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影響世界的100次戰爭 作者:鄧蜀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13年6月29日至8月10日,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為另一方進行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它是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原有盟國之間矛盾激化的結果,失去亞得裏亞海出海口的塞爾維亞,要求馬其頓償付賠款。希臘也希望犧牲保加利亞(當時保加利亞已收回大部分土地)以擴大自己的領土。羅馬尼亞向保加利亞提出對多布羅加的領土要求。在奧德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亞於1913年6月29日夜間,對馬其頓的塞爾維亞軍隊與希臘軍隊採取軍事行動。保軍各集團軍的進攻受阻,塞軍進行反擊,突破了保加利亞第四集團軍陣地。戰鬥繼續到7月6日,保軍被迫撤退。10日,羅馬尼亞對保開戰,未遇什麽抵抗。21日,土耳其撕毀1913年《倫敦和約》,與保軍作戰,占領埃迪爾內。保加利亞在全麵潰敗的威脅下,於29日宣告投降。
根據1913年《布加勒斯特和約》,保加利亞不僅失去已收回的大部分領土,而且喪失了多布羅加的南部。1913年保、土簽訂的《君士坦丁堡和約》又迫使保加利亞將埃迪爾內歸還土耳其。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結果是巴爾幹半島的力量重新改組:羅馬尼亞脫離1882年三國同盟,而與協約國靠近,保加利亞則加入德奧同盟。土耳其因失去許多領土而大大削弱了。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王國像紮進奧地利身邊的一根刺,幾乎把領土擴大了一倍,1913年夏季,奧地利秘密地向它的盟國建議採取一些措施來抑製塞爾維亞。可是,德國和義大利拒絕採取行動。這些都成了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因素。
巴爾幹戰爭導致國際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巴爾幹各國在戰後矛盾也進一步加深,為帝國主義大國繼續幹涉和控製巴爾幹提供了可乘之機,為帝國主義世界戰爭埋下了導火線。巴爾幹戰爭之後,各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了軍備競賽,大量徵集兵員,研製和生產各種新式兵器,軍費大幅度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奧兩國軍事預算達140億馬克,協約國軍事預算也達47.6億馬克。兩大軍事集團各自召開軍事會議,討論製定作戰計劃,力圖先發製人。德國總參謀長毛奇曾經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對於我們,戰爭越快越好。”大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在巴爾幹戰爭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機槍數量增加,飛機除進行空中偵察外,還用以實施轟炸,以及裝甲車和無線電等軍事技術裝備大量使用,這一切促使陸軍改用疏開戰鬥隊形,為了隱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溝,同時還必須保護部隊免遭空襲;軍隊在前線數百公裏地段上展開。防禦強度的增加,又使機動作戰更加困難。過渡到陣地戰這種作戰樣式的趨向愈益明顯。這些對以後的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
73 第一次世界大戰
瓜分世界的首次大屠殺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1918年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為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戰爭先在8個歐洲國家(德國、奧匈帝國及其敵對國英國、法國、俄國、比利時、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之間開始,後來逐漸有38個國家15億人捲入戰爭。戰場遍及歐、亞、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歐洲特別是法國戰場是決定戰爭全局的主戰場。海上則以北海為主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性的加劇,導致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以壟斷為特徵的帝國主義階段,各國政府代表本國壟斷資本集團為獲取最大限度的壟斷利益,積極推行對外擴張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爭奪殖民地。老牌殖民帝國英、俄、法占據了世界絕大部分殖民地,而經濟發展迅速、國家實力急劇膨脹的德、日、美等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所擁有的殖民地卻相對很少,這種經濟發展和殖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尖銳起來,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瓜分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其次,資本主義國家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尖銳化也使帝國主義各國統治不穩,各國紛紛擴軍備戰、尋找同盟,企圖通過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來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形成了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同盟國。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國先後簽訂協約,逐步形成了與同盟國相對立的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加速了雙方擴軍備戰和爭奪戰略要地的步伐。巴爾幹半島和地中海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從1905—1913年,兩大軍事集團為爭奪戰略要地製造了一係列國際危機,甚至引起局部戰爭。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的加深,各帝國主義集團迫切希望從戰爭中尋求出路。
戰爭爆發前,兩大軍事集團都加緊擴充軍備。交戰雙方總的經濟軍事力量對比,協約國占優勢。1914年僅英、法、俄三國(含殖民地)總人口就達7.045億人,動員完畢時,陸軍兵力達977.7萬人;德奧兩國(含德國殖民地)總人口隻有1.3億人,動員完畢時,陸軍兵力為634萬人。在空軍和海軍力量上,協約國也明顯強於同盟國。英國有飛機258架,法國有156架,俄國有263架;德國僅有232架軍用飛機。戰爭開始前,協約國海軍編製內有各種水麵艦艇762艘和潛艇74艘;德國和奧匈帝國有水麵艦艇403艘和潛艇35艘。
根據1913年《布加勒斯特和約》,保加利亞不僅失去已收回的大部分領土,而且喪失了多布羅加的南部。1913年保、土簽訂的《君士坦丁堡和約》又迫使保加利亞將埃迪爾內歸還土耳其。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結果是巴爾幹半島的力量重新改組:羅馬尼亞脫離1882年三國同盟,而與協約國靠近,保加利亞則加入德奧同盟。土耳其因失去許多領土而大大削弱了。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王國像紮進奧地利身邊的一根刺,幾乎把領土擴大了一倍,1913年夏季,奧地利秘密地向它的盟國建議採取一些措施來抑製塞爾維亞。可是,德國和義大利拒絕採取行動。這些都成了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因素。
巴爾幹戰爭導致國際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巴爾幹各國在戰後矛盾也進一步加深,為帝國主義大國繼續幹涉和控製巴爾幹提供了可乘之機,為帝國主義世界戰爭埋下了導火線。巴爾幹戰爭之後,各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了軍備競賽,大量徵集兵員,研製和生產各種新式兵器,軍費大幅度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奧兩國軍事預算達140億馬克,協約國軍事預算也達47.6億馬克。兩大軍事集團各自召開軍事會議,討論製定作戰計劃,力圖先發製人。德國總參謀長毛奇曾經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對於我們,戰爭越快越好。”大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在巴爾幹戰爭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機槍數量增加,飛機除進行空中偵察外,還用以實施轟炸,以及裝甲車和無線電等軍事技術裝備大量使用,這一切促使陸軍改用疏開戰鬥隊形,為了隱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溝,同時還必須保護部隊免遭空襲;軍隊在前線數百公裏地段上展開。防禦強度的增加,又使機動作戰更加困難。過渡到陣地戰這種作戰樣式的趨向愈益明顯。這些對以後的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
73 第一次世界大戰
瓜分世界的首次大屠殺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1918年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為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戰爭先在8個歐洲國家(德國、奧匈帝國及其敵對國英國、法國、俄國、比利時、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之間開始,後來逐漸有38個國家15億人捲入戰爭。戰場遍及歐、亞、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歐洲特別是法國戰場是決定戰爭全局的主戰場。海上則以北海為主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性的加劇,導致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以壟斷為特徵的帝國主義階段,各國政府代表本國壟斷資本集團為獲取最大限度的壟斷利益,積極推行對外擴張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爭奪殖民地。老牌殖民帝國英、俄、法占據了世界絕大部分殖民地,而經濟發展迅速、國家實力急劇膨脹的德、日、美等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所擁有的殖民地卻相對很少,這種經濟發展和殖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尖銳起來,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瓜分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其次,資本主義國家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尖銳化也使帝國主義各國統治不穩,各國紛紛擴軍備戰、尋找同盟,企圖通過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來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形成了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同盟國。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國先後簽訂協約,逐步形成了與同盟國相對立的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加速了雙方擴軍備戰和爭奪戰略要地的步伐。巴爾幹半島和地中海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從1905—1913年,兩大軍事集團為爭奪戰略要地製造了一係列國際危機,甚至引起局部戰爭。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的加深,各帝國主義集團迫切希望從戰爭中尋求出路。
戰爭爆發前,兩大軍事集團都加緊擴充軍備。交戰雙方總的經濟軍事力量對比,協約國占優勢。1914年僅英、法、俄三國(含殖民地)總人口就達7.045億人,動員完畢時,陸軍兵力達977.7萬人;德奧兩國(含德國殖民地)總人口隻有1.3億人,動員完畢時,陸軍兵力為634萬人。在空軍和海軍力量上,協約國也明顯強於同盟國。英國有飛機258架,法國有156架,俄國有263架;德國僅有232架軍用飛機。戰爭開始前,協約國海軍編製內有各種水麵艦艇762艘和潛艇74艘;德國和奧匈帝國有水麵艦艇403艘和潛艇35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