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停的建議。”3
9月16日,蘇聯駐華盛頓代辦葛羅米柯對美國國務卿談到日本的建議。葛羅米柯說,他的政府“認為與希特勒德國及其歐洲衛星國實行任何停戰或和平都是絕對談不到的,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赫爾對此表示熱烈感謝,並且說,他認為蘇聯政府的這種態度,是“對日本的試探表示堅決反對的一種答覆”。1蘇聯的態度是否象赫爾所設想的那樣堅決,是頗有疑問的。史達林無疑希望繼續進行這場戰爭,因為,如果聯合起來一道與德國作戰的話,德國的決定性的失敗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但是,如果蘇聯弄得太筋疲力盡,以致無力利用戰勝的好處的話,那麽,就是勝利了,蘇聯也不會有多大得益。因此,史達林堅持要求西方盟國攻入法國。如果蘇聯繼續在陸上戰鬥中首當其衝,就會耗盡精力。那時,美國和英國就可以將其戰後解決辦法的主張強加於人,而史達林在1943年9月的時候還不知道這種主張究竟如何。如果這些主張並不象他所希望的那樣,那麽,對他說來,與希特勒單獨媾和或許更好些。在當前,不要太粗暴地拒絕日本人,這是有好處的,因為他畢竟還怕日本與德國聯合起來同他作戰。另一方麵,他讓美國人知道日本的建議,可以略起一種暗示作用,表示除了繼續與德國作戰以外,他私下可 能還有另一個辦法。
然而,接著在1943年10月的莫斯科外長會議上,史達林獲悉了美國和英國政府關於戰後對德國處理辦法的非正式建議。這些建議包括德國全麵解除武裝,瓜分其115領土的可能性,盟國共同占領德國,允許所有非納粹黨人的德國人政治活動自由,以及償付賠款。按赫爾記述,史達林高興地接受
了這些建議。2
史達林和莫洛托夫對於赫爾堅決主張把中國包括在“四大國”之中,並作為正在考慮建立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的發起國之一,並不那麽高興。1他們和邱吉爾一樣,懷疑中國是否有能力在不久的將來起一個強國的作用;但是他們最終還是同意了,因為在這個次要問題上繼續反對羅斯福和赫爾以
致與他們產生隔閡,那是不明智的。
史達林很可能想到,如果總統和他的國務卿是如此支持中國,他們可能已打定主意想在遠東看到日本力量的徹底毀滅,正如他們想在歐洲看到德國力量的毀滅一樣;而這對於蘇聯的前景來說將同樣是有利的。不論怎樣,在10月30日克裏姆林宮的一次告別宴會上,史達林特意告訴赫爾,蘇聯將在德國失敗後參加對日作戰。赫爾十分高興,特別是因為那時史達林對蘇聯參
加對日作戰沒有提出任何條件。2
接著,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召開。參加開羅會議的有蔣介石、邱吉爾和羅斯福。會議決定在日本失敗以後不僅要剝奪它自1931年以來所攫取的一切領土,而且包括長期來為國際條約所承認的屬於它的領土:福摩薩、澎湖列島、朝鮮以及太平洋中前屬德國的島嶼。11月28日史達林和羅斯福在德黑蘭的首次會談中,羅斯福似乎就把這一決定告訴了史達林。3史達林在德黑蘭會議期間重複了他的許諾,說一等到打垮德國後,隻要給蘇聯一定的時間把增援部隊開到遠東去,他將立即參加對日作戰。1他在那時不願透露他要什麽報償,雖然他暗示他是有一些要求的。事實上,還是羅斯福主動建議蘇聯可以進入大連,大連可以在國際監督下成為自由港。史達林說,中國人
可能會反對這樣做,但羅斯福確信他們不會反對。2
德黑蘭會議主要談的是對德作戰的計劃。史達林取116得了在1944年春季將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的諾言。然而,這個諾言是有條件的——它取決於德國在法國的空中和地麵力量不超過一個預計數字。對邱吉爾來說,這裏可能還有個空子可鑽,他對這次計劃中的進攻肯定不是一個熱情的支持者。史達林很可能對英國和美國在這件事上的信用抱有懷疑,如果他確是如此的話,那就可以說明1944年1月發生的一個稀奇事件,當時蘇聯報紙指責德國和西方民主國家之間正在進行單獨擄和的試探。俄國人也象納粹分子一樣,有一個習慣,喜歡指責別人在做他們自己正在打算做的事情。有些跡象證明,1943年12月和1944年1月,柏林曾通過駐斯德哥爾摩的日本公使館把和平試探者派到莫斯科,而這次俄國顯得比以前有更好的反應。但是德國要求讓烏克蘭自治,並要求蘇聯在德國對西方大國的戰鬥中給予德國經濟援助,這
些要求是史達林所難以接受的。1
下述事實使上麵所談的一段情節更添上幾分真實性:1944年1月24日,重光再次企圖促使德國與蘇聯講和,他還對施塔默爾說,為了脫出身來去對付西歐和地中海方麵對它的威脅,德國應當放棄烏克蘭。2從這件事上看,他似乎知道,希特勒想對烏克蘭保持某種控製,這是使蘇德可能達成協議的道路上的一塊絆腳石。但是正如裏賓特洛甫的答覆所指出的那樣,希特勒仍然是固執的。重光被告知,希特勒現在想等到他打敗了——他指望能打敗——西方盟國對法國的進軍後,再作考慮。希特勒認為,這樣將會促使史達林
按照希特勒要求的條件講和。3
9月16日,蘇聯駐華盛頓代辦葛羅米柯對美國國務卿談到日本的建議。葛羅米柯說,他的政府“認為與希特勒德國及其歐洲衛星國實行任何停戰或和平都是絕對談不到的,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赫爾對此表示熱烈感謝,並且說,他認為蘇聯政府的這種態度,是“對日本的試探表示堅決反對的一種答覆”。1蘇聯的態度是否象赫爾所設想的那樣堅決,是頗有疑問的。史達林無疑希望繼續進行這場戰爭,因為,如果聯合起來一道與德國作戰的話,德國的決定性的失敗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但是,如果蘇聯弄得太筋疲力盡,以致無力利用戰勝的好處的話,那麽,就是勝利了,蘇聯也不會有多大得益。因此,史達林堅持要求西方盟國攻入法國。如果蘇聯繼續在陸上戰鬥中首當其衝,就會耗盡精力。那時,美國和英國就可以將其戰後解決辦法的主張強加於人,而史達林在1943年9月的時候還不知道這種主張究竟如何。如果這些主張並不象他所希望的那樣,那麽,對他說來,與希特勒單獨媾和或許更好些。在當前,不要太粗暴地拒絕日本人,這是有好處的,因為他畢竟還怕日本與德國聯合起來同他作戰。另一方麵,他讓美國人知道日本的建議,可以略起一種暗示作用,表示除了繼續與德國作戰以外,他私下可 能還有另一個辦法。
然而,接著在1943年10月的莫斯科外長會議上,史達林獲悉了美國和英國政府關於戰後對德國處理辦法的非正式建議。這些建議包括德國全麵解除武裝,瓜分其115領土的可能性,盟國共同占領德國,允許所有非納粹黨人的德國人政治活動自由,以及償付賠款。按赫爾記述,史達林高興地接受
了這些建議。2
史達林和莫洛托夫對於赫爾堅決主張把中國包括在“四大國”之中,並作為正在考慮建立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的發起國之一,並不那麽高興。1他們和邱吉爾一樣,懷疑中國是否有能力在不久的將來起一個強國的作用;但是他們最終還是同意了,因為在這個次要問題上繼續反對羅斯福和赫爾以
致與他們產生隔閡,那是不明智的。
史達林很可能想到,如果總統和他的國務卿是如此支持中國,他們可能已打定主意想在遠東看到日本力量的徹底毀滅,正如他們想在歐洲看到德國力量的毀滅一樣;而這對於蘇聯的前景來說將同樣是有利的。不論怎樣,在10月30日克裏姆林宮的一次告別宴會上,史達林特意告訴赫爾,蘇聯將在德國失敗後參加對日作戰。赫爾十分高興,特別是因為那時史達林對蘇聯參
加對日作戰沒有提出任何條件。2
接著,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召開。參加開羅會議的有蔣介石、邱吉爾和羅斯福。會議決定在日本失敗以後不僅要剝奪它自1931年以來所攫取的一切領土,而且包括長期來為國際條約所承認的屬於它的領土:福摩薩、澎湖列島、朝鮮以及太平洋中前屬德國的島嶼。11月28日史達林和羅斯福在德黑蘭的首次會談中,羅斯福似乎就把這一決定告訴了史達林。3史達林在德黑蘭會議期間重複了他的許諾,說一等到打垮德國後,隻要給蘇聯一定的時間把增援部隊開到遠東去,他將立即參加對日作戰。1他在那時不願透露他要什麽報償,雖然他暗示他是有一些要求的。事實上,還是羅斯福主動建議蘇聯可以進入大連,大連可以在國際監督下成為自由港。史達林說,中國人
可能會反對這樣做,但羅斯福確信他們不會反對。2
德黑蘭會議主要談的是對德作戰的計劃。史達林取116得了在1944年春季將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的諾言。然而,這個諾言是有條件的——它取決於德國在法國的空中和地麵力量不超過一個預計數字。對邱吉爾來說,這裏可能還有個空子可鑽,他對這次計劃中的進攻肯定不是一個熱情的支持者。史達林很可能對英國和美國在這件事上的信用抱有懷疑,如果他確是如此的話,那就可以說明1944年1月發生的一個稀奇事件,當時蘇聯報紙指責德國和西方民主國家之間正在進行單獨擄和的試探。俄國人也象納粹分子一樣,有一個習慣,喜歡指責別人在做他們自己正在打算做的事情。有些跡象證明,1943年12月和1944年1月,柏林曾通過駐斯德哥爾摩的日本公使館把和平試探者派到莫斯科,而這次俄國顯得比以前有更好的反應。但是德國要求讓烏克蘭自治,並要求蘇聯在德國對西方大國的戰鬥中給予德國經濟援助,這
些要求是史達林所難以接受的。1
下述事實使上麵所談的一段情節更添上幾分真實性:1944年1月24日,重光再次企圖促使德國與蘇聯講和,他還對施塔默爾說,為了脫出身來去對付西歐和地中海方麵對它的威脅,德國應當放棄烏克蘭。2從這件事上看,他似乎知道,希特勒想對烏克蘭保持某種控製,這是使蘇德可能達成協議的道路上的一塊絆腳石。但是正如裏賓特洛甫的答覆所指出的那樣,希特勒仍然是固執的。重光被告知,希特勒現在想等到他打敗了——他指望能打敗——西方盟國對法國的進軍後,再作考慮。希特勒認為,這樣將會促使史達林
按照希特勒要求的條件講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