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最重的。據報導,1971年初,蒙古由於畜牧業減產而陷於嚴重的經濟困難,於
是不得不向蘇聯乞求援助,結果,蘇聯又給蒙古一筆貸款,這筆貸款比上一個五年
計劃時期的貸款數又增加40%,約占蒙古第五個五年計劃投資總額的百分之六十八。
1971年,在經互會第25次例會所通過的“綜合綱領”中,還提到要給蒙古更多的援
助。綱領說:“其他成員國給予蒙古相當大的投資和援助,將是必要的。”那時,
蘇聯對蒙古的貸款償還期已經從71年安排到了1985年。而且由蘇聯的貸款援建的企
業,全是一些加工和軟體性質的工業,而沒有冶金製造業和機器製造業,有些工廠
甚至完全是為蘇聯加工半成品,以便使蘇聯廉價地剝削蒙古的勞動力。
蒙古從蘇聯要來了巨額的貸款,不僅沒有促進經濟的發展,反而背上了日益沉
重的債務負擔。由於蘇聯援建的工廠,又沒有一家是真正能夠獨立發展的。結果,
蒙古仍然不得不仰仗蘇聯的鼻息,被蘇聯牽著鼻子走。
近年來,蒙古和蘇聯還搞所謂的“對口聯繫”和“直接合作”,把各個經濟部
門完全置於蘇聯的控製之下。從1971年5月,蒙古的農牧業部、燃料動力工業部和地
質部分別與蘇聯的農業部、煤炭工業部和有色工業部建立直接合作以後,現已擴大
到森林和木材工業部、建築和建築材料工業部,輕工業部、食品工業部等十四個政
府部門。蘇聯對這些部門不僅負責“協調年度合作計劃”,還常駐代表坐鎮直接控
製。此外,還有兩萬多名蘇聯“顧問-專家”分布在蒙古的各個具體生產部門,控
製了它們的經營管理、生產計劃、資金和勞力的分配使用等一切大權,甚至連一些
工廠的廠長和主要車間主任,都是由蘇聯人擔任的。這樣,蒙古的工廠、企業,實
際上完全變成了蘇聯的附庸加工車間,是蘇聯大工廠的一個個小分廠而已。它們並
不是獨立的工廠,隻是蘇聯大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一環而已。蒙古這樣的工業,即使
再給它幾十年的時間,如果仍然象現在這樣的話,也未必見得就會有多大的起色。
蒙古還按照蘇聯的要求,處處迎合蘇聯的意旨,完全按照蘇聯所需而發展它的
工業,農業和畜牧業。蒙古為了滿足蘇聯對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的貪婪要求,曾聲稱:
“考慮到採礦業對增加出口資源有重存意義”,實際上即是為了滿足蘇聯對礦業原
料的需要,蒙古將把“很大一部分資金用於採礦業,使其產量在1980年增加5—5.3
倍。”為此,將擴大“蒙古有色金屬合營公司的有色金屬和礦石採掘企業的生產能
力。”還要加快地質勘探的速度。蒙古的五年計劃中規定:投資首先用於實施蘇聯
和經互會成員國經濟技術援助的項目和措施。”自1962年蘇聯把蒙古加入經互會後,
在所謂“共同開發”的幌子下,蘇聯不僅控製了蒙古的礦產的勘察和開採權,而且
還獨吞了大部分產品。由蘇聯人當經理的“蒙蘇有色金屬公司”已壟斷了蒙古的布
爾弟、哈珠烏蘭的螢石礦和蘇赫尺特爾省布紅朝倍特鎢礦及陶勒蓋特的金礦。目前
開採的螢石,全部被蘇聯掠走,它占蘇聯進口螢石的百分之五十。1973年11月,蒙
蘇簽訂了“關於建立聯合經營額爾敦特選礦企業的協定”,根據協定,成立了“蒙
對合營額爾玻符銅鋁礦造礦廠”,名義上,蘇聯的股份占百分之四十九,蒙古占百
分之五十一。而實際上,建廠的資金全部是由蘇聯提供的,更為奇特的是,額爾敦
特市的用電,也完全是由蘇聯供給。這些蒙蘇“合資企業”的開辦,為蘇聯掠奪蒙
古資源大開了方便之門。蘇聯為了尋找蒙古的資源,除了以“經互會”的名義派出
一支由它操縱的所謂國際地區勘探隊前往蒙古外,還專門成立一支蘇蒙“聯合地質
勘探隊”,到蒙古各地進行地質普查。該隊已對百分之九十的蒙古領土繪製了地質
圖。1976年5月,該隊的蘇聯隊長聲稱,要對蒙古“全部領土進行研究工作”,並繼
續尋找“黑色金屬、錫和作為礦物原料的螢石。”蘇聯把蒙古當作原料產地,竭盡
其所能,千方百計地把蒙古及東歐各國的資源運往蘇聯,這就是蘇聯美曰其名的
“合作經營”和“國際分對外貿易上,蒙古幾乎完全依賴於蘇聯,僅據1976年統計,
蒙古從蘇聯進口的工業與日用消費品就達四萬餘種,百分之九十的機器設備、百分
之七十的日用消費品,都靠蘇聯供應。蒙古在對外貿易中,也受到蘇聯的控製和剝
削,蘇聯對外貿易部副部長伊·格裏森公開承認:“蘇聯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對外
貿易中一向占主導地位。”蒙古對外貿易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同蘇聯進行的。蘇
聯通過賤買貴賣,不等價交換等手段,從蒙古巧取豪奪,牟取暴利,蒙古在對蘇聯
是不得不向蘇聯乞求援助,結果,蘇聯又給蒙古一筆貸款,這筆貸款比上一個五年
計劃時期的貸款數又增加40%,約占蒙古第五個五年計劃投資總額的百分之六十八。
1971年,在經互會第25次例會所通過的“綜合綱領”中,還提到要給蒙古更多的援
助。綱領說:“其他成員國給予蒙古相當大的投資和援助,將是必要的。”那時,
蘇聯對蒙古的貸款償還期已經從71年安排到了1985年。而且由蘇聯的貸款援建的企
業,全是一些加工和軟體性質的工業,而沒有冶金製造業和機器製造業,有些工廠
甚至完全是為蘇聯加工半成品,以便使蘇聯廉價地剝削蒙古的勞動力。
蒙古從蘇聯要來了巨額的貸款,不僅沒有促進經濟的發展,反而背上了日益沉
重的債務負擔。由於蘇聯援建的工廠,又沒有一家是真正能夠獨立發展的。結果,
蒙古仍然不得不仰仗蘇聯的鼻息,被蘇聯牽著鼻子走。
近年來,蒙古和蘇聯還搞所謂的“對口聯繫”和“直接合作”,把各個經濟部
門完全置於蘇聯的控製之下。從1971年5月,蒙古的農牧業部、燃料動力工業部和地
質部分別與蘇聯的農業部、煤炭工業部和有色工業部建立直接合作以後,現已擴大
到森林和木材工業部、建築和建築材料工業部,輕工業部、食品工業部等十四個政
府部門。蘇聯對這些部門不僅負責“協調年度合作計劃”,還常駐代表坐鎮直接控
製。此外,還有兩萬多名蘇聯“顧問-專家”分布在蒙古的各個具體生產部門,控
製了它們的經營管理、生產計劃、資金和勞力的分配使用等一切大權,甚至連一些
工廠的廠長和主要車間主任,都是由蘇聯人擔任的。這樣,蒙古的工廠、企業,實
際上完全變成了蘇聯的附庸加工車間,是蘇聯大工廠的一個個小分廠而已。它們並
不是獨立的工廠,隻是蘇聯大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一環而已。蒙古這樣的工業,即使
再給它幾十年的時間,如果仍然象現在這樣的話,也未必見得就會有多大的起色。
蒙古還按照蘇聯的要求,處處迎合蘇聯的意旨,完全按照蘇聯所需而發展它的
工業,農業和畜牧業。蒙古為了滿足蘇聯對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的貪婪要求,曾聲稱:
“考慮到採礦業對增加出口資源有重存意義”,實際上即是為了滿足蘇聯對礦業原
料的需要,蒙古將把“很大一部分資金用於採礦業,使其產量在1980年增加5—5.3
倍。”為此,將擴大“蒙古有色金屬合營公司的有色金屬和礦石採掘企業的生產能
力。”還要加快地質勘探的速度。蒙古的五年計劃中規定:投資首先用於實施蘇聯
和經互會成員國經濟技術援助的項目和措施。”自1962年蘇聯把蒙古加入經互會後,
在所謂“共同開發”的幌子下,蘇聯不僅控製了蒙古的礦產的勘察和開採權,而且
還獨吞了大部分產品。由蘇聯人當經理的“蒙蘇有色金屬公司”已壟斷了蒙古的布
爾弟、哈珠烏蘭的螢石礦和蘇赫尺特爾省布紅朝倍特鎢礦及陶勒蓋特的金礦。目前
開採的螢石,全部被蘇聯掠走,它占蘇聯進口螢石的百分之五十。1973年11月,蒙
蘇簽訂了“關於建立聯合經營額爾敦特選礦企業的協定”,根據協定,成立了“蒙
對合營額爾玻符銅鋁礦造礦廠”,名義上,蘇聯的股份占百分之四十九,蒙古占百
分之五十一。而實際上,建廠的資金全部是由蘇聯提供的,更為奇特的是,額爾敦
特市的用電,也完全是由蘇聯供給。這些蒙蘇“合資企業”的開辦,為蘇聯掠奪蒙
古資源大開了方便之門。蘇聯為了尋找蒙古的資源,除了以“經互會”的名義派出
一支由它操縱的所謂國際地區勘探隊前往蒙古外,還專門成立一支蘇蒙“聯合地質
勘探隊”,到蒙古各地進行地質普查。該隊已對百分之九十的蒙古領土繪製了地質
圖。1976年5月,該隊的蘇聯隊長聲稱,要對蒙古“全部領土進行研究工作”,並繼
續尋找“黑色金屬、錫和作為礦物原料的螢石。”蘇聯把蒙古當作原料產地,竭盡
其所能,千方百計地把蒙古及東歐各國的資源運往蘇聯,這就是蘇聯美曰其名的
“合作經營”和“國際分對外貿易上,蒙古幾乎完全依賴於蘇聯,僅據1976年統計,
蒙古從蘇聯進口的工業與日用消費品就達四萬餘種,百分之九十的機器設備、百分
之七十的日用消費品,都靠蘇聯供應。蒙古在對外貿易中,也受到蘇聯的控製和剝
削,蘇聯對外貿易部副部長伊·格裏森公開承認:“蘇聯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對外
貿易中一向占主導地位。”蒙古對外貿易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同蘇聯進行的。蘇
聯通過賤買貴賣,不等價交換等手段,從蒙古巧取豪奪,牟取暴利,蒙古在對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