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影響世界的100次戰爭 作者:鄧蜀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軍占領阿富汗,遭到了阿富汗各族各階層人民的強烈譴責和廣泛的反抗。阿富汗人民有著3次抗英鬥爭的光榮歷史。在1978年4月蘇聯支持推翻達烏德政權的軍事政變之後,阿富汗人民就開始逐步開展遊擊戰爭。當時的遊擊戰隻具有內戰性質,打擊目標主要是親蘇執政黨所把持的各級政權和政府控製的武裝力量。蘇軍武裝入侵後,遊擊戰的性質就由以反政府為目的的內戰很快轉變為抗蘇民族解放戰爭。
遊擊組織多達幾十個,遊擊活動遍及全國各個省,抗蘇鬥爭廣泛開展。侵阿蘇軍為了鞏固自己占領的地位,積極鎮壓阿富汗各族人民的抗蘇運動,從此阿富汗開始了一場持久的抗蘇遊擊戰和蘇軍反遊擊戰的較量。
遊擊隊經過多年反政府與抗蘇武裝鬥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在國際社會的一定援助下,他們以農村廣大地區為基地,開展遊擊戰爭,擴大與鞏固遊擊隊在農村的陣地和活動基地,同時加強城市和交通線上的活動,抗擊蘇偽軍對遊擊區的進攻。遊擊隊經常利用夜晚或乘敵戒備鬆懈之機,突然襲擊城市政府機關、軍營、倉庫、停車場等,捕殺蘇偽軍政官員,炸毀車輛。在有利時機,集中必要力量,奇襲和打擊城郊孤立軍事據點、哨所和軍事設施。在交通公路線上,廣泛開展伏擊戰、阻擊戰和各種形式的奇襲,不斷打擊和殺傷蘇軍。一次,遊擊隊在一支擁有200多輛坦克的蘇軍大部隊行軍必經的山口兩側懸崖上埋設了大量炸藥,並在山頂上設伏,當蘇軍通過山口時,遊擊隊引爆炸藥,引起石崩,壓毀蘇軍先頭部隊坦克40多輛,砸死官兵數百人。當蘇軍以優勢兵力進行圍剿和掃蕩時,遊擊隊則利用山區有利地形採取誘敵深入,疲憊和消耗蘇軍;或設立伏擊圈,從翼側和後方打擊蘇軍等各種戰術。
麵對遊擊抵抗運動的日益加強,蘇軍採取的軍事方針是以軍事手段為主,結合政治、經濟和外交的措施,從根本上打擊各種抵抗力量。蘇軍占領阿富汗後,建立了反遊擊戰體製,並不斷增強反遊擊戰力量。除直接增加駐阿蘇軍人員外,還大力擴充阿政府軍。為消除遊擊隊對城鎮軍事基地、交通線特別是後方補給線的威脅,摧毀遊擊隊的活動基地或根據地,採取了固守點線、分區圍剿的策略。同時為便於對阿境內的遊擊隊進行清剿,蘇軍還進行了邊境封鎖,有時對在國外的遊擊隊基地實行空中監視或派地麵部隊襲擊。盡管蘇軍採取了種種能夠使用的辦法,都未能達到預期目的。蘇軍已陷入反遊擊戰爭的泥潭之中。隨著蘇軍傷亡的逐漸增加,蘇聯國內人民的不滿情緒也不斷增大。曠日持久的反遊擊戰給其國民經濟背上了沉重包袱,蘇聯在阿富汗投入的軍事費用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12%。
麵對國內嚴峻的經濟形勢和社會危機的不斷加重,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認為,在阿富汗繼續沒完沒了地進行這場戰爭是得不償失的,決心盡快結束這場戰爭。1988年2月,戈巴契夫公開發表了從阿富汗撤軍的聲明。1989年2月15日蘇聯撤出最後一批侵阿蘇軍。至此,這場致使500萬阿富汗人背井離鄉的蘇軍侵阿戰爭,以雙方軍事力量鬥爭處於僵持狀態告終。
蘇聯入侵阿富汗是蘇聯第一次在其東歐盟國之外大規模地直接使用本國的軍事力量,表明蘇聯的擴張主義又進入了新的階段。這場戰爭加劇了亞太地區的緊張局勢,因此遭到國際輿論的普遍譴責,蘇聯的國際聲譽也因此而大大下降。
97 兩伊戰爭
用現代化武器進行的低水平戰爭
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簡稱兩伊戰爭),自1980年9月爆發,至1988年8月20日落下帷幕,整整持續了8年之久。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時期較長、損失消耗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兩伊戰火的蔓延,曾導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海灣地區的嚴重對立,致使海灣局勢一度空前緊張,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
兩伊戰爭的起因錯綜複雜,既有長期的領土爭端,宗教派係對立,又有民族糾紛和領導者個人恩怨摻雜其中。領土問題是導致兩伊戰爭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包括兩個方麵:一是阿拉伯河的邊界劃分問題;二是波斯灣入口處3個小島的主權歸屬問題。長約100公裏的阿拉伯河是伊朗和伊拉克南部的自然邊界。這段邊界原以該河伊朗一側的淺水線為界,河流主權歸屬伊拉克。根據1914年雙方劃界委員會會談紀要和1937年簽訂的邊界條約,雙方同意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兩段(共約11公裏)以該河深水線為界。此後,伊朗一再要求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線為邊界線,並對阿拉伯河實行雙方共管,伊拉克則堅決反對。1975年3月,兩國領導人就邊界問題舉行會談並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當時處境困難的伊拉克同重按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劃定兩國河界。伊朗也答應歸還紮因高斯等4個地區約300平方公裏的原屬伊拉克的領土,並承諾不再支持伊拉克庫德族的反政府武裝鬥爭。事後,伊朗遲遲不交割土地。伊拉克認為《阿爾及爾協議》是“奇恥大辱”,多次要求重劃邊界,均遭伊朗拒絕。另一問題是1971年伊朗占領了波斯灣入口處的阿布穆沙、大通布和小通布3個小島,並使之成為可以控製波斯灣出入航道的軍事基地。伊朗的行動遭到海灣阿拉伯國家特別是伊拉克的激烈反對。
遊擊組織多達幾十個,遊擊活動遍及全國各個省,抗蘇鬥爭廣泛開展。侵阿蘇軍為了鞏固自己占領的地位,積極鎮壓阿富汗各族人民的抗蘇運動,從此阿富汗開始了一場持久的抗蘇遊擊戰和蘇軍反遊擊戰的較量。
遊擊隊經過多年反政府與抗蘇武裝鬥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在國際社會的一定援助下,他們以農村廣大地區為基地,開展遊擊戰爭,擴大與鞏固遊擊隊在農村的陣地和活動基地,同時加強城市和交通線上的活動,抗擊蘇偽軍對遊擊區的進攻。遊擊隊經常利用夜晚或乘敵戒備鬆懈之機,突然襲擊城市政府機關、軍營、倉庫、停車場等,捕殺蘇偽軍政官員,炸毀車輛。在有利時機,集中必要力量,奇襲和打擊城郊孤立軍事據點、哨所和軍事設施。在交通公路線上,廣泛開展伏擊戰、阻擊戰和各種形式的奇襲,不斷打擊和殺傷蘇軍。一次,遊擊隊在一支擁有200多輛坦克的蘇軍大部隊行軍必經的山口兩側懸崖上埋設了大量炸藥,並在山頂上設伏,當蘇軍通過山口時,遊擊隊引爆炸藥,引起石崩,壓毀蘇軍先頭部隊坦克40多輛,砸死官兵數百人。當蘇軍以優勢兵力進行圍剿和掃蕩時,遊擊隊則利用山區有利地形採取誘敵深入,疲憊和消耗蘇軍;或設立伏擊圈,從翼側和後方打擊蘇軍等各種戰術。
麵對遊擊抵抗運動的日益加強,蘇軍採取的軍事方針是以軍事手段為主,結合政治、經濟和外交的措施,從根本上打擊各種抵抗力量。蘇軍占領阿富汗後,建立了反遊擊戰體製,並不斷增強反遊擊戰力量。除直接增加駐阿蘇軍人員外,還大力擴充阿政府軍。為消除遊擊隊對城鎮軍事基地、交通線特別是後方補給線的威脅,摧毀遊擊隊的活動基地或根據地,採取了固守點線、分區圍剿的策略。同時為便於對阿境內的遊擊隊進行清剿,蘇軍還進行了邊境封鎖,有時對在國外的遊擊隊基地實行空中監視或派地麵部隊襲擊。盡管蘇軍採取了種種能夠使用的辦法,都未能達到預期目的。蘇軍已陷入反遊擊戰爭的泥潭之中。隨著蘇軍傷亡的逐漸增加,蘇聯國內人民的不滿情緒也不斷增大。曠日持久的反遊擊戰給其國民經濟背上了沉重包袱,蘇聯在阿富汗投入的軍事費用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12%。
麵對國內嚴峻的經濟形勢和社會危機的不斷加重,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認為,在阿富汗繼續沒完沒了地進行這場戰爭是得不償失的,決心盡快結束這場戰爭。1988年2月,戈巴契夫公開發表了從阿富汗撤軍的聲明。1989年2月15日蘇聯撤出最後一批侵阿蘇軍。至此,這場致使500萬阿富汗人背井離鄉的蘇軍侵阿戰爭,以雙方軍事力量鬥爭處於僵持狀態告終。
蘇聯入侵阿富汗是蘇聯第一次在其東歐盟國之外大規模地直接使用本國的軍事力量,表明蘇聯的擴張主義又進入了新的階段。這場戰爭加劇了亞太地區的緊張局勢,因此遭到國際輿論的普遍譴責,蘇聯的國際聲譽也因此而大大下降。
97 兩伊戰爭
用現代化武器進行的低水平戰爭
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簡稱兩伊戰爭),自1980年9月爆發,至1988年8月20日落下帷幕,整整持續了8年之久。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時期較長、損失消耗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兩伊戰火的蔓延,曾導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海灣地區的嚴重對立,致使海灣局勢一度空前緊張,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
兩伊戰爭的起因錯綜複雜,既有長期的領土爭端,宗教派係對立,又有民族糾紛和領導者個人恩怨摻雜其中。領土問題是導致兩伊戰爭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包括兩個方麵:一是阿拉伯河的邊界劃分問題;二是波斯灣入口處3個小島的主權歸屬問題。長約100公裏的阿拉伯河是伊朗和伊拉克南部的自然邊界。這段邊界原以該河伊朗一側的淺水線為界,河流主權歸屬伊拉克。根據1914年雙方劃界委員會會談紀要和1937年簽訂的邊界條約,雙方同意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兩段(共約11公裏)以該河深水線為界。此後,伊朗一再要求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線為邊界線,並對阿拉伯河實行雙方共管,伊拉克則堅決反對。1975年3月,兩國領導人就邊界問題舉行會談並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當時處境困難的伊拉克同重按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劃定兩國河界。伊朗也答應歸還紮因高斯等4個地區約300平方公裏的原屬伊拉克的領土,並承諾不再支持伊拉克庫德族的反政府武裝鬥爭。事後,伊朗遲遲不交割土地。伊拉克認為《阿爾及爾協議》是“奇恥大辱”,多次要求重劃邊界,均遭伊朗拒絕。另一問題是1971年伊朗占領了波斯灣入口處的阿布穆沙、大通布和小通布3個小島,並使之成為可以控製波斯灣出入航道的軍事基地。伊朗的行動遭到海灣阿拉伯國家特別是伊拉克的激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