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1942-1946年的遠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八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當非律賓達到完全獨立時,就可有一支約四十萬人的國民軍了。 與此同時,由於菲律賓的防禦義務仍然由美國擔任,據說麥克阿瑟將軍反對非律賓把費用花在軍事裝備上,因為這些軍事裝備到1946年時會過時了。1
1941年時,菲律賓部隊約有十五萬人,其中僅部分地受過訓練並有裝備,因而防衛的重任就落在駐紮在這些群島上的一萬九千名美國軍隊身上。如果戰爭的爆發推遲幾個月,軍隊的數量就可大大增加,因為強大的增援部隊已在路上趕來。1941年7月,麥克阿瑟(他已在1937年從美國陸軍退伍)被羅斯福總統召回現役,晉升軍銜,並授權他指揮在遠東地區的美國陸軍,包括菲律賓部隊在內。當戰爭爆發時,美國人和菲律賓人都英勇作戰,打得很出色,但是他們無法阻止日本人的征服,尤其是因為美國的空中之臂——
人們曾對它寄予很大希望——在日本最初的偷襲中就被嚴重打傷了。
這使菲律賓人大為震驚,他們本來認為日本襲擊這個島國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們一直聽到的是關於日本軍隊在中國作戰無能的宣傳。當一些菲律賓軍事官員於1941年7月至8月間在國民議會最後幾次秘密會議上作證時,他們對日本的打擊力量作了錯誤的估計。其中有一個人告訴拔款委員會說,據他清楚了解,日本人沒有任何遠程轟炸機能從他們現有的基地起飛轟炸馬尼拉。因此,當戰事爆發時,大多數菲律賓人都認為日本入侵是不可能成功的。1結果是:當日本人力量的強大遠遠超過人們所預料時,許多(雖然不是所有的)菲律賓領導人都懷疑美國人是否還能回來,雖然羅斯福總統在1941年
12月28日聲稱美國人是要回來的。2
當1941年底馬尼拉不得不放棄給敵人時,奎鬆總統在他的主要副手塞爾吉奧?奧斯梅納的陪同下,隨撤退部隊到了巴丹和哥黎希律。菲律賓內閣和國民黨的其他40成員則逃到內地,幫助組織抵抗運動,他們中間的一些人為此而犧牲了生命。但是許多菲律賓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留在馬尼拉,等待著日本人的到來。日本首相東條將軍1942年1月21日在向日本國會作的一次演說中,對於大東亞戰爭的目標作了概括的敘述,同時向菲律賓宣稱:“如果這個島國的人民今後能了解日本的真正意圖,願意作為建立大東亞圈的一個夥伴與我們合作,那麽,日本將會樂意讓他們享受獨立的榮譽。”1這項聲明對奎鬆起了作用,雖然他為落到自己國家和人民頭上的災難而大受震動,並為美國軍隊無力阻止——至少是不能長久抵住——日本侵略者而心情沉痛。因此,2月8日奎鬆給羅斯福發了一個電報,要他與日本達成一項關於菲律賓中立化的協議。奎鬆建議,美國應立即宣布菲律賓獨立,他提到東條在這一點上所作的許諾,並建議美國和日本的軍隊都撤走,菲律賓軍隊解散。
1見馬克西莫?m·卡勞:“菲律賓人對日本人的反抗”(maxiniom.kalw:
“filipinooppositiontothejapan8se”),載《太平洋事務》,1945年12月,第18卷,第340頁。但是在這一點上,麥克阿瑟很可能是正確的。而且他發覺要獲得他的訓練計劃所需要的、已批準的每年撥款是有困難的,盡管他曾對存在的危險提出過多次警告。
1馬克西莫?m·卡勞:“菲律賓人對日本人的反抗”,載《太平洋事務》,1945年12月,第18卷,第341頁。
2同上,第341—342頁。
1日本大東亞省:《日本軍政監部公報》(japan,ministryofgrea-tereastasiaaffairs:
officialjournalofthejapanesemilitaryadministration),馬尼拉,日日新聞社,1942—1943年,第5卷,第7頁。
2美國高級專員f?b?塞爾支持這個建議。麥克阿瑟似乎也贊同;無疑,這是拯救被圍因而無法解救的美國軍隊的唯一辦法。這項建議使華盛頓大吃一3
驚。陸軍部長亨利?l?史汀生和參謀長烏歇爾將軍都強烈地反對,總統完全贊同他們。2月9日,羅斯福敦促奎鬆堅持不屈;他重申了於1946年給予獨立的保證,並且說,日本的保證是毫無價值的。羅斯福說,日本人的所謂“獨立”,已由滿洲國、中國和其他被占領國家的命運作了說明。他通知麥克阿瑟要竭盡全力堅持下去。不久後,麥克阿瑟接到華盛頓的命令,要他離開菲1
律賓,逃往澳大利亞,在那裏他將擔任司令,指揮最後重新恢復菲律賓的美國部隊。3月中旬,麥克阿瑟做到了這一點。奎鬆和奧斯梅納也離開了——
奎鬆似乎不願意走,隻是在經過了一番說服之後才離開的。2
雖然奎鬆聲稱,羅斯福的答覆使他信服,但他曾發去過這樣一份電報的事,幫助說明了在1942年1月1日日41本人進入馬尼拉之後所發生的事情。1月2日,他們發表了一項聲明,在這項聲明中威脅說,對他們軍隊的任何抵抗都將給予最嚴厲的報復,並列舉了好多反抗其軍事當局的罪行,凡犯此等罪者要處死刑。與此同時,在第二項聲明中,他們宣布說,他們來到這裏,3
是把菲律賓“從美國的壓迫統治下”解放出來,並幫助菲律賓人贏得獨立,
1941年時,菲律賓部隊約有十五萬人,其中僅部分地受過訓練並有裝備,因而防衛的重任就落在駐紮在這些群島上的一萬九千名美國軍隊身上。如果戰爭的爆發推遲幾個月,軍隊的數量就可大大增加,因為強大的增援部隊已在路上趕來。1941年7月,麥克阿瑟(他已在1937年從美國陸軍退伍)被羅斯福總統召回現役,晉升軍銜,並授權他指揮在遠東地區的美國陸軍,包括菲律賓部隊在內。當戰爭爆發時,美國人和菲律賓人都英勇作戰,打得很出色,但是他們無法阻止日本人的征服,尤其是因為美國的空中之臂——
人們曾對它寄予很大希望——在日本最初的偷襲中就被嚴重打傷了。
這使菲律賓人大為震驚,他們本來認為日本襲擊這個島國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們一直聽到的是關於日本軍隊在中國作戰無能的宣傳。當一些菲律賓軍事官員於1941年7月至8月間在國民議會最後幾次秘密會議上作證時,他們對日本的打擊力量作了錯誤的估計。其中有一個人告訴拔款委員會說,據他清楚了解,日本人沒有任何遠程轟炸機能從他們現有的基地起飛轟炸馬尼拉。因此,當戰事爆發時,大多數菲律賓人都認為日本入侵是不可能成功的。1結果是:當日本人力量的強大遠遠超過人們所預料時,許多(雖然不是所有的)菲律賓領導人都懷疑美國人是否還能回來,雖然羅斯福總統在1941年
12月28日聲稱美國人是要回來的。2
當1941年底馬尼拉不得不放棄給敵人時,奎鬆總統在他的主要副手塞爾吉奧?奧斯梅納的陪同下,隨撤退部隊到了巴丹和哥黎希律。菲律賓內閣和國民黨的其他40成員則逃到內地,幫助組織抵抗運動,他們中間的一些人為此而犧牲了生命。但是許多菲律賓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留在馬尼拉,等待著日本人的到來。日本首相東條將軍1942年1月21日在向日本國會作的一次演說中,對於大東亞戰爭的目標作了概括的敘述,同時向菲律賓宣稱:“如果這個島國的人民今後能了解日本的真正意圖,願意作為建立大東亞圈的一個夥伴與我們合作,那麽,日本將會樂意讓他們享受獨立的榮譽。”1這項聲明對奎鬆起了作用,雖然他為落到自己國家和人民頭上的災難而大受震動,並為美國軍隊無力阻止——至少是不能長久抵住——日本侵略者而心情沉痛。因此,2月8日奎鬆給羅斯福發了一個電報,要他與日本達成一項關於菲律賓中立化的協議。奎鬆建議,美國應立即宣布菲律賓獨立,他提到東條在這一點上所作的許諾,並建議美國和日本的軍隊都撤走,菲律賓軍隊解散。
1見馬克西莫?m·卡勞:“菲律賓人對日本人的反抗”(maxiniom.kalw:
“filipinooppositiontothejapan8se”),載《太平洋事務》,1945年12月,第18卷,第340頁。但是在這一點上,麥克阿瑟很可能是正確的。而且他發覺要獲得他的訓練計劃所需要的、已批準的每年撥款是有困難的,盡管他曾對存在的危險提出過多次警告。
1馬克西莫?m·卡勞:“菲律賓人對日本人的反抗”,載《太平洋事務》,1945年12月,第18卷,第341頁。
2同上,第341—342頁。
1日本大東亞省:《日本軍政監部公報》(japan,ministryofgrea-tereastasiaaffairs:
officialjournalofthejapanesemilitaryadministration),馬尼拉,日日新聞社,1942—1943年,第5卷,第7頁。
2美國高級專員f?b?塞爾支持這個建議。麥克阿瑟似乎也贊同;無疑,這是拯救被圍因而無法解救的美國軍隊的唯一辦法。這項建議使華盛頓大吃一3
驚。陸軍部長亨利?l?史汀生和參謀長烏歇爾將軍都強烈地反對,總統完全贊同他們。2月9日,羅斯福敦促奎鬆堅持不屈;他重申了於1946年給予獨立的保證,並且說,日本的保證是毫無價值的。羅斯福說,日本人的所謂“獨立”,已由滿洲國、中國和其他被占領國家的命運作了說明。他通知麥克阿瑟要竭盡全力堅持下去。不久後,麥克阿瑟接到華盛頓的命令,要他離開菲1
律賓,逃往澳大利亞,在那裏他將擔任司令,指揮最後重新恢復菲律賓的美國部隊。3月中旬,麥克阿瑟做到了這一點。奎鬆和奧斯梅納也離開了——
奎鬆似乎不願意走,隻是在經過了一番說服之後才離開的。2
雖然奎鬆聲稱,羅斯福的答覆使他信服,但他曾發去過這樣一份電報的事,幫助說明了在1942年1月1日日41本人進入馬尼拉之後所發生的事情。1月2日,他們發表了一項聲明,在這項聲明中威脅說,對他們軍隊的任何抵抗都將給予最嚴厲的報復,並列舉了好多反抗其軍事當局的罪行,凡犯此等罪者要處死刑。與此同時,在第二項聲明中,他們宣布說,他們來到這裏,3
是把菲律賓“從美國的壓迫統治下”解放出來,並幫助菲律賓人贏得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