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人商衍鎏在《清代科舉考試述錄》中說到八股文體時總結道:“然則八股之法,實肇於宋紹興、淳佑,定於明之洪武,而盛於成化以後者。”是從內容到形式,從不自覺的對偶到嚴格規定對仗成為一種法定形式而說的。大抵“八股文”在成為嚴格法定形式之前。是先規定了“經義”的內容,而參試者又習慣作唐以來的試律,習慣寫對偶文字,正如清代錢大昕說:“宋熙寧中以經義取士,雖變五七言之體,而士人習於排偶,文氣雖疏暢,而兩兩相對猶如故也。”由於漢語特徵,漢字文字傳統,對偶為文,原很自然,“經義”內容的文字,進一步規定了對偶的形式,那就是法定的“八股文”了。


    清代以女真族後裔,入主中華,政治眼光十分深遠,對於明代沿習已久的官吏製度、考試製度、包括製義八股文,全部採取“拿來主義”,一切延續照辦。《清史稿》卷一百零六“選舉誌”開頭就說:


    “自唐以後,廢選舉之製,改用科目,歷代相沿。而明則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謂之製義。有清一沿明製,二百餘年,雖有以他途進者,終不得與科第出身者相比。”


    所說“製義”,就是八股文。另同書“選舉三”述“文科”雲:


    “有清科目取士,承明製用八股文,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謂之‘製義’。”


    廣義地說:八股文即製義,或曰製藝,又名時藝、時文、八比文、四書文。名稱是很多的,先分別作一簡單解釋。“製義”,就是按規定格式所寫的“經義”。“製藝”一詞,製字意義仍如上述,而“藝”則是用六藝之一的意思。“六藝”是《周禮》“地官”:“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六藝”指禮、樂、射、禦、書、數六種科目。“時藝”,就是當時的六藝之一。“時文”就是當時的文章、文體,區別於古文、駢文等。“八比文”意同“八股”,即八段排比對偶的文章。“四書文”是指所出題目,都是《四書》中的,因而叫“四書文”。三級考試:府試考諸生,俗名“秀才”,隻考《四書》八股文。鄉試(即在本省考)考舉人,首場考八股文。會試(在北京考、包括禮部貢院考及殿試)考進士,首場也考八股文。除殿試而外,府、省、京城三級由小考到中進士考試都是以八股文為主。因為首場作八股文,試官評閱取中取不中,全看首場,首場不入試官眼。二場、三場所寫的論、判、案等看也不看了。所以八股文是惟一的考場文字,能否考中,全看學子寫八股文的功力如何了。鄉、會試首場均考三篇八股文,幹隆二十二年後加考“試帖詩”,由清初順治二年,到清末光緒三十年最後一科,全部八股文試題均記在《清秘述聞》及其續集、再續集三書中。


    清代承繼明代製度,以八股文取士,直到清末,先廢八股,改試策論,後即廢科舉,改學校。在這中間,八股延續了二百來年,這中間也有一些變化。康熙二年就曾經一度廢止八股文,改試策論,《東華錄》、《清史稿》等書中均有記載。《東華錄》康熙二年八月記雲:


    “禮部議復:鄉會試停止八股,頭場策五篇,二場《四書》及《五經》論各一篇,表一篇,判五道,以甲辰科為始。”


    王士禛《池北偶談》記道:


    “康熙二年,以八股製藝,始於宋王安石,詔廢不用,科舉改三場為二場,首場策五道,二場《四書》、《五經》論各一首,表一道,判語五條。起甲辰會試,迄丁末會試皆然。會左都禦史王熙,疏請酌復舊章,予時為議製員外郎,乃條上應復者八事,復三場舊製,其一也。尚書錢塘黃公機善之,而不能悉行。乃止請復三場。”


    王枕甫《蚓庵瑣語》也記道:


    “康熙元年以前,考取鄉會試,做八股文章。二年八月內,因上諭:八股文章,實與政事無涉。自今以後,將浮飾八股文章,永行禁止,惟於為國為民之策論表判中,出題考試,欽此。自甲辰改製科,歷丁末,至康熙八年己酉,禮部題定,嗣後仍照元年以前例,仍用八股文考試。俱奉旨依議。”


    清代第一次取消八股文,但禮部有人反對。王士禎文中所說的黃機就奏請恢復,理由雲:


    “製科向係三場,先用經書,使闡發聖賢之微旨,以觀其心術。次用策論,以通達古今之事變,以察其才猷。今止用策論,減去一場,似太簡易。且不用經書為文,人將置聖賢之學於不講,請復三場舊製。”簡單說:兩點理由,一是不考八股文,太容易,評定成績自然困難,這是從考試技術上著眼。二是考察人思想上著眼,怕不考八股文,人們不好好讀《四書》、《五經》,他的建議得到允準。康熙七年,又恢復初製,仍用八股文考試。而當時考試,除府考考秀才較簡單而外、鄉試考舉人、會試考進士,都較複雜,要考三場,每場頭天一早進考場,第二天才出來。休息一天,再進場。如此三次,首場原定《四書》三題、《五經》各四題,士子各占一經,就是《五經》四題可任選一經,即隻寫一篇。二場論、判、詔、誥等,就是寫議論文及擬公文。三場經史時務策五道。但表麵看考試內容很多,實際其他都是搭配的,主要評定標準是看八股文如何。《清史稿》“選舉誌”三也這樣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代八股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鄧雲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鄧雲鄉並收藏清代八股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