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成被大明冊封為東江鎮總兵官後,費爾南多曾試探的要求前往大明傳教,不比那些一直停留在澳門以及台灣的傳教士,已經到過大明的費爾南多是知道總兵的官職的,當初依附的登萊巡撫孫元化隻是一名地方官員就已經擁有足夠大的權利,而一名總兵還遠不止於此,大明有著很多的巡撫,但總兵就要少得多。


    最後隻是因為方成說清了他和明庭的關係,這才讓費爾南多丟掉了之前的想法,不過這不表示他不缺人手,於是在方成傳信讓費爾南多前來從這些被俘的西方傳教士中抽取人手就讓費爾南多喜形於色,對於方成的意見一概同意,在費爾南多看來,他們也並沒有吃什麽虧。


    因為天主教在傳教的過程中並不缺少將先進的技術帶來各地,這些不但可以增加與當地當權者的關係,同時也可以增加天主教傳教士的地位和聲望,可謂是一舉兩得。


    所以費爾南多才會到達台灣島,同樣作為一名天主教傳教士,可以說雖然費爾南多的資歷並不高,他雖然早在崇禎年初就追隨利瑪竇的腳步到達了大明進行傳教,因為並沒有能夠進入東方帝國的中心,也並沒能讓任何一名大明官員信仰天主,在第一步到達大明時就因為登萊巡撫孫元化部下的叛亂而失蹤,也被視為草草結束了這次的傳教,作為一名失敗的傳教士被記載,雖然之後屢次回到了澳門幫助耽羅府招募人手以及購買書籍,同樣因為耽羅府的聲名不顯所以並不被人重視。


    這次就不同了,相比起方成是舉著屠刀趕走了荷蘭人,並且現如今雞籠港還被圍住,所有的西班牙士兵都被下放到礦場,他在所有傳教士眼中就是一名東方海盜,他們不會相信任何方成的承諾,相比起來,死在這裏還不如返回馬尼拉,到時候是回去西方還是等待西班牙當局報復而得以繼續傳教都是下一步打算。


    費爾南多的到來印證了方成的地位,並且說明了台灣島原先就是大明的領土,早在10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就有一隻萬人的船隊到達過這裏並且在之後行使了主權,早就已經屬於中國,方成作為一名大明總兵,僅僅是驅逐了侵入者而已這個事實,雖然並不是所有傳教士都認同了費爾南多的說法,但至少大部分傳教士認同了,因為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暫居這個島嶼也是在之前由大明的一位官員的允許,所以說大明要收回也並沒有什麽錯。


    費爾南多重申了耽羅府願意保護他們的安全,並且允許他們繼續在台灣島傳教,甚至如果可以,推薦他們進入大明京城同樣可行,不過在此之前要做的卻是幫助耽羅府最快時間內說服還死守著雞籠港的西班牙人投降,以及之後幫助耽羅府與馬尼拉的西班牙人以及馬六甲的荷蘭人交涉,耽羅府目前還沒有實力與這兩個西方殖民帝國在東方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海戰,雖然與鄭家已經談妥,但如果方成腹背受敵,鄭家的承諾遠遠比不上一張草紙來的有用。


    與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交涉方成一直找不到適合的人選,費爾南多雖然適合,但也因為隻有一個人不可能分成兩半,而且,耽羅府也需要費爾南多繼續傳播更多的西方知識而挪不開身,如果費爾南多被荷蘭人或者西班牙人扣押,那就得不償失,所以這個人選一直待定,總不能等著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開著戰船來後開海上戰前會議,所以找到適合的交涉人選就是迫在眉睫的事。


    耽羅府實力不如人,這是事實,任何歷史都不是傳奇小說,荷蘭東印度公司如果和西班牙人一起進犯,耽羅府駐紮在大員島的睚眥水軍也足夠阻擋,不過這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鄭家並不會背後插一刀,相比起來,方成並不願意承擔這個風險,與其萬劫不復,還不如在之前就做好打算,遠交近攻必不可少,與鄭家相比,要從馬尼拉以及印尼出發的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確實離的比較遠。


    另一個原因是台灣島在這個時代的的確確隻能稱得上蠻荒之地,也是大明的地方官員放棄這裏來換取荷蘭東印度公司不在襲擾大明沿海的原因,台灣島古稱夷洲,雖然早早就有過中央政府官員到達這裏,卻並沒有留下官員治理,與大明各州縣相比根本就是蠻荒之地,島上的人自然就是化外之民,一直成為海寇的樂園,大明根本無暇管理,與其說割給了紅夷,還不如說是聽之任之,放任不管。


    所以方成需要發展台灣島,融合當地的土人以及遷徙大明各地的漢人來充實人口,這就需要勞師動眾和勞財傷民,台灣島不比耽羅島的狹小,即使如此耽羅島還是發展了三年之多才有如此的局麵,宗教有時候確實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相比起目前還相對於無害的天主教來說,大明的很多宗教基本就是為了造反而存在,白蓮教、彌勒教、聞香教數不勝數,無一不是以宗教來達成目的。


    費爾南多與這些天主傳教士商量了三天,最後告知了方成結果,除了少部分傳教士繼續要求離開這裏之外,大多數傳教士願意留下來,雖然他們僅僅是想把台灣島作為一個踏腳石來進入大明內部,與在台灣島繼續傳教相比,進入大明這個人口眾多的東方帝國傳教才是這些傳教士們的最終目的,雖然方成未必一定會履行承諾,不過,也並不會說之後就會全部爽約,至少耽羅府現如今也是大明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他們就需要繼續待在台灣島,幫助耽羅府牽線搭橋,以此讓耽羅府獲得更多的西方先進技術以及得以繼續與西方進行貿易,即使最後沒有達成目的也並不吃虧,僅僅是保持原狀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利路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利路亞並收藏爭最新章節