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火的考驗:美國內戰及重建 作者:[美]詹姆斯·M·麥克弗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個完善的戰鬥計劃。胡克在拂曉以雷霆萬鈞之勢發動的攻擊首傳捷報。他的綽號“戰鬥的喬”果然名不虛傳。他那12,000名士兵從一片樹林中猛然衝出,此後這片樹林就以“北森林”而聞名。大炮和滑膛槍火力摧毀了邦聯步兵正在潛伏著的40英畝玉米地。“在我寫報告的那個時候,”胡克後來報告說,“在玉米地的北部和大部,每棵玉米稈都像被刀子削得短短的。陣亡者恰好成排地躺著,正像幾分鍾以前他們曾擺好的隊列那樣。命運之神從未讓我目睹一個比這更加血腥淋淋的悽慘的戰場。”很多參戰者後來撰文提到這次戰役時,都承認這是他們經歷的最激烈的戰鬥。半野蠻的“戰鬥狂熱”使士兵著了魔,驅使他們採取勇敢的或拚命的行動,實為世人所罕見。藍衣旅蜂湧穿過玉米地,衝到“西森林”的邊緣,挨近一座屬於和平主義的鄧卡德教派的白色小教堂。在那裏,約翰·b·胡德的灰衣師終於阻止了聯邦軍,迫使他們退回玉米地的那一邊。不久以後,曼斯菲爾德軍的聯邦生力軍,便從“東森林”越過玉米地發起攻擊,迫使已崩潰的邦聯軍戰線退入並穿過“西森林”。但是,當數以百計的士兵倒下時,聯邦軍的攻勢再一次停頓了。曼斯菲爾德陣亡,胡克負傷,大部垮掉的師經過3個小時未見緩和的拚殺後,均撤回整編。上午10點左右,聯邦將領埃德溫·薩姆納率第二軍朝“西森林”進擊。他的先頭師已深深楔入陣地,突然有兩個邦聯師出現在它的左翼,將致命的炮火傾瀉於北軍各旅之間,20分鍾內就擊斃2,200人。接著傑克遜橫越玉米地發動反攻,但被擊退,傷亡慘重。這塊玉米地已變成了無人地帶。據一個士兵回憶,那裏屍陳遍野,人們走過去時踩不到地麵。
正午以前,邦聯軍左翼的戰鬥結束了。每一方都打得對方再無招架之力。13,000士兵非死即傷。因為聯邦軍的進攻是按順序而非同時發動的,所以進攻已告失敗。邦聯軍已得到時間轉移部隊,並調來後備隊,以對付攻擊。麥克萊倫必須對此承擔部分責任。他的戰役部署阻止了曼斯菲爾德與胡克的聯合進攻,而他本人也把薩姆納發動的攻勢耽擱了一個多小時。
麥克萊倫還要對聯邦軍未能實行中央突破負責。薩姆納軍的兩個師已從攻擊“西森林”轉向左麵,在一條低窪的農田道路上闖入一條邦聯軍戰線,此後這條路就以“流血巷”聞名。在那裏,邦聯軍拚命死守,已挖好壕溝達三小時之久,直到一道被誤解的命令讓聯邦的兩個團對該路進行側射,把那些未當場倒斃或負傷的據守者趕走。邦聯軍中央防線大大敞開了。“在這個局部戰場上,沒有任何邦聯步兵部隊能夠頂住一場淩厲的攻勢,”一名南軍將領寫道。“當羅茲旅離開那條低窪的道路時,”朗斯特裏特部下一名炮兵軍官補充說,“李的軍隊已經毀滅,邦聯的末日即將到來。”富蘭克林部下尚有第6軍的8,000名生力軍可實行突破。他請求麥克萊倫讓他放手行動,但是,這個指揮官為上午的大殘殺所震驚,擔心會受到一支他認為在數量上處於優勢的敵軍的反擊,遂以“發動攻擊未必審慎”的話回絕了。稍後,另一名聯邦將領力勸麥克萊倫派遣富蘭克林軍的一個師和波特的第五軍的兩個尚未確定用場的師,穿越實力削弱的邦聯軍中央防線,但麥克萊倫再一次拒絕了。
在此期間,聯邦左翼的伯恩賽德情況如何呢?麥克萊倫整個上午反覆命令他讓精銳的第9軍向前推進,渡過安蒂特姆河,擊退邦聯軍右翼。但是,這一行動說時容易做時難,因為該防區河上的唯一橋樑,正處於邦聯軍炮兵和步兵的嚴密控製之下。不過,伯恩賽德本來可以幹得更好些。在那個季度,安蒂特姆河有數處可以蹚涉而過,但伯恩賽德卻把全部注意力集中於那座橋。在下午早些時候,他的幾個旅終於發現了淺灘;大約與此同時,其他部隊強行闖過了那座橋。但是,當時伯恩賽德各師未能及時進行布署,直到下午3點才開始進擊實力已經削弱的邦聯軍右翼。藍衣軍的挺進一時所向披靡,直逼夏普斯堡近郊,距李軍向波托馬克河淺灘退卻的路線僅半英裏之遙,看來邦聯軍又要一敗塗地了,這時突然間,伴隨著南軍嘶號聲,a·p·希爾師迅猛衝進戰地,該師來自哈珀斯渡口,以7小時行軍17英裏。當他們猛烈衝擊聯邦軍側翼,並阻遏了聯邦軍當天的最後推進時,希爾的一些老戰士穿的是繳獲的藍衣軍服,從而加強了奇襲的效果。
夜幕降臨戰場,慘狀難以描繪:2,100名北軍和2,700名南軍士兵陣亡,另外有18,500人(兩軍差不多各占一半)負傷,其中3,000人受了致命傷。那是戰爭中殺人最多的一天。 [ 註:作為比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d日(指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登陸),美軍傷亡6,000人——大約是安蒂特姆會戰傷亡數字的四分之一。美軍在安蒂特姆一天的戰鬥中陣亡、受致命傷人數,相當於1812年戰爭、墨西哥戰爭和美西戰爭傷亡總數的兩倍以上。 ] 雙方的全部連隊實際上已經毀滅,而團甚至旅的傷亡普遍達到50%。在十天後視察了這個戰場的一個英國軍事觀察員寫道:“在大約7-8英畝的森林裏,簡直沒有一棵樹不是滿布彈頭和彈片痕跡的。難以理解,在這裏的那種炮火下,誰能逃生。”
正午以前,邦聯軍左翼的戰鬥結束了。每一方都打得對方再無招架之力。13,000士兵非死即傷。因為聯邦軍的進攻是按順序而非同時發動的,所以進攻已告失敗。邦聯軍已得到時間轉移部隊,並調來後備隊,以對付攻擊。麥克萊倫必須對此承擔部分責任。他的戰役部署阻止了曼斯菲爾德與胡克的聯合進攻,而他本人也把薩姆納發動的攻勢耽擱了一個多小時。
麥克萊倫還要對聯邦軍未能實行中央突破負責。薩姆納軍的兩個師已從攻擊“西森林”轉向左麵,在一條低窪的農田道路上闖入一條邦聯軍戰線,此後這條路就以“流血巷”聞名。在那裏,邦聯軍拚命死守,已挖好壕溝達三小時之久,直到一道被誤解的命令讓聯邦的兩個團對該路進行側射,把那些未當場倒斃或負傷的據守者趕走。邦聯軍中央防線大大敞開了。“在這個局部戰場上,沒有任何邦聯步兵部隊能夠頂住一場淩厲的攻勢,”一名南軍將領寫道。“當羅茲旅離開那條低窪的道路時,”朗斯特裏特部下一名炮兵軍官補充說,“李的軍隊已經毀滅,邦聯的末日即將到來。”富蘭克林部下尚有第6軍的8,000名生力軍可實行突破。他請求麥克萊倫讓他放手行動,但是,這個指揮官為上午的大殘殺所震驚,擔心會受到一支他認為在數量上處於優勢的敵軍的反擊,遂以“發動攻擊未必審慎”的話回絕了。稍後,另一名聯邦將領力勸麥克萊倫派遣富蘭克林軍的一個師和波特的第五軍的兩個尚未確定用場的師,穿越實力削弱的邦聯軍中央防線,但麥克萊倫再一次拒絕了。
在此期間,聯邦左翼的伯恩賽德情況如何呢?麥克萊倫整個上午反覆命令他讓精銳的第9軍向前推進,渡過安蒂特姆河,擊退邦聯軍右翼。但是,這一行動說時容易做時難,因為該防區河上的唯一橋樑,正處於邦聯軍炮兵和步兵的嚴密控製之下。不過,伯恩賽德本來可以幹得更好些。在那個季度,安蒂特姆河有數處可以蹚涉而過,但伯恩賽德卻把全部注意力集中於那座橋。在下午早些時候,他的幾個旅終於發現了淺灘;大約與此同時,其他部隊強行闖過了那座橋。但是,當時伯恩賽德各師未能及時進行布署,直到下午3點才開始進擊實力已經削弱的邦聯軍右翼。藍衣軍的挺進一時所向披靡,直逼夏普斯堡近郊,距李軍向波托馬克河淺灘退卻的路線僅半英裏之遙,看來邦聯軍又要一敗塗地了,這時突然間,伴隨著南軍嘶號聲,a·p·希爾師迅猛衝進戰地,該師來自哈珀斯渡口,以7小時行軍17英裏。當他們猛烈衝擊聯邦軍側翼,並阻遏了聯邦軍當天的最後推進時,希爾的一些老戰士穿的是繳獲的藍衣軍服,從而加強了奇襲的效果。
夜幕降臨戰場,慘狀難以描繪:2,100名北軍和2,700名南軍士兵陣亡,另外有18,500人(兩軍差不多各占一半)負傷,其中3,000人受了致命傷。那是戰爭中殺人最多的一天。 [ 註:作為比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d日(指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登陸),美軍傷亡6,000人——大約是安蒂特姆會戰傷亡數字的四分之一。美軍在安蒂特姆一天的戰鬥中陣亡、受致命傷人數,相當於1812年戰爭、墨西哥戰爭和美西戰爭傷亡總數的兩倍以上。 ] 雙方的全部連隊實際上已經毀滅,而團甚至旅的傷亡普遍達到50%。在十天後視察了這個戰場的一個英國軍事觀察員寫道:“在大約7-8英畝的森林裏,簡直沒有一棵樹不是滿布彈頭和彈片痕跡的。難以理解,在這裏的那種炮火下,誰能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