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時起,韃韃村的步兵連就在頓河左岸的沙丘間打轉轉。幾乎沒有哥薩克從連隊回家度假。隻是在復活節前,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一下子幾乎有半個連都回到村裏來了。哥薩克們在村子裏住了一天,開了齋,換了換內衣,從家裏帶上豬油、麵包幹和其他的食物,又渡河到對岸去,就像朝聖者一樣,隻是手裏拿的不是拐杖,而是步槍,成群結隊地往葉蘭斯克方向走去。妻於、母親小妹妹都站在韃韃村的土崗上,站在頓河沿岸的山頭上,目送他們遠去。婆娘們哭號著.用頭巾或披肩角兒擦著哭紅的眼睛,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往襯裙襟上抹……而哥薩克們則在頓河對岸漲滿春水的樹林外,順著沙上崗走去:赫裏斯托尼亞丁可尼庫什卡、潘苔萊·普羅珂菲耶維奇、司捷潘·阿司塔霍夫還有另外一些哥薩克。上了刺刀的步槍上掛著裝於糧的麻布袋,香薄荷似的、憂鬱的草原歌聲隨風飄蕩,哥薩克們無精打采地交談著……他們垂頭喪氣地走著,但是卻都吃得飽飽的,衣服換洗得幹於淨淨的。節前,妻子和母親給他們燒好熱水,把身上的泥垢洗掉,把吸服役的哥薩克血的大虱子蓖於淨。為什麽大家不在家裏太太平平地過日子呢?偏要這樣去送死……趕去送死。那些剛被徵召到叛軍隊伍裏來的十六七歲的小夥子,都脫掉皮靴或鞋子,在溫暖的沙土上走著。他們不知道為什麽那麽高興,笑語不斷,用還沒有成熟的。沙啞的嗓子唱歌一他們覺得打仗很新鮮,像兒童遊戲似的。在起初的日子裏,他們還從掩身的塹壕邊潮濕的土坡上抬起頭來,傾聽子彈的嘯叫聲。“葦芽!”上過戰場的哥薩克們這樣輕視地稱呼他們,用自己的經驗教他們怎麽挖戰壕,怎樣射擊,在行軍的時候怎樣背武器和軍用品,怎麽選擇安全的掩護地形,甚至連怎麽用火燒虱於的技術和怎樣包裹腳布,可以使腳不感到疲倦,而且不在鞋子裏“亂竄”,都教給了他們,就這樣教導這些乳臭未於的青年人。這些“葦芽”在紅軍的槍彈還沒有打中他們的時候,總在用驚訝的、小鳥一樣的目光張望著周圍戰火紛飛的世界,總要抬起頭來,被好奇心驅使著,從塹壕裏向外窺視,要看看“紅軍”是個什麽樣子。如果這樣一位年方十六的“勇士”一伸腿死了,在這短暫的十六年裏,他還什麽世麵也沒有見過呢。這樣一個大孩子躺在那裏,伸著兩隻嬌嫩的大手,紮煞著耳朵,尚未成年的細脖子上剛開始鼓起喉結。人們把屍首運回故鄉,埋到祖父和曾祖父在那裏爛掉的墳墓裏,母親驚駭地雙手一拍,迎上來,撫屍號哭半天,不斷從滿頭白髮的腦袋上撕下一團團的頭髮。然後,等到把他們埋葬了,墳上的黃土已經幹了,衰老的、被母性的無恨悲痛折磨得腰彎背曲的母親天天走進教堂,去追薦自己“戰死的”萬紐什卡或者謝姆什卡。


    如果子彈幸而沒有把這個萬紐什卡或者謝姆什卡打死,這樣他也就認識到戰爭的殘酷了。生了黑茸毛的嘴唇哆嗦一下,一歪扭……這位!‘勇士“用像兔子似的、孩於般的聲凋喊一聲:”我的親娘呀!“於是黃豆般的淚珠從眼裏湧出來。一輛救護車就會拉著他在坑窪不平的道路上顛簸,震裂傷口。然後,一位有經驗的連隊醫官給他洗淨於彈或者炮彈片打的傷日,笑嘻嘻地,像對付小孩於似地安慰他說:”傷在小貓身上疼,傷在喜鵲身上疼,在萬紐什卡身上很快就會合上縫。“可是”勇士“萬紐什卡卻又哭又嚷要回家,哭著要母親。不過等傷口一長好,再回到連隊裏去,這回就會徹底了解戰爭究竟是怎麽回事兒啦;在部隊裏混上兩三個星期,在戰鬥和廝殺中變成鐵石心腸,然後,你再看吧,他居然也會站在俘虜的麵前,叉開腿,往一邊啐著唾沫,模仿著某一位野獸似的、兇狠的司務長的樣子,傲慢地,用沙啞的破嗓於低聲問:”喂,怎麽樣,莊稼佬,你他媽的落到老子手裏啦?啊——啊7你想要土地嗎?想要平等嗎?你大概是個共產黨吧?坦白交代吧,壞蛋!“於是為了要顯顯自己的威風,”哥薩克的勇猛“.舉起步槍,打死那個生活在頓河土地上,又在這裏死去的人——為了蘇維埃政權,為了共產主義,為了使世界上永遠不再發生戰爭而戰鬥的人。


    於是在莫斯科省或者在維亞茨基省,在偉大的蘇維埃俄羅斯的一個偏僻的村莊裏,就會有一位紅軍戰士的母親、在接到兒子“為了使勞動人民從地主和資本家的壓迫下解放出來,在與自衛軍的鬥爭中犧牲……”的通知以後,號陶大哭起來……刺心的思念之情控製了母親的心,淚水模糊了眼睛,她將要大天如此,一直到死,永遠懷念那個她曾經在肚子裏懷過,在血泊和分娩的陣痛中生下來的人,他是在頓河流域的什麽地方被敵人打死的……


    從前線上開小差回來的韃韃村那半個連現在又回部隊去了。他們在婉蜒起伏的沙丘上,在閃耀著紫光的紅柳樹林裏走著。青年哥薩克們興高采烈,無憂無慮,那些被人稱為“蓋達馬克”的老頭子們卻長籲短嘆,眼睛裏暗含著淚水;到了耕地、耙地和播種的時節啦,上地在召喚他們,日夜不停地在召喚他們,而這時候卻要去打仗,被迫蹲在陌生的村莊裏,閑呆在那裏,擔驚受怕、受罪挨餓、寂寞得要死。正因為如此,那些有鬍子的人都熱淚盈眶,正因為如此,他們才這麽愁眉苦臉地走著。每個人都在思念自己扔下的家業、財產和農具。一切事情都要男人的手來做,沒有主人的照顧什麽都變得不像樣子。婆娘們能幹什麽呢?地都曬幹啦,她們播不上種,明年就得挨餓啦。民間俗語不是這麽說嘛:“幹莊稼活,就是小老頭子,也比個年輕的婦女有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靜靜的頓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聯]肖洛霍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聯]肖洛霍夫並收藏靜靜的頓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