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保持絕對優勢。


    到了1943年春季,形勢發生了激烈的變化,當時三國公約國所麵臨的問題是如何避免徹底失敗。在俄國,德國人在史達林格勒遭到了慘敗,他們想迅速打敗蘇聯的希望破滅了。在地中海地區,同盟國在阿拉曼得勝,並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登陸成功以後,著手征服北非。對於墨索裏尼來說,這種在非洲的敗退如果不能加以製止的話,就會給他帶來毀滅。日本自己還未曾遭到任何決定性的失敗,但是在瓜達爾卡納爾和紐幾內亞的戰役中損失了大量的空軍和海軍力量。日本領導人中比較具有遠見的那些人也能夠看到,一旦德國和義大利被他們的敵對聯盟所打垮,日本也將遭到同樣的結局。


    另一方麵,蘇聯已遭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損失;官是否會有力量把德國人趕出自己的領土,還不清楚,更不用說攻入德國了。據加瀨所述,在這種形勢下,日本陸軍將領們傾向於認為,在蘇德前線上可能會形成一種僵持局麵。他們認為這將延長歐洲的戰爭,從而給日本以充裕的時間來加強大東亞的防禦。據加瀨說,外務省則相反,認為德國可能會屈服,日本最好還是


    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前設法擺脫戰爭。1


    軍人和外交官員們都一致認為日本絕不可捲入對蘇戰爭。克雷奇默爾在東京法庭上說:1942年秋季,一直迴避表態的日本參謀部明白地告訴他說,日本不打算介入對蘇作戰。2確實,據說他們在12月底又一次試圖調停,把內川上校派往柏林,提出在下列基礎上實現和平:德國從蘇聯領土上撤退到1941年6月的邊界線以內:把巴爾幹半島劃分為德國和蘇聯的勢力範圍;德國支持蘇聯迫使土耳其接受一個蘇聯和土耳其共管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協定。1這項建議的證據來自哈爾德將軍的供述;但是科爾特在他的回憶錄中並沒有提到這一點,而且在辻的提議遭到斷然拒絕以後,日本參謀部112是否願意再去碰一次壁,這似乎是頗成疑問的。無論如何,根據裏賓特洛甫自己的說法,雖然他此時已開始贊成同史達林講和,但希特勒仍決心要打倒蘇聯的這位獨裁者,並且仍然相信自己能夠做到。2因此,希特勒再一次要裏賓特洛甫通過大島催促日本政府在遠東配合德國,進攻符拉迪沃斯托克;但是日本政府的答覆實際上是最後的拒絕。1945年3月6日,大島根據東京的指示,把在日本首都舉行的一次聯席會議上所作出的下述決定通知裏賓特洛甫:……日本政府完全認識封來自俄國的危險,並完全理解盟邦德國要求日本方麵也參與對蘇戰爭的願望。但是,考慮到當前的戰爭形勢,日本政府不可能參與這個戰爭。日本政府相信,目前不發動對蘇的戰爭,是為了共同的利益。3然而,他們答應在別的地方重新發動進攻。但事實上,由於他們自己被逼得越來越緊,已沒有什麽能力去幫助德國了。裏賓特洛甫懷疑——從加瀨後來的陳述來看,這種懷疑不是沒有根據的——東京有那麽一些人願意讓德國和蘇聯都打得筋疲力盡,並相信日本有充分的時間可資利用。他繼續要求日本參戰,並抱怨說,德國在故爭中首當其衝,而日本的地麵部隊卻遠遠沒有全部投入戰鬥。如果德國由於壓力過重而崩潰,日本的處境將會如何?1但是他的呼籲沒有得到反應。東京的服些認為俄國還不至於筋疲力盡而崩潰的人,仍在考慮蘇德之間實行妥協和平。有跡象表明史達林也在考慮這一點。他對遲遲不開闢法國第二戰場感到氣憤;他懷疑他的同盟國,因為由於美國的反對,他還未能從它們那裏獲得條約上的保證,在戰爭結束時承認並確認蘇聯在1939年損害了波蘭和波羅的海諸國的利益而獲得的領土。2據說,俄國人曾在1943年春天試探過德國是否可能在恢復1941年6月戰118前領土狀態的基礎上講和。駐斯德哥爾摩的日本海軍武官顯然是此事的中間人。這個建議遭到了拒絕,但是對未來的和平試探者並未關門。3正如戈培爾在3月20日的日記中所寫的,希特勒仍然相信,俄國人在人力耗盡時就會出現崩潰。4所以,希特勒正在計劃向蘇聯發起一場新的進攻,希望這樣就能加速取得他所指望的結果。因此之故,他仍然不理睬墨索裏尼的懇求,墨索裏尼要他和蘇聯講和,或者至少在俄國採取守勢而給予義大利更多的援助。1但希特勒一意孤行,這給他本人以及他的不幸的獨裁夥伴帶來了災難性的結局。德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夏季攻勢遭到了慘敗,接著,蘇聯軍隊轉入了反攻。到1943年9月,蘇軍收復了哈爾科夫,向第聶伯河逼近。在這期間墨索裏尼垮台了,巴多裏奧投降了,盟軍在義大利登陸,而德國的


    師團則集中在那兒進行抵抗。


    這種形勢的變化使日本外相重光認為在德蘇間進行再一次調停的時機可能已經成熟了。2現在,希特勒肯定會聽從勸說;如果可能的話,他會願意從俄國的泥沼中脫出身來。當蘇軍的推進由於春季的融雪而停頓下來時,德國人在史達林格勒慘敗後低落的士氣又有點重新振作起來了。而且戈培爾盡量地利用了盟國在卡薩布蘭卡所公布的無條件投降公告中的詞句。他一直對德國人民說,他們必須戰鬥到勝利,否則就會麵臨毀滅。有許多人相信他,但是,在新的重重災難麵前,這種暫時的對士氣的刺激不可能持續長久。如果希特勒能夠同蘇聯講和,從而拆散了與德國作戰的敵方聯盟,那麽,他將能恢復一些自己有政治魔力的名聲,並將能使德國脫身出來對付西方盟國即將發動的進攻。但是,盡管希特勒現在顯然已不再反對同史達林實現最終和平的想法,他認為當蘇聯軍隊仍在向前挺進的時候去和這位蘇聯統治者打交道是不合時機的,1為了這個理由,他拒絕了日本提出的調停建議。2114接著,重光決定想看看蘇聯政府是否更願意接受日本進行調停的做法。因此,1943年9月10日,佐藤向莫洛托夫探詢,蘇聯政府是否推備接待一個日本特別代表團。當這位蘇聯外交部長問到這樣一個代表團是否有權處理純屬蘇日關係以外的事情時,佐藤告訴他,它擁有這個權力。他的回答使得這一目的足夠清楚了;但是三天以後,莫洛托夫在第二次會見佐藤時拒絕接受這個建議。他說,擬儀的這個代表團無疑是打算在蘇聯與德國之間進行調停。但是,“既然蘇聯政府沒有看到任何與德國停戰或媾和的可熊性,那麽,它就不能接受日本政府的這一建議,盡管蘇聯政府對提出建議的這種精神表示欣賞。”加瀨說,莫洛托夫“高聲讀了一份措辭有禮貌的照會,其中包括一項聲明:如果是在另外一種情況下,蘇聯政府可能會認為它有責任接受日本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諾德·托因比並收藏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