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原因之一是聯合行動有實際困難。除了通過潛艇,以及偶然突破海上封鎖的船隻外,歐洲軸心國無法和它們的東方盟國通過海上進行聯繫,而德蘇戰爭又排除了陸上聯繫的全部可能性。它們本來也許還可通過土耳其、波斯和阿富汗取得空中聯繫,盡管這是有危險的。電報通訊是可能的,但是有被人截取和破譯的危險。100考慮到這一障礙的嚴重性,為什麽德國和日本並沒有盡更大的努力來協調它們的戰爭行動以便互相建立聯繫,正象它們根據1942年1月8日的協定所規定的那樣去做呢?那年春天,有個很好的機會擺在日本人麵前。海軍大將南雲衝進印度洋,那裏的英國艦隊由於在力量上大大不如日本海軍,撤退到了東非洋麵。印度洋的控製權似乎落在日本人手中了。1942年4月15日,邱吉爾警告羅斯福,日本海軍對西印度洋的控製“將造成我們在中東整個局勢的崩潰,這不僅是由於這樣就阻止了我們去中東和印度的海上運輸,並且還由於中斷了來自阿巴丹的石油供應:沒有石油,我們就不能維持我們在印度洋地區的無論是海上或陸上的地位。”1就在那時,德國人盼望著日本占領錫蘭和馬達加斯加。3月23日,裏賓特洛甫告訴大島,日本應占領錫蘭並在馬達加斯加取得基地。2德國人非常願意讓日本超越其原定範圍的界限,進攻當時在法國維希政府部隊手中的這個法屬大島。日本的這一行動將和隆美爾在的黎波裏的進軍以及德國即將對俄國南部和高加索的進攻相配合。日本如果切斷了英國經紅海達埃及的交通線,從而有利於強悍的非洲軍團的挺進,那麽很有可能同它的軸心國夥伴會合。但日本並沒有這樣做。海軍大將南雲率領他的航空母艦和戰列艦艦隊回到了日本,印度洋上就沒有再出現過一支相當強的日本海軍力量。日本艦隊後來行動時,是向太平洋前進得更加深遠,也就是向遠離它的歐洲同盟者的方向前進。接著日本在珊瑚海和中途島戰役中的失敗,使日本海軍失去了攻擊力量。這時日本就被削弱到進行戰略防禦了;在企圖救援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日本軍隊時,它更加消耗了自己的力量。雖然這不過是事後聰明,說來容易,但現在看來,如果日本當時能滿足於戰爭初期它在太平洋地區得到的利益,而2同上書,《記錄》,第24616—24617頁。
3同上。
在印度洋上進行一次可能成為決定性的打擊,那才是日本的上策。由於日本沒有這樣做,德國和日本之間的聯繫一直是很薄弱的。1942年夏,德國軍械專家尼默勒上校乘著一艘德國船勝利地通過了同盟國兩麵夾攻的封鎖線而來到日本。但他無法再回去了,因此他留下來專門組織那些被101切斷歸路留在日本的德國工程師,把他們編成一組,在軍備生產方麵給予日本技術幫助。1除了做其他事情以外,他們還幫助日本人生產雷達設備,並組織他們的防空保衛工作。即使這樣,日本也還不能在技術方麵跟上最新的發展;在這方麵他們還遠遠地落後於自己的敵人,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唯一的其他合作行動是,曾經有一些德國潛艇被派遣到印度洋和太平洋。他們的船員同日本人相處得不好,特別是在戰爭的後幾年中,那時日本油船的損失和儲備油的耗盡,使德國潛艇指揮員很難得到其同盟者的石油供應。21943年德國人迫切要求日本人在德國潛艇戰役中合作,派出他們的潛艇部隊去襲擊同盟國的商船,而不是襲擊軍艦。但日本的潛艇並不是為這個目的設計的,他們的船員也缺乏必要的作戰訓練,因此1943年春,希特勒給了日本兩艘德國潛艇,用來作為日本建造新潛艇的樣品。1然而此事效果很小,這與其說是日本海軍不願意,還不如說日本海軍沒有能力建立和訓練一支能有效地攻擊商船的潛艇艦隊。確實是這樣,他們在失去海麵控製權後,竟然把自己的潛艇用作運輸工具,以竭力維持對他們在太平洋島嶼上已被孤立的部隊的供
應。
在德國和日本之間沒有做到真正有效的合作,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為各自在心裏懷疑和不信任對方的結果。關於這一點,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的幾年裏,就有足夠的證據。日本在1937年進攻中國,德國起初是不贊成的,而日本則強烈抗議德國人賣武器給中國以及德國軍事顧問在蔣介石軍隊中活動。1938年德國在這些事情上向日本做出讓步,站到了日本一邊,但結果發現並沒有得到它想要的報償——它希望在日本占領下的中國給予德國工商業特惠地位。1938—1939年間,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之間的三國聯盟談判失敗,因為日本不願意嚴格承擔義務保證對英國和法國作戰。於是德國暫時拋棄日本,不讓日本知道德蘇互不侵犯協定談判成功。簽訂這一協定的消息使日本感到非常惱怒,並且導致當時的日本政府倒台。的確,日本和西方民主國家之間曾經一度102有過恢復友好關係的趨勢。1940年夏天,當德國似乎肯定會在歐洲取得勝利的時候,日本人很擔心,惟恐德國會謀求荷屬東印度群島作為其戰利品的一部分。根據1940年9月締結的三國公約,德國承認了日本在東亞的霸權。這個公約暫時減輕了日本的擔憂。但是德國人已經表明,日本人也曾希望,這個公約的締結將促進蘇聯放棄它對自由中國的外交上的支持,並成為三國公約國的朋友。當情況並非如此,而德國完全改變了其政策並進攻蘇聯時,日本再次感到驚訝和惱怒。日本拒絕照德國那樣做;在和美國的會談中,如果能夠使美國按照日本所希望的方式解決遠東問題,那麽即使不是在形式上,至少在實際上,日本是會拋棄三國公約的。當日本沒有能達到目的時,它沒有和德國商量,自己作出了作戰的決定;而且東京意識到德國有可能拒絕正式和美國開戰,但這並沒有影響日本的作戰決定。希特勒決定對美作戰,顯然不是為了顧及日本,而是為了想藉此放手派其潛艇部隊給予英美海上交通以決定性的打擊。希特勒對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最初勝利的反應是:既為美國和英國的軍隊受挫感到高興,又為以後白種人在亞洲的威信降低感到憂慮。的確,在納粹德國這個北歐日耳曼民族優越觀的擁護者,和日本這個自命為反對西方帝國主義的亞洲扞衛者,這兩個同盟國家之間存在著一種基本矛盾。1942年1月27日,約瑟夫?戈培爾在他的日記中寫道:美國正在拚命想使我們捲入有關種族問題的討論中去。特別是關於日本。……我甚至已經禁止德國新聞界提到這些相當棘手和微妙的問題。……事實上,我們對日本和東亞問題的立場是相當不堅定的,因為我們在種族觀
3同上。
在印度洋上進行一次可能成為決定性的打擊,那才是日本的上策。由於日本沒有這樣做,德國和日本之間的聯繫一直是很薄弱的。1942年夏,德國軍械專家尼默勒上校乘著一艘德國船勝利地通過了同盟國兩麵夾攻的封鎖線而來到日本。但他無法再回去了,因此他留下來專門組織那些被101切斷歸路留在日本的德國工程師,把他們編成一組,在軍備生產方麵給予日本技術幫助。1除了做其他事情以外,他們還幫助日本人生產雷達設備,並組織他們的防空保衛工作。即使這樣,日本也還不能在技術方麵跟上最新的發展;在這方麵他們還遠遠地落後於自己的敵人,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唯一的其他合作行動是,曾經有一些德國潛艇被派遣到印度洋和太平洋。他們的船員同日本人相處得不好,特別是在戰爭的後幾年中,那時日本油船的損失和儲備油的耗盡,使德國潛艇指揮員很難得到其同盟者的石油供應。21943年德國人迫切要求日本人在德國潛艇戰役中合作,派出他們的潛艇部隊去襲擊同盟國的商船,而不是襲擊軍艦。但日本的潛艇並不是為這個目的設計的,他們的船員也缺乏必要的作戰訓練,因此1943年春,希特勒給了日本兩艘德國潛艇,用來作為日本建造新潛艇的樣品。1然而此事效果很小,這與其說是日本海軍不願意,還不如說日本海軍沒有能力建立和訓練一支能有效地攻擊商船的潛艇艦隊。確實是這樣,他們在失去海麵控製權後,竟然把自己的潛艇用作運輸工具,以竭力維持對他們在太平洋島嶼上已被孤立的部隊的供
應。
在德國和日本之間沒有做到真正有效的合作,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為各自在心裏懷疑和不信任對方的結果。關於這一點,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的幾年裏,就有足夠的證據。日本在1937年進攻中國,德國起初是不贊成的,而日本則強烈抗議德國人賣武器給中國以及德國軍事顧問在蔣介石軍隊中活動。1938年德國在這些事情上向日本做出讓步,站到了日本一邊,但結果發現並沒有得到它想要的報償——它希望在日本占領下的中國給予德國工商業特惠地位。1938—1939年間,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之間的三國聯盟談判失敗,因為日本不願意嚴格承擔義務保證對英國和法國作戰。於是德國暫時拋棄日本,不讓日本知道德蘇互不侵犯協定談判成功。簽訂這一協定的消息使日本感到非常惱怒,並且導致當時的日本政府倒台。的確,日本和西方民主國家之間曾經一度102有過恢復友好關係的趨勢。1940年夏天,當德國似乎肯定會在歐洲取得勝利的時候,日本人很擔心,惟恐德國會謀求荷屬東印度群島作為其戰利品的一部分。根據1940年9月締結的三國公約,德國承認了日本在東亞的霸權。這個公約暫時減輕了日本的擔憂。但是德國人已經表明,日本人也曾希望,這個公約的締結將促進蘇聯放棄它對自由中國的外交上的支持,並成為三國公約國的朋友。當情況並非如此,而德國完全改變了其政策並進攻蘇聯時,日本再次感到驚訝和惱怒。日本拒絕照德國那樣做;在和美國的會談中,如果能夠使美國按照日本所希望的方式解決遠東問題,那麽即使不是在形式上,至少在實際上,日本是會拋棄三國公約的。當日本沒有能達到目的時,它沒有和德國商量,自己作出了作戰的決定;而且東京意識到德國有可能拒絕正式和美國開戰,但這並沒有影響日本的作戰決定。希特勒決定對美作戰,顯然不是為了顧及日本,而是為了想藉此放手派其潛艇部隊給予英美海上交通以決定性的打擊。希特勒對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最初勝利的反應是:既為美國和英國的軍隊受挫感到高興,又為以後白種人在亞洲的威信降低感到憂慮。的確,在納粹德國這個北歐日耳曼民族優越觀的擁護者,和日本這個自命為反對西方帝國主義的亞洲扞衛者,這兩個同盟國家之間存在著一種基本矛盾。1942年1月27日,約瑟夫?戈培爾在他的日記中寫道:美國正在拚命想使我們捲入有關種族問題的討論中去。特別是關於日本。……我甚至已經禁止德國新聞界提到這些相當棘手和微妙的問題。……事實上,我們對日本和東亞問題的立場是相當不堅定的,因為我們在種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