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大戰前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二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章羅馬 第一節對德蘇公約的反應據消息靈通的義大利報紙說,德蘇公約並沒有使法西斯領導人感到意外。某些人還毫不掩飾地對此表示滿意,因為它意味著包圍政策的完結,這個妖怪一直在使兩個軸心國大夥伴感到心神不安。然而,盡管這樣一項條約的想法對義大利政府來說並不是什麽新鮮的事,但是這筆交易的迅速做成確實使它大大地吃了一驚。當德國外交部長在8月21日傍晚打電話給齊亞諾說,他就要去莫斯科“和蘇聯政府簽訂一項政治條約”時,齊亞諾正如上麵已講到的那樣,正在設法安排同裏賓特洛甫在8月22日見一次麵。於是齊亞諾在和墨索裏尼商量後,就把這次會晤的時間推遲到裏賓特洛甫從莫斯科回來以後。他們認為這次會晤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要在會晤時堅持,義大利不介入因同波蘭衝突而可能引起的一場全麵戰爭。在齊亞諾的日記中沒有一句反對的話,有的倒是對這一靈活措施的言不由衷的讚賞:“毫無疑問,德國人這一手幹得十分漂亮”。還有饞涎欲滴的貪心的流露:“我們自己也必須準備好在克羅埃西亞和達爾馬提亞有所獲得。”到了第二天即23日,齊亞諾認為這一新的事態發展並“不真正是根本性的”。他這時已經會見過英國大使洛雷因,後者嘲笑了這項公約,說再過六個月它看起來就不會再是“這樣精彩的一著棋”了,並補充說,他“可以向他保證,這一新的發展決不會影響陛下政府的態度”。23日,齊亞諾還曾對正在羅馬訪問的德國財政部長施威林-克羅西克說,依朋他的看法,盡管有德蘇公約這一外交上的大勝利,如果德國進攻波蘭,英法兩國仍將會立即進行幹預的。他相信,這樣就會造成“一種非常嚴重的局勢”,因為“軸心國還沒有充分準備好,首先是在經濟上”,而且在三年之內不可能作好戰爭準備。軸心國“肯定在軍事上一開始會得手,但是敵人不會因此垮台,並且會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對於施威林-克羅西克所說的希特勒不相信英法會插手幹預,齊亞諾回答說,恐怕563這一次將會證明希特勒是錯了。至於從希特勒本人那裏傳送過來的關於德俄談判的消息,他的義大利夥伴要一直等到25日下午才得到,這就是馬肯森給他帶來的一封信。信中除了其他內容外,還為希特勒辯解說,之所以沒有把這次談判的事早日通知義大利,是因為事情能否成功還不確定。然而現在同俄國簽訂的這項公約已成為事實,軸心國家一定能由此得到難以估量的好處,因為它們害怕被包圍的恐懼心現在可以消除了。有了俄國這個同盟者,就不怕東歐各國懷有任何敵意了,他特別提出羅馬尼亞和土耳其來作為例子。最後這一點顯然給墨索裏尼留下了根深的印象:馬肯森就這次談話寫給柏林的報告說,墨索裏尼對於這項公約對羅馬尼亞和土耳其可能產生的影響,“特別感興趣”。馬肯森說,事實上墨索裏尼看來是“完全同意”這項莫斯科公約的;的確,他說他本人早在4月裏就曾向戈林建議,應該向俄國作出象這樣的接近。 第二節墨索裏尼的猶豫不決齊亞諾堅信,德蘇互不侵犯公約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局勢,西方國家也不會因此而不再去支持波蘭,如果它遭到攻擊的話。這就使得他試圖去阻止住墨索裏尼的魯莽行動。而且,他本人也十分懷疑,義大利不管結果如何都要和納粹結成同盟,這樣做是否明智。毫無疑問,他在8月初從上薩爾茨堡會談歸來時就已抱有強烈的反德情緒。在薩爾茨堡的整個會談中,他同裏賓特洛甫爭執不下;後來他同希特勒的談話,也不見得好多少——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有過一段可憎的日子”。歸來後,他曾竭力說服墨索裏尼相信希特勒已經背叛了鋼鐵公約,但是這位領袖仍一心想望軍事介入以支持德國。根據齊亞諾的說法,而且的確這也是其他人的意見,正是由於他的勸阻的影響,才使墨索裏尼沒有作出會使義大利在希特勒的吩咐下貿然參戰的任何決定。至於墨索裏尼本人,在8月底的那些日子裏,他的思564想或行動一直是搖擺不定的。起初,他被十分關切英德在柏林的談判的齊亞諾說服了,同意接受英國大使要義大利出來調解的呼籲——這是按照哈利法克斯的指示於8月20日首次提出的。23日,墨索裏尼讓齊亞諾去告訴洛雷因說,他想出了“一個新辦法”——唯一還有點成功希望的一個辦法——這就是波蘭應把但澤放棄給德國,而以後的談判則應由“一個真正的和平會議來進行”。齊亞諾於是把這個意思告訴了洛雷因,但是這一計劃自然不可能得到英國的支持。根據哈利法克斯的看法,德國既不提供適當的保證,又沒有同意一種國際的保證,向波蘭提出這樣的建議那是根本無從談起的。然而,在作出這種想要調解的姿態之後,墨索裏尼在當天即23日的下午又恢復了他的戰爭叫囂。齊亞諾寫道。“他談起了軍隊和進攻”。這位外交部長為了另外一件事於第二天即24日去謁見國王,但談話幾乎完全轉到目前的局勢和軍隊的狀況上麵去了——國王說軍隊的狀況“很可憐相”。他還告訴齊亞諾說,在親自作了三十二次視察之後,他認為在法國邊界線上的防禦工事抵擋不了法國的軍隊。第二大早上,齊亞諾把這次談話向墨索裏尼作了匯報,從而使後者的好戰計劃受到了遏製。另外,來自柏林的局勢嚴重的消息,也加重了他的顧慮。24日午夜(前麵已講到過),裏賓特洛甫在電話上對齊亞諾說,情況已變得十分緊急。決定要使墨索裏尼認清道理,齊亞諾一早立即趕往威尼斯宮,並終於使他同意給希特勒發一個電報,就說眼下義大利還不能介入。返回基吉宮後,齊亞諾在午後12時15分將電文擬好,但電報並沒有發出。墨索裏尼又把齊亞諾叫去:他又改變了主意。顯然他是害怕希特勒發怒,所以又宣稱他準備介入了。齊亞諾知道同他爭論是沒有用的,隻得不再進行任何活動。在25日剩下的大部分時間內,羅馬方麵不再有什麽動靜;阿托利科同納粹頭子們後來也還有過一次尷尬的談話:這兩件事上麵都已提到過了。 第三節義大利的不插手介入:希特勒同墨索裏尼互換信件,8月25日至27日8月25日那天,當墨索裏尼對於義大利應奉行何種政策還在猶豫不決,齊亞諾因而也不能給柏林以任何明確的答覆時,希特勒給墨索裏尼的信在中午過後不久就來了,這就使他們要走的道路變得更清楚一些了。這封信的目的是雙重的:它傳達了(前麵已講過)德國總理對於莫斯科公約的解釋,另外它還透露了德國即將進攻波蘭這個十分嚴重的消息。(希特勒說)德國和波蘭的關係自從春天以來一直不能令人滿意,而最近幾個星期(他譴責說這是由於英國的幹預)更變得使人難以容忍。他指出,這種來自波蘭的危險也是他急於要和俄國訂約的原因之一。波蘭的動員使德國也採取了同樣的行動。挑釁行動和邊境暴行每天都在發生。然而凡事都有個限度,如果波蘭人越出這個限度,那麽他就要“立即行動”。他沒有多費筆墨來要求墨索裏尼援助,隻是在末尾說:“如義大利處在同樣境地,我會完全同情於它的”;並向這位義大利領袖保證說:“在任何這種情況下,從一開始你就可以相信我的態度的”。話可以倒過來說,但它的含義對義大利的頭目們來說,則是再明白也沒有的了。於是,在馬肯森的麵前,墨索裏尼裝出了一副勇敢的樣子說,他看得出來德波關係己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一場“衝突不僅無法避免,而且是已經迫在眉睫了”。他試圖從馬肯森的口中打聽出預期中的進攻的準確時間(希特勒在其信中對此毫無透露),但是並未如願。這時,他又重複了一遍,說他希望戰爭最好能推遲兩三年。但是,“不管發生什麽情況”(大使報告說他是這樣講的),他都將無條件地同他的盟友站在一起。然而,這次會晤一結束,比較穩重的意見又占了上風。齊亞諾現在沒花多大力氣就使墨索裏尼認識到,希特勒想要他們幹的是什麽,他們所處的是多麽危險的境地。在他的慫恿下,墨索裏尼親自起草了一封給希特勒的回信。重複了他對馬肯森講過的大部分話之後,他很快地就談到了他所謂的義大利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在這裏,齊亞諾把他在上午擬好了但未能發出的那封信中更加坦率的一些話也加了進去。)信中說,如果德國進攻波566蘭,而衝突又始終是區域性的話,義大利將提供所要求於它的一切政治上的和經濟的援助;但是,如果德國發動進攻,並把波蘭的西方盟國也拖入戰爭的活,那麽,墨索裏尼說,他必須提醒希特勒,義大利人就不可能“首先主動採取”任何軍事行動,除非德國立即向他們提供為對付英法進攻義大利所必需的軍需品和原料。他說,義大利尚未作好戰爭準備這一點,曾一再地向德國人講明過。當然,這並不是一個空洞的藉口,但是墨索裏尼現在雖然是這樣的向希特勒強調困難,卻已多次拒絕聽從他自己的軍事顧問們的警告。這也許是因為形勢所強加於他的這個受人擺布的角色是如此的不對胃口,以致更加助長了他在戰爭準備是否就緒這個問題上的自我欺騙(法國政府當時也犯有這種毛病)。沒有準備好之外還加上不情願——這肯定存在於軍隊將領和一般公眾之中,他們強烈地反對戰爭,正象他們反對現政權的親德政策一樣。墨索裏尼給希特勒的答覆(如上所述)由阿托利科於25日下午6時送到帝國總理府,在當天晚上9時30分,墨索裏尼就從馬肯森於裏接到了希特勒的回信。在得悉墨索裏尼投入“一場歐洲大戰”的條件後,希特勒要求提供更詳確的細節:他們需要哪些軍火和原料,在什麽時候要?隻有知道了這些,他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馬肯森被告知說,這些要求將於次日送交柏林。在這裏似乎有了一個使法西斯領導人可以脫身的漏洞:清單中的數量竟然開得如此之大,以致不可能予以兌現。這樣,墨索裏尼和齊亞諾第二天上午在同他們的三軍參謀長們商量後,就開了一份義大利需要物資的清單567(據齊亞諾說,這份清單甚至得到了馬肯森的慫恿和鼓勵,他對希特勒的“軍事冒險”也抱敵視態度)。齊亞諾還發表議論說,這份清單“足以殺死一頭公牛——如果一頭公牛也能讀它的話”。它表明一場為期十二個月的戰爭的物資需要量:六百萬噸煤和鋼,七百萬噸石油,幾千噸的礦產品、化學物品、橡膠等等,軍火工廠所需用的機器(這份清單已在凱特爾處),以及保護都靈—熱那亞—米蘭—薩沃納這一方形地帶中的工廠所需要的一百五十個高射炮組。墨索裏尼寫道,如果要義大利參加戰鬥,這些供應是絕對必需的;不過,他在最後仍答應提供他常提到的政治支持。義大利的要求是在26日中午發出的;在柏林,阿托利科將清單遞交給希特勒時又自作主張地要求立即交付這些援助物資。他在當天下午報告齊亞諾說,他故意這麽做,是因為他真誠希望阻止義大利被拖入戰爭,所以要使德國人絕不可能滿足義大利的要求。然而這一手法和這份有意過分要求的清單都並沒有能騙過德國的領導人。戈林1946年3月在紐倫堡審判中曾說過:“事情已很清楚,義大利人提出我們無法兌現的要求,就是為了要使義大利置身於戰爭之外。”盡管如此,還是保持了情麵上的關係。希特勒的回電在8月26日下午3時發出,4時到達羅馬,5時過後不久就由馬肯森遞交給墨索裏尼。電報帶來了所盼望的消息:德國隻能提供義大利所需數量的大大削減後的一小部分(義大利所需要的煤、鐵和木材的數量除外,這些物資可以充分滿足);所要求的一百五十個高射炮組,則隻有三十組可以立即付運。阿托利科要求物資立即付運,如果隻就運輸能力568不足這一點來說,也已經使得這一關於物資的要求不可能予以滿足了。因此希特勒也明白義大利是不能參戰的了,但仍聲稱他理解墨索裏尼的處境。在27日淩晨發出的另一電報(上午3時40分到達羅馬,9時遞交給墨索裏尼)中,希特勒重申他理解並尊重墨索裏尼的態度,他隻想提出三點要求:第一,“在心理上”義大利應這樣的支持德國,以使得全世界在目前弄不清楚義大利宣布中立的真正意圖;第二,以義大利軍事上的顯示威力來牽製住英法兩國軍隊;第三,在即將到來的對西方戰爭中,義大利應以工業和農業勞動力支援德國。27日,墨索裏尼同意了德國的要求,由馬肯森於當天下午4時電告柏林:“領袖將……百分之百地履行元首的要求。”墨索裏尼本人在下午4時30分發出的一件電報中,也答應給予充分的心理上的支持(通過電台、宣傳等),並詳細講述了義大利軍隊在法國邊界和利比亞境內的部署情況。他還同意,在不影響義大利動員的需要的情況下,盡可能多派一些勞動力去德國。希特勒的前兩個要求,和墨索裏尼的答應照辦,產生了頂期的效果——至少對於法國是如此。甘末林寫道:“義大利的曖昧態度使我們不得不用二十四個師的兵力來對付它;而在1914年8月,它的保證中立就使得我們能夠把全部力量都投放在東北方麵。”然而,按照齊亞諾的看法,答應向法英兩國顯示力量卻是很危險的,因為這些天來一直在努力設法同這兩個國家保持良好關係,尤其是後者。由於他經常同哈利法克斯友好地通電話,齊亞諾以自己同這位英國外交大臣的看法完全一致而感到很得意。照齊亞諾的看法,有兩件事促進了這種友好關係。第一件事是,通過洛雷因,法西斯領導人才在27日首次得知希特勒在25日向英國提出的那些建議,其中包括“一項聯盟或類似的東西”。這569是對義大利人的威信的又一個打擊,因為,據齊亞諾說,對於這一行動他們是“完全被蒙在鼓裏”。不過,齊亞諾並沒有把這件事告訴英國大使,隻是後來在當天同哈利法克斯通電話時說,義大利政府已經得知希特勒的建議,並敦促哈利法克斯不要加以回絕。哈利法克斯則向他保證說,英國政府絕不會拒絕同德國進行討論,但是它對波蘭的立場應該完全說清楚。齊亞諾認為,這次談話反映了雙方的“極端的熱誠”。英國方麵抱有明顯的善意的第二個跡象是,在前一天即26日,哈利法克斯通過洛雷因預先通知齊亞諾說,英國海軍部將禁止英國船隻在地中海航行(28日在倫敦宣布,第二天登載在英國報紙上),並且強調這隻是一個預防性的措施,決不能解釋為是反對義大利的一個序幕。 第四節墨索裏層建議召開一次會議以後的這幾天是很不寧靜的,雖然英德談判這時還在柏林進行著。8月27日裏賓特洛甫在電話中對馬肯森說,據說在羅馬有謠言,講德波之間的緊張局勢已有所緩和。這完全是捏造;事情真象恰恰相反。他要馬肯森保證使墨索裏尼和齊亞諾不相信這一謠言。27日傍晚,阿托利科在柏林又做了一個顯然是出於他自己主張的動作。當他去見魏茨澤克商談一些經濟事務時,他“自動地”(魏茨澤克說)講起,隻要希特勒同意,墨索裏尼仍準備提出一項和平解決德波糾紛的方案。阿托利科說,他所設想的是,德國取得但澤的權利應首先得到確認,還應該召開一次會議來討論不僅德波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而且還有法意兩國之間的爭執、殖民地問題、原料和限製軍備等問題。另方麵,德波之間和法意之間的純政治問題則可以不列入會議議程,但也可以同時進行處理。最後,阿托利科還說,墨索裏尼也準備支持關於波德兩國直570接談判的任何建議。魏茨澤克立即把談話內容報告給裏賓特洛甫,並決定“在目前”不必給阿托利科任何答覆。29日下午,墨索裏尼採取的依然是這種有節製的策略。聽到阿托利科報告說希特勒當天正在研究英國28日的照會,他就要這位大使去告訴希特勒說,作為一個真實的朋友,他認為英國的建議提供了一個對德國有利的解決問題方案。他還通過阿托利科捎去一個口信說:“凡是元首認為墨索裏尼能夠在政治或外交領域中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領袖都將十分情願地付諸實施”,特別是,德國想要在倫敦採取的任何行動,他都準備為之效勞。當晚9時,在剛見過希特勒之後,阿托利科報告說,總理對墨索裏尼的口信表示感謝;雖然對英國的主動姿態有所懷疑,他還是同意了與波蘭直接談判,並且正在等候他們的使者的到來。然而,在8月30日上午9時45分馬肯森把一份關於裏賓特洛甫同阿托利科29日談話的照會當麵交給齊亞諾時,後者說道,鑑於雙方都在調動軍隊,“據他看來,和平解決現在已經是不可能了”。到31日清晨,從柏林傳來了壞消息。阿托利科在9時打來電話說,局勢瀕於絕望,波蘭在直接談判這個問題上繼續默不作聲,正在破壞阻止戰爭發生的任何機會。他還說,的確,戰爭已無可避免,除非立即有什麽新的發展,他建議這可以採取由領袖出來講話的形式。這正是墨索裏尼所需要的提示:他現在可以把最近幾周多次提出的關於召開一次會議的建議付諸於行動了。主動權是在他的手裏:他要為和平而進行幹預,從而提高自己的身價。在接到阿托利科的電話後,齊亞諾立即去同墨索裏尼商議。兩人同意,第一步應該是立即去告訴英國政府說,墨索裏尼隻有帶著“一份厚禮:但澤”才能去同希特勒打交道,進行調解。齊亞諾於是在31日上午11時打電話給哈利法克斯說,如果墨索裏尼可以對希特勒說,“關於但澤,現在有了新的情況”,那麽,他就準備提議再召開571一次會議來解決其他問題。這個建議,英國政府自然是不能接受的。哈利法克斯告訴齊亞諾說,但澤,在他們看來,正是“爭執的核心”。盡管齊亞諾本人對於希特勒是否會同意這一計劃感到懷疑,但他還是立即召見英國大使,把他對哈利法克斯講過的活又講了一遍。(看來,他並沒有把哈利法克斯不贊成義大利的建議一事告訴給洛雷因。)洛雷因逼著齊亞諾要他說,如果但澤歸還給德國,墨索裏尼就一定出麵反對希特勒把走廊也拿走。齊亞諾不肯對此作出保證,但他的確想過,如果墨索裏尼能夠這樣的為希特勒“獲得”但澤,那他就要運用他的所有一切影響來阻止德國人發動戰爭。午後12時50分,齊亞諾再次打電活給哈利法克斯(洛雷因這時也在旁),告訴他墨索裏尼的一個新建議,這是他同墨索裏尼剛剛商量過得到的結果。這建議根本不提但澤,而是邀請德國在9月5日參加一個會議,其目的是重新審查凡爾賽條約中那些成為麻煩根源的條款——毫無疑問,它們既涉及到德國人的不滿,也涉及到義大利人的不滿。齊亞諾說,他已經把這建議告訴了法國大使,如果英法兩國接受這一設想,墨索裏尼就可向希特勒發出邀請了。齊亞諾要求及早給予答覆,但是他在當天並沒有得到任何回音。與此同時,在柏林,阿托利科於下午5時見到了裏賓特洛甫,告訴他說,墨索裏尼“迫切希望”希特勒能接見利普斯基,從而建立“為避免最後決裂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接觸”。裏賓特洛甫回答說,希特勒一直在等候波蘭談判代表,但是至今不見其到來,不過墨索裏尼的願望一定要轉達給他的。當阿托利科要求得到一份德國建議的文本時,裏賓特洛甫答應在當天傍晚時可以給他。7時,在希特勒接見阿托利科時,這一諾言得到了實踐。當希特勒說到,由於波蘭的態度,“這一建議已不再有效”時,阿托利科就問,希特勒現在是否同意讓墨索裏尼出來當調解人。希特勒說,他們“必須首先等待事態的發展”;在他們目前這種思想狀態下,波蘭人是不會來理睬墨索裏尼的。一直在等待哈利法克斯給他回音的齊亞諾,31日晚8時得到義大利電話總局的通知說,倫敦已經切斷了同義大利的所有電話聯繫。齊亞諾感到不安起來,認為這572是戰爭狀態的一個預兆,並向洛宙因大發牢騷。洛雷因也認為這件事太欠考慮,並立即請求外交部至少也應把官方電話聯繫立刻恢復起來。但是,遲遲不給齊亞諾答覆也還有其他原因:哈利法克斯必須以墨索裏尼的計劃向首相請示,還必須同法國政府(齊亞諾也已經把他的建議送給法國政府)磋商。這時,洛雷因也已經和哈利法克斯通過電話,他強烈支持召開會議的計劃。隻要英國和法國首先在原則上加以接受,希特勒要想拒絕就比較難了一洛雷因就是這樣的來解釋墨索裏尼的打算的。齊亞諾還向他保證過,波蘭和俄國將受到邀請,可能還有西班牙。第二天,9月1比上午10時30分,盡管德國已開始向波蘭進攻,博內還是讓法國駐羅馬大使知道,一個“原則上贊成”墨索裏尼建議的答覆就要發出。兩國的正式答覆都在中午時候到達羅馬。英國的答覆是,對義大利人的努力表示讚賞,雖然局勢已經使召開會議成為不切實際的空談。法國的答覆,雖然也對義大利的舉動表示讚賞並願意給予支持,但並不象博內答應過的那樣“有利”。它指出,關於未參與會議各國的利益,這次會議是不可能取得一致意見的,而且無論如何,會議的內容應擴大到既討論眼前的、短期的問題,也討論那些涉及麵更廣的問題。這個答覆是在前一天晚間部長會議上發生的一場激烈辯論後作出的。在會上,博內由蒙基和馬爾尚多支持,極力主張同意義大利的計劃。達拉第反對他的主張(雖然博內曾以為他會站在自己的一邊)。達拉第一聽到這項建議,就斷然拒絕考慮一個“第二次慕尼黑”,並曾告訴在巴黎的菲普斯說,他寧可辭職也不接受這一邀請。與此同時,他還同甘末林以及波蘭和美國的駐法大使商量過。他們全都對墨索裏尼的建議很不信任,因此也就更加強了他的反對立場。在這次會上,康潘希、雷流薩羅特和芒代爾也都表示極不願意接受這一邀請。盡管如此,據法國駐羅馬大使弗朗索瓦-蓬塞報告說,齊亞諾卻覺得法國9月1日的答覆“顯然是令人滿意的”;但是由於戰爭已經爆發,他還不能說現在把義大利的建議送給希特勒是否有什麽用。當齊亞諾就波蘭是否仍願意舉行這種會議同法國大使商量時,後者認為波蘭的態度捉摸不定,但這一計劃值得試一試。在9月1日這一天,墨索裏尼努力想把義大利不介入戰爭這一原則確定下來,齊亞諾在31日夜間9時15分已經極其秘密地告訴洛雷因說,義大利已決定不同英國或法國作戰;並在1日中午報告墨索裏尼說,大約在三小時內就要公開宣布這一決定。墨索裏尼在上午8時30分打電話給阿托利科,要他去請求希特勒在公開宣布這一決定前給墨索裏尼一個回電,明確地解除他在鋼鐵公約下應負的義務。阿托利科在上午9時15分回話說,他已親自把墨索裏尼的來電交給了希特勒。總理已經準備好了一份給墨索裏尼的電報,但是他現在已下令要按照墨索裏尼所要求的內容另擬一份來替代原來的那一份。這份由馬肯森送來的電報,感謝墨索裏尼“在外交和政治上的支持”,並且聲稱,在目前的情況下希特勒並不期望需要義大利給予軍事援助。得到了希特勒的這一許可,墨索裏尼隨即在3時召開了部長會議,在會上他的不介人政策得到了一致的贊574同。之後,於下午4時30分廣播了會議公報:“會議……向義大利人民宣告,義大利將不主動採取軍事行動。”在公報之後,接著又廣播了希特勒解除墨索裏尼軍事義務的電報。到了這時,除了法國人外,大家似乎都已經把召開會議的建議忘得一幹二淨了。博內,通過弗朗索瓦-蓬塞,仍極力想使這會議得以開成。至於弗朗索瓦-蓬塞本人,由於沒有完全得到洛雷因的信任,不知道英國政府對這會議如何看法,隻熊在得不到英國的合作的情況下單槍匹馬地幹,所以感到很懊惱。9月1日上午,他兩次去見齊亞諾,極力陳述法國的看法。但是在當天晚上9時,齊亞諾通知他說,墨索裏尼對於是否要提出這建議正在十分躊躇不決:他怕希特勒,在他已發動戰爭之後,會疑心有人在趁機騙取他的勝利果實;盡管如此,領袖還是沒有完全放棄這一打算。到了第二天,即2日的早晨,義大利的領導人們果真勉強地向法國人的壓力屈服了。10時,阿托利科在柏林向魏茨澤克遞交了一個文件(當時外交部長不在),要他轉呈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文件說,義大利可能仍有一個機會使法國、英國和波蘭同意在下述基礎上召開一次會議:第一,雙方就地停戰;第二,在兩到三天之內召開會議;第三,解決德波爭執。齊亞諾把這文件說成是向柏林提供的“一點點線索”,但是這個文件肯定強調了德國從這樣一次會議可能得到的好處,因為(正如它說的那樣)這時德國已經得到了但澤以及它所追求的大部分目標,而且還獲得了它的“精神上的滿足”。如果它同意開這次會議,它就可以達到它的全部目的,而且還可以避免一場曠日持久的全麵戰爭。令齊亞諾驚訝的是,希特勒並沒有立即完全回絕這個計劃。阿托利科在同一天(2日)的12時30分去見裏賓特洛甫,想打聽一下德國對義大利的建議的態度究竟如何。裏賓特洛甫說,他已經同希特勒討論過這一設想。希特勒所關心的是,首先要弄清楚,頭一天他收到的英法兩國政府的照會是否帶有最後通牒的性質。如果是最後通牒的性質,那末它們同墨索裏尼的建議就是背道而馳;這樣,他就隻得拒絕這個建議了。阿托利科堅持說,不管這些照會是什麽性質,這項建議都應優先考慮。裏575賓特洛甫則說,必須由英法兩國駐柏林的大使,並通過阿托利科向羅馬詢問,把這兩份照會的真正含義解釋清楚。因此不能立即給義大利的建議以明確的答覆。他要求在二十四小時內解決這個問題。這些情況,齊亞諾在當天下午2時向洛雷因和弗朗索瓦-蓬塞作了介紹。然店,當著他們的麵,齊亞諾又親自打電話把希特勒的兩點要求告訴給哈利法克斯和博內。雙方的回答都是:那份照會是想作為一種警告,而不是最後通牒;至於限期的事則必須分別由英國內閣和法國部長會議來解決。哈利法克斯本人還補充說,他確信英國政府現在不僅將堅決要求停止敵對行動,而且還將堅決要求德國軍隊在這種會議能召開之前撤出被他們占領的波蘭領土。他在見過首相之後於下午6時38分又打電話告訴齊亞諾說,他預料的已經得到證實。英國政府不僅將堅決要求德國軍隊撤離波蘭,以之作為召開會議的一個先決條件,而且還堅決主張但澤必須回復到幾天前的原狀。齊亞諾回答說,要希特勒接受這兩個條件看來是極難辦到的。哈利法克斯還說,下院將在當天晚上就義大利的召開一次會議的建議發表一個聲明。對於這一點,齊亞諾也表示異議,然而哈利法克斯說,必須使公眾隨時知道局勢的發展。在羅馬,齊亞諾直到深夜還沒有收到法國的最後答覆,雖然博內在4時已經和哈利法克斯談過計劃召開會議的事和最後通牒的問題,而且卡多根在英國內閣會議後也在下午5時打過電話給博內,告訴他英國提出的條件,以及英國內閣所規定的限期,即德國軍隊必須在午夜前撤出。這一決定,如前所述,以後又在當天夜間取消了。不過,這一改變對義大利建議召開會議的前景並不能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知道了英國的條件後,義大利的領導人現在確信,把一項完全不可能被接受的建議向希特勒提出,那是毫無用處的。於是齊亞諾不再等候巴黎的消息,在晚上8時20分打電話給柏林說,除非德國676政府建議義大利政府繼續進行這項計劃,否則它就要放棄它了。阿托利科於下午8時50分把這信息轉達給裏賓特洛甫,後者接到後也沒有作任何評論。博內為了想使法國的答覆顯得比英國的更加妥協一些,一直等到晚上8時30分部長會議結束後才把復電發出。於是他就可以(在晚上9時)這樣的告訴齊亞諾了:雖然這答覆同早先那個臨時性答覆內容一致,但至少法國政府準備給希特勒以他所要求的二十四小時來考慮一切,它將不要求德國在9月3日中午以前答覆它的照會。然而,正如齊亞諾在回電時對他說的,法國答應的較長寬限現在已無補於事了,因為英國政府提出的條件已成為召開一次會議的無法克服的困難。齊亞諾熱情地感謝博內的來電;博內則對這位義大利部長的努力表示敬意。這是他們之間的最後一次談話。盡管如此,博內仍沒有完全放棄召開這一會議的希望。9月2日夜間,德·蒙齊在得到他的同意後,與義大利駐巴黎大使瓜裏利亞進行接觸,問他如果英國政府所堅持的德軍撤出波蘭這個先決條件辦不到的話,是否至少可以有一次“象徵性的”撤軍。這個建議由瓜裏利亞轉達給齊亞諾,被齊亞諾當時就回絕了,甚至也沒有向墨索裏尼請示報告。事實上,這件事的重要意義隻不過是表明,至少法國政府中有一些成員仍在極力想避免戰爭而已。在義大利建議召開會議這件事上,最後要說的是同希特勒有關的。在一份電報中(9月3日夜晚11時到達羅馬,由馬肯森於4日上午9時40分遞交給墨索裏尼),希特勒感謝墨索裏尼的這最後一次斡旋的嚐試,並且聲稱如果當初他能夠得到會議必將成功的保證,他原來是會同意召開這次會議的。但是,德國人在波蘭的兩天戰鬥中已經流了血,他不能讓它“在外交陰謀中白白地流掉”。盡管如此,他相信,如果英國不是從一開始就決心要打的話,解決的路子還是可以找到的。他警告墨索裏尼說,同西方國家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雖然義大利現在可以置身事外,它總有一天會發現自己是同它們勢不兩立的。希特577勒寫道,“我還相信,即使我們現在走的並不是一條路,命運終將把我們聯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