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都在等皇上的聖旨?
曾國藩在這不見天日的牢房裏苦苦地熬煎著。一天除了盼那三頓遞送的還算準時的窩窩頭外,就是默念《冰鑒》,默念《四書五經》,默念《古文觀止》以及唐詩宋詞。盡管這些他已是默誦得很熟了,尤其唐詩宋詞,因朗朗上口,讓他的嘴吟誦得發麻。
他想家鄉的親人,想荷葉塘的一草一木。
他想小時候,祖父帶他到八鬥衝去捕鳥的環環節節。
那年,他正好四歲,卻已能背誦三十餘首唐詩。曾星岡聽得高興,破例帶他去捕鳥。他記得很清楚,祖父捕鳥用的工具是片網眼很細的大網,到了八鬥沖,祖父用四根木棍把大網支起來,網上麵放了些稻穀一類的東西,便領著他隱藏起來。
他當時好不興奮,好不緊張,兩眼瞪得跟銅鈴似的。他不相信一張大網便能捕到滿身都透著靈氣的鳥,他以為爺爺這回肯定失算,但很快,他便驚呆了,他發現鳥兒不僅搶著往上落,而且一個都跑不掉。最讓他不解的是,他和祖父往下摘這些鳥兒時,竟然還有又精又靈的鳥往下落,全然不知這就是陷阱!——那天,祖父整整捕了一籠子的鳥,樂得曾國藩又蹦又跳,盡管他也知道這些鳥不是用來吃的,拿回家後要由祖母和母親在院子裏放掉,但仍然極其開心。曾星岡捕鳥,是因為鳥食莊稼,作為莊稼人不捕便是罪過;祖母和母親放飛,是因為鳥也是生靈,祖母和母親都是極其虔誠的佛門俗家弟子。這事直到現在還讓他疑惑,幾穗稻穀就能讓鳥豁出命嗎?抑或它們早就知道,捕它的人,是斷斷不會害它們命的?
潮濕的大牢使他的癬疾爆發到極點,牢裏的一麵泥牆被他蹭得血跡斑斑。他的周身也沾滿了稻草、泥土,已與牢外的乞丐無二。
最讓人不能忍受的是牆南角那隻馬桶,生了根似的,從沒有見人洗刷過。獄廚往來送飯都要捏緊了鼻子,隻呼氣不吸氣,臨陣對敵一般。
如果在以前,曾國藩肯定要上下呼籲一番:犯人就不是人嗎?
但他現在算徹底明白了:犯人的確不能再算人了!農家養豬主人要定時地清圈,可這牢裏,清過圈、換過草嗎?——沒有!
曾國藩自己認為在英桂的大牢裏度過了幾年甚至十幾年,其實,隻是十幾天的光景。
第21節 曾國藩是真瘋了
一日晚飯後,當牢房的大門被大張旗鼓地打開,幾個衙役來提曾國藩過堂的時候,他竟呆住了。
他披散著頭髮,嘴裏訥訥地說著:“皇上讓先行看管,你卻把人扔進牢裏幾年不管不問,英桂呀英桂,你豈能把大清律例當兒戲?”
這句話,曾國藩一路走一路說,一直重複到大堂之上。
衙役們全都認定:曾國藩是真瘋了!
一被押進明晃晃的大堂,曾國藩的眼前霎時火亮亮的一片,好半天才適應過來。
一個頂戴花翎著二品官服的人在堂上高聲喊道:“翰林院侍講欽命四川鄉試主考官曾國藩接旨——”
曾國藩機械地跪伏在堂前,聽那官員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日:翰林院侍講、欽命四川鄉試主考官曾國藩,於入蜀途中著意考察吏治民情,使沿途貪官汙吏聞風喪膽,其功大焉。河南巡撫和春聽信英桂、清同、肇衍等讒言妄自上奏,著即革職來京復命,所遺巡撫一缺暫由河南布政使翁踐署理。曾國藩已由吏部敘優。著該員在洛陽休息十日,賞銀一千兩。此銀著河南巡撫衙門先行墊出,該銀在上交國庫歲金中扣除即可,已行文戶部備案。曾國藩一俟身體復原,著即入蜀主持四川鄉試,不得有誤。欽此。”
話音一落,讀聖旨的人就急忙扶起曾國藩,口裏連連道:“曾大人,慚愧慚愧,本部院這裏替和中丞賠禮了。”
曾國藩端詳了許久,才發現講話的人是河南布政使翁踐——現在的署撫。翁踐兩眼的慈善,一臉的微笑。
曾國藩哆哆嗦嗦地爬起來,嘴張了半天才猛然冒出一句:“筆墨侍候!下官要上奏皇上彈劾英大人!——把下官扔進牢裏十幾年不聞不問,這是哪家的法律?!”
翁踐小聲道:“翰林公,還是沐浴更衣吧!”回頭喊一句:“來人哪,快扶曾大人進後堂沐浴更衣,小心侍候,不得有誤!”
兩個內勤衙役答應一聲“”,扶著曾國藩趔趔趄趄地進後堂去了。曾國藩跪過的地方,留下斑斑血跡和散發著臭氣的濕草味兒。
肅順望著曾國藩的背影眼圈一紅,道:“英臬台真是胡鬧啊!好好的一個大清國,都讓這些人給弄壞了。”
翁踐知道肅順是個有來歷的人,於是接口道:“哪是胡鬧,依本部院看,分明是糊塗啊!曾翰林是穆相爺的首座門生,他這禍可惹大了!”
台莊這時道:“曾大人就是犯了天大的罪,也該由刑部審理。他英臬台隻是一個三品的按察使,憑嘛把堂堂的翰林公折磨成這個樣子啊!”
翁踐望一眼台莊,本想申斥他幾句,因礙於肅順的麵子,張了幾次口,都把已到嘴邊的話咽回去了。台莊身份卑賤,在巡撫衙門這樣莊嚴的地方,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講話的。
堂上堂下一片感嘆之聲,都對曾國藩鳴不平。
曾國藩在這不見天日的牢房裏苦苦地熬煎著。一天除了盼那三頓遞送的還算準時的窩窩頭外,就是默念《冰鑒》,默念《四書五經》,默念《古文觀止》以及唐詩宋詞。盡管這些他已是默誦得很熟了,尤其唐詩宋詞,因朗朗上口,讓他的嘴吟誦得發麻。
他想家鄉的親人,想荷葉塘的一草一木。
他想小時候,祖父帶他到八鬥衝去捕鳥的環環節節。
那年,他正好四歲,卻已能背誦三十餘首唐詩。曾星岡聽得高興,破例帶他去捕鳥。他記得很清楚,祖父捕鳥用的工具是片網眼很細的大網,到了八鬥沖,祖父用四根木棍把大網支起來,網上麵放了些稻穀一類的東西,便領著他隱藏起來。
他當時好不興奮,好不緊張,兩眼瞪得跟銅鈴似的。他不相信一張大網便能捕到滿身都透著靈氣的鳥,他以為爺爺這回肯定失算,但很快,他便驚呆了,他發現鳥兒不僅搶著往上落,而且一個都跑不掉。最讓他不解的是,他和祖父往下摘這些鳥兒時,竟然還有又精又靈的鳥往下落,全然不知這就是陷阱!——那天,祖父整整捕了一籠子的鳥,樂得曾國藩又蹦又跳,盡管他也知道這些鳥不是用來吃的,拿回家後要由祖母和母親在院子裏放掉,但仍然極其開心。曾星岡捕鳥,是因為鳥食莊稼,作為莊稼人不捕便是罪過;祖母和母親放飛,是因為鳥也是生靈,祖母和母親都是極其虔誠的佛門俗家弟子。這事直到現在還讓他疑惑,幾穗稻穀就能讓鳥豁出命嗎?抑或它們早就知道,捕它的人,是斷斷不會害它們命的?
潮濕的大牢使他的癬疾爆發到極點,牢裏的一麵泥牆被他蹭得血跡斑斑。他的周身也沾滿了稻草、泥土,已與牢外的乞丐無二。
最讓人不能忍受的是牆南角那隻馬桶,生了根似的,從沒有見人洗刷過。獄廚往來送飯都要捏緊了鼻子,隻呼氣不吸氣,臨陣對敵一般。
如果在以前,曾國藩肯定要上下呼籲一番:犯人就不是人嗎?
但他現在算徹底明白了:犯人的確不能再算人了!農家養豬主人要定時地清圈,可這牢裏,清過圈、換過草嗎?——沒有!
曾國藩自己認為在英桂的大牢裏度過了幾年甚至十幾年,其實,隻是十幾天的光景。
第21節 曾國藩是真瘋了
一日晚飯後,當牢房的大門被大張旗鼓地打開,幾個衙役來提曾國藩過堂的時候,他竟呆住了。
他披散著頭髮,嘴裏訥訥地說著:“皇上讓先行看管,你卻把人扔進牢裏幾年不管不問,英桂呀英桂,你豈能把大清律例當兒戲?”
這句話,曾國藩一路走一路說,一直重複到大堂之上。
衙役們全都認定:曾國藩是真瘋了!
一被押進明晃晃的大堂,曾國藩的眼前霎時火亮亮的一片,好半天才適應過來。
一個頂戴花翎著二品官服的人在堂上高聲喊道:“翰林院侍講欽命四川鄉試主考官曾國藩接旨——”
曾國藩機械地跪伏在堂前,聽那官員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日:翰林院侍講、欽命四川鄉試主考官曾國藩,於入蜀途中著意考察吏治民情,使沿途貪官汙吏聞風喪膽,其功大焉。河南巡撫和春聽信英桂、清同、肇衍等讒言妄自上奏,著即革職來京復命,所遺巡撫一缺暫由河南布政使翁踐署理。曾國藩已由吏部敘優。著該員在洛陽休息十日,賞銀一千兩。此銀著河南巡撫衙門先行墊出,該銀在上交國庫歲金中扣除即可,已行文戶部備案。曾國藩一俟身體復原,著即入蜀主持四川鄉試,不得有誤。欽此。”
話音一落,讀聖旨的人就急忙扶起曾國藩,口裏連連道:“曾大人,慚愧慚愧,本部院這裏替和中丞賠禮了。”
曾國藩端詳了許久,才發現講話的人是河南布政使翁踐——現在的署撫。翁踐兩眼的慈善,一臉的微笑。
曾國藩哆哆嗦嗦地爬起來,嘴張了半天才猛然冒出一句:“筆墨侍候!下官要上奏皇上彈劾英大人!——把下官扔進牢裏十幾年不聞不問,這是哪家的法律?!”
翁踐小聲道:“翰林公,還是沐浴更衣吧!”回頭喊一句:“來人哪,快扶曾大人進後堂沐浴更衣,小心侍候,不得有誤!”
兩個內勤衙役答應一聲“”,扶著曾國藩趔趔趄趄地進後堂去了。曾國藩跪過的地方,留下斑斑血跡和散發著臭氣的濕草味兒。
肅順望著曾國藩的背影眼圈一紅,道:“英臬台真是胡鬧啊!好好的一個大清國,都讓這些人給弄壞了。”
翁踐知道肅順是個有來歷的人,於是接口道:“哪是胡鬧,依本部院看,分明是糊塗啊!曾翰林是穆相爺的首座門生,他這禍可惹大了!”
台莊這時道:“曾大人就是犯了天大的罪,也該由刑部審理。他英臬台隻是一個三品的按察使,憑嘛把堂堂的翰林公折磨成這個樣子啊!”
翁踐望一眼台莊,本想申斥他幾句,因礙於肅順的麵子,張了幾次口,都把已到嘴邊的話咽回去了。台莊身份卑賤,在巡撫衙門這樣莊嚴的地方,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講話的。
堂上堂下一片感嘆之聲,都對曾國藩鳴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