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編從慕尼黑危機到戰爭爆發這一期間英法兩國的重要事件    第一章1938年9月30日和1939年9月3日的軍備和防務措施平衡表在另一卷《概覽》中曾著重指出過這樣一點:不管英國和法國因慕尼黑協定而贏得的一年喘息時間使它們各自的軍備狀況可能得到的相對的改善有多大,但它們仍不能期望有絕對的改善,因為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更加強大。1939年,德國重整軍備的努力已接近頂峰,為了把工業轉入戰時生產而作的準備工作已完成,現在要開始收穫它的豐碩的果實了。這一年中英國和法國在某些方麵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有良好的決心、但行動緩慢、不能及時地有所收穫的年頭。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最多不過是兩年以前才開始認真地發奮努力,它們都還沒有著手改組國民經濟來為全麵重整軍備奠定基礎。直到1939年4月英國才邁出重要的一步,成立了一個供應部(成立得如此之晚,以致在開始時它幾乎不能幫什麽忙,反而成了一種妨礙物)。而法國則直到戰爭開始以後才採取了同樣的步驟。對英國和法國來說,有些必須預先做的事情可能已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了,它們不僅僅是組織或行政方麵的變更,而且須要擺脫心愛的放任主義傳統,的確,這些變革意味著一定程度的專政。在英國,甚至1939年5月1日實行的徵兵也成了一項重大的原則性變更,當然它也是一項重要的(如果是長期的)防務措施。最後,由於法國和英國政府不大願意拋棄“綏靖”思想,它們的種種努力繼續受到妨礙,結果是兩國政府沒有能在人民和肩負著重整軍備任務的那些人的心中激發起必要的緊迫感。從廣義上講,這些就是隱藏在和平的最後一年民主國家重整軍備平衡表數字後麵的一些因素。               第一節空中慕尼黑危機降臨英國時,英國正在朝下列目標努力前進:計劃到1939年3月31日擁有一千七百五十架第一線飛機,到1940年3月31日,大城市空軍部隊將擁有二千三百七十三架第一線飛機並配有後備隊。在慕尼黑危機發生的那個時候,一般認為英國大概已經有了一千五百架左右的飛機,不過其中隻有一小部分稱得上是真正的新式飛機。那時,在三十個作戰中隊中隻有一個中隊裝備有噴火式戰鬥機,有五個中隊正在著手裝備著名的旋風式戰鬥機;許多轟炸機中隊配備的飛機即使還不算是報廢品,也已經過時。一年以後,當戰爭爆發時,盡管政府早就保證說裝備一千七百五十架第一線飛機的計劃已經完成,可是看來第一線的實力仍然不超出一千五百架的水平,因為在當時的空軍名冊上隻列有一百二十五個中隊。鑑於飛機生產率毫無疑問已有了顯著的提高,這種情況確實是今人吃驚的,井引起了公眾的很大憂慮。計劃未能完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出於一種值得稱讚的願望,即希望隻用最新式的飛機裝備第一線。因此,主要的問題變成了如何改裝現有的中隊,而不在於成立新的中隊。到1939年7月時,英國已有二十六個中隊全都配備了新式的有八挺機槍的戰鬥機。的確,戰鬥機所占的比例自上一年起已提高很多,原因是政策有了改變,詳情還將在下麵的章節中論述。1939年夏季每月大約生產一百三十架戰鬥機,而一年以前每月隻生產三十架左右:這一事實反映了這種政策上的變化。這種增產也並不是靠犧牲轟炸機的生產取得的,在這同一時期,轟炸機從每月生產約一百二十架增加到約三百二十架。確實,軍用飛機的每月總產量,從1938年8月的大約二百五十架,猛增到1939年9月的大約七百八十架。而且,除數量上的增加外,還有飛機體積的顯著加大(指轟炸機)和速度、火力等的明顯增加(指戰鬥機)。法國空軍實力的狀況,就象一幅細節不清、輪廓平淡的圖畫。要說戰前一年的飛機產量提高了五到六倍,可能會造成鍺覺,忘記了法國空軍部長居伊·拉尚布爾都承認的這樣一個事實,即1938年夏季每月平均隻生產三十九架飛機。到了1939年9月,產量可能已達到每月二百到三百架。但是,因為據拉尚布爾說,到1939年2月產量隻提高到每月一百架,生產速度的增加來得太遲,以致隻能重新裝備第一線中隊的半數。根據法國官方的數字,戰鬥機的增產速度,就象英國的一樣,是戰前一年的成就中最出色的一項,從1938年夏季的每月生產五架,增加到1939年夏季的每月生產一百九十一架。在這段時期裏,法國除自己生產外,在很大程度上還靠從美國購買戰鬥機來補充。可是在1940年夏天法蘭西戰役期間,法國戰鬥機的實力,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也隻不過略微超過五百架而已。因為最終的第一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一定是依靠從美國購買飛機,法國官方公布的戰鬥機產量看來就象是大大地誇大了。至於轟炸機,法國的境況更為不妙。根據官方的數字,與1938年夏季的每月十四架相比,1939年夏季每月隻生產了十二架轟炸機。戰爭爆發時可以使用的三百九十架轟炸機中,沒有一架可以算是新式的。這樣,法英兩國在1938年到1939年間的飛機產量,表麵上是有了很大的增長,但各自第一線飛機的實際數量,卻很少或沒有相應的增加。德國的情況卻相反。德國第一線的力量,1938年9月已達到二千九百二十八架,到1939年9月就上升到三千七百五十架,增加了八百架以上。另一方麵,在飛機產量的增長速度方麵,德國遠不及法國和英國,就是同它自己以往的記錄相比,也是很微小的。1938年9月,每月生產約四百五十架;1939年9月,每月接近七百架。戰爭爆發後,德國的飛機生產保持在每月八百架左右,直到遭到最初的軍事失利和挫敗後,才迫不得已重新大規模增產匕機。實際上,德國空中力量的發展已達到其極限。生產飛機的熟練工人來源幾乎已枯竭,服兵役的年齡已降低了一級。況且,經過1935年到1937年間的大規模生產試驗之後,如果德國的飛機設計要想跟得上時代的發展,那就必須有係統地重新改造飛機工業,而這樣就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產量下降。在德國空軍中,也如同法國和英國一樣,在戰爭前的最後一年,戰鬥機實力的增長比例大於轟炸機。然而1939年德國轟炸機的力量極其可觀,它擁有一千二百七十架雙引擎轟炸機,大部分是亨克爾111型和德尼厄17型,還有幾架新式容克88型,這是在這一年早些時候開始投人生產的。德國還可以調動三百三十五架容克87型俯衝轟炸機,這種飛機是法國和英國武器庫裏根本沒有的。事實上,如果說法國人和英國人1939年9月在空中較量勝負方麵比之一年前處於更加有利的地位,那麽,德國人也是一樣。可是,在他們可怕的三千七百五十架第一線飛機的背後,卻隻有少量的後備隊,按各種型號分別計算,隻占第一線飛機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五。造成這種狀況的部分原因是近來生產速度減慢了;另一部分則是因為希特勒想打一場閃電戰。因此,德國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得到使用它所發展的這種空軍所需具備的合適條件。最後,終於給它提供了這些條件,因為在波蘭進行的閃擊戰之後,它有一段長時間的“虛假戰爭”,在這段時間內它可以為今後一連串的閃擊戰積蓄力量。               第二節地麵至少在慕尼黑危機以前,陸軍在英國的防備優先順序上是處於不利的第三位。在同法國談判時,特別強調了這樣一種想法,即英國在聯合防務方麵,將主要採取海上和空中支援的方式,這樣就勢必要犧牲陸上的支援。因而法國人被告知,他們在戰爭開始之初,最多隻能期望得到兩個師的支援——甚至這種援助也下一定靠得住。這就是“有限責任”這種給人以安慰和講究節約的理論的產物。慕尼黑危機之後,尤其是在布拉格被占領以後,在法國不斷施加壓力的情況下,英國人終於意識到,不僅必須毫無疑問地給予法國以陸上的支援,而且要使這種支援有效,還必須大大地擴大規模:法國人甚至可以要求充684分補足捷克斯洛伐克損失掉的三十五個師兵力。因此,在和平的最後幾個月裏,英國採取了一係列的措施和計劃,但在剩下的這點時間裏是不大可能予以實施的。就這樣,野戰軍兵力在紙麵上逐漸增加,一直到比原來的數字增加了十五倍,本上軍增加了一倍;最後在1939年5月1日採取了最革命的一個步驟,即實行徵兵製。但是,從實踐的觀點來看,這最後一個步驟也是無濟幹事的。因為考慮到本上軍和野戰軍的大量增加,對應徵入伍的新兵進行訓練和裝備還需要等很長的時間。然而不管怎麽說,在法國以及那些英國慷慨給予保證的歐洲國家看來,英國實行徵兵無疑是一種具有偉大象徵意義的姿態。在慕尼黑會議後的幾個月裏,擴大軍隊的措施並沒有影響原先的決定,即先派遣兩個師前往法國,一俟條件允許再增派兩個師。後來又決定,第一批應該派遣四個師,實際上,這也就是1939年9、10兩月間派出的全部陸軍。這些就是在估計陸軍大臣關於本土軍和野戰軍的聲明時必須考慮到的嚴酷事實。1939年3月8日,霍爾-貝利沙宣稱,用於歐洲戰場的野戰軍將有十九個師:正規軍有四個步兵師和兩個裝甲師:本上軍有九個步兵師,三個摩托師和一個裝甲師。此外還有兩個本上騎兵旅。他進一步證實(實際上他的分析已經清楚地表明),打算使本上軍不僅在訓練和裝備上,而且在所起的作用和執行的任務方麵,也都達到正規軍的水平。不僅如此,本土軍現在將構成野戰軍的主要部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前一年的10月份已經把本土軍的野戰部隊改編為上述的十三個師。因此,當3月29日陸軍大臣宣布把本土軍增加一倍時,自然也就意味著它的野戰部隊增加一倍,成為二十六個師。再加上原有的正規軍六個師,最後就將有一支三十二個師的野戰軍。不過,說句公道話,在擴軍實現之前就過早樂觀的,可能是公685眾,而不是陸軍大臣小因為霍爾一貝利沙在聲明中還加上了這麽一段話:“我們的生產狀況是這樣的,那就是,我希望,可以有把握地預言,我們突擊部隊的正規師的全部將……在下一個財政年度內裝備好,準備行動。我沒有把尚未建立的、新的裝甲師包括在內。”這隻能意味著,他並不盼望在一個相當長時期內能有一支超過五個正規師的野戰軍——四個步兵師再加上當時僅有的一個裝甲師,即所謂的“機動師”。裝甲師立即成了野戰軍中最有價值但也是最難裝備的一部分,因為正如霍爾一貝利沙所說,“在我們的生產中最難辦的部門是坦克。”在上述各計劃中,本來設想成立三個裝甲師(兩個正規師,一個本土師)和五個陸軍坦克旅;但是當戰爭爆發時,實際上隻有一個裝甲師和一個陸軍坦克旅,而且都是隻裝備了一部分完好的坦克。師的機動部隊裝備得較好,因為它們隻需要輕型坦克和運載機槍的裝甲車,而這些的產量都很充足,並且足夠供訓練之用。在重型武器方麵,由於缺乏裝備,訓練遇到了困難。在和平的最後一年,法國的陸軍幾乎沒有什麽擴充,雖然在1938年就已循著更為有效的途徑,對人員和物資進行過一次整頓,使其能發揮更大的作用。長期實行的義務兵役製,使陸軍在較短的時間內得以徵集五百萬以上的兵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過訓練的預備役軍人。此外,法國議會在1939年3月31日無限期地延長了1936年3月17日的兩年服役期法令;並通過一項法案,86授權政府可以隨時徵召後備役軍人。然而,慕尼黑會議後的一年“喘息時間”,隻能使法國處於一個與德國對比起來更加惡劣的地位。德國在1935年才開始實行徵兵,因此它在1938年還剛剛開始得到它在人口方麵比法國多一倍的好處。根據在前一天已成為法律的一項法案,法國政府得到特別授權,在次日,即1939年3月20日公布了一係列法令,其中有給予國防定貨以優先權、指導工人參加國防工業等措施,以及規定國防工業每周工作六十個小時的製度。然而由於經常不斷的罷工,缺乏原料和企業的生產能力微弱,這些措施大多未能奏效。而企業生產能力不足又是因為過去沒有整頓好,沒有更新設備。結果是隻能繼續小量地生產武器。坦克、大炮,和飛機一樣,生產第一線不得不繼續依賴很大一部分過時的原材料。然而,如果按裏翁審判中證人估計的平均數計算,那麽在1939年9月法國還是有可供使用的新式坦克大約二千二百輛。雖然這使德國人在數量上仍占很大優勢,但在質量上,當時雙方恐怕是旗鼓相當的,因為在1940年5月才成為德國裝甲部隊精華的重型坦克,當時還沒有開始大量出廠。然而由於這一方和另一方關於坦克用途的理論全然不同,無論是以質量還是以數量為根據的雙方對比都是困難的。德國人除了在裝甲部隊中配備坦克外,其餘部隊是沒有坦克的;而法國人則在非師屬的營中裝備了比在裝甲部隊中的比例還稍高一些的坦克。這不僅意味著法國擁有的輕型坦克所占的比例高於德國(因為法國和英國不同,是以輕型坦克作為步兵的支持力量的),而且還表明法國的整個坦克力量因分散而浪費掉,因此法國反而不是德國裝甲部隊的對手了。盡管戴高樂和雷諾竭力主張,盡管達拉第甚至還許下過建立重裝甲師的諾言,法國在參戰時還是隻有一年前就已擁有的那兩個輕機械化師。直到1938年12月才作出建立兩個裝甲師的決定,直到1940年1月這兩個師才建立起來。但是,這裏再次表明,表麵的比較或推論是會產生錯黨的,因為輕機械化師的實力,遠比它的名稱所687顯示的要強大得多,因為法國的“索米阿”和“b”型坦克勝過所有德國的同類坦克。但是另一方麵,在法國全部坦克中隻有一小部分是這一類坦克,其餘大多數仍然是那些在數量或質量上都不及德國的輕型坦克。1939年,如同1938年一樣,德國可以立即動員五百萬以上的兵員。在1938年隻有很少一部分是經過訓練的後備役軍人,而法國陸軍擁有此類後備役軍人的比例相當高。但是,到了第二年,這種差別開始消失,因為實行徵兵製以後,德國的後備役軍人開始激增。此外,由於德國的人口眾多,和平時期的一個正規師,到了戰時就可以擴充為四個步兵師:而法國一個正規師隻能擴充為三個步兵師。同時,在德國工業中能夠保持的勞動力的比率也比法國大得多。此外,德國的工業動員比較順利,早在戰爭爆發前數月,就已逐步忖諸行動:而在法國,到那時工業動員就與軍事動員發生了衝突。德國的機械化兵力,1938年的五個裝甲師,1939年8月增加到七個師,到1940年6月法蘭西戰役時已發展為十個師。按原來的編製,十個師應該有四千一百輛以上的坦克,但編製經過減縮,在法蘭西戰役中實際參戰的但克不超過三千輛,其中至少有一千輛是重型坦克。這仍比法國多出了幾百輛,而且德國還有一些其他方麵的有利條件,如前麵已講到過的質量和組織方麵的優點。最後,雖然英國在法國投入的坦克有六百輛,但質量太低劣,無助於改變差距。               第三節海上早在慕尼黑危機時,大不列顛就已經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為它的海軍力量而感到滿意。正如邱吉爾不久後說的:“這是我們國防三軍中唯一具有高度效率的軍種,而且對歐洲相對來說,它比1914年時更加強大得多。”1936年開始的海軍的重整軍備,已經取得初步成效,而且在數量上仍在穩步地發展。在1938—1939年的財政年度內,皇家海軍增添了五十三艘軍艦,1939年又增加了六十688艘。不過,由於這次危機而引起的新的情緒,導致了1938年末到1939年初的一係列討論;1939年7月,帝國國防委員會批準為一項新的建造規劃作好準備工作。8月以後,以財政上的理由反對達到“兩強”標準的意見已聽不到了,可以說,這一標準現在已經成為海軍部的長遠目標。1939年1月,英國艦隊的總噸數己超過法國、義大利和德國三國艦隊加在一起的噸數總和。此外,英國正在建造中的噸數也超過這三國合在一起的總噸數。自從英國重整軍備開始以來,其他國家新建軍艦的數量,除潛水艇之外,確實有下降的趨勢。總之,在擁有製造軍艦和海軍武器的資源方麵,歐洲沒有別的國家可以與英國相匹敵。1937年投產的五艘戰列艦中的第一艘,已接近完成(“英王喬治五世”號於1939年2月下水)。英國也有一個比任何其他強國都龐大的建造航空母艦的計劃。在受條約限製的那些年間,英國巡洋艦的力量日益薄弱,所處地位岌岌可危;執行現行規劃以後,巡洋艦的狀況也大有改善。1938—1939年之交,法國有三艘巡洋艦在建造。但義大利這時則連一艘巡洋艦也沒有在建造。另一方麵,德國除根據1935年的英德海軍協定實現它應享的權利,在1938年12月把它的潛水艇數量增加到和英國不相上下外,同時還宣布,在這項協定允許的範圍內,它打算把兩艘最新的巡洋艦改造成兩個等級中較高的一級,從而增強它們的火力裝備。這樣就將使德國擁有五艘一萬噸級、配有八英寸口徑炮的巡洋艦(其中一艘在戰爭爆發時已造成,另外兩艘到1940年年中可望完工),同時又增加了已經夠大的伸縮餘地,在這個範圍內它可以建造低一級的小型軍艦。不過,從總的情況看,英國唯一感到害怕的是潛艇方麵的競爭,這對它是有威脅性的。近年來德國和義大利的建造潛艇計劃是規模最為龐大的,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執行的速度方麵都遠遠超過其他各國。無疑,俄國也在大力建造潛艇,雖然其確實規模不大清楚。在1935年的英德協定賦予德國建造潛艇的權利以前,德國沒有潛艇,至少沒有已建造完成的。然而1938年8月22日在基爾港舉行的海軍檢閱中,卻有了三十七艘潛艇參加檢閱,另有三十一艘業已建成或正在建造中。雖然根據英德協定,德國潛艇的總噸位不得超出英國的百分之四十五,可是到1938年底德國已建成的和正在建造中的潛艇總數已超過英國。這很可能是因為其中近半數是二百五十噸級的小型近海潛艇。1938年12月德國引用了海軍協定中的這樣一個條款:在“特殊情況”下,並在正式通知英國政府之後,德國可以建造等於英國潛艇總噸數的百分之一百的潛艇。所謂“特殊情況”,據說是指俄國潛艇實力的增長,但是其動機,實際是要使德國擁有一定數量的一千噸級或一千噸級以上的遠洋潛艇,而百分之四十五的限製,就使得這一目的很難達到,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德國在戰爭開始時有五十六艘潛艇,其中十艘還不能充分利用。義大利潛艇的實力也在穩步增長,據說其目標是到1941年達到一百七十艘。然而在目前,義大利的潛艇實力被強大的法國潛艇艦隊抵銷了。至少在1938年,法國潛艇的總噸數在歐洲列強中仍然是最大的。不幸的是,法國當時的社會和經濟缺陷影響了造船的速度,使得潛艇的建造和其他類型的艦隻一樣,進展緩慢。因此,雷諾在1938年12月27日告訴參議院說,法國造一艘潛艇要花十八個月,而德國隻要八個月就能造一艘。同樣,盡管法國沒有條約的約束,並且早在英國還未開始建造以前就已經在建造四艘主要軍艦,可是在戰爭開始前,它隻建成了其中的兩艘:1932年投產的戰列巡洋艦“敦刻爾克”號和1934年投產的戰列巡洋艦“斯特拉斯堡”號。德國則以建造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斯諾”號作為對法國的回答。義大利的回答是,建造了大吹大擂的戰列艦“浜螺”號和“威尼斯勝利”號,當戰爭爆發時這兩艘軍艦都已接近完成。德國也有著戰列艦的大小不受條約限製的有利條件,甚至在它假裝遵守1937年7月英德海軍協定的三萬五千噸的限製以後,仍繼續以更大的規模建造“俾斯麥”號和“鐵比茨”號。同時,德國海軍的發展受到以下兩個因素的嚴格支配:首先是,德國造船廠可能承擔的造船總量;其次,要打什麽類型的戰爭。雷德爾在紐倫堡供認,曾試圖建造一個小型的“平衡艦隊”,以便與其他歐洲國家的海軍抗衡,但並不打算向英國海軍挑戰。在慕尼黑會議以後,他預見到最後同英國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得不果斷而又迅速地重新檢討了他的計劃。他認為德國唯一的希望是全力以赴地建造潛艇和快速而又火力強大的水麵艦隻,組成獨立的艦隊,用以騷擾英國漫長的海上交通線和商船運輸。這一政策在慕尼黑事件後製定的“z”計劃中已明白顯示出來了。然而,由於希特勒的安慰人的保證,這仍然是一個相對來說期限很長的計劃(預定的完成日期是1944—1945年),隨著戰爭明顯地日益迫近,這個計劃就不能不重新加以修訂並提前完成,以便使潛艇和戰列艦的建造得到絕對的優先權。當戰爭爆發時,德國的艦隊已是一支強大的、結實的力量,在很好地實現雷德爾的修正過的計劃,並且比一年前更加強大了。但它仍隻不過是“z”計劃所設想的那種艦隊的一個影子,還需要經過實際處境的考驗。雷德爾記錄下了他當時的痛苦心情:就海軍而論,要在1939年秋天同英國打一次大仗,顯然它絕不是裝備充分的。……潛艇這一武器仍然太軟弱……無法對戰爭起任何決定性的影響。何況水上力量在數量和實力上也都遠遠不及英國艦隊,以致即使是傾全力而戰,他們最多也隻能做到表明他們是知道如何去英勇捐軀,甘願為今後的重建打下基礎的。              第四節民防係統空襲預警係統的落後狀態,也許是慕尼黑危機時期英國防務中最大的弱點。一般認為,這種考慮正是要避免在1938年9月就開始戰爭的主要理由。在危機之後立即進行的改組中,1938年11月1日的任命約翰·安德森爵士為民防大臣,因此就被看作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情了。而且,鑑於他的行政管理才幹素負盛名,這一任命也就被當691作是吉祥的預兆了。安德森同時還負責國民誌願服務隊的籌備工作,空襲預警係統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這一組織。一個月後,在1938年12月1日,他提出一個方案,特別規定了男女人力的誌願登記和一種手冊來表明每個家庭成員如何才能最好地貢獻他們的服務。當戰爭爆發時,國民服務的普遍登記是強製實行的,但在此以前,沒有這樣做。不久後(1938年12月21日),安德森宣布,為了使小房屋的居民免受炸彈的氣浪和彈片以及斷垣碎磚的傷害,政府將提供鋼板製成的簡易掩蔽物。這時,有很多人熱烈要求政府提供深入地下的防空洞以容納大量避難的人,並保護他們免受直接擊中的大型炸彈的傷害。但是安德森寧願繼續採取“分散”的政策,隻提供家庭中的部分掩蔽物。而不搞“集中的”大型公共防空洞——很顯然,部分原因是修建深八地下的防空洞需要時間,而時間已經未不及了。1939年3月24日公布的民防法案標誌著民防準備工作有了一個顯著的進展,它包含著一筆二千五百萬英鎊的經費開支。這一法案授權地方當局可以自由進入私人住所執行防空工作,並徵用土地修建防空洞。它責成僱主必須為工人提供防護設施,並有關於公司新建築物結構上的預警設施和防空掩蔽室的規定。它規定了偽裝和燈火管製的事項,為疏散婦孺到安全地方做了安排,並從應付大規模的、頻繁的空襲方麵考慮,對空襲預警係統的各種問題一一作了處理。1938年,雖然疏散工作在原則上作了規劃,但到危機降臨時,還沒有製訂出具體的措施39年初草擬的第一個實際可行的疏散人口計劃,僅適用於在校兒童,但是後來的幾個計劃內包括了學齡兒童的母親、孕婦、老人和殘廢者。所有這幾類人的疏散,完全是自願的。到1939年8月1,安德森已可以報告說工作有了很大的進展。在所需要的二百萬防空工作人員中,一百九十萬男女人員己進行登記。雖然有些人是領取報酬的,但其中許多人是全天義務工作。訂購了大約二百五十萬個庭園鋼板防空掩體,已經交付使用的約一百萬個。這些防空設施可以使易受襲擊地區的將近六百萬人得到保護。不過在輔助消防隊和救護人員這些重要部門中,人力仍感缺乏。慕尼黑危機發生時,法國的民防工作甚至比英國的還要落後。不過,這兩個國家在防空方法上採取的方針692是不同的。首先,在提供防毒麵具方麵,1938年9月英國這樣做是當時唯一的一項受人歡迎的措施。而在法國卻遭到許多挫折;部分原因是,一般人對其成效抱懷疑態度,另外,是因為公眾領取防毒麵具時必須付錢,除非是赤貧的人。1938年3月決定製造一千萬隻防毒麵具,每年收少量租金,租給居民使用。但是這一計劃,由於另有其他緊急需要,就中途流產了。1938年底,當法國迫切需要籌款從國外購買戰鬥機時,就又決定這筆款項主要在“消極防禦”項下開支。在1938年12月5日的一次常設國防委員會的會議上,委員們權衡了積極防禦和消極防禦的利弊得失。甘末林說,有八億二千萬法郎是專供消極防禦之用的,而且大部分措施隻是為了博取輿論的同情。於是達拉第接著說,防毒麵具沒有用處,英國製造了大量的防毒麵具,隻不過給人以得到了保護的幻覺而已。他認為,另一方麵,對付爆炸力極強的炸彈的某些措施,倒是切實可行的。最後,決定把消極防禦的預算削減五千萬法郎。除此之外,這同法國人的性格和看法也是一致的,他們認為防空工作決不會得到民眾很大的支持。然而,1939年3月,當達拉第行使他的特權,公布了一大批法令時,還是採取了一些措施,如增加補充防空專門人員,增加為發展防空事業而徵用私人產業的權力。法國在防空掩蔽所問題上的政策是,對一定比例的“重要”人士提供全麵的保護,甚至保護其不受直接命中的轟炸的傷害;對另一部分“重要”居民提供局部的保護,如加固的地下室等;最後,把所有其餘的居民從巴黎疏散出去。的確,政府要求所有那些戰時工作上不需要的人都自願疏散出去。為此,政府提供了專門的運輸工具。德國人似乎並未有過疏散柏林人口的計劃——隻有疏散邊境地區和城市人口的計劃。至於防空掩蔽場所,他們贊成在大型公共防空洞中提供最大空間、但隻提供局部保護的原則。因為戈林曾保證過柏林決不會遭轟炸,再要他支持更加積極的措施是困難的。              第五節防空部隊慕尼黑危機期間,英國防空部隊方麵的不足幾乎和它的空襲預警係統的缺陷一樣嚴重。第二年雖在這一方麵有所進展,但改進的計劃訂得雄心太大,使得人們對它產生過高的要求,最後在人員和物質方麵的實際增長就很可能會令人失望。在慕尼黑危機前就已經宣布過,本土軍的兩個防空師將增加到五個,雖然大家也知道要立即實現這個決定,希望是很小的。然後在1939年3月霍爾一貝利沙宣布,高炮連的實力將增加一倍左右,五個防空師將擴充到七個,防空部隊將具有一支充分成長的軍隊的地位。然而,盡管如此,已經建立的五個師還很不完備,還不能立即投入戰鬥。至於高射炮,1938年9月時隻有大約一百門是用來保衛倫敦的,用來保衛全國的,可能也隻不過比這個數目再增加一倍多一點而已。這些高射炮中隻有極小部分是現代化的三點七英寸型號的,這在當時是被看作最基本的一種武器。1938年11月3日,霍爾一貝利沙在議會宣稱,到1939年年中,三點七英寸口徑的高炮可以完全滿足需要,一種四點五英寸口徑的已開始生產。然後在1939年1月,他說在一個月之內倫敦將能得到它的三點七英寸口徑高炮戰時編製數額的全部。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倫敦將完全由三點七英寸口徑高炮來防衛,實際上很大一部分的裝備將仍然是過時的三英寸口徑高炮。1939年2月,英國批準了一項規劃,它是道丁空軍上將1937年的“理想方案”的一個發展。它把英國的防務加強到有重型高炮一千二百六十四門,探照燈四千七百二十八座。但是據1939年3月1日的估計,將隻有五百七十門重型高炮和一千九百五十座探照燈可供使用,換句話說就是,仍然隻達到兩年前理想方案規定的要求數量的一半。即使到了戰爭爆發時,情況也沒有真正好轉,因為英國把它的一部分最好的裝備運往法國以保護英國遠征軍去了。邱吉爾,作為海軍大臣,特別提到了保衛海軍港口所急需的高射炮的“令人痛心的缺乏”,特別是三點七英寸口徑的和博福斯式高射炮。甚至在1940年4月,當挪威戰役使得英國更加需要高射炮的支援時,仍有許多炮兵連完全沒有這種武器裝備。象英國一樣,法國的防空經費長期不足,因而物質設694備缺乏。正象在英國三點七英寸口徑炮和後來的四點五英寸口徑炮總是可望而不可及一樣,法國兩種最好的高射炮——二十五毫米和九十毫米的,直到戰爭前夕,或甚至更晚些,才開始大量生產。確實,裏翁審判(1942年2月28日)的起訴書斷言,戰爭爆發時,法國隻有一百門單炮管高射炮和二百六十九門外國造的高射炮。在慕尼黑危機以前很久,德國就已經擁有大量現代化的防空設施,其規模遠不是英國1939年2月批準的規劃所能希望獲得的。1938年5月邱吉爾曾提請議會注意,“德國公布的關於高射炮部隊的進展情況——單單三十個高炮團,每團十二個機動高炮連,就總共有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門高炮;此外還有設置在固定陣地上的三千門以上高炮”。在間接提到仍然占英國殘缺武器庫中的大部分的舊式三英寸口徑高炮時,他還加了這麽一句:“它們全部都是現代化的炮,不是1915年的炮,而都是1033年以後製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戰前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二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諾德·托因比並收藏大戰前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二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