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影響世界的100次戰爭 作者:鄧蜀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宗教矛盾是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重要原因。伊朗和伊拉克同是伊斯蘭教國家,兩國的穆斯林多數屬於激進的什葉派。
但兩國什葉派穆斯林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1979年初,伊朗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建立了以什葉派高級教士集團為核心的、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而伊拉克復興黨政府在政治生活中卻努力使政教分離,削弱宗教勢力,將宗教活動納入政府控製的軌道。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雖然占國內人口的多數,但長期以來,卻處於被統治地位,激進的什葉派對此十分不滿,長期與政府進行對抗。
伊拉克和伊朗兩國都有一個少數民族——庫德族。伊朗支持伊拉克境內200萬庫德人的自治要求,伊拉克也支持伊朗境內的庫德人進行反對伊朗政府的鬥爭。
此外,從1964年到1978年,霍梅尼受伊朗國王迫害一直在伊拉克的納賈夫附近流亡傳教。1978年初,薩達姆以“煽動伊拉克境內什葉派叛亂”的罪名將霍梅尼驅逐出境,迫使他輾轉法國。霍梅尼對此一直懷恨在心,並發誓要復仇。
戰前兩伊都進行了戰爭準備。伊拉克的準備更為充分,伊朗的經濟軍事實力和潛力均勝過伊拉克。伊拉克總兵力22萬人,其中陸軍19萬人;海軍4000餘人,各種艦艇43艘;空軍2.8萬人,各種飛機500餘架。此外,還有人民軍10萬人,預備役部隊25萬人。伊朗軍隊經過霍梅尼大規模清洗,總兵力24萬人,其中陸軍15萬人;海軍2萬多人,各種艦艇80餘艘;空軍7萬人。還有新組建的伊朗革命衛隊9萬人,預備役部隊30萬人。戰前雙方都採取了一係列臨戰措施。伊拉克方麵,製造“和平”空氣,麻痹伊朗;突擊開展外交攻勢,爭取國際社會特別是海灣國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邊境衝突掩護地麵部隊的調動。伊朗方麵,事先對伊拉克的進攻企圖有所察覺,並採取了一些應急措施:霍梅尼授權總統全權指揮國防部的神職人員,並釋放一批被捕的前國王統治時期的軍官和飛行員;突擊購置武器裝備,不惜一切代價購買零配件和設備;空軍戰鬥機秘密向國內縱深基地轉移,並緊急修好約200架f—4和f—14戰鬥機;積極改善外交上的孤立地位。
1980年9月22日拂曉,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下達了對伊朗的軍事目標發動“威懾性打擊”的命令。接著,伊拉克出動大批作戰飛機,襲擊了伊朗首都德黑蘭、大不裏士、阿瓦士、克爾曼沙赫、提斯孚爾等共15個城市和7個空軍基地。
23日淩晨3時,伊拉克的地麵部隊5個師又1個旅約5萬餘人,1200餘輛坦克,越過邊境,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的480餘公裏的戰線上,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境內大舉推進。經過一周激戰,10月初,伊拉克軍隊占領了伊朗約2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控製了阿拉伯河東岸長600公裏,寬20公裏的狹長地帶。深入伊朗境內10—30公裏,南部戰線最大入侵縱深達90公裏。
麵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麵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後,漸漸奪取並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981年9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餘萬兵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1982年3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擊毀坦克360輛,擊落飛機20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10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為目標的“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經過25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麵實施停火,宣布承認兩國於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準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伊朗拒絕了伊拉克的停火建議。為了不給伊拉克以喘息之機,1982年7月13日晚,伊朗軍隊突破伊拉克防線,深入到伊拉克境內20餘公裏。伊拉克利用本土作戰的有利條件,動用10萬兵力進行反擊,對進攻的伊朗軍隊進行圍殲,挫敗了伊朗軍隊的攻勢。此後,雙方你來我往,經過十多次交鋒,都未取得進展,戰爭進入僵持狀態。
為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麵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係列的小規模襲擊,並在戰鬥中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船戰”。
1986年,兩伊戰爭再度激烈。伊朗一反過去打消耗戰的方針,力爭速戰速決。1986年2月初,伊朗出動9萬餘人的兵力,發動了規模較大的代號為“曙光—8號”的攻勢,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與地麵戰場相呼應,1986年,兩伊“襲船戰”一再升級,遭到襲擊的船隻達106艘,其中有28艘進出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遭到襲擊。由於兩伊“襲船戰”影響到非交戰國的利益,科威特於1986年11月和12月,先後向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和英國提出租船和護航要求。蘇美相繼同意為科威特油輪護航,並以此為由不斷向海灣派遣軍艦,從而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海灣局勢增添了更大的危險。為避免戰爭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過了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雙方立即停火。598號決議通過後,由於兩伊積怨已久,在停火問題上立場各異,分歧較大,誰也不願主動作出讓步,因而聯合國598號決議遲遲得不到貫徹落實。
但兩國什葉派穆斯林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1979年初,伊朗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建立了以什葉派高級教士集團為核心的、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而伊拉克復興黨政府在政治生活中卻努力使政教分離,削弱宗教勢力,將宗教活動納入政府控製的軌道。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雖然占國內人口的多數,但長期以來,卻處於被統治地位,激進的什葉派對此十分不滿,長期與政府進行對抗。
伊拉克和伊朗兩國都有一個少數民族——庫德族。伊朗支持伊拉克境內200萬庫德人的自治要求,伊拉克也支持伊朗境內的庫德人進行反對伊朗政府的鬥爭。
此外,從1964年到1978年,霍梅尼受伊朗國王迫害一直在伊拉克的納賈夫附近流亡傳教。1978年初,薩達姆以“煽動伊拉克境內什葉派叛亂”的罪名將霍梅尼驅逐出境,迫使他輾轉法國。霍梅尼對此一直懷恨在心,並發誓要復仇。
戰前兩伊都進行了戰爭準備。伊拉克的準備更為充分,伊朗的經濟軍事實力和潛力均勝過伊拉克。伊拉克總兵力22萬人,其中陸軍19萬人;海軍4000餘人,各種艦艇43艘;空軍2.8萬人,各種飛機500餘架。此外,還有人民軍10萬人,預備役部隊25萬人。伊朗軍隊經過霍梅尼大規模清洗,總兵力24萬人,其中陸軍15萬人;海軍2萬多人,各種艦艇80餘艘;空軍7萬人。還有新組建的伊朗革命衛隊9萬人,預備役部隊30萬人。戰前雙方都採取了一係列臨戰措施。伊拉克方麵,製造“和平”空氣,麻痹伊朗;突擊開展外交攻勢,爭取國際社會特別是海灣國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邊境衝突掩護地麵部隊的調動。伊朗方麵,事先對伊拉克的進攻企圖有所察覺,並採取了一些應急措施:霍梅尼授權總統全權指揮國防部的神職人員,並釋放一批被捕的前國王統治時期的軍官和飛行員;突擊購置武器裝備,不惜一切代價購買零配件和設備;空軍戰鬥機秘密向國內縱深基地轉移,並緊急修好約200架f—4和f—14戰鬥機;積極改善外交上的孤立地位。
1980年9月22日拂曉,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下達了對伊朗的軍事目標發動“威懾性打擊”的命令。接著,伊拉克出動大批作戰飛機,襲擊了伊朗首都德黑蘭、大不裏士、阿瓦士、克爾曼沙赫、提斯孚爾等共15個城市和7個空軍基地。
23日淩晨3時,伊拉克的地麵部隊5個師又1個旅約5萬餘人,1200餘輛坦克,越過邊境,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的480餘公裏的戰線上,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境內大舉推進。經過一周激戰,10月初,伊拉克軍隊占領了伊朗約2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控製了阿拉伯河東岸長600公裏,寬20公裏的狹長地帶。深入伊朗境內10—30公裏,南部戰線最大入侵縱深達90公裏。
麵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麵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後,漸漸奪取並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981年9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餘萬兵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1982年3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擊毀坦克360輛,擊落飛機20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10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為目標的“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經過25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麵實施停火,宣布承認兩國於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準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伊朗拒絕了伊拉克的停火建議。為了不給伊拉克以喘息之機,1982年7月13日晚,伊朗軍隊突破伊拉克防線,深入到伊拉克境內20餘公裏。伊拉克利用本土作戰的有利條件,動用10萬兵力進行反擊,對進攻的伊朗軍隊進行圍殲,挫敗了伊朗軍隊的攻勢。此後,雙方你來我往,經過十多次交鋒,都未取得進展,戰爭進入僵持狀態。
為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麵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係列的小規模襲擊,並在戰鬥中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船戰”。
1986年,兩伊戰爭再度激烈。伊朗一反過去打消耗戰的方針,力爭速戰速決。1986年2月初,伊朗出動9萬餘人的兵力,發動了規模較大的代號為“曙光—8號”的攻勢,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與地麵戰場相呼應,1986年,兩伊“襲船戰”一再升級,遭到襲擊的船隻達106艘,其中有28艘進出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遭到襲擊。由於兩伊“襲船戰”影響到非交戰國的利益,科威特於1986年11月和12月,先後向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和英國提出租船和護航要求。蘇美相繼同意為科威特油輪護航,並以此為由不斷向海灣派遣軍艦,從而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海灣局勢增添了更大的危險。為避免戰爭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過了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雙方立即停火。598號決議通過後,由於兩伊積怨已久,在停火問題上立場各異,分歧較大,誰也不願主動作出讓步,因而聯合國598號決議遲遲得不到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