德對此非常憤怒,因為他作為美國在中印緬戰區的所有空軍的總司令,成了史迪威和比斯爾將軍的下級了。陳納德說史迪威答應讓他在中國做高級空軍軍官(同上書,第168—170頁)。1943年3月,在陳納德領導下,第十四航空隊就組織起來了(同上書,第205頁)。
1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第4卷,第701—705頁和第5卷,第494—495頁;美國版,第4卷,第785—788頁和第5卷,第560—561頁。
2舍伍德:《羅斯福與霍普金斯》,第773頁:英國版,第2卷,第767—768頁。據說美國海軍參謀長金海軍上將支持馬歇爾和史迪威。美國空軍首腦阿諾德將軍支持陳納德(菲斯:《中國的紛亂》,第56頁)。 介石更不願把他的部隊捲入在緬甸的任何大規模進攻中去。1943年1月在卡薩布蘭卡召開的英美會議上,雙方同意應該設法在當年春季占領若開港,作為在緬甸對日軍發動一場總攻勢的序幕,這場總攻勢暫定在1943年11月開始。3但是,英國對若開的進攻徹底失敗了。4同時,蔣介石認為盟國置中國戰場於不顧,對此非常不滿,他暗示,如果不給他更多的援助,他可能與日本單獨媾和。日本人對宜昌發動了一場進攻,蔣介石覺得這是不吉之兆,因此更不願意在緬甸採取任何攻勢了。1943年8月,羅斯福和邱吉爾各帶參謀人員參加了在魁北克召開的“象限”會議,雙方同意建立一個東南亞統帥部,5
以海軍上將蒙巴頓勳爵為首腦。但是關於在緬甸進行怎樣的軍事行動,沒有1
達成協議。邱吉爾要從阿薩姆的利多修一條公路到雲南境內,為了掃清障礙,願意對在緬甸北部進行有限目標的作戰給予配合;但是他反對兩棲作戰進攻
緬甸海岸。他喜歡採用他的“重炮作戰”計劃,進攻蘇門答臘。2
但是,隨後於1943年11月在開羅召開的“六分儀”會議3上(蔣介石出席了這次會議),羅斯福堅持兩棲作戰進攻緬甸海岸,首先是直接進攻安達曼群島。他告訴蔣介石,這個作戰計劃就要實行了。然而,邱吉爾仍然頑固地表示反對。一星期後,在德黑蘭會議上,史達林一方麵答應蘇聯最終將提4
供援助以擊敗日本,但另一方麵堅持要把向法國進軍(“霸王”計劃)放在絕對優先的地位。史達林的這一意見使邱吉爾更有根據反對進攻安168達曼5
群島的計劃了,雖然在1943年12月2日英美在開羅繼續會談時,羅斯福對進攻安達曼群島討計劃仍然堅持了一下。最後使羅斯福放棄這一計劃的決定性考慮是,蒙巴頓估計進行這樣的進攻需要五萬兵力。運送這樣一支部隊需要的船隻和登陸艇將會對“霸王”計劃起不利的作用。因此,在12月5日,羅斯福同意放棄兩棲作戰計劃。蔣介石在開羅會議第一次會議後就回重慶去了,羅斯福把這一決定通知了蔣介石,並告訴他,他是否出兵緬甸北部作戰,由他自己決定。l2月18日,蔣介石同意由在拉姆加爾受過訓練的中國部隊1
在史迪威親自指揮下,發動一次進攻。史迪威以兩個師從阿薩姆進軍,後來增加了一個師,同該地區的唯一的但是勇敢而頑強的日本師團進行了長期的、艱苦的作戰,一路打到密支那。對這次進攻,蔣介石起先拒絕使用他在雲南的部隊,但最後還是同意了。5月,中國的四個師越過了薩爾溫江上遊,與該地區的日本師團接觸,阻止它調動兵力進攻史迪威的部隊。史迪威還得到了梅裏爾將軍部下的一個美國旅的配合,並間接地得到了溫蓋特將軍的“欽迪”軍的配合。溫蓋特將軍的“欽迪”軍大部分是由空中運來襲擊日軍從密3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第4卷,第701—702頁;美國版,第4卷,第785頁。
這個問題在1943年5月在華盛頓召開的“三叉戟”
會議1上(史迪威和陳納德都應召參加了這次會議)經過研究,得到了解決,陳納德取得了部分勝利。會議決定,陳納德的第十四航空隊有權從印度空運到中國的物資中優先得到其中一半以上。但是,據陳納德說,史迪威借2
口沒有得到確切命令,從不按此決定行事。3
除了史迪威和陳納德之間的不睦外,還有這樣一種情況:在盟軍取得歐戰勝利而掃清道路之前,蔣介石無論如何不願使用他的部隊在緬甸發動較大的攻勢,由於英國政府也不願把它的部隊用於類似的行動,蔣介石就更不願意在緬甸作戰了。從邱吉爾的回憶錄中可以看出,邱吉爾不贊成進攻緬甸的主意,他寧願繞過緬甸進攻馬來亞或蘇門答臘。太平洋美國海軍總司令尼米1
茲海軍上將和馬歇爾將軍對奪回緬甸的必要性似乎也有不同的意見。這位海軍上將認為可以在海上決定性地擊敗日本,而不需要在亞洲進行廣泛的陸地成;但馬歇爾和陸軍部167卻不是這樣想的。英美方麵的這一意見分歧使蔣2
1陳納德:《一個戰士之路》,第220—223頁。
2同上書,第234—235頁。
3《美中關係》,第27頁;又見陳納德:《一個戰士之路》,第273頁。
1“三叉截”是這次華盛頓會議的代號。——譯者
2陳納德:《一個戰士之路》,第217—224頁;《史迪威文件》,第204—205頁。
3陳納德,前引書,第224頁。1911年底美國誌願隊編入美國空軍。陳納德對此非常憤怒,因為他作為美國在中印緬戰區的所有空軍的總司令,成了史迪威和比斯爾將軍的下級了。陳納德說史迪威答應讓他在中國做高級空軍軍官(同上書,第168—170頁)。1943年3月,在陳納德領導下,第十四航空隊就組織起來了(同上書,第205頁)。
1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第4卷,第701—705頁和第5卷,第494—495頁;美國版,第4卷,第785—788頁和第5卷,第560—561頁。
2舍伍德:《羅斯福與霍普金斯》,第773頁:英國版,第2卷,第767—768頁。據說美國海軍參謀長金海軍上將支持馬歇爾和史迪威。美國空軍首腦阿諾德將軍支持陳納德(菲斯:《中國的紛亂》,第56頁)。 介石更不願把他的部隊捲入在緬甸的任何大規模進攻中去。1943年1月在卡薩布蘭卡召開的英美會議上,雙方同意應該設法在當年春季占領若開港,作為在緬甸對日軍發動一場總攻勢的序幕,這場總攻勢暫定在1943年11月開始。3但是,英國對若開的進攻徹底失敗了。4同時,蔣介石認為盟國置中國戰場於不顧,對此非常不滿,他暗示,如果不給他更多的援助,他可能與日本單獨媾和。日本人對宜昌發動了一場進攻,蔣介石覺得這是不吉之兆,因此更不願意在緬甸採取任何攻勢了。1943年8月,羅斯福和邱吉爾各帶參謀人員參加了在魁北克召開的“象限”會議,雙方同意建立一個東南亞統帥部,5
以海軍上將蒙巴頓勳爵為首腦。但是關於在緬甸進行怎樣的軍事行動,沒有1
達成協議。邱吉爾要從阿薩姆的利多修一條公路到雲南境內,為了掃清障礙,願意對在緬甸北部進行有限目標的作戰給予配合;但是他反對兩棲作戰進攻
緬甸海岸。他喜歡採用他的“重炮作戰”計劃,進攻蘇門答臘。2
但是,隨後於1943年11月在開羅召開的“六分儀”會議3上(蔣介石出席了這次會議),羅斯福堅持兩棲作戰進攻緬甸海岸,首先是直接進攻安達曼群島。他告訴蔣介石,這個作戰計劃就要實行了。然而,邱吉爾仍然頑固地表示反對。一星期後,在德黑蘭會議上,史達林一方麵答應蘇聯最終將提4
供援助以擊敗日本,但另一方麵堅持要把向法國進軍(“霸王”計劃)放在絕對優先的地位。史達林的這一意見使邱吉爾更有根據反對進攻安168達曼5
群島的計劃了,雖然在1943年12月2日英美在開羅繼續會談時,羅斯福對進攻安達曼群島討計劃仍然堅持了一下。最後使羅斯福放棄這一計劃的決定性考慮是,蒙巴頓估計進行這樣的進攻需要五萬兵力。運送這樣一支部隊需要的船隻和登陸艇將會對“霸王”計劃起不利的作用。因此,在12月5日,羅斯福同意放棄兩棲作戰計劃。蔣介石在開羅會議第一次會議後就回重慶去了,羅斯福把這一決定通知了蔣介石,並告訴他,他是否出兵緬甸北部作戰,由他自己決定。l2月18日,蔣介石同意由在拉姆加爾受過訓練的中國部隊1
在史迪威親自指揮下,發動一次進攻。史迪威以兩個師從阿薩姆進軍,後來增加了一個師,同該地區的唯一的但是勇敢而頑強的日本師團進行了長期的、艱苦的作戰,一路打到密支那。對這次進攻,蔣介石起先拒絕使用他在雲南的部隊,但最後還是同意了。5月,中國的四個師越過了薩爾溫江上遊,與該地區的日本師團接觸,阻止它調動兵力進攻史迪威的部隊。史迪威還得到了梅裏爾將軍部下的一個美國旅的配合,並間接地得到了溫蓋特將軍的“欽迪”軍的配合。溫蓋特將軍的“欽迪”軍大部分是由空中運來襲擊日軍從密3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第4卷,第701—702頁;美國版,第4卷,第7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