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大漢帝國的高中生上大學的必備條件是什麽?回答是就是學分製:高中各學期各門課的總平均成績必須在乙以上(甲為90分以上,乙為80分以上,丙為70分以上,丁為60分以上,不及格為59分以下)。國家高中的學製是3年。這3年各學期(實際上,大漢帝國學生不光是高中3年,而且初中3年,小學5年和)的期評成績都是由如下三個部分組成:(1)平時的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分占50%;(2)項目考試點25%;(3)段考和期考分占25%。因此,學生不僅要爭取段考、期考的好分數,還要努力拿到平時作業和項目考試的高分數,這樣才能在期末總評中得高分。同時,三個組成部分還可以互補,隻要平時能認真完成作業,加上項目考試做得好,就可以彌補萬一段期考低分的不足。


    實際上,大漢帝國的高中生還要要考dsj(大漢帝國素質教育),但這隻是一種高中畢業考試製度,一次付費可以考三次,考試時間一年中有四次到六次。學生可以選擇其中最高分作為成績向大學寄發。這樣對於考生來說,考試的負擔就不是那樣的重,可以比較放鬆地進行。即使考了三次,成績都不理想,但是自己認為還有潛力,你還可以選擇再次付費,重新考試。隻要在大學規定的申請截止時間之前寄出你的dsj成績,都是有效的。況且,大學錄取新生不僅僅是依靠dsj分數,它隻是大學錄取標準中的一個,甚至不是主要的一個。


    大致上說來,大漢帝國大學錄取新生的標準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高中畢業前一年的學年平均成績。帝國的高中和初中都是3年製,所以就是高中三年級的平均成績。私立大學在錄取學生方麵對於這一條的掌握比較寬鬆和靈活,他們看重的一般還是考試成績。但是公立學校往往將這一條排在第一位。也就是說一個學生的學校表現和出勤率、平均成績都很重要。


    第二個就是dsj的成績。不過這是公開的,每個學校都在招生簡章中公布錄取新生的dsj標準。


    第三個標準是學生的社交參與能力,要在你的履歷上寫明參加過什麽社團,擔任過什麽職務,有什麽體育特長。做過多少義務工作,例如到老人福利院去幫助老弱病殘者,或者到醫院、慈善基金會幫助過多少人士。你有什麽組織能力,擔任過學生會主席或者編輯過學生刊物等等,都是學生能力的表現。這樣,帝國的大學就突出重視動手能力和實際交際能力,隻有好成績的學生充其量也不過是書呆子而已,這樣的學生不要說一流學校沒有興趣,即便是地方性高校也不會括入囊中。


    如果說上述三條是比較硬性的規定,那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雖然有點主觀性,但是在大學錄取中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本人寫的一份自薦信,你為什麽要選擇這所大學。這是一篇不超過兩頁紙的信,實際上就是一篇文章,你要一下子打動看信人的心,使他願意看下去。這一點是方雲根據自己的經歷強硬要加進去的。


    這樣,學校錄取新生的程序就是一拿到申請學生的檔案袋,首先就取出這份信件,如果這封信寫得夠得上他們認為的標準,就開始打開其他材料,一份一份地仔細閱讀。如果這封信無法打動他,他就把這個檔案袋封起來了。他們認為如果一個學生連一封推薦自己的信件都寫不好,其他方麵再好也是沒有用的。當然,這也有弊端,就是容易讓人作假,編造一些動人的故事來打動錄取官,這就要建立一個核查機製。因為假的東西終是缺少感情,寫得再好,隻要細節出錯,整篇文章就如沙上建屋一樣經不起推敲。


    除了上述標準之外,每個學生都要附上三位教師的推薦信,這也是錄取官第二要看的內容。隻有在這些軟性的標準通過之後,錄取官才細心地察看你的其他資料。


    這些標準和要求一經媒體公布,立即引起了轟動。要知道在大漢帝國這個社會裏,讀書受教育基本上都隻是有錢人或者是大戶人家的特權。這樣一個翻天覆地的改革,不僅是有利於社會的團結,也體現了國家實力的增強。這些都是從小開始培養一個人的社會道德心,絕大多數有識之士都看到了這項改革對大漢民族將來的影響,紛紛通過各種渠道表示了對教育改革製度的擁護。


    ※


    西元1939年11月底,蘇芬戰爭再次爆發。大漢帝國和德國以懷疑的眼光注視著這場戰爭。方雲不是很看好還沉浸在肅反運動中的蘇軍,而希特勒卻認為,小小的芬蘭是不可能頂住強大蘇聯的進攻的,他是同情芬蘭人的,但他現在還不能得罪史達林。對於蘇聯,希特勒背後不知道咒罵了多少次:德國在全線進攻波蘭的時候,眼看就要獲取最大勝利的時候,蘇聯出兵了。蘇軍是9月17日開始行動的,不到幾天就占領了按德蘇協定分給他們的領土。德蘇軍隊在布列斯特一帶會師,蘇軍開到了匈牙利邊境。這立即引起羅馬尼亞和巴爾幹半島國家的強烈不安。波蘭人的命運是個什麽樣子?這個問題在當時是要立即有個答覆的。於是德國的裏賓特洛甫前往蘇聯與史達林談判。


    9月27日和28日兩天裏,在克裏姆林宮舉行的三次會談中,史達林掌握了主動權,要求對德蘇達成的協定作出修改。史達林第一個要求是放棄成立一個獨立的波蘭國的任何主張,因為這樣一個國家可能引起德蘇之間的摩擦―――――這是彬彬有禮的說法,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波蘭可能被德國用來反對蘇聯。代替的辦法是波蘭將由德蘇兩國徹底瓜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裂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龍並收藏裂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