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影響世界的100次戰爭 作者:鄧蜀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569年3月,天主教軍隊在雅爾納克大敗新教軍隊,孔代陣亡。10月,科利尼又被擊敗。1570年8月,太後卡特琳簽署聖日耳曼敕令,使新教徒獲得禮拜自由和在幾個設防安全區自派總督的權力。第一階段的戰爭以新教派的有限勝利而暫告結束。
第二階段:1572—1585年。這一階段以著名的“聖巴托羅繆之夜”開始。1572年8月23—24日夜間,胡格諾派的重要人物正聚集巴黎,慶祝其領袖波旁家族的亨利的婚禮。亨利·吉斯(吉斯公爵之子)以巴黎各教堂鍾聲為號,率軍隊發動突然襲擊,殺死胡格諾教徒2000多人。由於24日正值聖巴托羅繆節,因此這一血腥的夜晚在歷史上被稱為“聖巴托羅繆之夜”。
這次大屠殺之後,法國再次出現分崩離析的局麵。胡格諾派首先在南部和西部組成聯邦共和國,對抗中央政權。1573年6月,查理九世簽署《拉羅竭爾和約》,準許新教徒在拉羅竭爾、尼姆和蒙托邦舉行教儀,給予這些城市信仰自由。1574年5月,新教派再度起事。朗格多克在原總督丹維爾伯爵領導下正式分裂出去。1575年,新教派發動全麵起義,胡格諾教徒全部動員起來,為聖巴托羅繆之夜的屠殺報仇雪恨。1576年5月,亨利三世簽署了博利厄敕令,譴責聖巴托羅繆之夜的大屠殺,同意為死難者昭雪,除巴黎和王室住地外,一切法國城市都有權舉行新教儀式。敕令還給予胡格諾教徒擔任公職的權利,準許他們占有在政治上、軍事上居於優勢的8個城市,在城市裏建立混合司法機構,高等法院也設立特別法庭,以保證進行公正的辯論。博利厄敕令實際上承認了胡格諾教徒占領的地區為“國中之國”。博利厄敕令引起天主教派的強烈不滿。1576年,吉斯在北方組織“天主教神聖同盟”,自行徵稅、招募軍隊,要求恢復王國的宗教統一,拒絕執行敕令,兩派戰爭又起。戰爭中,胡格諾派遭受重大挫折,中部的拉夏裏戴和西部的布魯日落入天主教同盟手中。1577年9月,兩派締結《貝日拉克和約》,規定解散天主教同盟,限製博利厄敕令給予新教徒的自由和權利。新教徒隻能在每個區的一個城市和自己的安全區內舉行宗教儀式,他們對安全區隻有6年的支配權。
第三階段:1585—1598年。從1585年開始,法國國內開始了“三亨利之戰”。各方首領分別是國王亨利三世、吉斯公爵亨利、波旁家族的亨利。1585年,吉斯公爵亨利取得西班牙的支持,在南特重組天主教同盟,巴黎、裏昂、波爾多、馬賽、第戎等城市紛紛歸附。同時,法王亨利三世又撤銷了兩次和解的敕令。胡格諾教徒隻得在波旁家族的納瓦爾國王亨利的旗幟下應戰,並得到英國和德意誌新教諸侯的支持。1587年10月20日,新教軍隊在庫特拉擊敗天主教同盟軍。吉斯兄弟不久也重創胡格諾派軍隊。1588年5月,天主教同盟控製下的巴黎迎接吉斯公爵入城,包圍王室住地羅浮宮,國王亨利逃出巴黎,並在魯昂簽署聯盟敕令,滿足了天主教派的一切要求。同年12月,國王的近衛軍暗殺了吉斯公爵和天主教同盟所有首領。巴黎聞訊後發生暴亂,並成立以吉斯家族為首的新政權。受到新舊教派夾攻的亨利三世同納瓦爾國王結盟。1589年8月1日,亨利三世被刺身亡,納瓦爾國王亨利成為法王亨利四世。但天主教派拒不承認,內戰戰火繼續燃燒。亨利四世連續在軍事上取得勝利,但無法攻入巴黎。鑑於法國90%以上的人口都信仰天主教,亨利四世於1593年7月25日在聖德尼大教堂改信天主教。6天之後,新舊教兩派勢力達成為期3個月的休戰協定。1594年3月22日,亨利四世凱旋進入巴黎,受到隆重歡迎。此後的四年中,各地紛紛歸附,亨利四世還趕走了混戰之中攻入法國的西班牙軍隊。
1598年4月,亨利四世頒布“永久性”的“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為國教,胡格諾教徒在法國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在擔任公職方麵享有同天主教徒同等的權利。5月,西班牙同法國議和。30多年的胡格諾戰爭自此結束。
胡格諾戰爭的結束,使法國王權得到振興。戰爭期間,巴黎和外省的高等法院經常抵製王命,各地貴族不同程度地恢復了“自由”特權,如徵稅和募兵。內戰的結束和亨利四世的勝利,有助於重振王權,為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經濟的復興創造了條件。亨利四世在首相蘇利的協助下進行了全麵整頓和改革,使工商業和農業迅速繁榮起來,國庫由空虛變為充盈。亨利死後,路易十三的首相紅衣主教黎塞雷徹底剷除了貴族的獨立勢力,建立了以王權為核心的地方管理體係,實現了中央對地方較為嚴格的控製。
“南特敕令”雖然保留了胡格諾教派的一些特權,但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基督教歐洲國家實行宗教寬容政策的第一個範例。教皇克萊芒八世曾譴責“南特敕令極為可憎,它給予每個人以信仰自由,而這是世間最有害的事情”。這從反麵表明了“南特敕令”對於解放人的思想、打破天主教一統天下的局麵具有“開天闢地”的影響。
27 荷蘭獨立戰爭
“森林乞丐”和“海上乞丐”的革命交響曲
荷蘭獨立戰爭指的是尼德蘭在1566—1609年期間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它既是一場資產階級為代表的進步力量反對封建製度的民主革命,又是一次尼德蘭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最終以荷蘭的勝利而結束,建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二階段:1572—1585年。這一階段以著名的“聖巴托羅繆之夜”開始。1572年8月23—24日夜間,胡格諾派的重要人物正聚集巴黎,慶祝其領袖波旁家族的亨利的婚禮。亨利·吉斯(吉斯公爵之子)以巴黎各教堂鍾聲為號,率軍隊發動突然襲擊,殺死胡格諾教徒2000多人。由於24日正值聖巴托羅繆節,因此這一血腥的夜晚在歷史上被稱為“聖巴托羅繆之夜”。
這次大屠殺之後,法國再次出現分崩離析的局麵。胡格諾派首先在南部和西部組成聯邦共和國,對抗中央政權。1573年6月,查理九世簽署《拉羅竭爾和約》,準許新教徒在拉羅竭爾、尼姆和蒙托邦舉行教儀,給予這些城市信仰自由。1574年5月,新教派再度起事。朗格多克在原總督丹維爾伯爵領導下正式分裂出去。1575年,新教派發動全麵起義,胡格諾教徒全部動員起來,為聖巴托羅繆之夜的屠殺報仇雪恨。1576年5月,亨利三世簽署了博利厄敕令,譴責聖巴托羅繆之夜的大屠殺,同意為死難者昭雪,除巴黎和王室住地外,一切法國城市都有權舉行新教儀式。敕令還給予胡格諾教徒擔任公職的權利,準許他們占有在政治上、軍事上居於優勢的8個城市,在城市裏建立混合司法機構,高等法院也設立特別法庭,以保證進行公正的辯論。博利厄敕令實際上承認了胡格諾教徒占領的地區為“國中之國”。博利厄敕令引起天主教派的強烈不滿。1576年,吉斯在北方組織“天主教神聖同盟”,自行徵稅、招募軍隊,要求恢復王國的宗教統一,拒絕執行敕令,兩派戰爭又起。戰爭中,胡格諾派遭受重大挫折,中部的拉夏裏戴和西部的布魯日落入天主教同盟手中。1577年9月,兩派締結《貝日拉克和約》,規定解散天主教同盟,限製博利厄敕令給予新教徒的自由和權利。新教徒隻能在每個區的一個城市和自己的安全區內舉行宗教儀式,他們對安全區隻有6年的支配權。
第三階段:1585—1598年。從1585年開始,法國國內開始了“三亨利之戰”。各方首領分別是國王亨利三世、吉斯公爵亨利、波旁家族的亨利。1585年,吉斯公爵亨利取得西班牙的支持,在南特重組天主教同盟,巴黎、裏昂、波爾多、馬賽、第戎等城市紛紛歸附。同時,法王亨利三世又撤銷了兩次和解的敕令。胡格諾教徒隻得在波旁家族的納瓦爾國王亨利的旗幟下應戰,並得到英國和德意誌新教諸侯的支持。1587年10月20日,新教軍隊在庫特拉擊敗天主教同盟軍。吉斯兄弟不久也重創胡格諾派軍隊。1588年5月,天主教同盟控製下的巴黎迎接吉斯公爵入城,包圍王室住地羅浮宮,國王亨利逃出巴黎,並在魯昂簽署聯盟敕令,滿足了天主教派的一切要求。同年12月,國王的近衛軍暗殺了吉斯公爵和天主教同盟所有首領。巴黎聞訊後發生暴亂,並成立以吉斯家族為首的新政權。受到新舊教派夾攻的亨利三世同納瓦爾國王結盟。1589年8月1日,亨利三世被刺身亡,納瓦爾國王亨利成為法王亨利四世。但天主教派拒不承認,內戰戰火繼續燃燒。亨利四世連續在軍事上取得勝利,但無法攻入巴黎。鑑於法國90%以上的人口都信仰天主教,亨利四世於1593年7月25日在聖德尼大教堂改信天主教。6天之後,新舊教兩派勢力達成為期3個月的休戰協定。1594年3月22日,亨利四世凱旋進入巴黎,受到隆重歡迎。此後的四年中,各地紛紛歸附,亨利四世還趕走了混戰之中攻入法國的西班牙軍隊。
1598年4月,亨利四世頒布“永久性”的“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為國教,胡格諾教徒在法國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在擔任公職方麵享有同天主教徒同等的權利。5月,西班牙同法國議和。30多年的胡格諾戰爭自此結束。
胡格諾戰爭的結束,使法國王權得到振興。戰爭期間,巴黎和外省的高等法院經常抵製王命,各地貴族不同程度地恢復了“自由”特權,如徵稅和募兵。內戰的結束和亨利四世的勝利,有助於重振王權,為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經濟的復興創造了條件。亨利四世在首相蘇利的協助下進行了全麵整頓和改革,使工商業和農業迅速繁榮起來,國庫由空虛變為充盈。亨利死後,路易十三的首相紅衣主教黎塞雷徹底剷除了貴族的獨立勢力,建立了以王權為核心的地方管理體係,實現了中央對地方較為嚴格的控製。
“南特敕令”雖然保留了胡格諾教派的一些特權,但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基督教歐洲國家實行宗教寬容政策的第一個範例。教皇克萊芒八世曾譴責“南特敕令極為可憎,它給予每個人以信仰自由,而這是世間最有害的事情”。這從反麵表明了“南特敕令”對於解放人的思想、打破天主教一統天下的局麵具有“開天闢地”的影響。
27 荷蘭獨立戰爭
“森林乞丐”和“海上乞丐”的革命交響曲
荷蘭獨立戰爭指的是尼德蘭在1566—1609年期間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它既是一場資產階級為代表的進步力量反對封建製度的民主革命,又是一次尼德蘭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最終以荷蘭的勝利而結束,建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