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關於蘇聯社會根本不可能改革的思想已成為老生常談,一些政治學家和歷史學家試圖根據這一思想來解釋蘇聯的解體和戈巴契夫改革的失敗。我記得,有一段時間米·謝·戈巴契夫的看法也接近這一觀點,他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認為,蘇聯社會能否改革的問題“目前還沒有解決”[13],直到後來,經過全方麵思考之後他才得出結論說,“不存在不能改革的社會製度,否則歷史就根本不可能進步。至於說到改革進程本身,那麽應當考慮到,改革一方麵是因叛亂被人為中斷,另一方麵不應忘記,改革進行了將近6年,並在這段時間內做了許多有益和有歷史意義的事情。”[14]在我們看來,那些抱住“蘇聯社會不可能改革”的教條不放的人沒有發現,他們已陷入與現實和與自己的不能解決的矛盾之中,這樣他們實際上把整個改革變成了沒有結果的歷史流產,如果蘇聯社會不可能改革,那麽為什麽要全麵開始改革呢?!


    我們認為不應當忘記,戈巴契夫改革的發生是歷史必然性的要求。這種必然性在1985年正式開始改革之前很久就感覺到了,按照米·謝·戈巴契夫的形象說法,蘇聯社會“確實孕育著改革”,這裏的客觀原因是,知識分子大聲疾呼進行改革,要求言論自由、政治和思想多元化,目睹黨政官僚不應有的特權的工人呼籲改革,追求社會公正和社會主義理想的絕大多數蘇聯人希望改革。


    改革有理論嗎?


    談到蘇聯1980年代中期改革發生的歷史應當指出,米·謝·戈巴契夫是在學習列寧晚年著作的過程中產生對蘇聯社會進行革新的思想的,對此他本人多次講過和寫過[15]。眾所周知,列寧受新經濟政策的影響在這些著作中提出了關於新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場社會主義的理念,他論證了使黨和國家機關民主化的政治改革的必要性,要求自己的戰友們實事求是地認識國內形勢和第一次社會革命浪潮消退後世界舞台上形成的新的社會政治力量對比。因此有些研究人員說得對,他們認為戈巴契夫改革的最初意圖是向列寧的國家生活理想和準則作某種回歸,消除蘇聯社會的史達林變形。


    在恢復十月革命理想和列寧新經濟政策時期社會主義觀點的旗號下,所採取的具體改革步驟也證實了這一點。此外,當時的許多事實也說明了這一點,如繼續執行對史達林“個人崇拜”進行譴責的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的政治路線,為許多歷史人物——列寧的戰友(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皮達可夫)以及其他所有遭到無辜鎮壓的公民恢復名譽,把禁演的電影“從架子上”拿出來放映,出版雷巴科夫、沙特羅夫、杜金采夫、貝克的激烈批判著作,再版“持不同政見者”和流亡者的文學作品,再版曾經遭到放逐的革命前的俄羅斯歷史學家、政論家和思想家的著作。


    應當強調指出,蘇聯1980年代中期的改革者起初宣布的關於必須加快科技進步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思想得到了幾乎全國居民的支持,戈巴契夫及其周圍人的功績在於,他們先於別人意識到必須徹底使蘇聯社會擺脫以官僚指令管理體製為代表的威權主義政權製度的殘餘。他們大大向前推進了社會,開始根據自由、民主和人道主義原則對社會進行根本革新,變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發達社會主義”極權主義模式為戈巴契夫時期的“民主社會主義”。因此不難理解當時的一句著名口號:“更多的民主,更多的社會主義!”


    這不僅是一句口號,也絕不是對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者關於“具有人的麵貌的社會主義”要求的重複,這是一項貫徹這些口號和要求的始終不渝的政策,不久之後國內的民主就比改革前甚至改革後多了許多。因此隻要回憶一下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的氛圍、政治家無止境的爭論、公民的萬人大會和遊行、大眾傳媒越來越高的積極性,就足以體會和理解這一改革的極大革命性。這一改革當時所產生的氛圍實際上在很多方麵都頗像1917年的革命事件氛圍,難怪這一時期開始把蘇聯1980年代中期的改革與十月革命相提並論。兩者之間不僅在形式上,而且在內容上都有共同之處:當時千百萬人積極參加了社會改造,由於他們改革成了蘇聯社會歷史中的某種政治春天,難怪當時詩人葉·葉夫圖申科曾說:“我們所有人都加入了改革黨。”


    直到現在仍有一種看法,認為改革者沒有任何思想和蘇聯社會革新戰略。當時最鮮明地表達這種觀點的是作家邦達列夫,他把這一改革比作一架不知飛向何處和在哪裏著陸的飛機。今天許多從右麵和從左麵批評改革的人提出了類似的觀點,認為戈巴契夫的改革是一次“陌生的旅行”;m.科羅布科娃認為,“總書記已註定遭受改革的失敗,因為他看不到經過科學論證的改革前景,不知道一些極其重要問題的答案。什麽應當改革?誰解釋了‘新思維’的實質?”[16]然而這些觀點不符合客觀實際。這些觀點隻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改革的理論不可能在改革建築師的頭腦中一下子成型,而隻能在實際運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然而到1988年底蘇聯改革的思想已基本形成,從而使改革的倡導者和擁護者能完全自覺地對社會進行改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奔向自由:戈巴契夫改革二十年後的評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俄羅斯]戈巴契夫基金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俄羅斯]戈巴契夫基金會並收藏奔向自由:戈巴契夫改革二十年後的評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