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以為遺命無庸廟一條,考古準今,萬難遵從;無庸郊配一條,則不敢從者有二,不敢違者有三焉。
所謂無庸廟一條,萬難遵從者,何也?古者祧廟之說,乃為七廟親盡言之。間有親盡而仍不祧者,則必有德之主,世世宗祀,不在七廟之數,若殷之三宗,周之文、武是也。大行皇帝於皇上為禰廟,本非七廟親盡可比。而論功德之彌綸,又當與列祖、列宗,同為百世不祧之室。豈其弓劍未忘,而嚐遽別。且諸侯大夫尚有廟祭,況以天子之尊,敢廢升之典?此其萬難遵從者也。所謂無庸郊配一條,有不敢從者二,何也?古聖製禮,亦本事實之既至,而情文因之而生。大行皇帝仁愛之德,同符大造。偶遇偏炎,立頒帑項,年年賑貨,薄海含哺,“粒我丞民”,後稷所以配天也。禦宇三十年,無一日之暇逸,無須臾之不敬;“純亦不已”,文王所以配上帝也。既已具合撰之實,而欲辭升配之文,則普天臣民之心,終覺不安。此其不敢從者一也。歷考列聖升配,惟世祖章皇帝係由禦史周季琬奏請外,此皆繼統之聖人,特旨舉行。良田上孚昊眷,下愜民情,毫無疑義也。行之既久,遂為成例。如大行皇帝德盛化神,即使無例可循,臣下猶應奏請;況乎成憲昭昭,何敢逾越?《傳》曰:“君行意,臣行製”;在大行皇帝自懷謙讓之盛意,在大小臣工宜守國家之舊製。此其不敢從者二也。所謂無庸郊配一條有不敢違者三,何也……
…………
臣竊計皇上仁、孝之心,兩者均有所歉。然不奉升配,僅有典禮未備之歉;遽奉升配,既有違命之歉,又有將來之慮,是多一歉也。一經大智之權衡,無難立判乎輕重。聖父製禮,而聖子行之,必有默契於精微,不待臣僚擬議而後定者。臣職在秩宗,誠恐不詳不慎,皇上他日郊祀之時,上顧成命,下顧萬世;或者怵然難安,則禮臣無所辭其咎。是以專折具奏,幹瀆宸嚴,不勝惶悚戰慄之至,謹奏。
鹹豐帝看完摺子,讓隨侍傳旨太監當眾把摺子朗讀一遍。
眾大臣還是不表態。
第91節 一道不合體例的聖諭
鹹豐帝隻好點將了:“穆彰阿呀,你是老臣,又是先皇的首輔大軍機,你說該怎麽辦呢?”
穆彰阿最近的情緒比較低落,他出班蔫蔫地跪下,道:“奴才以為按我大清祖製,皇上該遵遺命才對。”
鹹豐帝想了想,說一句:“你起來吧。杜師傅啊,你認為呢?”
已被道光帝貶為翰林院侍講學士、但仍兼上書房總師傅的杜受田趕忙出班跪下,聲音宏亮地奏道:“啟稟皇上,老臣以為,穆中堂的話沒有道理,更不合祖製。”
全場一愣,穆彰阿更是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
曾國藩不驚也不怪。
奕做了皇帝,杜受田勢必復出。這一則源於杜受田一直在上書房行走,在上書房行走的九個師傅中,杜受田是最受奕欣賞和信任的一個;另一則則是杜受田受穆彰阿的壓製日久,而穆彰阿又正是奕和奕比較討厭的一個人。可以肯定地說,不管是奕還是奕當皇上,都不會有穆彰阿的好果子吃。
鹹豐帝讚許地點了點頭,但並沒有接著問下去,而是話鋒一轉,問起了別人。
“文慶啊,你是內務府大臣,你是什麽態度呀?”
文慶一愣,急忙出班跪稟:“回萬歲爺話,我大清是以孝治天下。萬歲爺作為當今天子,又是聞名的孝子,萬歲爺知道該怎麽辦。”文慶這話回得比較得體。
當日臨下朝,傳旨太監忽然又宣布了一道不合體例的聖諭。
諭曰:凡早朝,朕到後,眾王、大臣方許進殿,時辰由傳旨太監執掌;凡退朝,眾王、大臣可先行告退,朕後行,以示朝廷體恤眾王、大臣站班之苦。欽此。
眾所周知,大清開國至今,早朝都是眾王、大臣先進大殿候皇上,從無皇上先進大殿候眾王、大臣之理;而退朝時,卻又總是等皇上走出大殿後,眾王、大臣才敢退出。這已成定例,從無更改,好像也沒更改的必要。
聖諭一出,眾王、大臣全部一愣,但很快便釋然:皇上是不想把走相展示給眾王、大臣啊!大清現在的皇上跛腿啊!
曾國藩剛坐進禮部辦事房,都察院監察禦史曲子亮便走進來。
施禮畢,禮部值事官捧上香茗兩杯。
待值事官退出,曲子亮從袖中摸出幾張草紙,呈給曾國藩道:“曾大人,鄭祖琛這件事下官實在是氣不過,隻好求大人為廣西無辜申冤了。”
曾國藩愣怔了半天,才忽然想起在自家門前的那位喊冤的廣西老者來。——敢則那老者還在京師逗留?
曾國藩疑惑地用眼掃一掃曲子亮遞過來的那幾張紙,見起首明晃晃地寫著:“狀告廣西巡撫鄭祖琛縱容撫標中軍利用剿匪事亂殺無辜。”
曾國藩用手往外推了推,苦笑一聲道:“這些人敢則是瘋了!——廣西匪事舉國震動,朝野不安。這人有多大膽,竟然狀告鄭祖琛!”
曲子亮近前一步道:“曾大人,下官經過秘訪,又問了由廣西進京省親的人,不是告狀人大膽,實在是鄭祖琛大膽哪!——這份萬民折,不是空穴來風啊!”
所謂無庸廟一條,萬難遵從者,何也?古者祧廟之說,乃為七廟親盡言之。間有親盡而仍不祧者,則必有德之主,世世宗祀,不在七廟之數,若殷之三宗,周之文、武是也。大行皇帝於皇上為禰廟,本非七廟親盡可比。而論功德之彌綸,又當與列祖、列宗,同為百世不祧之室。豈其弓劍未忘,而嚐遽別。且諸侯大夫尚有廟祭,況以天子之尊,敢廢升之典?此其萬難遵從者也。所謂無庸郊配一條,有不敢從者二,何也?古聖製禮,亦本事實之既至,而情文因之而生。大行皇帝仁愛之德,同符大造。偶遇偏炎,立頒帑項,年年賑貨,薄海含哺,“粒我丞民”,後稷所以配天也。禦宇三十年,無一日之暇逸,無須臾之不敬;“純亦不已”,文王所以配上帝也。既已具合撰之實,而欲辭升配之文,則普天臣民之心,終覺不安。此其不敢從者一也。歷考列聖升配,惟世祖章皇帝係由禦史周季琬奏請外,此皆繼統之聖人,特旨舉行。良田上孚昊眷,下愜民情,毫無疑義也。行之既久,遂為成例。如大行皇帝德盛化神,即使無例可循,臣下猶應奏請;況乎成憲昭昭,何敢逾越?《傳》曰:“君行意,臣行製”;在大行皇帝自懷謙讓之盛意,在大小臣工宜守國家之舊製。此其不敢從者二也。所謂無庸郊配一條有不敢違者三,何也……
…………
臣竊計皇上仁、孝之心,兩者均有所歉。然不奉升配,僅有典禮未備之歉;遽奉升配,既有違命之歉,又有將來之慮,是多一歉也。一經大智之權衡,無難立判乎輕重。聖父製禮,而聖子行之,必有默契於精微,不待臣僚擬議而後定者。臣職在秩宗,誠恐不詳不慎,皇上他日郊祀之時,上顧成命,下顧萬世;或者怵然難安,則禮臣無所辭其咎。是以專折具奏,幹瀆宸嚴,不勝惶悚戰慄之至,謹奏。
鹹豐帝看完摺子,讓隨侍傳旨太監當眾把摺子朗讀一遍。
眾大臣還是不表態。
第91節 一道不合體例的聖諭
鹹豐帝隻好點將了:“穆彰阿呀,你是老臣,又是先皇的首輔大軍機,你說該怎麽辦呢?”
穆彰阿最近的情緒比較低落,他出班蔫蔫地跪下,道:“奴才以為按我大清祖製,皇上該遵遺命才對。”
鹹豐帝想了想,說一句:“你起來吧。杜師傅啊,你認為呢?”
已被道光帝貶為翰林院侍講學士、但仍兼上書房總師傅的杜受田趕忙出班跪下,聲音宏亮地奏道:“啟稟皇上,老臣以為,穆中堂的話沒有道理,更不合祖製。”
全場一愣,穆彰阿更是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
曾國藩不驚也不怪。
奕做了皇帝,杜受田勢必復出。這一則源於杜受田一直在上書房行走,在上書房行走的九個師傅中,杜受田是最受奕欣賞和信任的一個;另一則則是杜受田受穆彰阿的壓製日久,而穆彰阿又正是奕和奕比較討厭的一個人。可以肯定地說,不管是奕還是奕當皇上,都不會有穆彰阿的好果子吃。
鹹豐帝讚許地點了點頭,但並沒有接著問下去,而是話鋒一轉,問起了別人。
“文慶啊,你是內務府大臣,你是什麽態度呀?”
文慶一愣,急忙出班跪稟:“回萬歲爺話,我大清是以孝治天下。萬歲爺作為當今天子,又是聞名的孝子,萬歲爺知道該怎麽辦。”文慶這話回得比較得體。
當日臨下朝,傳旨太監忽然又宣布了一道不合體例的聖諭。
諭曰:凡早朝,朕到後,眾王、大臣方許進殿,時辰由傳旨太監執掌;凡退朝,眾王、大臣可先行告退,朕後行,以示朝廷體恤眾王、大臣站班之苦。欽此。
眾所周知,大清開國至今,早朝都是眾王、大臣先進大殿候皇上,從無皇上先進大殿候眾王、大臣之理;而退朝時,卻又總是等皇上走出大殿後,眾王、大臣才敢退出。這已成定例,從無更改,好像也沒更改的必要。
聖諭一出,眾王、大臣全部一愣,但很快便釋然:皇上是不想把走相展示給眾王、大臣啊!大清現在的皇上跛腿啊!
曾國藩剛坐進禮部辦事房,都察院監察禦史曲子亮便走進來。
施禮畢,禮部值事官捧上香茗兩杯。
待值事官退出,曲子亮從袖中摸出幾張草紙,呈給曾國藩道:“曾大人,鄭祖琛這件事下官實在是氣不過,隻好求大人為廣西無辜申冤了。”
曾國藩愣怔了半天,才忽然想起在自家門前的那位喊冤的廣西老者來。——敢則那老者還在京師逗留?
曾國藩疑惑地用眼掃一掃曲子亮遞過來的那幾張紙,見起首明晃晃地寫著:“狀告廣西巡撫鄭祖琛縱容撫標中軍利用剿匪事亂殺無辜。”
曾國藩用手往外推了推,苦笑一聲道:“這些人敢則是瘋了!——廣西匪事舉國震動,朝野不安。這人有多大膽,竟然狀告鄭祖琛!”
曲子亮近前一步道:“曾大人,下官經過秘訪,又問了由廣西進京省親的人,不是告狀人大膽,實在是鄭祖琛大膽哪!——這份萬民折,不是空穴來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