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火的考驗:美國內戰及重建 作者:[美]詹姆斯·M·麥克弗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早的粗製機關槍是在內戰期間研製出來的。r·s·威廉上尉為邦聯發明了用旋轉的凸輪軸操縱的槍枝,凸輪軸從漏鬥以每分鍾20發的速率向後膛送入子彈。顯然這種槍早在1862年就用於戰鬥了。當時最少製造了24支,但容易發生故障,沒有多大作用。北部研製的兩種快發的槍枝也是這樣,它們是“咖啡碾磨機槍”(林肯給它起了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輸彈器酷似一個咖啡碾磨機)和格林式機槍,都是由印第安納的理查·格林發明的。這種多管的格林式機槍在正常轉動時每分鍾可打250發子彈,成為戰後現代機關槍發展的模式,但由於機槍可靠性差,在戰爭時期無法在重要的戰鬥使用。
步兵
盡管騎兵有魅力,炮兵有威力,但步兵仍是內戰軍隊中最重要的軍種。在聯邦的作戰部隊中,80%是步兵,騎兵不足15%,炮兵約占6%。在邦聯的軍隊方麵,炮兵的比例是一樣,騎兵高一些,接近20%,而步兵較低,隻占75%。步兵蒙受了80-90%的戰鬥傷亡。步兵在內戰中的相對重要性比其他任何戰爭都要大一些,因為來復槍已取代滑膛槍成為步兵的武器。
來復槍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已經懂得,在滑膛槍管裏刻上螺旋槽溝使子彈急速旋轉就會增大射程和準確程度。狩獵武器通常是有來複線的。18世紀的一些軍隊就有專門的來復槍團。但直到19世紀50年代滑膛槍還是步兵的主要武器。為什麽這樣?因為用來復槍發射的子彈大,是難以穿過前裝式槍枝的槍管的。一枝來復槍打過幾次之後,黑色炸藥的渣滓積存在槽溝裏,不擦幹淨就不能再裝子彈。因為快速裝彈和確保連續而持久的發射是軍用武器的重要條件,所以來復槍隻能在特殊的情況下使用。
槍枝設計者長期以來一直試驗各種辦法,以克服這些缺點。法軍上尉克勞德·e·米尼埃曾被委託解決此一問題。他在1840年代發明了一種細長的子彈,子彈後麵帶有鐵質或木塞質插頭插在底座,一觸發底座就會膨脹至來複線。子彈的直徑比槍管口徑稍小,能容易裝入槍膛。當子彈發射通過槍管時,膨脹的底座能使槽溝保持幹淨。米尼埃彈造價很貴,而且因採用木質或鐵質底座,容易發生故障。內戰時期來復槍使用的著名“米尼埃”彈是由哈珀斯渡口軍火廠的一位名叫詹姆斯·h·伯頓的美國人研製出來的。它沒有插頭,而在底座上刻有一個凹窩,發射子彈的火藥爆炸時產生的氣體能促使底座膨脹起來。
這種簡單的發明使軍事技術發生了變革。滑膛槍最大的射程約250碼,但士兵很少能命中80碼以外的任何目標。在1861年,伊利諾伊團隊有經驗的射手用滑膛槍朝著180碼以外的麵粉桶打了160發,隻打中了四槍。與此相對比,新式的斯普林菲爾德和恩菲爾德來復槍的射程則超過1000碼,有效射程約400碼。新罕布爾什一個團隊在1861年10月得到斯普林菲爾德來復槍後,有個士兵寫信回家告訴父母:“我們有一天外出試了一試這種槍,射程600碼,有360發打中了老傑弗裏那樣大小的目標。”在射程上增加了5倍,這就大大地加強了步兵對付騎兵和炮兵的力量。這麽一來,騎兵襲擊步兵就等於是自殺,因為騎兵還未接近步兵,而大部分馬匹和騎兵就已被打中了。由野炮部隊隨進擊的步兵一起進軍或打頭陣的拿破崙戰術不再有效,因為當炮兵靠近敵人能作出較大的殺傷前,炮手和馬匹已被擊中了。
來復槍在戰術防禦上比進攻有較大的優越性。傳統的戰術是用步兵對防禦陣地發動密集的正麵攻擊,防守者在進攻者用刺刀逼近他們之前,僅僅有用滑膛槍打一兩槍的時間;但使用來復槍時,防守者能在5倍遠以外的距離對進攻者射擊。進攻的行列很少能靠近到能使用刺刀的地步(內戰傷員受刺傷的不到1%)。但西點軍校出身的司令官對來復槍的新威力不夠重視,因為他們在西點軍校教科書中學過拿破崙戰術,並曾經歷過墨西哥戰爭,而在這一戰爭中密集攻擊往往是成功的。雙方的將軍們晚到1864年時,還下令作正麵攻擊,結果遭到反擊,傷亡慘重。
在戰爭的最後兩年,防守方麵也從陣地戰的發展中得到好處。當然,戰地壕溝不是新鮮的東西,但來復槍的出現就迫使部隊比以前更需要尋找隱蔽的地方。到1863年,兩軍的士兵實際上在每個軍隊部署區都修建壕溝和胸牆工事。1864至1865年各次戰鬥在維吉尼亞和喬治亞州鄉村留下的創傷,恰似一批大鼴鼠曾經在那裏挖溝打洞。精銳部隊在牢固的戰壕裏可以抵禦3-4倍那麽多的進攻部隊。就像機關槍和戰壕完全支配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一樣,來復槍和戰壕支配著內戰後期的戰場。
然而,在1861年,雙方大部分團隊都用滑膛槍,因為在戰爭開始時,還沒有足夠的來復槍去裝備為數不多的正規軍。聯邦和邦聯政府、一些州政府和一些私有公司都派出代理人到歐洲,他們在那裏競相出價購買英國和歐洲大陸多餘的武器。聯邦和北部各州在歐洲共買了100多萬支滑膛槍和來復槍,其中有些沒什麽價值,但大部分是有用的。到1863年,國內軍火工業為聯邦軍隊生產了足夠的來復槍,從而停止了向外國購買。麻薩諸塞州的斯普林菲爾德美國兵工廠生產了近80萬支來復槍,私家製造廠另外製造了斯普林菲爾德型來復槍90萬支。北部工廠和政府兵工廠在內戰期間生產了250萬支各種小型武器,這一空前成就標誌著軍火工業的現代化效率。
步兵
盡管騎兵有魅力,炮兵有威力,但步兵仍是內戰軍隊中最重要的軍種。在聯邦的作戰部隊中,80%是步兵,騎兵不足15%,炮兵約占6%。在邦聯的軍隊方麵,炮兵的比例是一樣,騎兵高一些,接近20%,而步兵較低,隻占75%。步兵蒙受了80-90%的戰鬥傷亡。步兵在內戰中的相對重要性比其他任何戰爭都要大一些,因為來復槍已取代滑膛槍成為步兵的武器。
來復槍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已經懂得,在滑膛槍管裏刻上螺旋槽溝使子彈急速旋轉就會增大射程和準確程度。狩獵武器通常是有來複線的。18世紀的一些軍隊就有專門的來復槍團。但直到19世紀50年代滑膛槍還是步兵的主要武器。為什麽這樣?因為用來復槍發射的子彈大,是難以穿過前裝式槍枝的槍管的。一枝來復槍打過幾次之後,黑色炸藥的渣滓積存在槽溝裏,不擦幹淨就不能再裝子彈。因為快速裝彈和確保連續而持久的發射是軍用武器的重要條件,所以來復槍隻能在特殊的情況下使用。
槍枝設計者長期以來一直試驗各種辦法,以克服這些缺點。法軍上尉克勞德·e·米尼埃曾被委託解決此一問題。他在1840年代發明了一種細長的子彈,子彈後麵帶有鐵質或木塞質插頭插在底座,一觸發底座就會膨脹至來複線。子彈的直徑比槍管口徑稍小,能容易裝入槍膛。當子彈發射通過槍管時,膨脹的底座能使槽溝保持幹淨。米尼埃彈造價很貴,而且因採用木質或鐵質底座,容易發生故障。內戰時期來復槍使用的著名“米尼埃”彈是由哈珀斯渡口軍火廠的一位名叫詹姆斯·h·伯頓的美國人研製出來的。它沒有插頭,而在底座上刻有一個凹窩,發射子彈的火藥爆炸時產生的氣體能促使底座膨脹起來。
這種簡單的發明使軍事技術發生了變革。滑膛槍最大的射程約250碼,但士兵很少能命中80碼以外的任何目標。在1861年,伊利諾伊團隊有經驗的射手用滑膛槍朝著180碼以外的麵粉桶打了160發,隻打中了四槍。與此相對比,新式的斯普林菲爾德和恩菲爾德來復槍的射程則超過1000碼,有效射程約400碼。新罕布爾什一個團隊在1861年10月得到斯普林菲爾德來復槍後,有個士兵寫信回家告訴父母:“我們有一天外出試了一試這種槍,射程600碼,有360發打中了老傑弗裏那樣大小的目標。”在射程上增加了5倍,這就大大地加強了步兵對付騎兵和炮兵的力量。這麽一來,騎兵襲擊步兵就等於是自殺,因為騎兵還未接近步兵,而大部分馬匹和騎兵就已被打中了。由野炮部隊隨進擊的步兵一起進軍或打頭陣的拿破崙戰術不再有效,因為當炮兵靠近敵人能作出較大的殺傷前,炮手和馬匹已被擊中了。
來復槍在戰術防禦上比進攻有較大的優越性。傳統的戰術是用步兵對防禦陣地發動密集的正麵攻擊,防守者在進攻者用刺刀逼近他們之前,僅僅有用滑膛槍打一兩槍的時間;但使用來復槍時,防守者能在5倍遠以外的距離對進攻者射擊。進攻的行列很少能靠近到能使用刺刀的地步(內戰傷員受刺傷的不到1%)。但西點軍校出身的司令官對來復槍的新威力不夠重視,因為他們在西點軍校教科書中學過拿破崙戰術,並曾經歷過墨西哥戰爭,而在這一戰爭中密集攻擊往往是成功的。雙方的將軍們晚到1864年時,還下令作正麵攻擊,結果遭到反擊,傷亡慘重。
在戰爭的最後兩年,防守方麵也從陣地戰的發展中得到好處。當然,戰地壕溝不是新鮮的東西,但來復槍的出現就迫使部隊比以前更需要尋找隱蔽的地方。到1863年,兩軍的士兵實際上在每個軍隊部署區都修建壕溝和胸牆工事。1864至1865年各次戰鬥在維吉尼亞和喬治亞州鄉村留下的創傷,恰似一批大鼴鼠曾經在那裏挖溝打洞。精銳部隊在牢固的戰壕裏可以抵禦3-4倍那麽多的進攻部隊。就像機關槍和戰壕完全支配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一樣,來復槍和戰壕支配著內戰後期的戰場。
然而,在1861年,雙方大部分團隊都用滑膛槍,因為在戰爭開始時,還沒有足夠的來復槍去裝備為數不多的正規軍。聯邦和邦聯政府、一些州政府和一些私有公司都派出代理人到歐洲,他們在那裏競相出價購買英國和歐洲大陸多餘的武器。聯邦和北部各州在歐洲共買了100多萬支滑膛槍和來復槍,其中有些沒什麽價值,但大部分是有用的。到1863年,國內軍火工業為聯邦軍隊生產了足夠的來復槍,從而停止了向外國購買。麻薩諸塞州的斯普林菲爾德美國兵工廠生產了近80萬支來復槍,私家製造廠另外製造了斯普林菲爾德型來復槍90萬支。北部工廠和政府兵工廠在內戰期間生產了250萬支各種小型武器,這一空前成就標誌著軍火工業的現代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